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定居高寒沙漠
PS:請配合作品相關中的“起點星的荒蕪”圖片系列閱讀!
浩瀚的沙漠,只因風而存在的飛塵流海,造就了這些星球表面上的縱深刻痕,顯然,這樣的世界應該是了無生機的。
但令人驚訝的是,其實不然。
在沙漠之中,有些生物總是能夠緊握最後的一線生機,從而書寫出一段段生物史上的傳奇……
三年多來,痛苦的遷徙生活,讓我經歷了前所未有的磨礪。這是一個與乾旱永遠無法斷絕的時代。每一個日日夜夜,當你注視着眼前的一切,身邊、那裏、或者更遙遠的地方,整個世界都只有兩種顏色,天的藍與地的黃。
起初向東遷徙的我們,活着的族蟲數量不斷的減少,幸好我及時的改變了方向,調頭折向北方。
而隨着越來越往北行,族群逐漸的走入高寒地區,一路走過,我發現原來並不是所有的沙漠都一如既往的炎熱。
在這裏,夏季同其它地方一樣,氣溫十分炎熱。但是到了冬季,猛烈的狂風會從星球的北極冠呼嘯而來,將寒冷的空氣吹送到這片沙漠,氣溫就會驟降至零下幾十度。
顯然,這一地區的沙漠,是所有沙漠環境中,最為嚴苛的地區之一。只有極少數的生物,能夠適應這裏天候的劇變,從而生存下去。我的族群,就是這極少數中的一份子。
“寒穴蟲”——這是我們新的名字,從名字的表面意思,便可以多少猜出,我們是一種生活在嚴寒地域的洞穴物種。
目前,我們面臨的最大問題還是缺水。不過位處高緯地區的這一區域,在冬天的時候,酷寒將其它季節中,吸附在沙土和石頭裏的一些微弱水分冰凍住,其中的一小部分冰雪,會逐漸顯露在地表之上。
當然,這些微薄的積雪在冬季無法融化,因為空氣太冷、太乾燥,而太陽光線強烈的時候,會直接把它們變成水蒸氣,瞬間蒸發。但是積雪仍然是唯一的水源,所以我們必須吃雪。因此,雖然這一區域的沙漠看似嚴苛,實際上,卻是一些動物的最後堡壘。
以前,我們每次飲水或者吃下富含水分的植物根莖時,都是一次性攝入可以保證,在未來十數日內不再飲水的情況下,依然能夠維持機體正常工作的攝水量。可是這裏的飲水策略則是少量多飲。
這自然是有原因的,因為讓胃袋中裝滿了雪是會致命的,我們必須限制自己每次進食冰雪的量……
綿延的沙丘,有可能蜿蜒好幾百公里的表面紋理,由於沒有植被可以隱藏它們,千奇百怪的岩石裸露出真實的面貌,有的甚至高達數十米,厚達十數米,極像久遠的神跡群落。
然而高大寬厚的岩石,卻擋不住沙漠裏的過客——沙塵暴。據神秘人所說,沙塵暴來臨時,沉重的沙粒只會飛到距離地面幾米的半空中,但是沙塵有可能會飛到離地面幾千米的高空中。怒吼的狂風,夾帶着漫天的沙塵,它就是沙漠世界景觀的創作者!
我的族群懂得將冰雪收集起來,儲藏在洞穴之中,以避免毫無徵兆的沙暴來襲,糟蹋了寶貴的水源。儲藏在許多洞穴中的冰雪,足夠我們一年的食用。
而那個沙漠藝術者,它的愛好在於創作沙丘,這片區域中超過百米的沙丘隨處可見,但最為壯觀的,卻要屬高達五百米的“幾索納瓦大沙丘”了,它就在我們巢穴南方几公里遠處。
從遠望去,狂風橫掃大沙丘的側翼,吹散了其頂端的稜線,所以沙丘的頂端總是裊裊如煙,飄渺無定,算是這嚴酷世界僅有的亮麗風景。
在偶爾有空欣賞這一美麗風景的同時,我不得不保持對進化追求的緊迫感,比如身上的“史詩角質皮膚”堅硬無比,卻無法抵禦嚴寒。於是我就將在遷徙途中,獵殺“寒毛駝獸”而得到的“耐旱長毛”改造到了皮膚上。
這是一種春退秋長的極為保暖的長細軟毛,它的第二大作用就是保溫孵化卵蛋,而它也可以卷蓋住出生不久的幼蟲,使這些抗寒力差一些的小生命,不至於一破殼出生就被輕易凍死。
生活在這裏的爬行類動物,都有着較為硬糙的皮膚,保護着它們免受風沙吹襲。對節肢類生物來說,體格縮小的它們,則實難承受沙粒的連番轟炸,最好的避難所還是躲在沙石之下。
不過它們統統是我們的食物,只要覺得是可以下咽消化的東西,就不會放過,這是我們賴以生存的本領,也是一種無奈……
----------------------------陸生動物時代-------------------------------------
對於兩天斷更,我深表遺憾,但是我可以發誓,絕對沒有做對不起大家的事情!我和兩位MM雖然再次擠到一張床上,但是我們真的是清白的。
話說那夜星光璀璨,銀河爛漫,我們相擁一起,只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