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大同兵變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古理有之,蠻橫者的信條,毋容置疑。清兵以漢人無信,無辜殺害清兵之由,開始大肆屠殺漢人。畿南一帶無辜百姓不行遇害,屍橫片野,血流成河。又因天氣炎熱,屍腐極快,臭氣熏天,清兵更是野蠻,活埋,燒死,餵魚,喂獸,無所不用其極。畿南一帶瞬間變成人間地獄,逃難者不計其數,畿南百里無人煙。
攝政王聞信,大怒,氣曰:“壞我大事,壞我大事。”急令剛林為特使,趕赴前線,傳達攝政王令。
清軍另一路大軍由北京出發兵進大同府,沿路大順軍節節敗退,清軍一來繳械投降。李闖主力敗走,小嘍嘍自知難敵自然識時務。北京大同一線大都是投降的明軍,軟骨頭,闖來降闖,滿來降滿。
大同,自古為軍事重鎮和戰略重地,是兵家必爭之地。三面臨邊,最號要害。東連上谷,南達並恆,西界黃河,北控沙漠。實京師之藩屏,中原之保障。明朝時大同為十三重鎮之一,有藩王封地,並駐重兵,大同一向是以甲士雄健、地理險要著稱,攻佔這座城池清軍是準備付出一定的犧牲的。
姜瓖,原大明大同總兵,大順大同副總兵。李自成勢大,一日之內攻克號稱悍將周遇吉防守的寧武關,嚇得姜瓖直冒冷汗,大明氣數已盡,沒有必要跟隨明朝葬身地下。姜瓖一狠心,捆綁大同巡撫衛景瑗,殺死藩王代王歸降李自成。
李自成雖然喜歡有人來歸降,不過對於這種背叛主子的人,很是反感,因為他知道這些人都是投機的商人,牆頭草隨風倒,哪天自己走霉運,這人一定也會反咬自己一口。當即質問“朝廷以要害鎮寄若,若何首降?”要處死姜瓖,要不是制將軍張天琳以“殺降寒世人之心”,李自成非劈了他不可。
李自成敗退,清軍臨近,姜瓖腦子又在權衡啦!李自成敗走,顯然不是清兵的對手。自己能降順,當然也能降清,價高者得。當初小命險些喪於李自成之手,何恩於我?奈何為他守節。主意已定,降清價碼????腦門一轉,心思一狠,眼光微斜,主意又定。
大同總兵府,制將軍兼大同總兵張天琳召開緊急軍事會議,清軍來襲,不日即可到達大同,闖王主力尚不是對手,更何況張天琳,現在張天琳如坐針氈,輾轉難眠,眼睛都已經佈滿血絲,一下子蒼老十幾歲。
“清軍來襲,眾位可有破敵良策。”張天琳發話。
大順將士大部分出身草莽,紛紛表示“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與廢話差不多。
明朝降將自詡低人一等不敢隨便發言,唯恐說錯話,一個個啞巴似的。
清兵強悍可比成吉思汗當年橫掃歐亞的鐵騎,農民軍只有李自成親率部隊和清軍交過手,其他部皆沒有交手經驗。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連清軍腳趾頭都沒碰過,哪裏有什麼禦敵之策。連號稱‘狗頭軍師’的柯天相也一問三不知,這可如何是好?
看着張天琳眉頭緊皺,走來走去,無計可施。姜瓖可是一副看在眼裏,急在心裏,痛心疾首。當即出列,當仁不讓抱拳施禮道:“總兵大人,無須擔憂,末將以為清兵雖強,憑大同甲士雄健、地理險要,只要我們死守拒不出戰,當可保全。”
大順將官一聽,這誰都知道,還用你說。敗軍之將,何以言勇,也敢如此嘩眾取寵,個個都投之予不屑的眼光。
姜瓖視若罔然,繼續道:“末將的弟弟姜瑄鎮守陽和,大同兵馬雖多,但我恐多不過清軍,再者我們要死守大同,末將有恐糧草不足,末將願意領兵前往說服家弟帶兵前來相助,隨便徵集一些糧草,以備清兵來攻。”
“嗯,好主意,好主意。那就請姜總兵速去速回。”張天琳終於露出難得的笑容,守得雲開見月明。雖然沒有講到退敵上,不過,兵多將廣,糧草充足,死守大同,這樣應該綽綽有餘,清兵久攻不下,定當知難而退,也算無策之中的上上之策。
會終人散,柯天相喊住張天琳。
“你我之間,我也不拐彎抹角啦!你真的就這麼相信姜瓖,你不怕他就此一去不回。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啊!他可是明臣,他可以背叛明朝也可以背叛我大順。”柯天相直言不諱。
“這、、、、、、,我相信他,畢竟我當日還從闖王手中救下他一命,男兒生於天地間講究的是信譽,講究的是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姜瓖總不至於恩將仇報吧。”張天琳色變,稍有猶豫道。
“人心隔肚皮啊!還是小心為妙。”張天琳話以至此,柯天相也不好多說。
姜瓖帶領一千明兵順着官道,馬不停蹄,可謂‘盡心儘力’,不日就到陽和。
陽和總兵姜瑄就兄長前來,無不欣喜,出門相迎至府中。相談不過一炷香時間,陽和總兵決定發兵兩萬,資助糧草十萬石,親自隨兄長前往大同禦敵滅清。
又一日,姜瓖兄弟二人領兵一萬浩浩蕩蕩回師大同。大同總兵張天琳得報,親自上城樓觀望。只見援軍浩蕩,糧草數百車,滿心歡喜,不禁看了一眼柯天相。柯天相也自知自己有些小肚雞腸,目不敢視,又覺得有些不妥,但又不知哪裏出問題了。
張天琳決定親自下城歡迎,犒賞援軍。城門大開,張天琳率眾趨步歡迎,只見姜瓖翻身下馬,趕忙上前行禮。張天琳亦快步上前扶起,說時慢,那時快,姜瓖一個漂亮的拔刀式,在兩人之間劃出一道彩虹般圓弧,一顆人頭飛出幾丈之外。
張天琳做夢也沒想到,自己會這樣死在所救之人手裏。人頭目瞪,食指一指,死不瞑目。姜瓖咬牙切齒,眼如殺神,乾淨利索。
計劃不如變化,也就在一念之間。柯天相恍然大悟,也不過是事後諸葛亮,慌裏慌張,失了大腦,大叫道:“姜瓖造反啦,姜瓖造反啦,姜瓖、、、、、、”事不過三,沒喊第三遍,應箭倒地。姜瑄力不虛發,一箭射中柯天相。姜瑄大軍乘勢攻入,直搗黃龍。
大順軍還不知發生什麼事,毫無防備,一刀一個,死不瞑目。大同明軍見勢不妙,回歸姜瓖部下,反正沒自己的事,何必趟渾水。
大同東西南北四大城門,已破東門。其餘三門還蒙在鼓裏,糊裏糊塗,不明形勢。姜瑄大軍連同大同原有的明軍,假裝同大順軍親熱,背後補上一刀,為投降以來所受到的不平等的待遇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