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荊州刺史 下
建安十四年正月十四日,燈節前一天,夏口城內的大街小巷已經收拾一新,即便是這亂世,人心也都嚮往着美好光明的生活,人們把辛勤積攢了一年的積蓄拿出來,買了紅布紅綢,綁在自家的門楣之上,在大門外挑起竹竿掛上燈籠,就等着十五的晚上燃起***,營造一個紅火吉祥的夜晚。
我之所以出現在這裏,並非由於閑得慌想來看看夏口的燈節,根本的原因是劉琦將在明天宣佈就任荊州刺史,這是劉備對他的支持,作為交換,這之前他已經將江夏兵馬完全的移交給豫州軍,當然這些都是很私密的事情,外人看來,是劉備劉琦叔侄的關係又緊密了一些。
雖然送往許都的表文可能還在路上,但劉琦就任的消息已經被廣為傳播,許多觀禮的人都已經到達,夏口城內熱鬧非凡,相應的,必須萬分的注意警戒,萬一某位觀禮的賓客出了問題,鬧笑話是小事,熱來不必要的糾紛就慘了。
城內的警戒由馮習、霍峻、郝普等人負責,我是他們請來的尊神,平日裏也不用真的去巡街問哨,只需要出門逛逛街,回到城守處聽聽彙報,按照霍峻的說法,如果有他們解決不了的問題,請我幫幫忙,不過相信不會有需要勞動到我的地方,這只是防範於未然而已。
星月樓,夏口最著名的酒樓,早已被尹籍征為了接待貴賓的館驛。樓在城東,當街為酒樓,酒樓后是一個大大的院落,裏面有館驛廳舍,引東湖之水為湖,湖面不寬,都不能治船,但是湖的周圍雕欄玉砌,在夜晚的紗燈之下圍着炭火燙着美酒,一群人賞月聊天,絕對是美事一件。
只是今天這群人身份有些特殊,周瑜,江東軍的都督,剛剛才贏得了一次輝煌的勝利,這幾天的聲望扶搖直上,再也不是曾經那個只在江東有些名氣的美周郎了,居然也出現在了這裏。美周郎的旁邊,是他的摯友,赤壁之戰中奉命參贊軍機的魯肅,人們尚不清楚魯肅的顯貴,但我們是清楚的,就在大戰之後,魯肅回柴桑向孫權報捷,據說孫權親自出城迎接,並且下馬等候,對臣子而言,這是極大的榮耀。
他們都是來觀禮的,有劉備和諸葛亮出面,請動他們也不難,但他們一人代表江東遠征軍,一人代表了孫權私人,真正代表江東的確是據坐湖邊的孫瑜,我和諸葛亮去柴桑的時候曾見過,這位是孫權的堂兄弟,領丹陽太守,封綏遠將軍,此時的周瑜程普的軍階還只是中郎將,魯肅更只是校尉,孫瑜在江東的權柄可見一般,孫權派他做江東的觀禮特使,真是高規格。
“孔明,你總是能讓我驚喜呢。”醇酒助興,大家的話都比較多,周瑜的臉色越發的紅潤,眼神也越發的清越起來:“把劉琦捧出來當荊州刺史,好想法啊,從我聽到這消息起,一直佩服到現在,情難自已。”
“佩服一下就可以了,只要不迷戀就行。”諸葛亮呵呵一笑:“公瑾兄身在軍旅,事多思煩,不像我成天遊手好閒,所以有些問題考慮不到,憑你我如此良好的關係,我自然不揣冒昧,越俎代庖,要幫你分擔一些,然後就想到了這個小點子。”
“你這是小點子么?”魯肅笑罵道:“你這是居心不良,成心要扯聯軍後腿,破壞江東軍和豫州軍的和諧。”
“需要給我扣那麼大的帽子?”諸葛亮愕然:“好吧我承認,我這麼做是為了讓豫州軍更好的吸納現在人心渙散的荊州士子,從骨子裏是想壯大豫州軍。大兄你都說了,我們是聯軍,聯軍是什麼意思的,就是兩支軍隊聯合,你們江東軍背後有整個江東,膀大腰圓,財大氣粗,我們豫州軍呢,只在江夏有幾個軍營,上無片瓦,下無立錐,這樣的聯合是不能長久的,所以,我希望你們讓着我們點,讓我們也看到點希望。俗話說得好,窮生奸計,富長良心,豫州軍稍稍強盛一些,心裏平衡些,我們的聯盟才更穩固些,你們說是不?”
份屬兩方的幾個重要人物,如此開誠佈公的談論一個如此敏感的話題,就我所見這還是第一次,也是因為這幾個人私交良好,而且脾性相類,臭味相投,然而這裏分明還有另外的人,孫瑜就是其中一位。
大家說得高興,這東吳的權貴名將也不含糊,頻頻和大家舉杯換盞,一臉如春風般的微笑顯示了他良好的修養,這樣的修養甚至比我見到孫權是那種為人讓人感覺舒服得多,吳俊孫氏一家這幾代人確實都堪稱精英,隨便走出一個來都有着上佳的水準。
一群人在他面前大張旗鼓的討論豫州軍和江東軍的分歧,各自把自己的利益底線擺出來下酒,其實這也是一種鈎心鬥角,不同之處在於處於弱勢的豫州軍幾個人包括我和諸葛亮都顯得更光棍一些,常常都是獅子大開口,擺明了自己這方退路不多,不得不多多要求,而江東軍方面氣勢夠足,在許多方面也寸步不讓。
“在聯軍方面,我們自是不能讓豫州軍吃虧,否則我們心裏會過意不去。”孫瑜說謊的時候眼睛也不眨一下,臉就更加沒變化了:“所以我兄長派我前來,大張旗鼓的支持劉琦就任荊州刺史,你們是知道的,江東軍和荊州世仇,如今我們斷然的拋棄前嫌,充分表明了我們的誠意,至於今後豫州軍的發展,請放心,我們會給你們以妥善的安排,保證你們有前景,有發展。”
這已經是站在保護者的角度說話了,豫州軍的未來何曾需要他人來安排,這也可能是他有意說的,也有可能是無意說的,都說明江東軍的上層現在的想法如此,不過我和諸葛亮的很理智的選擇了不與他爭辯,我們有自己的安排,有些計劃是絕對的秘密,並不是都能透露的。
第二天是燈節,天公作美,暖陽高照,蛇山之上,高台崇隆,山坡之上,兩千鐵甲步騎或明或暗佔據了要津,每一個路口每一段道路都有人值守,江水之中,數十條大小戰船往來巡視,值此非常時刻,任何的疏忽都是不允許的。
山道之上已經靜寂,只有山頂的高台之下密密匝匝的有至少也來了數千人,除開聯軍高層與附近郡縣的守令長之外,也來了許多荊襄名士和地方豪帥,總之都是些有頭臉的人物,他們早早的來到這高台前的平台上,或靜靜的等待,或小聲的與身旁的人議論着。
巳時剛到,鼓號聲準時響起,一切都按照了大漢固有的儀禮,主持儀式的是尹籍,這位年輕的文士在這些年裏已經迅速成長,成為江夏境內首屈一指的經學大家,儒家經典、政務文與傳統儀禮是他的拿手絕活,雖然他資歷淺點,不過這無所謂,只要經歷了這次的歷練,日後再無人敢小瞧於他。
“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是荊襄九郡百姓翹首期盼的日子。”尹籍在高台之上念出一片表文,其辭曰:“鎮南仙游,曹操南下,此荊州二十年之大危難,然而天道不墮,赤壁一戰,曹操遁走,曙光重臨,故鎮南長子、江夏太守劉琦,英武聰慧,仁德慈善,身在襄陽,則參贊神機,親近名士,出鎮江夏,則百姓康樂,豪帥賓服,其勛其德,宣耀江漢,其聰其賢,惠及八荊。群下合議,以為荊州亂甚,不可一日無主,擇主擇賢,舍琦公子其,豫州牧劉玄德,討逆將軍孫仲謀,及荊州揚州郡縣長吏三百餘人,共推琦為荊州刺史,其辭懇切,其事從權……”
這篇文,洋洋洒洒很不短,但聽者無不頷首,在虎賁的引領下,劉琦昂首上到高台,禮讓三番而後禮成,一切順理成章。
秦風按:
誠如周瑜所言,立劉琦為荊州刺史是先帝和丞相一步絕妙的好棋,或許智者如周瑜魯肅對此有所覺察,但是他們萬萬想不到,豫州軍很快就將走出困局,拓展出一片大大的疆土,從此翻雲覆雨,不可遏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