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動蕩之時

第144章 動蕩之時

王邵卻不悅地瞥了眼寇準,他感到寇準有些太囂張了,再怎麼說人家王欽若也是參知政事,朝廷的執政大臣,要說第一句呵斥還能夠讓人接受的話,第二句簡直就是對人身的攻擊,任何人都不能忍受。試問能有幾人被契丹俘虜后,在蕭太后那樣的女中龍鳳人格魅力下而不歸順的,寇準不也是說過如契丹戰勝的話,大宋的大臣們都能夠得到契丹的任用,這會卻任意羞辱王欽若,無論如何都令人感到不快,難怪寇準一生樹立了那麼多的死敵。

“陛下——”王欽若在呆若木雞之後,眼看着眾人投來或是同情、或是淡然的目光后,幾乎想也沒有想地跪倒在地,用充滿哀鳴的哽塞嗓音呼喊道:“陛下,臣自知才疏學淺、難當大任,請陛下免去臣參知政事職事,放臣回歸田野。”

這句話顯然博得了在場眾人的同情,無論大家對王欽若的人品再有什麼看法,眼看他被寇準呵斥欺凌到了這樣的天地,也忍不住暗自打抱不平,都偷偷責怪寇準太不近人情。

趙恆亦是心中憐惜,他同情地看着跪在地上,已經輕輕抽涕的王欽若,溫聲道:“愛卿快快平身,有話好說,何至於此、何至於此!”

但王欽若哪裏肯起來,他已經打定了主意決不能再任由寇準非難了,寧願這個參知政事不幹了,也要在皇帝和眾位宰執面前表現出委屈的樣子,既能消除自己無功受到從征大臣所沒有得到的巨大恩寵,又能夠博得眾人同情、從而在道德上孤立寇準。

趙恆見在場的朝廷宰執一言不發,誰也不願意趕這趟渾水,心下可就犯難為了,寇準是不能得罪的,王欽若也是不能罷免的,自己該如何是呢?

“陛下,臣不為其他,但求朝廷能以天朝上國自勉,萬不可在夷狄之前失了身份!”寇準也有點感覺自己當眾呵斥王欽若是有些過份了,他也察覺在場眾人冷冰冰的態度和不太友好的眼神,不能再繼續這個話題了,不然一個人站出來說話,就可能引發眾人完全倒向王欽若,所以他把話題轉到了整體上,相信自己點到為止、敲山震虎,絕不會再有誰出頭自討沒趣。

“好了,時辰也不早了,今天就到這裏吧!”趙恆感到自己心中窩囊,尤其看不慣寇準的張狂態度,他心中雖然惱怒非常卻硬生生忍了下來,不想再往下說了。

話說到這份上,大家早就盼望着趕緊散去,以免自己不得不捲入這場尷尬的爭辯中,再說也快到朝食的時候了,獨自真有點餓了。

王邵卻沒有那麼好運,他也想趕緊回去,卻被趙恆留了下來。

“愛卿,朕還有事,你就陪朕一同用膳。”趙恆在畢士安、寇準等人退下后,長長地舒了口氣,非常輕鬆地留下王邵。

王邵卻暗自叫苦不已,又是賜宴,在皇帝面前吃飯哪裏比的上專供館閣、翰林的公廚,雖然沒有宰執們吃的豐盛,卻能無拘無束地吃酒,陪皇帝吃飯真是件苦差事啊!

儘管宮廷、外朝都崇尚節儉,但皇帝的膳食還是很奢華的,尤其是朝暉殿用膳規格絕不同於在後宮的用膳,這裏絕對是一整套的標準套路。

儘管這些菜肴王邵也品嘗過,但他還是認為比起其他朝代的皇帝,大宋皇帝的膳食簡單了許多,就是在朝暉殿的正式午膳場所,也就是幾十個盤子,如上炙子骨頭、索粉、白肉胡餅縷肉羹、蓮花肉餅一些尋常食物,多的不過是幾品時鮮水果和市面上難以見到的美味糕餅而已。在幾名內侍、宮女的時候下,君臣二人上下而坐邊吃邊說,由於不是正式的宴會,雖然氣氛很正式,他也感到有種無形的力量在約束着自己吃喝的姿態,但畢竟好了許多,至少不要伴隨着鼓樂程序吃酒進食。

“愛卿不要拘束,殿內就咱們君臣二人,隨意一些。”趙恆發覺王邵並沒有吃多少菜,酒幾乎沒有沾嘴,他也明白做為臣子和皇帝吃飯會有很多拘束,所以溫言勸王邵放開些,不要有太多的思想壓力。

“謝陛下——”王邵明白趙恆的好意,儘管他此時心情非常消沉、總是打不起精神,但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他還是明白的,雖然大宋歷代皇帝都比較溫和爾雅,幾乎沒有出現過因事危機大臣身家性命的故事,但身在朝廷就不能不留意自己的舉止,一旦失寵可不是鬧着玩的,他此時一門心思地想要得到一個能夠養自己一聲的閑差,實在不想再混下去了。

君臣二人又吃了一陣子,王邵也勉強吃了幾杯酒和趙恆閑聊幾句歷代典故,但趙恆留下王邵畢竟是有目的的,終究在吃下一杯酒之後,忍不住問道:“國書是愛卿手擬的,不知愛卿對於朝廷和契丹並稱南北朝有何感想?”

王邵心中咯噔一下子,原本就非常沉悶無奈的心情如同壓了一塊鉛,趙恆的問話在他意料之中,但他卻始終沒有一個合適的回答,或者可以說他根本沒有心思去琢磨怎樣回答,事到臨頭了,才愕然地瞪大眼睛,腦子裏一片混亂。

王欽若十分怏怏,自思有寇準在朝斷沒他站腳之地,一咬牙上章辭職。

趙恆也覺得王欽若與寇準頗為不合,有礙施政,便准其請,改授王欽若為資政殿學士,擢馮拯代參知政事。

卻是未過多久,首相畢士安病歿,趙恆端的又悲痛了一回,輟朝五日以悼念其功,賜謚文簡。

這澶州之役,既仗寇準之忠耿力排眾議推政划策,也賴畢士安竭力襄助曲為調停,方能成功。趙恆念畢士安做事、為人十分恭謹,甚有古人之風,因此十分悼念。

而相位空乏,一時又沒有適當的人選,是以一應政令皆由寇準獨力推行,除官任吏每每不偱資格任才為用,僚屬漸次怨言沸揚。趙恆因念他於國功勞顯赫,便是他有時出言頂撞也多含忍了。

王欽若見有機可乘,便聯絡一班朋黨明劾暗陷,謀排斥寇準於朝班之外,是以只一年稍長,寇準便被罷相,出知陝州去了,這是題外話。

王邵慢慢地放下了手中的鑲金的筷子,過程是非常慢的,既然皇帝問話他又不能不答,只要在放下筷子的時候,緊張地思考自己應該怎樣去回答才合適。實際上自己對於草擬大宋和契丹並稱南北朝並不滿意,要不是正在煩惱鬱悶的當口,他認為自己很有可能封駁詔書,也就是拒不草詔,相信自己能夠做出來,趙恆也不會把他怎麼樣,還會認為他有風骨和主見。這個時候若是再出頭反對,很有可能造成趙恆不必要的誤會,給自己抹上一層出爾反爾、口是心非的陰影,但贊同吧!肯定要被很大一部分士人所鄙夷,使自己好不容易得到的一點聲譽受到極大的影響,難辦、真是難辦啊!

不得不說的時候,他只能硬着頭皮,寥寥地道:“臣非知制誥又非翰林學士承旨,陛下以臣翰林侍讀學士草詔,實為臣惶恐聖寵,不敢有其他的想法!”

趙恆非常滿意地捻須點了點頭,他對王邵沒有點明是非的回答頗為滿意,在他看來王邵並沒有表現出對稱呼契丹北朝的反感,也沒有在稱蕭太后叔母皇太後上有異議,自己之所以沒有讓翰林學士承旨草詔,就是怕那些資歷很深的文官拒不草詔,到那時他可就一點辦法也沒有,看來王邵至少能在大方向上和自己保持一致。

但他卻沒有聽出來王邵話中背後的韻味,王邵在開頭就點明自己並不是知制誥也不是翰林學士承旨,這兩個職事實際上是為皇帝草擬中外詔書的樞要,知制誥主國事詔書、翰林學士承旨主邦國詔書檄文,這就是說王邵這句話說的非常滑頭,說自己並沒有草擬邦國國書的職責,不過是奉旨辦了一件自己不該辦的事情,甚至有點被強迫的味道,所以只把事情辦了,不發表任何認同和反對的意見。

“孫僅此去並不能讓朕全然放心,愛卿曾和契丹針鋒相對、險象環生,倒不失為上佳人選!”

王邵心中一動,能夠出去散散心也不錯啊!或者可以藉著這個名堂尋找一下南袖,再不濟做出幾件不大不小的事情來,以南袖對他的感情必然會徘徊左右,以免他出現什麼不測,這樣自己就有機會找到她。念頭閃動間,他猶猶豫豫地道:“若陛下差遣,臣定然萬死不辭!”

趙恆卻有些愕然地看了看王邵,儘管王家家規很嚴,王邵和王旦父子之間的矛盾他並不知道。在他眼中王邵絕對是一塊上好的人才,也是出使的合適人選,之所以第一時間沒有選擇王邵就在於但王邵在戰爭中和契丹針鋒相對,最終在邊地險些遭遇不測,這都是不爭的事實,按常理說王邵應該極力迴避出使契丹才是,他不過是隨口說出自己的心思,卻沒想到王邵竟然願意犯險北上,不能不令他在驚愕之餘心生感慨。

“愛卿能有此想法,真不愧為國士!”

“陛下待臣以國士,臣理當以國士報陛下。”王邵回答的非常乾脆,也非常恰如其份。

趙恆非常滿意地點了點頭,端起酒杯,溫聲道:“來,咱們君臣再吃上一杯。”

“謝陛下——”王邵感覺趙恆的態度再次親近了許多,可能這次北上十有**有他的份子,至於擔任正使還是副使他並不在乎,能夠有尋找到南袖的機會就行了。

待陪伴趙恆吃完了午膳洗漱之後,君臣二人除了朝暉殿,由於趙恆今個心中高興,索性在王邵的陪伴下散起步來。

“朝中諸位卿家對稱契丹為北朝都持反感,朕亦是心知肚明,但眾位卿家誰人能知朕也是不得已而為之!”趙恆在慢慢地度步中,看內侍、宮女都在後面,才壓低了聲音道:“愛卿熟知典章,對歷朝歷代得失頗有心得,又親臨矢石,見識過血雨腥風,必然能對朕一番苦心有所體察。是想自太宗皇考至今,契丹連年南下騷擾,動輒十餘萬人,河朔片刻不得安寧,生民連年遭遇兵禍,各地戍卒輪流防禦河朔關防,以至於年年徵調苦不堪言,每年抵禦契丹南下,朝廷每次不是動用十餘萬大軍,每年都要消耗錢糧千萬之上。愛卿前些日子上奏增加俸祿,此正合朕的心思,但加俸的錢又從何而來?自太祖皇帝開國以來,經五季亂世、民不聊生、國用窘敝,又和契丹連年征戰,朝廷的稅賦雖然增加到兩千萬之多,但每年一場大戰下來,府庫之中無不是空空如也,朕不是神仙、又不能盤剝升斗小民,拿什麼去優待士人!”

“朕又豈能不願收復燕雲,完成兩朝未盡夙願,但朝廷久困戰亂、財力凋敝,根本無法和契丹抗衡,愛卿也是看到了的。如今南北盟好之後,一紙約定和朕的些許讓步能夠讓邊地烽火熄滅,士卒能放歸田野,生民能休養生息,國力能逐漸增強,這才是王者正道!”

王邵慢慢地品味趙恆頗是孤寂、無奈的話,他雖然在家中養病大半個月,卻知道朝廷在戰後至今連連發出詔書,除了大赦天下之外,河朔、河東各州郡的兵馬也大量地消減,北面部署、河東部署一個月內全被裁撤,河朔被裁撤的部署、鈐轄、都監、使臣就有二百九十多人,各軍事路的行營被合併為鎮、定兩路都部署,分別管轄河朔駐泊禁軍,河東的部署、鈐轄、都監、使臣也被裁撤百餘人。

在禁軍兵員上兩河邊地駐泊禁軍消減三分之一,內地諸州禁軍消減了一半,整個河東、河北防區僅僅保留了十三萬禁軍將士,其他的人全部放回了鄉社成為勞動力。這樣一來,朝廷不僅每年省去大宗的戰爭費用,又節省了大批的軍餉官俸,南方各地也解脫了人力、財力北運之苦,財政壓力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不能不說南北盟好是成就大宋輝煌經濟文化的基礎。

“臣自然明白陛下一片苦心,相信朝廷諸公亦是心領神會,不過是不甘兩朝先皇遺志未盡,燕雲十三州沾染腥臊而已!”當步行到快入內宮的時候,王邵才說出了心中一點想法,當他目光閃過西北面殿宇樓閣的時候,忽然想起了瑞仙宮美人劉娥,心中一陣沒來由的不爽快。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宋相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大宋相國
上一章下一章

第144章 動蕩之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