第384章太陽系邊緣的飛船

第384章太陽系邊緣的飛船

飛船經過了漫長時間的航行,終於穿過了柯伊伯帶。

柯伊伯帶穿過之後,會遇到一片真空帶,這段真空帶,沒有或者極少有引力的作用,飛船的速度會達到很快的地步。

接下來的李安,要面臨的是以冥王星為中心的矮行星帶。

冥王星,正式名稱134340號小行星,是太陽系中已發現的第十大圍繞太陽公轉的天體。它於1930年2月18日被發現,並以羅馬神話中的冥王普路託命名,中文意譯為冥王星。起初,它被認為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但是在2006年8月24日於布拉格舉行的第26屆國際天文聯合會中通過第五號決議,將冥王星劃為矮行星。而在2008年6月,國際天文聯會再將冥王星做為子分類類冥天體的原型。

冥王星是太陽系中最後一個較大的行星,2006年以前與其他的八大行星並稱九大行星,但2006年的天文大會已經將他降級成矮行星。冥王星是個軌道偏離太陽系平面的矮行星。右側的照片圖是冥王星與衛星的合影,左下角為冥王星,右上角的亮點則是冥王星的衛星凱倫。冥王星被人發現的時間是1930年。其英文名稱是冥界之神的意思。

冥王星的軌道周期是248地球年。他的軌道特徵明顯的與其它行星不一樣,遵循接近圓形軌道,只有很窄部份靠近笨稱為黃道的其它行星運行平面。相較之下,冥王星的軌道是高度傾斜的(超過17°),並且有着高離心率(橢圓形)。這樣高的離心率意位著在某些區域,冥王星會比海王星更靠近太陽。在1989年9月5日,冥王星-卡戎的質心來到近日點,而在1979年2月7日至1999年2月11日之間比海王星更靠近太陽。在這段時間,冥王星和海王星最接近的距離是27.960天文單位。

就長遠來看。冥王星的軌道其實是混沌的。儘管電腦模擬可以預測數百萬年的位置(在時間上向前和向後),但超過李雅普諾夫時間,長達一千萬至二千萬年的計算是不切實際的:冥王星有着極難預測的因素,在太陽系中對微小細節也很敏感的不可測量性,會逐漸破壞它的軌道。從現在開始的數百萬年,冥王星可能在遠日點、近日點,或任何的地點上,而我們是無從預測的。但這並非意味着冥王星本身的軌道是不穩定的,只是以它如今在軌道上的位置,不可能事先預知和確定未來的位置。一些共振和其它的動力學效應維繫著冥王星軌道的穩定。得以在行星的碰撞或散射中獲得安全。

李安的飛船在一片混沌之中行駛,若不是早就知道有冥王星這個行星,說不定就會忽略了這個地方存在着行星呢!

而且,冥王星這個時候,已經運轉到了太陽的背面,李安也不可能登陸冥王星,在一片混沌之中,李安只是根據自己已知的幾個行星,進行定位罷了。

找到冥王星。發現對方在遙遠的太陽背面,李安就熄了這種心思,轉而找另外的一個矮行星,進行定位。

冥王星主要可能是由冰所組成的。並且有一個由鐵鎳岩石混合成的小核,藉由冥王星的恆星蝕可得知冥王星也有非常稀薄的大氣。因為恆星被冥王星遮蔽時,恆星的光並非立刻消失,而是逐漸降低亮度。從降低亮度的情形得知,冥王星的大氣分為透明的上層大氣和相當不透明的下層大氣。據光譜觀測的結果,發現冥王星覆蓋著甲烷的冰或霜。凱倫則是覆蓋著水的霜。所以冥王星的反射能相當大。約達50%。由於距離太陽十分遙遠,在冥王星上遠望太陽,太陽已經變得像一顆亮星一樣了,使得冥王星的表面因為缺乏熱輻射源而十分寒冷,溫度大約為-240度-220度之間。

由於冥王星太暗太小,發現后很長時間不能確定它的大小。最早估計它的直徑是6600千米,1949年改為10000千米。1950年,柯伊伯用新建的5米望遠鏡將其修正為6000千米,1965年又用冥王星掩暗星的方法定出直徑的上限為5500千米。1977年發現冥王星表面是冰凍的甲烷,按其反照率測算,冥王星的直徑縮小到2700千米。1980年用夏威夷莫納克亞山上的3.6米紅外望遠鏡測出的冥王星直徑在2600~4000千米之間,查龍直徑為2000千米,一些天文學家觀測指出,冥王星的直徑約為2400千米,比月球(3475千米)還小,而查龍直徑為1180千米它與冥王星直徑之比是2:1,是原九大行星中行星與衛星直徑之比最小的。

冥王星圍繞太陽公轉一個周期大約需要248年,它的橢圓形軌道位於太陽系中被稱為柯伊伯帶的區域。冥王星的橢圓形軌道意味着,當它處於較近位置時,距離太陽大約44億公里,而在最遠位置時,距離太陽約為73億公里。布朗認為,如此極端的公轉軌道導致了冥王星表面要承受太陽系中最戲劇性的變化。布朗在提到木星和土星等行星表面大氣變化時說,“一些地方確實存在氣候戲劇性的變化,但是如此急速的表面變化確實很罕見。”

“冥王星,果然是一顆死神一樣的星球,現在的冥王星,已經不算是太陽系的行星系統了,對方只是一顆矮行星,不過,在冥王星的旁邊,同樣存在着一些類似的矮行星,我可以利用他們來進行定位。”

雖然覺得很可惜,因為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有可能接近冥王星,得到冥王星具體數據的機會,但是李安卻放棄了,冥王星可謂是未知數最多的“行星”,雖然發現至今只有60多年,再加上又小又遠,是目前大行星中面目最為模糊的一顆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是太陽系航天探測的黃金時代,九大行星中已有8顆被行星際探測器近探過,只有冥王星是航天器未涉足的死角。

在各種天文書刊中給出的行星參數表上,冥王星這一欄留下的空白最多,即使被列出數據有不少也被打上問號,表示不準確。除了一大串未知數外,人們對冥王星的身份也有懷疑。冥王星的直徑、質量是行星中最小的,密度為每立方厘米1.8~2.1克,反照率為50%~60%,這同外行星的幾顆大衛星很相似冥衛星究竟是行星還是衛星?或是一顆大的小行星?然而,不管它是什麼作為太陽系遙遠邊界上的一個天體,它的神秘感對天文學家有很大的吸引力相信不久的將來,隨着探測技術的發展,冥王星將成為行星天文學的熱門課題。

李安的目光,轉移到了冥王星的兄弟,鳥神星上。

鳥神星,正式的名稱是(136472)makemake,是太陽系內已知的矮行星中第三大的,也是傳統的柯伊伯帶天體族群中最大的兩顆之一。它的直徑大約是冥王星的四分之三。鳥神星沒有衛星,因此它是一顆孤獨的大海王星外天體。它極端低的平均溫度(大約30k)意味着它的表面覆蓋著甲烷並且可能有乙烷冰。

鳥神星,是太陽系內已知的第三大矮行星,它是冥王星的三分之二,距太陽更遠,是5個環繞太陽運行、被認為是矮行星的遙遠世界之一。最初被稱為2005fy9的鳥神星(後來被編號為136472),是由米高.e.布朗領導的團隊在2005年3月31日發現的;2005年7月29日,他們公佈了該次發現。2008年6月11日,國際天文聯合會將鳥神星列入類冥矮行星的候選者名單內。類冥矮行星是海王星軌道外的矮行星的專屬分類,當時只有冥王星和鬩神星屬於這個分類。2008年7月,鳥神星正式被列為類冥矮行星。

雖然鳥神星的相對亮度較高(約有冥王星的五分之一亮),但人們長久以來都沒有發現它,而事實上連許多更暗的古柏帶天體都已被發現了。這是因為多數搜尋小行星的活動都是緊鄰着黃道(從地球上觀察,太陽、月球和眾多行星所處的平面)進行的,畢竟在黃道附近發現小行星的幾率最高。因此,在早期的觀測中,人們並沒有發現鳥神星,主要歸咎於它的高軌道傾角,以及它被發現時的位置:當時它正位於北天後發座,處於離黃道最遠的地方。

1930年前後,在克萊德.湯博對外海王星星體的搜尋中,除冥王星外,鳥神星是唯一一顆其亮度足以讓湯博觀測到的矮行星。在湯博觀測的那段時間裏,鳥神星距黃道只有幾度,靠近金牛座和御夫座的交界處,視星等約為16.0等。很不幸的是,這一位置也相當靠近銀河,湯博幾乎不可能從密佈恆星的背景中找出鳥神星來。發現冥王星后,湯博在多年裏仍在孜孜不倦地搜尋行星,但他終未發現鳥神星或任何其他的外海王星天體。

米高.e.布朗領導的團隊在2005年3月31日發現了鳥神星,並在2005年7月19日將此發現與鬩神星的發現一同公佈,但比鬩神星的公佈晚了兩天。

在冥王星附近,柯伊伯帶以外的地方,可謂是空空蕩蕩的,很多行星,以地球的水平,根本就探測不到,李安的飛船在這種環境之中,找到鳥神星,其實也費了不少的精力。(未完待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全能學霸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全能學霸
上一章下一章

第384章太陽系邊緣的飛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