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
第五本《浮士德》
陳霖:浮士德認為在書本里討生活和在書齋里編織夢想是一件毫無價值的事情。他認為這樣的生活遠離了生命的本源,而離開生命的本源的所謂學者生活連狗都不如。這些我是認同的,社會,是人民大眾的社會,人民大眾跟夢想是息息相關的,脫離了,那麼夢想就只能是空中樓閣,望而不及。詩劇里有一句“如果尋找不到生命的意義,就應該去尋找死亡”,雖不認同,然,對生命本源的探尋是一件重若生命的事情。“追求精神的無限發展”是浮士德,也是歌德的追求,亦是我的追求。物質只要能保證生存,那麼精神上的極大滿足是可以產生物質上的所謂糧食的。這也是為什麼,飢荒中總有人能存活下來的原因。“小世界的毀滅是大世界的開端”,所以,無論如何,眼前的困境總會過去,未來的大世界還在等待着我們。詩劇里“凡自強不息者,終會得到拯救”。這句話暗合了我國主體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浮士德難題,即個人**和社會道德的和諧,也就是不出賣自己的靈魂的前提下,謀求自己的幸福。這個問題,是一個很漫長的問題,古往今來,真正達到的,始終不多。然而,生活畢竟不是小眾,怎樣廣泛地達到個人**和社會道德的和諧,是一個任重道遠的人類課題。文學評論的話“一切無常事物,無非比喻一場;不如意事常**,而今如願以償,奇幻難成,竟成文章”
(關於浮士德,陳霖的筆記流露着推崇備至的感覺,心活不曾讀過,唯愛也是,唯愛覺得詩劇有點奇怪。槐屏也只是略有聽聞。)
第六本《紅與黑》
陳霖:該小說,個人在口頭上是不認同的,然而,實際上甚或內心上,卻是如此踐行。“虛偽是我爭取麵包的唯一武器。”這對我,對大部分人,都是一種無奈,我不知道以真實狀態去追尋人生有什麼樣的風險和結果,這是我的局限,也是一般人的局限。於連,這個“寧可死一千次,也要飛黃騰達”的奮鬥者,某些精神層面上的堅持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唯愛和心活,只是聽聞。槐屏鍾愛這本書,也希望成為於連這樣的人。槐屏覺得關於虛偽,只是每個人都需要保護色吧,只是,或許當你對自己或者對生活放心了,你也就真實了。)
第七本《簡.愛》
陳霖:這是一部出自女性作家的小說,個人極為喜歡,書中提倡的男女平等,平等的愛,勇敢去愛,是值得我社會女性學習的。簡愛說:“我不是鳥,沒有羅網捕捉我;我是個獨立意志的自由人;我現在就要運用我的獨立意志離開你”,這是一個獨立女性,個性女性的形象,是值得推崇的。
(心活沒看過,然而,這些話,陳霖未曾提及,如今看來,陳霖還是很在意當年的事情。唯愛最喜歡這本書了,也熱衷踐行簡愛。槐屏則喜歡甚至渴望成為羅徹斯特。)
第八本高爾基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
陳霖:個人認為是年輕人的最佳讀物與行為參照書,其中的每個階段,阿遼沙的經歷,對年輕人的成長都是一種助益。那種抵制各種不健康行為的誘惑的強大精神力量,不是每個人都有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成就的,是需要生活一點一滴積累塑造的,是值得推崇的。“讓生存走出困境;讓靈魂不再漂泊;讓信仰得以棲息;讓精神皈依崇高”。我想,這就是高爾基所要表達的。
(這一部三本,心活是讀過的,家傳給了陳霖,之後心活傳給槐屏。唯愛也讀過,很喜歡。三個人相視一笑,表示終於有共鳴。槐屏繼續往下翻。)
到此,陳霖留給槐屏的書籍也就結束了。
槐屏再往下翻,有一頁單獨的紙,上面寫着:以下是為父手稿一部,錄及往事,吾兒可在遍閱以上書籍后,再看為父手稿不遲,無論古本還是新的書。當然,不是說為父的手稿高深,只是吾兒需先有道德上的正確認識、情感上的情操陶冶,才好理解為父的心心念念。
槐屏拿起手稿,還挺厚實,紙張的質量很高,感覺上是如今的銅版紙,以前或許叫美術紙一類的。
在往下翻,是一些陳霖的舊照,和吳雪的。最後,壓箱底的,也是一張舊照,不過,照片上和陳霖一起合照的貌似不是吳雪。
到底是誰呢?槐屏和唯愛,看着心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