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勾踐托國(下)

第一百四十章 勾踐托國(下)

眼看已是六月初,離吳王夫差限定的日子越來越近。吳使王孫駱多次催促,請勾踐啟程入吳。

越宮南風殿,勾踐陰沉着臉,坐在榻上一言不發。他狠狠地把手中的那張錦帛扔在了地上。一名近侍跪在他的面前,戰戰兢兢一聲不吭。而站立一旁的文種也垂首侍立,噤聲不語。這南風殿裏,空氣顯得十分窒息。

“催!催命么?你去轉告吳使,寡人要等一個人,要辦一件自己的事,也不成么?”

文種見勾踐有些失態,便輕聲奏道:“臣理解大王此時的心情,范蠡沒到,大王心裏有所不甘。臣已經給范蠡將軍去了信,大王奔吳必過橘州,而橘州離固陵不遠,到時范蠡將軍便在橘州和大王相見。”

勾踐抬起頭來,盯着文種道:“你已經安排妥當了?那好罷,明日昭告諸臣,寡人將祭祀宗廟、拜祭列祖列宗。”

文種點頭受命,對那跪着的近侍道:“你派人去轉告吳使,就說大王正在準備進奉吳王的禮物,還有些沒置辦周全,請吳使寬限一兩日。”

那近侍得命,巴不得一聲兒,告辭出去,一溜煙去了。

勾踐嘆息一聲,禁不住眼含清淚,對文種道:“寡人即位以來,兢兢業業,不敢有半分懈怠。不料椒山之戰,我軍一敗塗地,致使今日國亡家破,寡人千里而作浮囚。此行前途茫茫,是有去日而無歸期,豈不悲乎?”

文種勸道:“昔日齊桓公奔莒、晉文公奔翟。他們都曾經經歷過艱難的磨練,後來通過一番勵精圖治,他們終於成就了一代霸業。只要大王心存家國,尋機奮發圖強。自有興國之日,大王何必過於悲傷,墮己之志呢?”

勾踐站起身來,揉了一下鼻息,止淚道:“此話說來容易,吳王既然欲以我夫婦為質,以後定然難以脫身返國。就算寡人有衝天之志,又能怎樣?”

文種道:“臣已經為大王謀劃在胸,大王和君夫人先到吳國。聽從吳王的差遣,臣會想盡一切辦法,讓大王返國。只要大王能夠回國,再經過一段時間的韜光養晦,報今日之恥,我們還是很有希望的。”

“今日寡人就和愛卿相約:國內政事就由愛卿主持大局。以三年為期。希望愛卿用三年時間,讓寡人脫離藩籬,回到故國。不知大夫能否辦到?”

“臣定當儘力!只要伯嚭在吳國當政,利用伯嚭能夠直達天聽,影響吳王的抉擇。只要用心籌劃。臣以為大王定能歸國。”

勾踐咬牙道:“寡人只有一個要求,就是無論付出多大的代價,都要把寡人撈回來,寡人必須返國!”

文種點頭道:“大王不日就要啟行,不知還有何吩咐?”

“愛卿以上卿之位把持朝政,寡人孤注一擲,不立太子,不分愛卿之權,好讓愛卿替寡人全力治國。上次愛卿推薦范蠡隨寡人入吳從難。寡人允之。”

“處理政務、管理朝政。范蠡不如我文種;但靈機應變,在險境之中能夠從容應對。臣不如范蠡多矣!但范蠡入吳,訓練固陵軍隊的重任又交給誰呢?”

勾踐略思片刻,道:“固陵之軍要繼續進行秘密操練。讓泄庸為帥。會稽留下的數千兵馬守衛都城,可以疇無餘為將。而司馬稽郢,總攬軍務。”

文種領命,君臣二人又談了些祭天拜祖的瑣事,文種便告辭出宮。

第二日,勾踐率領諸臣先到祭天台祭天,再到太廟拜祭列祖列宗。然後遣使告知吳使王孫駱,可以啟程入吳。

到了臨行之期,王孫駱率衛隊先行一日,勾踐和夫人隨後進發,往橘州而來。朝中諸臣都尾隨勾踐夫婦,送至橘州城下。

早有范蠡在橘州城等候,君臣二人相見,莫不流涕失聲。

范蠡跪伏於地,泣道:“臣有負君命!固城山一敗,臣罪不可赦!”

勾踐急忙驅身向前兩步,雙手扶起范蠡,亦垂淚道:“此敗罪在寡人,與愛卿何關?寡人不明敵我之勢,輕舉妄動,以致有今日之敗!愛卿快快請起!”

勾踐見范蠡外着鎧甲,內穿素服,訝然道:“將軍家裏出了何事,着素服來見寡人?”

“拙荊因為與臣隨軍,一路勞頓,在固城山之時,偶發重疾而逝。”

勾踐長嘆一聲,良久不語。范蠡又廝見過各位同僚,與文種相見之時,彼此四目兩隊,兩雙淚眼無聲。

稍頃,王孫駱又遣使前來催促,文種只得率眾臣與勾踐作別。

“拿酒來!”文種大喝一聲。早有侍者端上酒來,一杯杯斟滿置於眾人之前。

眾臣舉觴,以文種為首,跪於勾踐面前。然後文種高聲頌詞:“皇天在上,吾主受天庇佑:先沉后揚、禍為德根、憂為福堂;威人者滅、服從者昌;君臣生離、感動上皇;眾夫哀悲,莫不感傷;臣請薦脯、行酒二觴!”

勾踐向前,一一扶起眾人。禁不住仰天長嘆,淚如雨下。他望了望身旁的夫人鳳儀,滿懷慚愧之色。

王后鳳儀只是死死地咬着自己的嘴唇,避開勾踐的目光,很倔強地側過頭去。

勾踐理了理自己的情緒,沉聲道:“寡人今日去越至吳,成為階下之囚。從此以後,越國之政盡皆託付給諸位大夫。眾卿為寡人守國,不知眾卿將以何慰寡人之心?”

此時范蠡奏道:“常言主憂臣辱、主辱臣死!今日大王有破國之憂,入吳為臣之辱。我浙東之士,豈無一二豪傑,與主上分憂解難乎?”

於是眾大夫皆高聲道:“我等皆為大王的子民,唯大王之命以從!”

勾踐道:“既然諸位愛卿不棄寡人,今日皇天在上,卿等便在寡人之前各言其志:誰願從難、何人守國?”

文種心道:雖然越王讓自己把持國中政局,但又不授自己相國之位,看來越王擔心自己在朝中專權,所以有所防範,便不好上前應答。

范蠡道:“文種有治國之能,可使耕戰足備,百姓和睦,大王可以國事托之。而從大王之難,入吳智斗,臣定讓大王去而復返,忍屈辱、輔危主,報今日之仇者,我范蠡不敢辭也!”

於是諸大夫各述其職。太宰苦成道:“執行大王的詔令、貫徹國家律法的實施;嚴格執行大王的養民、愛民的國策,使百姓能夠遵紀守法,這是臣的職責。”

行人曳庸道:“與各國通好,能夠釋疑解惑,出使不辱使命,是臣的職責所在。”

司直皓進道:“督朝中之臣不徇私舞弊、敢於直諫,不阿姨奉承、使朝政清明、官風純良。做到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臣之願也!”

司馬稽郢道:“望敵設陣不懼大敵;訓練行伍做好備戰,揚兵守國保國泰民安;馬革裹屍、取敵首級,皆臣之分!”

司農皋如道:“躬身撫民,問民疾苦,農耕水殖,使國庫豐盈,糧倉滿庫,乃是臣下之事。”

繼而太史、工正等各述其職。

勾踐對眾臣道:“雖然寡人入吳為臣,但諸大夫各守本職,懷德抱術,盡顯所長,使吾國社稷無憂,寡人心甚慰之!”

於是勾踐下令,使諸臣守國,以上卿文種權攝朝政,太宰苦成輔之。此時吉農已經回到范蠡身邊,隨范蠡一道入吳從難。

勾踐和范蠡一行即將登舟而去,吉農一蒿點開,那隻烏篷小船便盪開綠水,沿江而上。

諸臣無不痛哭失聲,跪伏在江岸之畔。見那烏篷船去得遠了,慢慢地變成了一個小點,灣進了青山綠水之中,眾臣才依依不捨地回頭上岸。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吳楚春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吳楚春秋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章 勾踐托國(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