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朱元璋建國稱帝元順帝倉皇北逃

第148章 朱元璋建國稱帝元順帝倉皇北逃

第148章朱元璋建國稱帝元順帝倉皇北逃

元末農民起義軍首領陳友諒,在與朱元璋部的激戰中死亡,這是是必然中的偶然。⊥他野心勃勃想當皇帝,但是他死亡卻讓他始料未及。他的戰死是悲劇也是喜劇。陳友諒,漢陽漁家之子。他的祖父陳千一原本姓謝,因入贅陳家,才跟隨其姓,他的父親陳普才有五子,陳友諒排行第三。他少時讀書,略通文義。有一卜者在察看過其祖先的墓地之後說:“日後定會富貴。”陳友諒心中暗喜。他曾任縣裏的小吏,但這並非他的目標。

1355年,即至正十五年,正月,徐壽輝遣其將倪文俊再次攻破漢陽,陳友諒於黃蓬起義,加入紅巾軍,初為簿書掾,后以功升元帥。陳友諒性情強硬而多疑,喜歡以權術控制部下。他已自稱皇帝,而且盡占江西、湖廣等地廣闊的土地,

陳友諒狂妄自大,自恃兵力強大,想向東攻取應天。朱元璋擔心陳友諒與張士誠聯合,於是設計命陳友諒的老朋友康茂才寫信引誘他,讓他迅速趕來。陳友諒果然率水師東下,到達江東橋,呼叫康茂才,無人答應,才知道自己被騙了。雙方戰於龍灣,陳友諒大敗,因為潮落,船被擱淺,死者無數,喪失戰艦數百艘,陳友諒只得坐小船逃走。張德勝乘勝追擊,在慈湖將其打敗,焚燒其船。

馮國勝率五路大軍乘勝追擊,陳友諒派出皂旗軍迎戰,又被大敗。於是陳友諒放棄太平,逃至江州。朱元璋軍乘勝攻取安慶,陳友諒的部將於光、歐普祥都繳械投降。第二年,陳友諒派兵再次攻陷安慶。朱元璋親自率軍討伐。恢復安慶,長驅直入抵達江州。陳友諒戰敗,連夜攜妻帶子逃往武昌。他的部將吳宏以饒州投降,王溥以建昌投降,胡廷瑞以龍興投降。

陳友諒眼見其疆土日益減少,十分憤怒。於是製造了數百艘樓船。這些船均高數丈,用丹漆粉飾,每艘船都有三層,設有走馬棚,船上船下人語之聲互不相聞,櫓箱都用鐵裹住。

鄱陽湖大戰1363年,即至正二十三年,陳友諒率大軍六十萬,船載家屬百官。盡發精銳進攻南昌,飛梯衝車,百路並進。朱元璋的堂侄朱文正及鄭愈堅守南昌三個月,朱元璋親自率軍前去援救,陳友諒聽說朱元璋將到,便撤除對南昌的包圍,向東出鄱陽湖,與朱元璋在康郎山相遇。陳友諒集合巨艦。以連鎖為陣。朱元璋軍不能仰攻,連戰三日。損兵折將,漸感不支。但是不久,颳起了東北風,朱元璋便下令放火焚燒陳友諒的船隻,其弟陳友仁等都被燒死。陳友仁號稱五王,瞎一眼。卻智勇雙全,他死後,陳友諒為之喪氣。在這場戰鬥中,朱元璋船雖小,卻輕便易行;陳友諒雖是巨艦。卻不能進退自如,故而戰敗。

朱元璋的坐船是白桅杆,陳友諒便與其將士約定第二天集中兵力猛攻白桅船。朱元璋知道后,下令將所有船的桅杆都漆成白色。第二天再戰,從早晨到中午,陳友諒軍大敗。陳友諒想退保革奚山,但朱元璋已預先扼住湖口,攔截其退路。在堅持數日之後,陳友諒與眾將商量擺脫困境的對策。右金吾將軍說:“既然出湖困難,我們就應當焚船登陸,直奔湖的南岸以圖再舉。”左金吾將軍說:“這是向敵人示弱,他們利用步騎追趕我軍。進退之間我們將失去自己的地盤,大勢也將去也。”陳友諒不能作出決定,既而說道:“右金吾將軍所言有理。”左金吾將軍因其意見未被採納,便率所部投降了朱元璋;右金吾將軍知悉后,也率部投降。陳友諒處境更加困難。

朱元璋大戰陳友諒朱元璋給陳友諒寫了兩封信,信的內容大致如下:“我想與你約定,你我各安一方,以待天命。你卻盤算失誤,企圖加害於我。我軍只以少量兵力,便攻取了你龍興十一郡,你還不悔過,重新挑起戰端。首先被困在洪都,再敗於康郎,骨肉將士被葬身於火海。你即便僥倖生還,但也應當取消帝號,坐待真正的主人,不然將會喪家滅姓,到那時就悔之晚矣。”陳友諒收到信后怒不可遏,不予回信。時間一久,陳友諒軍中糧食漸絕,只得突圍衝出湖口。

朱元璋的將領們從上游加以攔截,雙方大戰於涇江口,漢軍且戰且走,但日落之時仍未能擺脫。陳友諒當時從船中伸出頭來,指揮作戰,卻被飛箭射中,貫穿頭顱,陳友諒當即死去。頓時,陳友諒軍土崩瓦解,太子陳善兒被擒,太尉張定邊趁夜挾持陳友諒的次子陳理,載上陳友諒的屍體逃回武昌。陳友諒生前生活奢侈,曾經製造了一張鏤金床,做工非常精巧,宮中其他器物也是一樣。他死後,江西行省將鏤金床獻給朱元璋,朱元璋感嘆道:“這張床與孟昶的七寶便壺有什麼不同呢?”然後下令有關官員將它熔掉銷毀,讓部屬吸取貪圖享樂,就會**,就會滅亡的教訓。

陳友諒部下驍勇善戰的猛將張定邊,挾陳友諒次子陳理,逃回武昌,在那裏困守。朱元璋派遣名將常遇春督促大軍進攻,朱元璋返回應天後,立即自稱吳王,為自己加官進爵,接着率領大軍親自直搗武昌,降服陳友諒之子陳理及張定邊,湖廣、江西諸郡縣,接連被掃蕩平定。朱元璋一鼓作氣,連續作戰再次下令討伐張士誠,當時張士誠所盤踞的地方,南至紹興,北有通、泰、高郵、淮安、濠泗,直達濟寧。徐達、常遇春等人,遵照朱元璋的命令,攻取了淮安諸路,接連打敗張士誠軍,濠、徐、宿諸州,相繼被紅巾攻下。

朱元璋又分兵攻佔浙西,佔領湖州、嘉興、杭州,向東攻入紹興。當時傀儡皇帝韓林兒已經不明不白地死亡,朱元璋撤銷韓林兒的龍鳳年號。建立了新的國家。號稱吳國,設立宗廟社稷,與元朝分庭抗禮。又命令部下名將徐達等人進逼平江,張士誠在那裏固守了數月,因無外援,勢單力薄。最後城池陷沒,被朱元璋的紅巾軍士兵活捉,把他送到應天,交朱元璋處置,張士誠被俘后羞憤交加,在監獄中自縊而死。

朱元璋率領紅巾軍掃蕩群雄,所向無敵,方國珍審時度勢,率領歸順朱元璋。後來又野心不死,割據稱雄,經朱元璋部將湯和、廖永忠等人,率領勇猛的紅巾軍水陸夾攻,方國珍最後窮途末路,走投無路,只得再次向朱元璋乞求投降。湯和在方國珍歸順應天後不久,生病死亡。

朱元璋為了徹底清除南方地方勢力。接連攻取了福州,拔除了永平之敵。殺死了福建平章陳友定,接着進攻廣州,降服了廣東行省左丞何真,誅殺了海盜首領邵宗愚,南方各郡縣相望風歸降,連九真、日南、朱崖、儋耳邊遠諸城。也紛紛交納印信,請求朱元璋派遣官吏前去統治,對紅巾軍心悅誠服。

於是南方全部平定,吳國相國李善長等人,接連向朱元璋連表勸進。尊奉吳王朱元璋為皇帝。於是在元順帝至正二十八年正月初四日,在應天舉行隆重登基典禮,國號明,建元洪武。一個出身貧寒的禿頭和尚,現在居然做了皇帝,可見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天下只有想不到的事,沒有做不到的事。那些開國功臣,個個喜氣洋洋,衣帽光鮮,在精心選擇的吉日良辰,簇擁着吳王朱元璋,出應天城,先到南郊,祭告天地,由太史官劉基,代讀祭祀天地的祝文。祝文中寫道:

現在大明洪武元年,紀年戊申,正月壬辰朔,再過四天就是乙亥日,上天的臣子皇帝朱元璋,冒昧地昭告於皇天后土說:我因上天有愛民之德,擔當重任,讓聖賢事業得以傳承,掌管治理國家的大權,撫育億萬民眾。過去堯、舜禪讓皇位,湯、武弔民伐罪,推翻殘暴統治,他們的行為雖然各不相同,他所繼承的使命卻是完全一致。

今天的胡人,元朝統治者殘暴**,致使國家動蕩,國土荒蕪,四海之內災難頻繁,八方虎狼橫行,群雄並起,割據一方,山河破碎,遍地盜賊風起雲湧,致使乾坤倒轉,國家危亡。臣子朱元璋生於淮河,從濠梁起兵,提三尺寶劍,召集天下英雄,統領強大的軍隊捨死忘生,血戰沙場,拯救民眾的苦難。托天上的好生之德,我驅逐陸軍攻破了塗毒東吳的盜賊,仰仗上天的聲威,集結戰艦誅殺了北漢的梟雄。因為現在天下蒼生無主,我受到群臣的竭力推薦,臣子我決定繼承上天開創的基業,登上皇帝之位,恭恭敬敬,成為上天的官吏,當上人間的皇帝,以治理天下萬民,統治國家。

今天改元洪武,國號大明,仰仗上天的明威,掃盡中原,肅清華夏大地,使乾坤成為一統,萬姓得以安寧。今天我鄭重沐浴,虔誠祈福,衷心仰望上天,真誠禱告,祈求上天暗中保佑,讓國家永遠幸福和安詳。特此祭祀禱告,望上天予以領受!

太史官劉基身穿道袍,聲音洪亮地宣讀完祭祀天地的文告,吳王朱元璋,率領新朝廷的群臣,仰望上天行了九個隆重的叩拜禮。完成了所有禮儀,朱元璋強壓住心中的欣喜,走出皇帝專用的黃色帷幄,面向南面稱尊,登基當上了皇帝。站在他面前的文武百官,以及新建都城的百姓父老,都慌忙不迭地跪在地上,向新皇帝行叩拜大禮,三呼萬歲,祝賀他當皇帝。

朱元璋登基當皇帝的那天,天氣很好,天朗氣清,風和日麗,春暖花開,草長蔦飛,四海昇平,南方各地出現一片安寧祥和的景象,給歷經苦難的人們帶來的生機和希望。從此以後吳王朱元璋,就成了明朝的開國皇帝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即位,宣佈當上皇帝后,立即返回都城,進入皇宮大殿,又接受了群臣的朝賀,舉行隆重儀式,追尊他的列祖為皇帝,冊馬氏為皇后,世子朱標為皇太子。任命李善長、徐達為左右丞相,那些跟隨他南征北戰,血戰沙場,那些為出運籌帷幄,出謀劃策的文武功臣,都全部加官進爵。擔任了不同的官職。

第二天明王朝即下達了討伐元朝暴政的詔令,命令徐達為征虜大將軍,常遇春為副將軍,率率二十五萬明朝大軍,於當天誓師出發,挺進北方。大軍由淮入河,直逼山東,所到之處,勢如破竹。所向無敵。很快就攻陷了沂州,攻下了嶧州、般陽、濟寧、萊州、濟南、東平諸路府,當時的元朝地方統治摧枯拉朽,全部土崩瓦解。

明朝大軍立即轉戰河南,揮師進入虎牢關,大破元將脫因帖木兒,他就是擴廓帖木兒的弟弟,他雖然也能領兵打仗。但是比起他的兄長來,他帶兵作戰的能耐。完全是天壤之別,被明朝軍隊打得丟盔卸甲,一敗塗地。明朝大軍乘勝攻入汴梁。元朝守將李思齊、張良弼等人,多次接到元順帝妥歡帖睦爾的詔令,命令他們率軍出潼關,抵禦南方明朝大軍。他們卻皇帝嚴厲的詔令置之不理,拖延着不向南發兵,企圖敷衍了事。到明朝大軍已經進入河南的時候,他們看見形勢危急,迫在眉睫。才不得不率兵駐過潼關,在那裏構築工事,嚴防死守,攔截敵軍。

這些老虎已經出山,羊群豈能逃過劫難?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明朝大軍真是厲害,出其不意,進軍神速,說到就到,短短的幾天時間,就席捲了元朝的軍營,發起了猛烈的攻擊,在軍營里放起一把大火,把張良弼軍營里的士兵,燒得焦頭爛額,落荒而逃。在混亂之中,張良弼帶領衛兵拚死血戰,殺出一道血路,逃離了險境。李思齊也被明軍打得大敗,逃跑回鳳翔。大好一座潼關,眨眼之間就被明軍佔據,淪落敵手。

擴廓帖木兒得知李思齊等人為明軍圍困的軍情警報,立即乘兩軍激戰的間隙,向東出兵,出其不意地前來襲擊元軍將領關保、貊高的營地。事發突然,兩人猝不及防,都糊裏糊塗地被他生擒了過去。擴廓帖木兒大獲全勝,他還想繼續驅兵,進攻京城,險些兒攻入京城郊區。元順帝妥歡帖睦爾得知情報,極為恐慌,急忙下達令,指責太子愛猷識理達臘的罪過,以平息擴廓帖木兒的憤怒,解除叛軍的攻勢。他為了討好叛軍,對擴廓帖木兒加官進爵,仍然讓他擔任過去的河南王左丞相,命令他統軍南下,截擊明朝大軍。擴廓帖木兒接受任命后,立即退兵,屯駐平陽,在那裏逗留下來,不發一兵一卒,坐山觀虎鬥,靜觀事態的發展。

徐達農家出身,土裏刨食。他性情剛毅,不甘屈居人下。他長得面貌清癯,顴骨稍高,身材魁偉。自幼習武,練得一身好功夫。和朱元璋是從小長大的好朋友。郭子興舉義,濠州人湯和率壯士10餘人參加。應湯和之邀,朱元璋也投身郭子興部。至正十三年,即1353,朱元璋奉郭子興命回鄉募兵,徐達欣然應召。從此開始了他的戎馬生涯。徐達衝鋒陷陣,威勇初露。

明軍將領徐達,驍勇善戰,攻城掠地,所向無敵。他率領明朝大軍英勇作戰,已經連續攻下了衛輝、彰德、廣平,接着攻佔了臨清,他在那裏召開大會,命令各路將領,分兵多路向北猛攻。明軍攻打到德州,再次合兵,長驅直入。元兵水陸兩軍都被全部擊潰,明軍立即攻陷了通州。元朝守將知樞密院事卜顏帖木兒,率軍與明軍激戰,戰敗被擒獲,威武不屈,被明軍殺害,元朝廷得知消息,極為震動。

元順帝妥歡帖睦爾眼見明軍來勢兇猛,形勢危急,內外交困,無法可施,只得召集皇宮裏的三宮后妃,以及皇太子妃,共同商議逃避到北方,躲避戰亂。左丞相失列門,以及知樞密院事黑廝,宦官趙伯顏不花等人,得知皇帝逃亡的消息,心裏很是着忙,驚惶失措地跑進皇宮,進行極力勸阻,元順帝妥歡帖睦爾卻膽小如鼠,堅決不聽從他們的勸告,執意逃亡北方。

趙伯顏不花看到重兵有壓境,京城危急,皇帝逃亡,不禁失聲痛哭,一邊流淚,一邊勸告皇帝說:“天下是元世祖忽必烈創立的天下。陛下應當以死相守,奈何只顧自身安危,輕率地逃出京城?臣願意統領全城軍民出城與敵軍血戰,阻擋敵軍的進攻,請陛下固守京都,收回成命。放棄北逃。”在元朝行將滅亡的末日,還有此忠誠勇敢的宦官,完全稱得上是平庸者中的佼佼者了,真是難能可貴!正當元順帝妥歡帖睦爾是戰是逃,正在猶豫徘徊,難以決斷的時候,偏偏又有太監火急火燎地送來軍情警報,報告說明軍即將抵達京城,京城萬分危急。

那時的元順帝妥歡帖睦爾容顏憔悴。神情慌亂,急忙命令后妃太子愛猷識理達臘等人,趕快收拾行裝,命令淮王帖木兒不花監國,任命慶童為左丞相,共同守衛京師。等到過了黃昏,天色黑暗下來,便趁着夜色。攜帶着皇后太子妃太子愛猷識理達臘等人,打開建德門。在夜色的掩護下倉皇向北方逃跑而去,等到明軍攻打到齊化門的時候,京城中早已是兵荒馬亂,驚惶失措,一片混亂。就城守將淮王帖木兒不花也率領着殘兵敗將,在那裏防守了幾天。他們哪裏抵擋得住明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強大攻勢,立即土崩瓦解,一敗塗地,望風而逃。

至正二十八年八月二十日。明軍攻佔了都城,淮王帖木兒不花,左丞相慶童,以及右丞相張康伯,平章政事迭兒必失,朴賽因不花,御史中丞滿川,都路總管郭允中,都在兩軍混戰中英勇戰死,以身殉國。元朝從此滅亡,自元朝太祖成吉思汗開國,至元順帝妥歡帖睦爾逃亡北方,一共經歷了一百六十二年。自元世祖忽必烈統一中原,建立元朝,到元順帝妥歡帖睦爾亡國逃亡,只有八十九年的時間。

明朝猛將徐達率領各路大軍攻入就城后,下達命令,嚴明軍紀,禁止士兵侵佔財物,實施暴力,封存官府倉庫以及圖籍檔案,封存皇宮寶物,命令指揮張勝,監督防守宮門,不得讓將士妄自出入。明軍秋毫無犯,引起京城裏的官吏和民眾,紛紛前往觀看,暗自驚嘆,人心因此得以安定,城市安寧,波瀾不驚。徐達火速向南方傳送捷報,由明太祖朱元璋傳達旨意,獎賞有功將士,並命令徐達出師向西進軍,徐達又率領常遇春等人,率領明軍攻入山西,驅逐了擴廓帖木兒,順道直逼關中,降服了李思齊等人。

不久明軍得知元兵還在垂死掙扎,經常出沒在塞外,不斷騷擾地方安寧,徐達立即回師燕國都城,厲兵秣馬,準備北伐,剿滅元朝殘餘勢力。洪武二年,徐達出師攻佔開平,元順帝妥歡帖睦爾急忙投奔和林,洪武三年徐達再次率領明軍北伐,元順帝妥歡帖睦爾投奔應昌。不久荒淫無道的元朝皇帝,元順帝妥歡帖睦爾逝世,元朝人稱他為元惠宗。明太祖朱元璋認為元朝皇帝是順天退位,所以稱他為元順帝。

明軍又進軍攻克了應昌,應昌是元朝最後的都城。元太祖九年,即1214年,元太祖成吉思汗在進攻金國時駐在迭蔑可兒,下令將這一帶分賜給弘吉剌部特薛禪的後代按陳、冊、火忽、唆魯火都四人。這是因為弘吉剌部原來的地盤已被成吉思汗分封給其弟拙赤哈撒兒,而成吉思汗少年時代就和特薛禪之女李兒帖定了親,在1206年大蒙古帝國建立后,李兒帖成為成吉思汗的光獻翼聖皇后。弘吉剌部戰鬥力很強,和亦乞列思部、兀魯兀惕部、忙冗惕部等構成了滅金的主要力量。

元太宗九年,即1237年,元太宗窩闊台正式頒旨:“弘吉剌氏生女,世以為後;生男,世尚公主。”確立了弘吉剌部和成吉思汗的黃金家族的的世婚關係,享有很多特權。

元世祖至元七年,即1270年,弘吉剌部請求在其封地內建築城郭,經元世祖忽必烈同意,當年動工興建,建成后定名為應昌府。由於弘吉剌部自建立應昌城后,至少有4位首領都封為魯王,因此應昌城別名魯王城。至元二十二年,即1285年,應昌府升為應昌路。

至正三十年四月二十八日,元惠宗因痢疾去世於應昌,皇太子愛猷識理答臘在應昌繼承了皇位,是為元昭宗,並次年改元宣光。至正三十年五月十六日,明軍將領李文忠攻克應昌,元昭宗逃往和林,身邊僅有一小股隨從陪同,他的眾多妃子以及兒子買的里八剌被明軍俘虜,還有五萬餘元軍投降明軍。

1368年8月,明軍佔領大都。1369年6月,元惠宗妥歡貼睦爾由上都逃至應昌,臨時建都於此。1370年4月,元惠宗病逝於應昌。5月,應昌被明軍佔領,以後此城被廢棄。

應昌城被明軍攻破,元朝皇太子愛猷識理達臘倉皇向北方逃竄,他的兒子買的里八剌,以及后妃諸王等人,來不及跟隨他逃亡,全部被明軍俘獲。被押送到明朝都城應天,明太祖朱元璋下達詔令予以特赦,並且封買的里八剌為崇禮侯。元參政劉益,也在遼陽向元朝投降。北方朔漠平定,攻佔了北方,推翻了元朝的統治,明太祖朱元璋頒佈詔令,通告天下。

洪武四年,明朝再次派遣名將湯和、傅友德等人進軍四川,當時明玉珍已經死去,他兒子明升世襲了權位,他發兵抗拒明朝敵軍,屢戰屢敗,最後走投無路,只得無可奈何地捆綁着自己,抬着棺材向明朝軍隊請求投降,被明太祖朱元璋封為歸義侯,明軍收復了四川。

明太祖朱元璋即將四處出兵,繼續率領千軍萬馬,征戰天下,浴血奮戰,統一中國,建立強大的明朝,統治天下。(未完待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元朝帝國風雨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元朝帝國風雨
上一章下一章

第148章 朱元璋建國稱帝元順帝倉皇北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