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南國遍地烽煙盜賊佔山為王

第144章 南國遍地烽煙盜賊佔山為王

第144章南國遍地烽煙盜賊佔山為王

正當紅巾軍在采石磯張燈結綵,鑼鼓喧天地舉行登基大典,陳友諒野心勃勃地當皇帝的時候,突然天氣突變,狂風大作,天昏地暗,長江之中江水沸騰,接着傾盆大雨強勢來臨,連續不斷,頓時電閃雷鳴,地動山搖,在場的所有紅巾軍將士,雖然個個都殺人不眨眼,膽大包天,頓時都被驚嚇得面如土色,心驚膽戰,驚恐不安。

采石磯的紅巾軍將士狂風暴雨中,只得一邊躲避風雨,一邊竭盡全力地向新皇帝祝賀,整個大典都被風雨擾亂,混亂不堪,不成體統,就連新皇帝本人陳友諒,起初還欣喜若狂,後來也變得十分沮喪,後悔不該做皇帝,弄得天怒人怨,狼狽不堪。陳友諒所部官兵正處在惶恐之中,忽然接到朱元璋部下將領康茂才的來信,催促他火速率軍進攻應天府,康茂才願意率領部下將士作為內應,裏應外合,攻佔應天府。

康茂才年輕時通曉經史大義,對母親至孝,受到人們的好評,很的聲望。元朝末年,起義軍攻陷蘄縣。康茂才召聚兵馬,保衛鄉里,被朝廷封為長官,不久改任鎮撫。

後來,康茂才與眾將收復九江,搗毀蘄水黃連寨,改任蘄州路同知總管府事,屯兵於裕溪、採石(今安徽馬鞍山西南)。不久,康茂才又升任淮西宣慰使、都元帥。

1355年,即元至正十五年,朱元璋率紅巾軍渡江。當時,康茂才屯駐採石,扼守長江。朱元璋便派軍攻打,但都被康茂才擊退。後來。常遇春將康茂才誘出,以伏兵將其部下精銳盡數殲滅。康茂才聚集殘軍,又在天寧洲設立營寨。

1356年,即至正十六年,朱元璋攻破天寧洲,康茂才逃奔集慶(今江蘇南京)。被任命為淮南行省參知政事。三月,朱元璋攻克集慶。康茂才率部歸降,並道:“以前交戰是各為其主,現在屢敗乃是天命。您若能饒我不死,我必效犬馬之勞。”朱元璋大笑,將他釋放,仍讓他統領舊部。

1357年,即至正十七年,康茂才被任命為秦淮翼水軍元帥。鎮守龍灣。不久,康茂才奪取江陰馬馱沙,擊敗張士誠,繳獲敵軍樓船。1358年(至正十八年),康茂才隨廖永安攻打池州,奪取樅陽,改任都水營田使,主持屯田。併兼任帳前總制親兵左副指揮使。

1360年,即至正二十年。陳友諒攻陷太平(今安徽當塗),又打算聯合張士誠,合攻應天(今江蘇南京)。

康茂才與陳友諒,相識多年,後來遵照朱元璋命令,來聯絡陳友諒。陳友諒接到書信。欣喜若狂,立即率領大軍東下,到了江東橋的時候,突然遇到埋伏在那裏的伏兵,出其不意。一齊發起突然襲擊,把陳友諒率領得將士打得落花流水,士兵紛紛受傷落水,傷亡慘重,兩軍血戰之後,最後只剩下陳友諒的一艘指揮,在十多位將士全力護衛,得以衝出重圍,原路返回。

朱元璋打敗了陳友諒,一鼓作氣,率領紅巾軍勇士繼續進軍,奪下了江州,降服了龍興,攻佔了建昌、饒、袁各州縣,聲勢浩大,舉國震驚,為朱元璋贏得了雄厚的政治資本,他自稱吳王,號令三軍,繼續揮兵攻城掠地,橫掃天下。

陳友諒輕信老友康茂才,中了朱元璋的誘敵之計,被敵軍打得大敗,軍事實力嚴重喪失,只得率領殘兵敗將逃到武昌,他的勢力已經衰敗,只得養精蓄銳,招兵買馬,擴充勢力,伺機東山再起。

紅巾軍首領明玉珍本來是徐壽輝的部下,兩人的關係很鐵,明玉珍得知徐壽輝被陳友諒暗殺的消息,心裏極為痛恨,發誓要率領紅巾軍將士為徐壽輝報仇雪恨,整頓兵馬,嚴防死守夔關,拒絕陳友諒軍隊的進入,拒絕與陳友諒交往,因此陳友諒更加顯得勢孤力單,孤立無援。

至正二十年,即1360年,陳友諒殺徐壽輝自立為帝,明玉珍與陳友諒斷絕關係,不相往來交通,自稱隴蜀王,立徐壽輝廟於重慶城南,四時致祭,並追尊他為應天啟運獻武皇帝,廟號世宗。

明玉珍黃袍至正二十一,即1361年,明玉珍派萬勝從界首,鄒興從建昌,自己率領李某者從八番分三路大軍進攻雲南。萬勝孤軍深入,打敗元朝守將梁王,梁王逃到金馬山。

至正二十二年,即1362年,梁王與大理國合兵攻擊萬勝,萬勝孤立無援,於是退還。明玉珍受劉楨等人擁立稱帝。國號大夏,以恢復漢族王朝的統治為號召,建元大統,都重慶。建立大夏國后,明玉珍改六卿為中書省樞密院,以冢宰戴壽、司馬萬勝為左、右丞相,司寇向大亨、司空張文炳知樞密院事,司徒鄒興鎮成都,吳友仁鎮保寧,司寇莫仁壽鎮夔關。

至正二十三年,即1363年,明玉珍派遣萬勝攻取興元,並派遣使者與朱元璋交好,朱元璋寫新給明玉珍說要結為三國時代的孫劉聯盟那樣,互為唇齒,作為友軍相互支援。明玉珍建立了大夏國,減免民眾賦稅,興辦科舉,蜀國民眾過上安寧的生活,受到民眾的擁護。

元末社會動蕩不安,各地盜賊風起雲湧,佔山為王,到處燒殺淫掠,無惡不作,民眾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與其他盜賊相比,明玉珍建立的大夏國,社會安寧,很得民心,因此也得以偏安一方,割據稱王,脫離了元朝的控制。

另外的紅巾首領方國珍、張士誠等人,率領各自的軍隊,各自為戰,在江浙一帶出沒,元朝廷多次派遣使都對他們進行招撫,他們出身盜賊,心懷野心,反覆無常,忽而投降,忽而叛亂,始終不服從元朝廷的命令。其餘的無數小股盜賊,更是一些跳樑小丑,乘機糾集力量,四處燒殺掠搶,無惡不作,把南方各地驚擾得雞犬不寧,動蕩不安。

當朝元朝在南方的兩位得力將軍也兵敗身亡。江西平章政事星吉是當時的難得的好官,很得民心。星吉,字吉甫,一名桑嘉依。河西(今內蒙阿拉善盟)人。元順帝至正初年,遷湖廣行省平章政事。當時元朝貴族威順王寬徹普化駐鄂州(治所在今武漢市武昌),每年都統領蒙古騎兵四齣打獵,踐踏民田,又夥同富商巨賈囤積居奇,牟取暴利,作惡多端,官吏不敢言,星吉到任后,主動提出拜見威順王。

威順王自知理虧,無顏面對星吉,想盡辦法侮辱他,故意關閉中門,命令他從偏門進入;他堅持走中門。威順王接見他進,他直截了當地批評威順王說:尊貴的王爺,你是皇帝的叔叔,今天駐紮在湖廣,卻沒有聽見你的功德名聲德,而是一片怨聲載道,恐怕不是王爺你的福分吧。王爺頓時醒悟,連忙拉着他的手向他道謝。

當有還有一位胡僧,名字叫小住持,被元朝廷授予三品官銜,他恃寵驕橫,經常作姦犯科,違反法紀,欺凌官府。星吉下令逮捕了他,抄沒了他的家產,抓獲了胡僧的妻妾樂女等婦女共十八人。經過審訊后,依法治罪,並沒收了胡僧的家產。因此那些地方豪強都十分畏懼星吉,貧弱百姓,拍手稱快。星吉後來率軍頑強抵抗蘄州黃起義軍,最後戰敗而死。元朝廷因此失去有力的支撐和柱石。

元朝末年的南方名將褚不華也是朝廷的重要反常和柱石,他在科舉考試中考取榜眼第二名后,被授予補中瑞司譯使。歷任海道副千戶、嘉興路治中、南台和西台御史、河西道廉訪儉事和副使。汝州、穎州強盜發起鬧事,聲勢浩大。褚不華在淮安,提出守衛禦敵的計謀,擒獲誅殺了不少強盜。同時,與韓信城形成犄角之勢,互相聲援。又參劾檢舉總兵等挑逗、阻撓。朝廷認為他有功,褚不華晉陞為廉訪使。總兵知道后,又氣忿又嫉妒,私下命令韓信城守將出兵。結果,韓信城失守。另外,加上青、黃兩軍反叛,三面夾攻。褚不華不得已,退守淮安。城東西南三面被圍,通沭陽這個屯糧、駐兵重鎮的北門,尚可出行,但是,半路也被敵人截斷。眼看孤城難以把守,褚不華突破敵軍所設柵欄、殊死搏鬥,將敵軍趕出二十多里。

可是,運送來的糧食被劫,城中口糧已經斷絕,連草木、鳥蟲,甚至於凡用皮革制的鞍、靴等,當作口糧,全吃光了。柴火不足,只得將房屋拆掉,當作柴火用,人們只好風餐露宿。褚不華佔據西門全力死守,身負重傷,最後,褚不華死在敵軍的刀剁、槍刺之下。他兒子冒死營救,也被殺害。

元朝南方的兩位良將,都身經百戰,死於疆場,於是元朝的東南半壁河山,無人防禦,留下巨大的權力空間,只有那些草莽英雄,風起雲湧,橫行天下,相互征戰,稱王稱霸,割地稱雄,佔山為王。元朝南國大地遍地烽火,動蕩不安。(未完待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元朝帝國風雨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元朝帝國風雨
上一章下一章

第144章 南國遍地烽煙盜賊佔山為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