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康熙琺琅鼻煙壺
第十八章康熙琺琅鼻煙壺
……“呵呵,囡囡真乖,來,到龍爺爺這來!”說著,龍叔居然從自己上衣口袋裏掏出了一塊大白兔奶糖,面帶溺愛之色的引誘道。
果然,看到自己最喜歡的糖果后,小丫頭眼睛一亮,忍不住抬頭看了看自己爺爺,精緻的小臉上流露出一絲渴望!
“去吧!”
看到爺爺點頭,小丫頭帶着銅鈴般清脆的笑聲,從老人懷中爬下來,向前幾步,伸出白皙嬌嫩的小手,從龍叔手中把大白兔奶糖接了過來,笑眯着眼睛,嬌聲道:“謝謝龍爺爺!”
小丫頭自己倒是很有禮貌,喜的龍老爺子大笑着她抱起來放在了自己的腿上。
看着這麼可愛的小丫頭,劉東的心中也是一陣喜歡,不過他自己口袋裏可沒帶什麼糖果,更沒什麼小孩子喜歡的玩具,只能下次補上了!
就在幾人說話的時候,一個身穿藍色短袖襯衫的中年女人,端着茶具從屋內走了出來。
“小張,把這裏面的茶葉換了,然後到我房間裏,把我珍藏的大紅袍給泡上,今天我要招待貴客!”
“知道了,先生!”
看的出來,這個中年女傭是個老實本分的人,聽到吩咐之後,神色恭敬的拿起茶壺走了下去。
“小夥子,既然你是老龍的晚輩,那也是我的晚輩了,我也一樣叫你小東,不介意吧?”
“不介意,不介意!您老是行里的前輩,又是龍叔的老朋友,怎麼叫都行!”劉東連忙道。
“好了,老李!這小子,除了雕刻,對收藏也非常喜歡,以後如果你有時間的話,就多指點指點他就行了,不用這麼客氣!”正逗弄懷中小丫頭的龍叔,提起頭說道。
相處這麼長時間,對於劉東的那些愛好,龍老爺子心裏是一清二楚,現在在李老面前提出來,也是有意成全他。
“只要小東願意學,我這點東西自然也不藏私!”李任芳笑着應承道。
雖然他跟劉東才第一次見面,而且相互接觸也不到半個小時,但心裏對這個謙謹有禮的小夥子印象非常不錯。再加上他又是自己老友的晚輩,對老友性格有所了解的李任芳,自然明白能被相來眼光挑剔的龍老特意關照的人,除了品性優良之外,身上也有着常人難及的才華。所以,他並不吝嗇於自己能力範圍之內的幫助。
聽完李老的話,劉東不禁心中大喜。
在過去三年時間裏,基本上都是自己摸索着學習玉雕的他,實在太知道一個好老師是多麽的重要了。
特別是在得到舍利元光后,就立志走上收藏之路的劉東而言,一個好的老師能夠最大程度的彌補他眼力和知識上的不足,畢竟舍利元光雖然好用,卻並不能讓人信服。總不能每次掏寶撿漏的時候,別人問起,都歸結於運氣吧!
“謝謝李老!”劉東的臉上滿是感激道。
“呵呵,不用這麼客氣,我領你入門,至於最後你能取得什麼樣的成就,關鍵還在於你自己!”李老擺了擺手道。
“小東,能把你剛才收的那個鼻煙壺,拿出來我瞧瞧嘛?”李老緊接着道。
“當然可以,您老請看!”
說著,劉東連忙從自己口袋裏,掏出剛才買的鼻煙壺,放到了身前石桌上。對於古玩行內瓷器不過手的規矩他還是知道的。
見此,李老笑着點了點頭后,把鼻煙壺拿在手中細細打量起來。
“真漂亮啊!”李老讚歎道。
其實,把這件鼻煙壺買過來后,劉東已經把原本粘在鼻煙壺上的灰塵污跡清理乾淨了,所以這回他拿出來的時候,漂亮小巧,圖案清晰生動的玻璃質鼻煙壺,完整的呈現在幾人眼前。
鼻煙是舶來品,但鼻煙壺卻是地道的中國發明。明代時,鼻煙開始從國外大量流入中國,一般是用大玻璃瓶裝的,重量從四兩至一斤不等。國人為了攜帶和吸食方便,一般把鼻煙放在盛葯的小瓶中。到了清代初年,國人吸食鼻煙風大盛,開始出現了以硬木、貴重金屬、珍貴野牛角製作的鼻煙壺。
由於中國是個多民族國家,滿族、蒙古族等一些少數民族野外生活的時間很長,所以要求鼻煙壺必須堅固耐用,強調實用性。這也是早期鼻煙壺的重要特點。隨着時間的推移,鼻煙壺逐漸由實用品發展成為工藝品和欣賞品。清代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成為鼻煙壺生產的鼎盛時期。
清代,鼻煙壺的產地主要集中在北-京、廣-州、遼-寧、西-藏、內-蒙古等地,其製作工藝走得是由簡到繁、由粗到細、由素麵到加彩、加雕的過程。鼻煙壺一般為大中小三類,以滿把抓的體輕殼薄者為上品。其製作材料有水晶、翡翠、玉石、瑪瑙、象牙、犀角、牛角、珊瑚、琺琅、瓷、銅、玻璃料等。加工工藝有內畫、浮雕、陰刻、陽刻、套色等。可以說,鼻煙壺是中國書畫、雕刻、鑲嵌及玉石、瓷器、琺琅、漆器等藝術、工藝的集大成者。
鼻煙壺中用玻璃製作的為最多。清康熙朝發明了一種套料製作工藝,就是在白地或藕粉地上再套上紅、藍、黑等其他顏色。在白地套以紅、藍兩色則成為紅、藍、綠、黑四彩,這種套法也被稱為單套。還有一種重疊套法,如在白地上套紅色,在紅色上再套藍色。套料鼻煙壺以康熙、乾隆兩朝製作的為佳品,其他年代也有精品出現。
而劉東淘到的這個,就是套料的銅胎玻璃質琺琅彩畫蓮池圖案鼻煙壺。銅質刻花的壺蓋,還有紅、藍、白、綠四色的精緻蓮花圖案,體現了清代高超的鼻煙壺製作工藝。
“色澤鮮潤,包漿渾厚,器形完美無缺,畫工精細完整,壺壁平整光滑,透明度高,雕工也沒什麼說的,很開門的一件老東西!”拿在手中,仔細的觀察了幾分鐘后,李老忍不住讚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