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反
鎮反,是1950年12月至1951年10月在全國範圍內進行的清查和鎮壓反革命分子的政治運動,同抗美援朝、土地改革一起是**政權建立初期,著名的三大政治運動之一。我們家這邊1946年解放,同時進行了土地改革,土改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前沒有“土地改革法”的時候完成的。
六舅是否屬於鎮反的對象,沒有弄清楚。不管是不是,只要按反革命分子罪處死,他肯定是階級敵人。所以,在以後入學、入團、入黨以及政治運動中所填寫的重要履歷表格中,涉及社會關係的,我都是抱着不敢欺騙組織的老老實實的態度,從來沒有遺漏六舅以及三爺、五叔等親屬在土改和鎮反時期被鎮壓的內容。
鎮反開始后,語文劉老師給我們上了最後一堂語文課。
劉老師和他的愛人是密山中學一大批教師調到哈爾濱師範學院之後從上海招聘來的,和其他南方大城市招聘來的老師一樣,住在學校的教師宿舍里。
有一次,劉老師的愛人到開水房打熱水,燒水的“老八路”把她的水盆給扔出了水房子。嚇得劉老師的愛人再不敢到開水房去打水;只好求我們班的同學幫助她打水。為此,燒水的“老八路”對我們九丁班也頗有意見。
起因是,不知道是誰說劉老師的愛人吃饅頭扒皮,傳到燒水的“老八路”耳朵里,他就把劉老師的愛人視為“資產階級大小姐”,於是“階級仇恨”的烙印就烙在這位“老八路”的心中,念念不忘。於是,他燒的水,不准她喝,不准她用。
實際上,劉老師愛人吃饅頭扒皮純屬誤傳。我們班課代表去劉老師宿舍拿作文本,正趕上劉老師愛人吃饅頭。課代表進屋時,她拿着饅頭正在扒皮,扒下一片,填到嘴裏一片;她見課代表發愣,連忙笑着解釋道:“我從小就養成一個習慣,吃饅頭喜歡蘸點兒蜂蜜啦、果醬啦吃。有皮不愛粘,我就先扒了皮,把皮吃完了,然後再蘸點兒那些東西吃。”
燒水的“老八路”知道我們班的同學經常替劉老師愛人打熱水,對我們班的同學看法不良。作用力等於反作用力;我們班對他也不夠尊敬。不知道為什麼,一天,燒水“老八路”在水房子的小黑板上,寫了“九丁班調皮搗蛋”。同學們看了,暗暗生氣。第二天,水房子外邊燒水“老八路”的一個木箱裏栽種的兩顆已經開花坐果的西紅柿,不知道為什麼發蔫兒,晚飯後,就都匍匐在箱子裏,徹底死去。
上課了,劉老師:“今天的語文課講唐朝的大文學家柳宗元的《捕蛇者說》。柳宗元不到五十歲就英年早逝。他是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都是誰,知道嗎?(有幾個同學小聲說:不知道。)唐宋八大家有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歐陽修,王安石,曾鞏。柳宗元是山西運城解州人,也叫他柳河東。柳宗元的散文、詩詞題材廣泛,內容深刻,思想性強,語言簡練。《捕蛇者說》是他在永州當官時的親身感受,是柳宗元的最為著名的散文。
“《捕蛇者說》標題中的‘說’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文體,是一種將敘事和評論結合起來,夾敘夾議,講明一個道理,這樣一種文體。上一堂課結束時,我要求同學們預習一下這一課的課文,都預習了嗎?”
同學們有的點點頭,課代表:“預習了。”劉老師:“好!哪位同學講一講課文的故事?”同學們互相看了看,誰也沒有站起來。劉老師:“課代表!你講一講吧。”
課代表:“課文說,在永州那個地方有一種黑色皮、白色斑紋奇怪的蛇,這種蛇碰過的草木會幹枯;咬了人就得死。但把它捉來,風乾後作成藥,能治各種怪病。皇帝知道了,下命令徵集這種蛇,一年征兩次。能捕捉蛇的人,可以用蛇抵頂應繳的稅賦。老百姓都爭着去干這種差事。當地有個姓蔣的人家,三代都獨自享受這種好處。可是,爺爺和爹兩代人都在捕蛇時,讓蛇咬死了。現在這個人干十二年,也差一點讓蛇咬死。柳宗元憐憫他,跟他說:‘干捕蛇這個差事這麼危險,我跟管這件差事的官說一說,你別幹了,你還是照舊交租交稅,怎麼樣?’捕蛇的人大為悲傷,說道:‘捕蛇不幸,恢復交納賦稅就更不幸了。我家住在這個地方已經六十年了。六十年間,鄉鄰們由於交不夠租稅,背井離鄉,走死逃亡。從前和我爺爺住在一起的人家,現在十戶當中不到一戶;和我父親住在一起的人家,現在十戶當中只有兩三戶;和我一起住了十二年的人家,現在十戶當中還有四五戶了。只有我卻由於捕蛇而能夠活下來。那些凶暴的官吏來到我們這個地方,氣勢洶洶,狂喊亂叫,騷擾毀環,雞犬不寧。而我只要看看瓦罐里的蛇還在,我就放心了。我一年當中冒死抓蛇只是兩次,其餘時間我就可以過安穩日子;不像鄉鄰們天天都面臨死亡與災難。現在我就是死了,比起已經死去的鄉鄰們已經是要晚了,我怎麼敢怨恨這差事而不幹呢?’柳宗元聽了他的話更加痛心。他連想到孔子說的‘苛政猛於虎’,自己曾經懷疑過,現在從蔣氏的遭遇看,孔子的這句話是可信的。柳宗元感嘆:誰知道賦稅的禍害還比毒蛇的危害還大啊!他寫了這篇‘說’,是等待着那些考察民情的官員能夠看到它。”
劉老師:“好!課代表講述的柳宗元所寫的捕蛇者的故事中,還有一個故事,就是孔子說過的‘苛政猛於虎’的故事。有哪個同學知道這個故事?”
學習委員:“我知道!”劉老師:“你給同學們講一講。”學習委員:“孔子路過泰山的時候,有一個女人在墳墓前哭得十分憂傷。孔子讓學生子路去問那個婦人,為什麼哭得那麼傷心。婦人說,我的公公被老虎吃了,我的丈夫也被老虎吃了,現在我的兒子也被老虎吃了。又問她為什麼不離開這裏?那個女人說,這裏沒有苛刻殘酷的暴政。之後,孔子對學生們說,你們要記住,苛刻殘酷的暴政比老虎還要厲害可怕。”
劉老師:“我很高興。從課代表和學習委員的講訴中,可以看出,同學們預習課文很認真,下了功夫。同學們學習語文,首先要知道課文里的故事。這樣,我講的語文知識,你們就容易接受,容易理解。《捕蛇者說》是古文,我們還是從每一個字的讀音,每一句的意義學起。我先讀一遍,同學們注意聽。”
劉老師詳細地講解了古文字、句子的意義、語法。特別又講了課文的思想性。他說:“祖孫三代為了避免橫徵暴斂而甘願冒着死亡威脅捕捉毒蛇,反映了中國古代唐朝時期我國勞動人民的悲慘生活,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對勞動人民的殘酷壓迫和剝削,表達了柳宗元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苛政猛於虎’是中國古代先人對統治者統治人民的比喻,也是真實寫照。同學們學習歷史知道,唐朝是中國歷史上經濟繁榮、國力昌盛的朝代。對於統治者來說,社會進步靠什麼維持?苛政!從秦始皇開始,中國各朝各代,政治上推動社會進步的基本手段無一不是依靠苛政。這是我的看法。只有通過苛政建立起大家都能夠遵守的社會秩序,一個國家才能正常運行。土改時,為什麼要鬥地主?現在為什麼要鎮壓反革命?就是要建立新的、蘇聯的那種國家制度。蘇聯現在為什麼發展的那麼快?能夠在世界大戰中打敗德國?和蘇聯有一套嚴苛的政治制度是分不開的。我們學習《捕蛇者說》,學習‘苛政猛於虎’,絕不是說,對與新中國政權敵對的勢力不肅清,不進行鎮壓。所謂的‘仁政’不過是統治階級實行苛政的一種相輔相成的政治手段。從人類發展的歷史看,世界上從來不存在理想化的‘仁政’。”
第二節課,還剩十幾分鐘的時候。劉老師在黑板上寫了一首詩,是豎著寫的,這與他平時橫着寫板書有些異樣,我覺得:奇怪!劉老師寫到,“雞婆講話雞仔聽,明朝殺吾待差人,落雪落雨高台站,出門玩耍鑒岩鷹。”劉老師寫完之後,深情地環視一番全班的同學們,講到:“我們湖南把老母雞叫雞婆,差人或許是收繳賦稅的官吏,也可能是其他的什麼官吏。‘鑒’字是指注意觀看。這首詩比較通俗,我就不解釋了,同學們自己去體會吧。”
第二天早飯後,同學們在操場上、走廊里一堆、一撮地聚集在一起,議論紛紛。“昨天夜裏有好幾對老師讓公安局抓走了!”“為什麼?”“聽說是反革命!”回到班裏,語文課代表說:“劉老師兩口子也給抓去了。”“他們也是反革命?”“反革命都是暗藏的,平時看不出來。”“昨天劉老師講完課在黑板上寫的那首詩……哎呀!他是不是早已預感到要被抓了?”
趙老師不知道什麼時候來到教室。趙老師不聲不響地站到講台上,有的同學看見后,小聲說道,“趙老師!”大家立即靜了下來。
趙老師:“鎮壓反革命是我們黨的重大政策,政務院、最高人民法院發出《關於鎮壓反革命活動的指示》中指出,堅決地肅清一切公開的與隱蔽的反革命分子,迅速建立與鞏固革命秩序,以保障人民民主權利。解放后,蔣介石逃到台灣,賊心不死,一直叫囂反攻大陸。現在美帝侵略朝鮮,國民黨特務,有潛伏的,有新派遣的,蠢蠢欲動,企圖顛覆**政權,必須鎮壓,必須肅清。我們學校抓走的老師,都是公安局早已掌握的反革命分子。他們表面披着人民教師的外衣,暗地裏幹着見不得人的反黨反社會主義的骯髒勾當。同學們一定要和反革命分子劃清界限,對階級敵人不能有一點同情心。”
冬天沒有過去,星期天,陰天,偶爾飄落幾片雪花。早飯後,我們幾個同學去新華書店看書,走過校園北側的大操場,發現街里的氣氛有些異常。
密山中學去火車站的道路上行人稀少,兩旁有荷槍實彈的士兵站立或走來走去,驅趕行人。康復醫院樓上、縣政府樓上,都架起了機關槍;火車站附近已經戒嚴。半路上,我們被攆了回來。“怎麼回事?”“誰知道啊!”“回去吧。”“站路邊看一看!”於是我們幾個同學,擠在人群中,在大操場南側的路邊向火車站方向張望。
一隊全副武裝的士兵從火車站那邊向南走來。一個人大驚小怪地喊道:“看!後邊跟的是些什麼人!”全副武裝隊伍的後面,是大約十幾個人為一列的囚犯隊伍。每一列囚犯們的左手都是用粗鐵絲纏繞連接到一根粗粗的繩子上。囚犯們穿着志願軍剛過江時穿過的綺着豎道的舊棉服。十幾列囚犯陸續開進大操場,一列一列地站在操場北側,四周是持槍的士兵。隊伍穩定之後,有一列囚犯由士兵們看護,向操場西側的樹林走去。一個人說:“上樹林那邊去幹什麼?”“誰知道呢!”人們都情不自禁向那一列人觀看。原來,他們到樹林邊上集體撒尿。一個人說:“若是一個人有尿,還得十多個人一起陪着。”
五、六輛大卡車開進了操場。囚犯們一列一列地登上卡車。駕駛樓上支着機關槍、滿載士兵的卡車走在前面;裝囚犯的車在中間;最後還是架着機關槍士兵的卡車。車隊緩緩地向東開去。
人們集聚在操場邊上,互相打探着。“哪來的這麼多的犯人?”“聽說是北京來的。”“不是,是瀋陽來的。”“往哪拉呢。”“上農場去勞動改造唄。”“聽說興凱湖那邊有勞改農場。”“炮八師開的荒地有的是,正好給他們種。”後來知道,1951年瀋陽市公安廳到密山縣朝陽區,接收原第四野戰軍炮八師開墾的耕地作為基礎,籌建勞改農場。對內稱“密山勞改管教大隊”,對外稱“瀋陽市密山農場”。
(2008年9月19日10:1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