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漢家的動物園
林漢家的動物園
坦克的開發設計,必須具有前瞻性。一款坦克的開發周期很長,其設計前必須考慮到對手坦克的發展進度。而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對於穿越者來說,最大的優勢就可以提前知道對手技術發展的進度而制定自己相應的開發標準。
對於二戰來說,坦克的發展速度和飛機性能的提升很相似,皆是一年一個樣。兩年前的經典,在各國間你追我趕之後,兩年後就成了過時貨,又要蘇德兩國的情況最為突出。
被林漢粉碎的這個歷史位面,林漢和漢娜雖然制定聯合蘇聯,赤化歐洲的戰略方針,但兩人也無法預伏蘇德之間的脆弱“和平”,到底能維持多久,所以在制定坦克升級方案時,一切皆是以最壞的情況預估。而對面蘇聯,斯大林出於對“穿越者”“先知”的恐懼,也是拿着鞭子強逼蘇聯設計師不停開發升級新式坦克以便讓自己獲得更多的“安全感”,所以兩國儘管一直和平,但裝甲兵的更新換代速度卻是極快。
對於德國裝甲兵來說,他們最大的問題就是受凡爾賽條約限制,整個國家的軍工發展被長期壓製得無法正常發展,被迫“放羊”的時間達十數年之多。
坦克的開發設計,同樣也必須老老實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一點一點地進行技術積累。德國坦克開發時,漢娜不是不想一步登天直接開發出三十噸級別的坦克,但是這根本不可能。技術的開發,最講究積累,不顧現實直接亂上三四十噸甚至五十噸的坦克,那會扯到蛋的。(PS一下,看到一堆穿二戰的小說,有些無知的作者,在一九三九年就給德國上四五十噸重的虎豹,先不說這個時代的德國有沒有這個技術。光是戰術運用上也是不可行的,虎豹糟糕的道路通過性在西線一樣是災難。)
林漢一家人很明白這一點,所以從一開始,他們就制定了“小步快跑”的科技開發計劃。
在科技發展的過程中。最大困難就是“研發”方向難以確定。
當一項新興科技發展到一定程度,就進入了分叉口處,面對着面前突然出現的多條分支,似乎每條都能通向終點,科技家們在路口處時往往不知所措。最後能做的。要麼是賭博式地選一條走下去,或者仗着財大氣粗,不怕燒錢,每條路都試過去,用實踐是檢驗真理這條絕對正確的“手段”,以燒錢的方式“燒”出一條路來。
不過對於1932年還在處於經濟危機的深淵中的德國來說,他們不可能象財大氣粗的美國人般,用燒錢的方式燒出一條路來。
而原歷史位面的德國,正是因為搞不清楚方向,又什麼都想嘗試一下。耗費了無數的經費,更浪費掉大量的時間,導致坦克開發進度嚴重落後不說,到最後更直接點歪了科技樹,選擇了最糟糕的一條路:重疊式負重輪這最錯誤的方向。
不過這個位面的德國,由於有穿越者相助,來自后式的林漢和漢娜,非常清楚未來十年,甚至是五十年裏坦克的發展方向。
從一開始,德國的坦克的開發。就定下了:較大直徑負重輪、傾斜裝甲、扭桿彈簧懸挂這三大發展方向。
而坦克開發的遠期方案,則是以三十噸坦克、88毫米~105毫米坦克炮、柴油發動機、通用底盤為終極目標。
艦男位面一號坦克發展史
早在1932年希特拉比歷史提前半年當選德國總理之前,德國陸軍軍械局在1931年就秘密下令開發一種造價低廉,能立即生產的過渡型坦克。幾家公司公展開競標設計。結果都十分相似。軍方最後選中克虜伯公司設計的LKA1底盤,為了保密,稱其為農業拖拉機。
如果就這麼按原來的歷史走下去,克虜伯公司要大概一年半的時間,即一直拖到1934年四月,才能將這個型號的坦克正式定型。即後世的著名的5。5噸級別的I號坦克。
克虜伯公司開發設計的一號坦克是不折不扣的訓練坦克,兩人車組,武器僅能安裝兩挺7.92毫米機槍,裝甲薄,常見有許多開口、裂縫和焊縫,車體強度差,連說是反坦克炮了,就連帶鋼芯穿甲彈頭的機槍或反坦克槍,都能輕易地擊毀他。
不過希特拉在1932年提前半年上台後,在穿越者的干涉下,已經開發出毛胚的克虜伯公司的LKA1底盤,被直接扔到了一邊。知道自己是在和時間賽跑的希特拉,已沒時間去等克虜伯公司完善的他的設計,他直接要求克虜伯公司直接抄襲英國著名的維克斯輕型坦克設計,並定下達硬性指標:在1933年八月前必須生產出超過五百輛坦克交付陸軍坦克教導師使用。
在這之前,德國方面已經通過蘇聯,偷偷地獲得了一輛維克斯坦克,以及蘇聯方面轉手倒賣提供的該型坦克的圖紙。(註:蘇聯一開始購入維克斯MK.E的目的即對這種坦克進行測評,測試結果發現MK.E比他們自己研發的坦克還要來的優秀,因此向維克斯購買生產授權在蘇聯大量生產,蘇聯自製的MK.E即為T-26輕坦克。一開始蘇聯生產的T-26為A構型(換裝蘇聯制DP機槍),隨後將炮塔改裝變成一炮塔安裝37毫米炮,另外一個炮塔仍然安裝機槍的混合構型,這兩種構型並沒有生產非常多的數量,真正量產的款式為B構型修改型,安裝了45毫米坦克炮以及2挺機槍。最終生產型T-26除了改用了焊接製法,還採用了加入避彈構型的鑄造炮塔。)
克虜伯公司依蘇聯人的提供的維克斯坦克的圖紙,直接開始生產德國版的維克斯坦克,德國陸軍將其命名為一號坦克。在此期間,德國方面也得到了一輛維克斯坦克的蘇聯改進型——即著名的T26輕型坦克。(註:歷史上蘇德蜜月期時,蘇德兩家軍事交流是非常廣泛的,早期型的3號坦克甚至在蘇聯測試過。)
在吸收了兩家坦克設計的特點后,克虜伯公司的坦克設計師,依漢娜的要求對維克斯坦克進行了以下的改進。
1、加強承重懸挂構件的強度設計,進行類似T25的改進。以便其能達到漢娜提出來的十噸坦克的設計標準。
2、參考T26的佈局結構,改兩人車組為三人車組。
3、擴大炮塔座圈,依漢娜提供的草圖為為參考,重新設計炮塔。提高後座空間距離,以便能安裝一門40毫米/60倍徑的反坦克炮。
雖然心急火燎的希特拉下達了1933年八月前就要交貨的硬性指標,但實際上完全沒有準備好的克虜伯公司,一直拖到當年十一月才開始量產坦克,第二年一月僅完成三百輛I號A型坦克的生產計劃。而餘下的240輛一號A型坦克,則是被奔馳公司和“艾瑞絲.蒂法”公司在此期間完成了訂單。
主要原因還是凡爾賽條約的限制,以德國那糟糕的軍工生產體系的因素。在知道德國軍工體系生產如此拖沓之後,希特拉不得不從上台一開始就對德國國內的軍工體系進戰略性的調整,也影響到了該型坦克的生產。
不過此時的一號A型,只能說是一個半成品——為其配套的40/60倍徑的反坦克炮,此時根本連影子都沒有。古德里安的三個坦克教導師接收到的540輛一號A型坦克,都只能臨時裝上一挺7.92毫米的機槍湊數。
不僅如此,為了加快生產速度,節省成本。這批一號坦克雖然完全可以承受十噸的體重,但A型裝甲都被減薄到8~12毫米,僅能抵擋步槍和普通機槍子彈,使用專業的反坦克槍就可以輕鬆地擊穿其正面裝甲。
這一批的一號坦克中,十噸重的B型只造了二十輛用於測試底盤測試,以便為將來的改進提供經驗。
該型坦克雖然就戰鬥性能而言極差,但也有先進的閃光點在於,和其原型維克斯坦克相比,車體前部被拉平成一整塊六十度傾斜的裝甲板,其外型和未來1936年型的維克斯坦克十分接近。只不過炮塔換成了一個更加碩大的炮塔以方便將來安裝更大口徑的火炮。
此外另一個先進的地方是其為了便於生產,整個坦克底盤外型設計時是“用直不用曲”,儘可能多地減少拐角摺疊階梯構造,儘可能地“使用整塊裝甲板”。其外觀看上去有一種流線型的“流暢美”——早期的坦克設計,甚至可以說是1942年的前,各國的坦克設計,在外形上都十分地奇葩,無論是蘇聯的T26、BT5、BT7,或者英國的那一票巡洋坦克或步兵坦克。或者法國坦克,以及美國的M2、M3系列,也包括歷史上德國的一號到四號甚至是虎式坦克,其車身外型上看上去皆象梯田般,高低不平,又是直角又是拐角。這種設計毫無用處不說,既增加了製造工時,又嚴重影響了防禦強度,美觀性上,更是可以用“丑得要命”來形容。
這種糟糕的坦克外形設計,歷史上各國要到戰爭進行到1941年後,才逐漸地意識到原先的這種外型設計簡直愚蠢至極,這才紛紛開發出擁有“流線型般流暢”外表的坦克。
一號A型坦克裝備德國陸軍教導師,由於其漂亮的流線型外觀,很快得到了坦克兵們的喜愛,為其取了個叫“婚車”的外號——意思是說可以開着這款坦克去娶妻。
此外另一個先進之處,就是該型坦克雖然是作為訓練車裝備部隊,卻早早地裝備了最先進的電晶體電台和車載通訊系統,對協同作戰來說意義重大。不過該型坦克在參加西班牙內戰時,德國為了不過早暴露電台的重要性,故意拆除了坦克上的電子設備。
一號坦克裝備德國陸軍裝甲教導師后,在官方的宣傳中瀕瀕亮相,並一度成為媒體上耀眼的明星。當時,英國方面故意將一號坦克的照片和維克斯6噸坦克的照片擺在一起做比較,指着他的懸挂嘲笑德國人無恥地抄襲了維克斯坦克的懸挂設計,並故作不屑地道:“不要以為搬了個腦袋(指炮塔),披了件新衣服(指車體外型的不同),我們就認不出你是抄襲我們的設計了”。
一號A型裝備部隊后。問題不少,首先就是遭遇發動機馬力不足的問題,其原先使用的是100馬力的風冷式汽油機。其用在減重版的七噸級的一號A型坦克上也只能說是馬馬虎虎勉強夠用。
而用於十噸重的B型時,動力問題就非常明顯。則是由於發動機馬力不足三天兩頭出問題,不得不重新選用新的發動機,也就是後來開發出來的C型、
C型更換了一台120台馬力的水冷式汽油發動機。不過這時由於軍方的生產重心已經轉移到二號坦克上,C型坦克只拿到了200輛的訂單,其全部都由艾瑞絲.蒂法公司在1934年時生產完畢。
此時德國軍方雖然已開發出PAK3640毫米/45倍的坦克炮。但是林漢和漢娜都知道在未來的西歐戰線上,40倍/45毫米的坦克炮根本啃不動英法聯軍的坦克,所以對生產這款坦克炮根本就不熱心,依漢娜的建議,希特拉要求將炮管長度提升到60倍徑。
由於這種長度的炮管,其炮管生產任務和博福斯高炮重疊。加上當時中國戰爭爆發,官方要求優先給40毫米博福斯高炮生產讓路,由此導致的結果就是40毫米坦克炮的產能嚴重不足。生產出來的40毫米坦克炮,也被更先進的二號坦克搶走。所以到C型為止,一號坦克始終都被迫使用機槍作為主要武器。
一號D型是1934年六月開發出來。將一挺7.92機槍更換成了20毫米機關炮,總算讓這款坦克換裝了火炮。此時德國坦克的生產重心已完全轉移到二號坦克上,專門生產的D型坦克產量極少,全部產量不到二十輛,軍隊中裝備的D型,大多數是從現有的A~C型中升級而來。
E型是換裝了30毫米MK108機關炮的版本,和D型類似,皆是從舊型號改進而成,專門立項生產的是一輛都沒有。這個型號的坦克主要都出口西班牙參予西班牙內戰,由於出口時德國人故意拆除了坦克里的電台。加上火力貧弱,其在西班牙戰場表現一般。不過西班牙共和軍在接收了一號坦克后,通常是將被打壞的報廢的T26坦克上的45毫米坦克炮安裝到一號坦克上。由於一號坦克的炮塔是為40毫米/60坦克炮設計準備的,安裝使用T26的45毫米/46倍徑炮根本不成問題。倒是取得了不少的戰果,但裝甲太薄的缺點一直為西班牙人垢病。
F型是波蘭戰役前出現的,這個時候一號坦克終於結束了只有裝甲只有8~12毫米的尷尬,根據戰爭需要進行了裝甲防護升級,將全重增加到了十噸。
G型是1941年法國戰爭結束后出現的,其火炮安裝的是從繳獲的法國B2坦克和S35坦克上拆卸過來的47毫米/35w倍坦克炮。法國戰役結束后。德國陸軍從法國人身上繳獲大量這種型號坦克炮,出於廢物利用的原因,將其用於給國內的1號坦克進行了火力升級。
不過這時德國國內,中型坦克已是三號坦克的天下,輕型坦克則是以二號坦克為主,一號坦克作為訓練車,雖然換裝了火炮,卻依然只能退居二線,充當坦克學校的訓練使用,這也是這個型號的坦克的終極改良版。
到最終停止開發為止,這款坦克都沒有用上他想要的40毫米/60倍的坦克炮。
一號坦克,在戰後作為“戰爭剩餘”物資,以極低廉的價格向國外出口,芬蘭購買了十輛,南斯拉夫、羅馬尼亞、匈牙利等國皆購入數十輛不等。此外德國方面也以“軍援”的方式,向挪威、丹麥贈送了二十輛和十輛一號G型。這些國家購買一號坦克,主要也是看中他結構簡單,使用、維護成本低廉,適合充當裝甲兵的坦克訓練車。
戰後獲得一號坦克最多的國家,是德屬波蘭。
1943年後,在德國人的刺刀下,被瓜分波蘭因為蘇德兩國的需要,在被割掉了大量的國土后,又一次地“復國”了。出於政治需要。德國人為自己扶持起來的“德屬波蘭共和國”一次性“贈送”了一百輛早期型一號坦克作為禮物。
為了噁心波蘭人,德國人還在前波蘭的領土上,劃了塊兩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建立了一個吉普塞人王國。然後和蘇聯合作,兩國搜羅了全歐洲的吉普賽人,然後強迫式地用火車一車車地運到這裏,幫他們建立了一個吉普賽共和國。
在老歐洲,吉普賽人是比猶太人更令人厭惡的存在。無論是斯大林還是漢娜。都極討厭這個只喜歡流浪,偷竊,算命,就是不肯安靜下來的好好乾活的民族。兩國這種強迫吉普賽人建國的行為,反而得到了全歐洲的一至讚美,在勞永逸地幫助大家解決了吉普賽小偷的問題。吉普賽共和國建立后,德國人也送了三十輛一號坦克作為禮物。
而在亞洲,中國和蘭芳共得到過三輛早期型的一號坦克,兩家索要這兩台坦克是為了填充各自戰車博物館的庫存。中國的兩輛,一輛放在北京軍博物館。是早期型的A型,另一輛是G型,則擺放在上海的軍事博物館戰車園裏。而蘭芳得到的那輛放在蘭芳首都新崑崙的博物館裏,則是為數不多的出口西班牙的E型。
在德國裝甲兵中,一號坦克的外號叫“小老鼠”。這個外號是林漢取的,出於一種惡趣味,他和漢娜給德國開發的每一款坦克都取了動物的外號。
作為坦克,德國陸軍專門生產的一號坦克全部數量加起來不到八百輛。不過作為火炮牽引車和彈藥輸送車,由其車身改進而來的,六噸級的變形車裝甲牽引車卻生產了三百餘輛。一號坦克本身基本沒有參予西線的法國戰役。但其變形車,裝甲牽引車卻大量地出現在法國戰場上,主要的任務是充滿火炮牽引車和彈藥輸送車。
和歷史上不同的是,法國戰役時。德國裝甲兵手中的坦克數量十分充足,所以防護薄弱的一號坦克並沒有被送上戰場。倒是該型坦克的各種變形車,其最有名的一種變形車,是安裝了2X4八聯裝火箭炮的自行火箭炮車。在法國戰場,其發射時的尖嘯聲給英法聯軍留下極深刻的印象,得到了希特拉的手風琴的外號。
二號坦克發展史
二號坦克是1935年下半年開始量產。到1941年徹底關閉生產線為止,總計生產了一千六百輛,是一年戰爭中德軍裝甲兵重要的主力。
1932年希特拉提前半年上台後重點抓的開發項目之一。首先,德國機械所的人,按照漢娜提出三大指標,更改了德國坦克的發展計劃,作為第一優先開發的項目,為此甚至不惜停止了原一號坦克的開發去直接抄襲維克斯坦克,而將全部的人力集中到這個13噸坦克開發項目上。
二號坦克是作為輕型坦克立項,為四人車組,火炮為一門40毫米/60倍徑坦克炮。設計重量為13噸,改進型加強防護增加到十五噸,在德軍中,其被稱為野貓坦克。
該坦克除了初期因為火炮產量不足,暫時使用過13毫米測距機槍替代火炮供坦克兵訓練使用外,其武器一直都在用那門40/60倍徑的坦克炮。
這門PAK3640/60坦克炮,由於和著名的博福斯高炮使用同一種炮管,早期由於炮管產能不足,以軍備計劃中優先給博福斯高炮讓路的原因,產量一度受到限制,不得不花費外匯從瑞典進口了四百根同類型的炮管補充。
第一輛樣車在1934年四月就已造出,共有五輛,而後進行了嚴格的反覆測試。第二年五月就已定型繪製生產圖紙,九月生產線準備完畢開始量產,十月第一批五十四輛二號坦克走下生產線。
由於有穿越者從一開始就確定了“正確”的開發方向,從A型到D型,除了裝甲逐漸加厚,以及在機械結構設計上進行細微的調整,增加了高射機槍外,該型坦克基本沒有什麼大的改進。
E型是試驗型,產量只有三輛,體重增加到20噸~25噸之間,主要目的是為了測試更大的重量對懸挂系統的傷害程度。以便為下一代的三號坦克開發提供經驗。不出人所料,這三輛坦克在進行超載試驗後車體內部結構都嚴重受損,只能報廢。不過事後三輛樣車都被封存保留,多年後被送進德國的戰車博物館。
F型一年戰爭結束后開發出來的。和前面諸多型號不同,該型對懸挂系統進行了重型的設計,同時更換了馬力更大的發動機,名義上叫F型,實際上除了車身還是用二號坦克的車身外。車子的內部結構和其他型號的二號坦克已大不相同,該型坦克被命名為山貓。
依照原先的開發思路,這款坦克被定位為偵察坦克。
不過F型產量極少,僅生產了二十五輛就被叫停。主要原因是這時德國已開始全新的E戰車通用底盤計劃,同時對坦克的運用思路也有所變法,偵察坦克的任務被計劃中的步兵戰車替代。
F型產量雖少,卻有幸參加了戰爭——以色列是F型唯一的海外用戶。以色列建國時,德國“大方”地援助了他們一批“多餘”的裝備。有二十輛二號F型山貓坦克被送到以色列,參加了第一次中東戰爭和第二次中東戰爭。
二號坦克身上,可以看到後來德國方面“通用底盤”思路的雛形。該型坦克在設計生產之初,就考慮到了諸多變形車的開發。
在德國裝甲兵的作戰思路中,二號坦克是做為三號坦克的輔助補充,而其相對造價底廉的底盤,而被廣泛地用安裝各類型的火炮,其變形車有多種。
如安裝了75毫米/24倍榴彈炮的二號突擊炮,安裝了105毫米榴彈炮的蟋蟀自行榴彈炮,安裝了一門40博福特高炮的百舌鳥自行高炮,以及拆除了炮塔,安裝了火焰噴射器的噴火坦克。
在一年戰爭中。西線戰場上約有一千三百輛二號底盤的戰車參予戰爭,其中超過四百輛是他的各種變形車。在西歐戰場上,二號坦克及其變形車,是作為三號坦克的助手出戰。
1937年新中國成立后。從德國引進的第一條坦克生產線就是二號坦克。不過中國雖然很早就開始嘗試學習生產二號坦克,但由於熟練工人不足,裝甲鋼產能不足,發動機自產受阻,早期時的產量很低,到1940戰爭結束時。也只生產了二百餘輛。
戰爭結束后,中國方面得到德國提供的更先進三號坦克和四號坦克的生產圖紙,二號坦克的生產計劃也就被停止。加上當時已是和平年代,東北的開發急需大量的拖拉機,引進二號坦克生產線的東方紅坦克厂部分產能轉向拖拉機,而其主要的技術力量則轉去攻克四號坦克和其改進型E36的生產難關,二號坦克的生產在中國也就此終結。
其在中國的產量雖然不高,但其生產的過程卻幫助新中國培養了大量的產業工人。
二號坦克的最成功的變形車,是1941年開發出來的,以F型的車身為基礎研製改進的十六噸級的輕型坦克殲擊車,該車的造型和歷史上著名追獵者坦克殲擊車極其相似,安裝一門從三號坦克上換裝淘汰下來的75/42倍坦克炮。
該型坦克殲擊車的設計思路,是為了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T34”海。不過蘇德之間一直處於和平狀態,德國陸軍對其裝備需求不大,僅生產了二十輛用於測試就停止了訂單,而後作為技術貯備被封存了起來。雖然沒有得到了進一步的裝備,研究部門卻不斷地得到開發資金要求對其進行不斷地改進,其終極改良版是E10追獵者II型坦克殲擊車。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1948年後,直到反坦克能力更強的,使用“搖擺式”炮塔的輕型坦克殲擊車開發成功后,軍方才下令停止對這個系列的挖潛開發。
該型坦克殲擊車德國國內雖然沒有正式裝備,但在海外銷售方面卻取得了意外的好成績。
北歐的芬蘭、瑞典,中歐的瑞士,南歐的匈牙利,巴爾幹半島的南斯拉夫、希臘,此外還有後來被德國“解開”的斯洛伐克和波蘭,都非常喜歡這款結構簡單,維護方便的輕型殲擊車。而在南美。阿根廷人也是這款輕巧的坦克殲擊車的用戶
追獵者及其改進升級型E10坦克殲擊車,由於不斷地獲得海外的生產訂單,其生產線一直維持到1952年才最終關閉。其生產壽命,甚至比四號坦克都要長。
而位於的捷克斯科達兵工廠。也得到了德國方面授權的生產許可,在德國關閉了E10坦克殲擊車的生產線后,他們自己又繼續為本國和外國生產了近三百輛E10才停產。
追獵者在亞洲的用戶,正是被林漢肢解的馬半西亞。獨立建國后不過百日就被日本和蘭芳以及泰國“三國分馬”,強行肢解的馬來西亞。戰後砸鍋賣鐵拚命地提升自己的國內武裝。囊羞澀的他們買不起昂貴的坦克,追獵者因為價格便宜所以他們看上了,一口下了高達一百五十輛的訂單。
由於其結構簡單,便於大量生產,在德國方面有意之下,其生產技術被大量地向“盟國”出口。1946年該車完成全部的海外訂單停產之後,意大利更買走了全套的生產線用於自產。除了意大利外,北法也得到了該型坦克殲擊車的生產許可證。
三號坦克(小豹)
三號坦克則來自二十噸坦克開發計劃,最初古德里安提出了其承受上限不能超過二十五噸的限制,以適應歐洲的橋樑。
但一要求後來被漢娜。漢娜將其上限提升到27噸,並直接向坦克設計師點明,這款坦克將來一定會加厚裝甲和加強火炮增重到27噸,所以設計時必須留下足夠的亢余度。
從一開始,三號坦克就被寄予厚望是漢娜計劃好的未來西線法國戰役的主力。(註:歷史上德國幾乎是同時開發三號15噸的坦克和20噸的四號坦克,但在這裏漢娜取消了15噸級別坦克的開發計劃,所以二十噸坦克的編號向前挪了一位,變成三號)
按漢娜的“完美計劃”:該型坦克計劃安裝一門75毫米/55倍徑的主炮,五對大直徑負重輪,60度正面斜裝甲。五人車組。
但計劃很美好,現實卻很殘酷,德國國內糟糕而混亂生產組織能力軍工產提升的最大敵人。實際中,軍備裝備部門的人明確地告訴漢娜:由於結構較複雜。生產工時高,軍工廠不可能在1940年前提供足夠多的75毫米/55倍坦克炮。
所以最後不得不退而求其次,改為安裝一門75毫米/42倍徑的坦克炮代替。
雖然名為二十噸計劃,但實際上開發時漢娜卻要求其必須留出百分三十以上的承重上限亢余度。該型坦克計劃安裝一門75毫米/42倍徑的主炮,60度正面斜裝甲,五人車組。考慮到西歐戰場多沼澤的環境。該型坦克使用的是40毫米的寬履帶。按照漢娜的計劃,未來的法國戰役結束后,三號坦克的生產進度將逐漸停止,屆時德國將轉產三十噸坦克。
為了加快三號坦克的開發進度,其設計研發是完全建立在二號坦克的基礎上進行的放大改進,所以兩款坦克的外型很相似。
三號坦克,從A型到C型都是試驗型,產量不高,加起來只有三百輛,1938年五月時,最終確定版D型開始生產,這時戰鬥全重已上升到二十五噸。
此時經過前期多年的調整,德國軍工行業終於完成了整合,結束了混亂低效的生產狀況。
三月開始量產的三號D型,第一個月的產量只有二十輛,第二個月就增加到九十輛,九月份隨着魯爾區新建的尼伯龍根坦克廠開工,產量一下子擴張到二百輛,而到了1939年十月,蘇德聯手對波蘭宣戰,瓜分波蘭時,德國裝甲兵已接收了接近兩千輛的三號坦克。
波蘭戰役結束后,在漫長的冬歇期里,大部分的四號坦克都加裝了新設計的13毫米防空機槍,同時許多三號坦克根據法國的作戰環境進行改進,將側面裝甲加厚到30毫米,總重由25噸增加到26噸,該型號被升級成E型。
該型坦克還有一個名為D3型的改良版,是將一挺車身機槍替換成火焰噴射器的噴火坦克。該型坦克是法國戰役發動前向後方坦克訂製,共有九十輛此類型坦克被送到前線,此外坦克維修車間也自行改造了一批,具體總數到底有多少不詳。在強渡馬斯河的戰役和進攻色當要塞的戰役中,該型坦克參加了作戰。
1940年五月,法國戰役爆發時,共有超過一千八百輛三號坦克在西歐肆虐,並造成了著名的三號坦克危機。三號坦克雖然因為產能原因。無法裝備上更強大的75毫米/55倍坦克炮,只能使用結構相對簡單42倍徑的縮水版坦克炮替代。不過當時這個時期的英法坦克火力都十分貧弱,哪怕縮水版的42倍75炮,也是讓他們膽戰心驚的存在,該型坦克是德國取得西線戰役勝利的重要功臣。
因為穿越者的開掛,德國的軍工生產能力幾乎是歷史同期的一倍,但由於要防備蘇聯在東線對德國“開玩笑”,所以法國戰役期間,仍然有近千輛三號坦克被安置在東線以防萬一。這個時期,德國在西線最大的問題不是坦克不足。而是進攻速度過快,後勤補給經常跟不上,前線部隊向後叫囂從來都是補給不足,而不是坦克數量不夠,所以集中過多的坦克意義不大。
法國戰役結束后,“空閑”下來的德國人,終於有精力“慢慢”地將坦克炮升級成預定的55倍徑,這就是最終版F型。
不過這時的漢娜的眼睛已盯上了使用88毫米坦克炮的四號坦克,加上英國很快在中蘇德三國聯盟的打擊下屈服。隨着戰爭結束,三號坦克在1941年就停生產裝備陸軍。閑下來的坦克廠的任務主要就是將舊型號的三號坦克。按F型的標準進行改進。
三號坦克在一年戰爭結束后被大量出口中東,主要的用戶是以色列,參加了歷次中東戰爭,並在那裏和T34坦克和KV坦克。甚至是T44坦克(即後世的T54/55)對抗過,取得了很好的戰果。
雖然三號坦克在戰場上甚至曾經痛打過T44,但並不是他比T44更先進的原因。而是阿拉伯人那種使用坦克的方式和糟糕的裝甲兵技術,什麼坦克落到他們手裏,都只會洋相出盡。
除了中東地區外,1952年在印度半島成立的奧里薩共和國。也是三號坦克的海外客戶。奧里薩共和國是著名的拉塔尼游擊隊和英國經過和談后,於1952年建國。
只是這支打着社會主義旗號的紅色遊戲,在印度地區唱了十年的雙簧戲幫英國人干臟活后,無論是社會主義蘇聯還是新中國,都很對拉塔尼的出身很是懷疑,加上美國宣傳此人是英國第五處的間諜,所以兩家對這個國家軍事支援變得很謹慎。而英國政府表面上和拉塔尼進行了這麼多年戰爭,也不方便拉下來直接支援這個新建立的國家。於是這個任務就交由不怎麼插手印度事務的德國來執行。
在和阿爾托利婭暗中勾通后,1955年,德國人以極低廉的價格,賣給了奧里薩共和國近兩百輛F型的三號坦克。在接收了這批坦克后,奧里薩共和國在1958年又從英國這兒秘密進口了數百台柴油發動機這批三號坦克進行升級改造——這種改造也在以色列身上發生。由於換裝了更強力的柴油發動機,該型坦克機動性有很大的上升。
1960年印度正式獨立后,殘餘的印度部分又被英國人分成了以不列塔尼亞人為首的南印共和國和尼赫魯建立的印度共國。前者控制了印度近九個邦的地盤。
而在1962年南印共和國向印度宣戰,奪取了印度兩個邦,在此期間奧里薩共和國也落井下石,奪取了整個西孟加拉邦。當時三號坦克在戰場出動,和印度的慧星坦克發生過激戰。雖然這兩款坦克性能不相上下,但是由於印度兵的低素質,在戰場上仍然是三號坦克佔上風。
中國方面1941年得到了德國人轉移的三號坦克全套生產線和生產圖紙,前後大概生產六百多輛三號坦克。不過中方生產的三號坦克是以適合中國南方的爛水田,這些坦克大都佈置在新收復的安南省和大理省。
為適應兩地糟糕的爛水田地形,在量產時對履帶和傳動結構進行相應的改進,將履帶寬度提升到45毫米。
除了充當坦克使用外,一年戰爭結束后,德國陸軍將大量戰爭中受損回廠返修的早期型的三號坦克炮塔拆除。利用底盤加裝火炮,改裝成自走榴彈炮。而拆除的炮塔,則被安放在東線防禦蘇聯裝甲集群的築壘要塞的地上泥炮孰上充當轉動炮塔。這些地面轉動炮塔,在其頂部加裝了三十毫米厚的附加裝甲板以防禦大角度落下的炮塔。
四號豹式坦克
三十噸級別的四號坦克。是漢娜在完成了三號坦克開發后,重點開發的項目,其目標是為了應付未來的T34危機。
不過由於E戰車計劃的出現,加上德國周邊戰略環境的改善,以及技術的進步。這款坦克最後成了過渡產品,但在德國坦克發展史上,其算是承前啟後的重要標誌。
1941年一月,使用截短炮管的,88毫米/52倍坦克炮,其戰鬥全重34噸的四號坦克的樣車,在巴伐利亞的坦克試驗場開始測試。
從一開始,這款坦克的設計思路,就全面抄襲了後世蘇聯的T54坦克,可以視為是縮水版的T54。
雖然機動、火力、防禦三項指標看上去都很不錯。由於嚴重抄襲了蘇聯坦克設計理念,裝備部隊后被裝甲兵垢病不少。
主要原因是一是車身過矮,人機工程不佳,對人高馬大的德國坦克兵來說簡直是一種折磨。
其次是炮彈偏少,僅有四十二發,只能說正好夠用。(註:歷史上虎式坦克炮彈87發,黑豹也在80發左右)
四號坦克於1942年下半年開始小批量生產,其間不斷地改進,型號編號變化很快,前面三種型號只是在完善坦克的機械結構和動力組上進行小修小改。
四號坦克在生產到C型的五百輛之後。很快出現了大改型的D系列。
D型之後則是進行了較大的改進,和C型相比,D型不再過度壓縮車高,車身高度提高了十厘米。達到2.53米(注T54車高2.4米)車內空間佈局進行重新調整,人機環境有所改善,加裝了火炮高低穩定器,炮塔轉動使用先進的電轉動/手動混和,備彈數量增加到四十八發,主炮炮管長度也增加到56倍。承重系統也進行了調整以適合增加的車重,這時其車重已增加到三十八噸。
其最大的改進,在於乘員數量的改變。
二戰期間的坦克普遍配製是5個人,即車長、駕駛員、通訊員、炮手、填裝手,這也是作戰效率最高的配製。而二戰後第一代主戰坦克的標配是車長(兼職通訊員)、炮手、駕駛員、裝填手,四人車組。例如戰後第一代主戰坦克59式坦克和其蘇聯原型T54/55,美製的M48,英國的百人隊長,都是四人車組。
造成這一狀況的重要原因,是在於車載無線電台技術的進步。在這個位面,由於穿越者的影響,電晶體電台比歷史上早了近十年出現。相對於老式的電子管電台,電晶體電台體積小,重量輕,操縱簡單方便,已不再象老式電子管電台般需要配備專門的通訊員,車長一人就可以兼職這一任務。
此外還有一個原因是,新設計的電轉動炮塔,讓炮塔轉速提高,使得火炮同軸機槍可以替代車體機槍的作用,四號坦克發展到D型之後,就完全取消了車體機槍,帶來的好處是車體正面裝甲避免開口。防護力大大提升——當然,缺點是車體機槍沒處裝,對步兵能力有所下降。
在1944年前,這種設計顯得有些過於激進了。但漢娜考慮到未來的幾年裏,蘇德之間不太可能有戰爭。而現在正是技術進步和裝甲兵(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