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削藩大略—第十二節 削藩策

第十七章 削藩大略—第十二節 削藩策

晁錯這個人的文學造詣很深,上過的奏疏也不止這一篇。

在漢文帝時期,晁錯有過《賢良對策》、《言兵事疏》、《守邊勸農疏》、《募民實塞疏》等多篇政論,篇篇深識幽顯,見解透闢,能切中要害,剖析利弊,不發空論。

《守邊勸農疏》和《募民實塞疏》都提出了一個“徙民實邊”的觀點,事實上,這是後世“民屯”的最初說法。漢文帝採納了這個建議,後世的歷代王朝,包括今天都依然沿用這個辦法。

再比如《言兵事疏》中也提出一個頗有見地的觀點——“以蠻夷攻蠻夷”。這個紙上談兵的書生,着實令人佩服。清朝時期那個“以夷制夷”的口號,只不過是拾晁錯的牙慧而已,並沒什麼新鮮。

魯迅先生曾有過一個“西漢鴻文”的評價,這四個字實際上針對的是兩個人的文章,一個是賈誼的政論,另外一個就是晁錯的。

晁錯的文章,頗具戰國縱橫家風氣,力道遒勁,節奏明快、氣勢磅礴;同時語言明理,意脈流轉,在延續戰國大開大合、鋪張揚利的文風,也彰顯了大漢氣象。並且他的文風和賈誼稍顯不同,賈誼政論恢弘磅礴,而晁錯的政論多峭直犀利。不管怎麼說,這個政壇新貴,早已是文壇巨匠。

現在,他又準備發表文章了。

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晁錯上了一道很有名的奏疏——削藩策》,這是一篇影響了很多人命運的議論文,當然也包括晁錯本人。

實際上,晁錯提出“削藩”是在漢文帝時期,由於劉恆不置可否,因此晁錯每年都揪着這個內容不放,一口氣給皇帝寫了幾十封信。不過在當時,他的這個口號並沒什麼實際意義,只不過為自己招惹了不少仇人而已。

但現在,有景帝的充分信任,晁錯說出來的話就今非昔比了。

要說,晁錯選擇這個時候上疏也是有自己考慮的。因為這兩年來,憑藉皇帝的信任,毫不費勁地氣死了申屠嘉,趕走了袁盎,勢頭強勁,朝堂上幾乎沒什麼人敢和他唱反調,甚至連丞相陶青見了他還要客客氣氣,不敢造次。這麼好的氛圍不利用一下,簡直是對生命的浪費。因此,晁錯展卷寫下了這道《削藩策》,以簡潔短促語句,犀利剛硬地提出了這麼一個觀點:“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

“削藩”這個口號在很多朝代都曾涉及,但並非所有朝代,比如秦朝就未曾提過。

不過這是有特殊的歷史背景的。秦始皇橫掃六國統一天下后,廢除了分封制,在全國推行郡縣制,把皇家子弟全部好吃好喝地養在京城,沒讓他們去禍害地方。而地方的最高長官是郡守,但其手中沒有兵權,想搞獨立王國很難。因此,秦朝從未產生過“諸侯尾大不掉”的景象。

可漢王朝卻大不相同。劉邦建國時,在周朝“分封制”和秦朝“郡縣制”兩條制度體系的基礎上搞了一了中間路線——京畿之地,實行郡縣制;偏遠之處,推行分封制。並把自己的侄子們打發遠遠的,在偏遠地區建立自己的“獨立王國”,這些人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權力大的沒邊,政治、經濟、軍事……反正皇帝有的權力,他們基本上都有,只不過幅度沒那麼大罷了。

對劉姓天下來說,這的確是一個不錯的辦法。因為這些藩王們絕大部分都是劉姓子弟,不管之間怎麼鬧,說白了都是自家人之間的事情。就算有一天搞的不可開交,甚至“皇位”易主,也都是老劉家的後代,不會便宜外姓人。

但久而久之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出現了。

劉邦在世時,這些人都和劉邦很親近,可是世各三代后,就不是那麼一回事了。雖然“爺爺”、“叔叔”、“哥哥”、“弟弟”稱呼的很親切,但心裏想的卻不是一回事。我的就是我的,無論你是誰,就算是天王老子來了,也別想動我的東西。如果一旦動了,我就和你沒完。

然而,還是有人會在他們身上打主意——皇帝。這種局面,“皇帝”是不願意看到的,畢竟自己是無可爭議的老大,為了確保自己合法地位,自然而然地要在他們身上做文章。如此一來,這些人會不謀而合地得出一個結論:皇帝不老實,相處需謹慎。

有了這個結論后,“很嚴重的問題”就出現了:皇帝是我們共同的敵人。

這對“皇帝”來說是危險的。雖然這些親戚們平時表現的很規矩,但無時無刻不想着如何壯大實力,確保得利益,捎帶提高安全係數。而越是如此,糾紛就愈嚴重,在相互拉鋸的過程中,“兄弟相煎”就理所當然地發生了。

這大出劉邦的初衷。沒辦法,這也是“分封制”的副作用。當然後世我們所稱呼的“軍閥”,也存在相似的問題。

這個“副作用”,是很多皇帝們所頭疼的事情。漢文帝劉恆頭疼,漢景帝劉啟也頭疼。漢文帝雖然很頭疼,但沒敢輕易去捅這個馬蜂窩,雖然也不動聲色地做了一些工作,比如先後將齊國、淮南國各一分為三,不過總的來說,沒在這方面搞出更多過火的事情。

但劉啟卻大不一樣了,早在當太子時,晁錯就在耳邊宣揚“諸侯坐大”的危害性和“削藩”的必要性,其心裏深處無時無刻不在想着這件大事。雖然老娘竇漪房建議他“不要操之過急”,但強烈的“責任心”,讓他有些坐不住。

因此,晁錯這份削藩策呈上來后,劉啟把公卿、列侯、宗室等文武大臣召集一起商議。而這一次,朝廷上卻出奇的平靜,幾乎沒什麼人反對。當然也有個例外,竇嬰是唯一一個唱反調的人。

大家不反對也是無可奈何之舉。申屠嘉強爭了一把,死了;袁盎反對了一下,走了。混個一官半職不容易,沒必要拿着身家性命和晁錯死磕。既然皇帝你聽他的要削藩,那你就削吧。

在“一團和氣”的氛圍中,晁錯講出了“削藩”的具體辦法:覓諸侯之罪。也就是說,在去劉啟親戚身上挑毛病,按個罪名抓起來,趁勢躲了他的地盤。

這真是一個簡單便捷的好辦法,也是一個不知所謂的辦法。這種辦法,只有晁錯這種個不懂世事、不通人情的狠角色敢提出來。

而有趣的是,33歲的劉啟卻點了點頭,認為這個辦法不錯。年輕,還是太年輕了。

晁錯提出了辦事方略,找到了解決辦法,可他漏掉了一條:保障機制。

用他的話來說,“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可如果人家真要反了的話又該如何應對,卻沒能提出來。這對他來說是危險的。

應該說,他還是個沒經世事的書生,只有謀划大略的智商,卻沒有付諸實施的手腕。一根筋似的往下捅,捅不死別人,就會捅死自己。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兩漢往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兩漢往事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七章 削藩大略—第十二節 削藩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