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出門拜年
章節名:第十一章出門拜年
臘月二十八的傍晚,羅氏三叔的兩個女兒羅夏妹和羅小夏過來了。兩姐妹住老江橋村的大姨臘月初十過五十大壽,她們過去吃壽酒住到今日才被表哥送回來,知道安意大病了一場,特意過來探望,還帶來一包在城裏買的糕點。
“喜兒啊,往後可不許這麼淘氣,那塘里的水深着呢,連大人都能淹着。”羅夏妹柔聲道。
“我往後不去塘邊玩。”安意乖巧地道。
“哎,小喜兒說話可要算數,不算數會變村口那條賴皮狗的。”羅小夏嚇唬安意。
“病了一場,她到是懂事多了,前兒吵着要跟我學繡花。這幾天都乖乖的,沒出到處亂跑?”羅氏倒了兩杯水,端了碟炒黃豆走進來。
羅小夏笑,伸手擰了擰安意的小鼻子,“小喜兒,你要學繡花,就要學好,可別學一兩天就不學了喲。”
“你在說你自己吧。”羅夏妹擠兌她道。
“二姐。”羅小夏嗔怪地喊道
安康和安健在一旁抿着嘴偷笑,被羅小夏看到了,揮拳道:“兩個臭小子,不許笑。”
安康和安健連忙把臉繃住,只是眼中的笑意不減。
姐妹倆在安家坐了一會,說笑了幾句,就告辭回家。
到了大年三十這天,羅氏和安康早早起來,把屋裏屋外清掃了一遍,吃過早飯,用小碎石子炒了點長生果和瓜子,就開始準備年夜飯要吃的菜。
羅氏先從帶皮的豬肉中剔出小得可憐的瘦肉,再連皮帶肉切成幾大塊放在鍋炸油,做走油菜。
安康把瘦肉、白菜幫、蔥子全部剁碎,合成餡,釀了十幾個油豆腐圓子,剛好一碗菜。
安健去雞棚里捉來一隻大黃雞,安家雖然不富裕,要養着雞生蛋換油鹽,在過年之前,還要把養大的雞賣掉,但無論如何都會留一隻雞。年夜飯里也一定會有雞鴨魚肉,為的是吉祥如意,年年有餘的好喻意。
過年時一般不吃中飯,吃幾塊用麵粉做成的“黃巧肉”充饑,留着肚子等一年一度最豐盛的晚飯。
酉時初,天已經黑透,下了一天的雪停了,鞭炮聲不時從屋外傳來,村民們開始過年了。羅氏把煮好的全魚從鍋里盛出來,道:“好了,柱子,去放炮響吧。”
“大哥,我來點火。”安健興奮地道。
兄弟倆到大門外放了串鞭炮回來,羅氏已經在酒杯里斟滿酒。安康端起酒杯,喊了過世的老人,把酒灑在地上,一家四口這才坐下來開始吃飯。
羅氏把兩個雞翅分給了安康兄弟倆,“娘希望你們展翅高飛,鵬程萬里。”
“謝謝娘。”
羅氏把兩個雞腿夾給了安意,“喜兒最小,吃雞腿,快快長高長大。”
“謝謝娘。”安意夾了個豆腐圓子放在羅氏的碗裏,“娘,您也吃。”
“娘,您吃點魚。”安康夾了塊魚肉給羅氏。
安健也趕緊夾了塊雞肉,“娘,這塊沒骨頭。”
“好,乖,吃吧吃吧,一會菜涼了。”羅氏看着三個懂事的孩子,笑得眼角皺起了細紋。
吃過年夜飯,一家人圍坐炭盆邊守歲。古代沒什麼娛樂活動,坐着說笑聊天,到子時,放了鞭炮,就洗洗上床睡覺。
天還沒亮,安意就被鞭炮聲給吵醒了,算起來沒睡幾個時辰,可是要起來拜年,不能賴在床上不起來。
羅氏為兄妹三人都準備好了新衣服,安康是紺青色,安健是深藍色,安意是玫紅色,她自己還穿着前年做的那件麻黃色的舊衣。雖然是舊衣,但也洗得乾乾淨淨。
安康領着弟妹恭恭敬敬地給羅氏叩頭拜年。
羅氏笑盈盈地拿出早就準備好的紅包,一人一個,“來,把紅包收好,可別掉了。”
安意不太了解物價,看到有六個這麼多,有點驚訝,但為了不露出破綻,道了謝就把紅包放進兜里。
早飯是碗長壽麵,上面還蓋着煎得兩面黃的荷包蛋。吃完早飯,羅氏去拿準備好的年禮,依照習俗,大年初一要去給本家長輩拜年。
安健一臉彆扭地小聲嘀咕着什麼。
安意聽不清,正要問。
安康橫了安健一眼,道:“你別沒事嘰嘰歪歪的,給長輩拜年是禮數。”
“我又沒說不去。”安健翻了個白眼,撇撇嘴,打開廚櫃,把昨天吃剩下的黃巧肉端了出來。
安康皺眉道:“中午能趕回來,不要帶了。”
“我還是帶上好,有備無患。”安健堅持將大半碗黃巧肉倒在油紙上包好,揣進懷裏。
安意不解地看着兩人,這是什麼情況?出去拜年,還會餓着肚子回來?在窮的人家,過年時也會準備好菜飯,不至於要吃黃巧肉來充饑吧?
羅氏提着包東西,領着三人出了門,徑直上前推開對面人家的房門,沖裏面喊道:“二嬸子,給您拜年了,新年好啊。”
一個中年婦人從屋裏走了出來,笑應道:“哎喲,秋妹啊,新年好,新年好,快進來坐會吃點東西吧!”
“二嬸子別客氣,不進去坐了。我要領孩子們去上塘村,勞您幫我看一下家。”羅氏笑道。
“好咧,你放心嘍。”婦人從兜里掏出三個紅包,“來來來,一人一個。”
羅氏伸手攔住婦人,“二嬸子,你又來了,不是說好了的。”
“大過年帶紅好兆頭。”婦人推開羅氏,硬要把紅包塞給安康兄妹。
“秋妹啊,一年到頭就這麼一回,你莫推來推去的,不好看,又沒幾個錢,不過討個彩頭,喜慶喜慶。”一個老漢走出來道。
羅氏無奈地笑了笑,點點頭示意兄妹收下紅包。
“謝謝二外公二婆婆,二外公二婆婆新年好。”安康和安健道。
安意也跟着哥哥們喊了聲二外公二婆婆。
羅氏又說了兩句客套話,就帶孩子們朝着村口走去。安家原先不住在井塘村,住在上塘村。六年前,朝廷頒下軍書,安清和應徵入伍。安家人丁稀少,除了他們一家,就只有安清和的伯父一家,安清和擔心羅氏帶着三個孩子沒人幫襯,搬來了井塘村。
因小路上全是積雪,要走大路,一路出門遇到了許多出門拜年的村民,羅氏跟他們一一打招呼問候。
村民們也滿臉笑容地回應。
這是安意來到這個時空第一次走出家門,了解身處的環境是必須的,邊走邊看,發現沿路的房子大多是泥磚泥瓦房,只有兩戶人家是青磚黑瓦房,可見村民的生活都不富裕。
註:纖雪雖然查閱了很多資料,但是我國古代貨幣單位很多,各朝皆不相同,纖雪不是生活在那個時代的人,對此很是傷腦筋。想着本文是架空的,為了方便易用,大家看着也明白,物價參考了宋朝和明朝的一些資料修改而成,請各位不要太過較真。
十六個小麻錢約等於一文錢,一千文錢是一弔,約等於一兩銀子。一兩銀子約等於十六錢銀子,一錢銀子約等於六十二點五文錢。
再簡單點用包子換算,十文錢買四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