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舊案

176舊案

不管是長孫穎疑心李治對長孫家做了什麼,還是蕭夫人覺得李治對於世家的抑制不足為據,但最終這些事情都被另一件事情的發生給暫時衝到了後面,這件事便是吳王李恪的入京。

李治將着李恪召回來,給了他極高的禮遇,雖然不至於自己出城門接,但也派出了重臣和車駕,等着李恪入京后,又在宮中設宴為他接風,長孫穎等宮妃也在皇后的帶領下,“親切友好”的接見了李恪的妻兒。

長孫穎每次到這個時候,就是盡小的縮小存在感的。其實不止是她,其他人只要不太腦殘,也都是盡量能少說就少說。就算大家都知道在宮裏蕭淑妃的風頭比皇后還,但是這個時候蕭淑妃也會溫柔的退後皇后數步,以示自己的不敢逾越之舉。

畢竟,她越想要坐上那個位置,面子功夫就越要做足。

長孫穎沒有爭風頭之心,況且她的位置在皇后以及賢德淑惠五人之後,所以也並不十分打眼。因此當吳王妃隔着遠遠的人群向她投來仇恨的目光時,就顯得莫名其妙了。

我在什麼不知道的地方得罪了她?長孫穎在心裏頭想着,但是自己在心裏頭掃了下,發現吳王妃跟吳王成親時,她根本還待字閨中,能有什麼過節?

長孫穎坐在那裏,微笑着假裝沒看到對面的眼神,淡定的吃吃喝喝,等着宴罷,眾人朝着皇后辭別後,她走在路上才吩咐纖雲,“你去打聽下,看看吳王妃姓什麼。”

劉綉雖然跟她日子久,但是從文化水平來說卻是比着這個叫纖雲的女官遠遠不如,所以飲食起居的事情她經手長孫穎放心,但是遇到這種探聽消息的事情,卻是纖雲更靠譜一些。

纖雲聽到這話,抬起頭看了看長孫穎,眼神有些奇怪。等着長孫穎不解的回望她時,她才趕緊垂首說道,“回稟昭儀,姓楊。”

“楊?”長孫穎一愣,慢慢的咂摸起這個姓氏來。

這個時代不比古代,姓氏和郡王連在一起的,尤其是能嫁進皇家的,無非就幾個大姓,只要能知道她的名字,便也能知道大家有什麼仇或者恩了。

但是這個王妃,竟然姓楊?長孫穎簡直不敢相信,過了一會兒才悶悶的問着纖雲,“弘農楊氏?”

“是,正是弘農楊氏。”纖雲點了點頭。

“可是為什麼呢?吳王的母親不是,”長孫穎一時都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弘農楊氏也是世族,又是先朝皇族,這份家世的確配得上皇室,但問題是李恪的生母便是先朝的公主,他如今娶得又是楊氏,李世民給兒子這麼安排了婚事,真心是看熱鬧不嫌事大啊。

他到底是想弄死李恪,還是想逼死李治?

“吳王殿下當日處境尷尬,楊氏主動提親,陛下覺得不錯,但是便諾了。”纖雲小聲的解釋道,然後看着長孫穎奇怪的眼神,便補充道,“這事兒當年宮裏頭穿的沸沸揚揚,說什麼的話都有,奴婢也是從姑姑們那裏聽來的。楊氏雖然也是弘農楊氏,但並不是最主要的一支,況且大家都覺得吳王殿下此生就要老死封地了,所以才&”

“哦。”長孫穎應了一聲,卻也瞬間懂得了楊氏的身份,估計跟自己當初一樣,也是作為棄子存在的。她是楊氏,嫁過來身份是夠了,作為了棄子,並不能為吳王帶來多大勢力,便既不會引起注目,卻又顯示了皇帝與楊家對他的仁慈和關心。

那既然大家同病相憐,她便更沒有理由恨自己了啊?長孫穎在心裏頭默默的想着,要說現在她混的可比自己好多了,雖然身為諸王妃比她這內命婦矮上一頭,但是她關起門來卻可以自己當家做主,比自己這受氣包可得意的不知道哪兒去。

所以她為何用那樣憎惡的眼神看着自己?

“昭儀為何忽然問起楊氏?”纖雲見着她低頭不語,想了想問道。

“其實也沒什麼,只覺得她像是不怎麼喜歡見到我一樣。”長孫穎提起這個,然後笑着搖搖頭,“罷了,也是我多心,反正大家以後都是老死不相往來的,所以也沒甚要緊的。”

“大約是因為吳王進京,要替代長孫相公的職責,所以吳王妃覺得心虛,不大好意思見昭儀吧。”纖雲想了想,這麼解釋道。

“呵呵,”長孫穎輕笑了一聲,不做言語。

她還不至於分不清厭惡和避讓的區別。

“對了,”纖雲看着長孫穎,忽然輕聲說了一句,“席間我看到吳王妃與武婕妤又說又笑,似乎極其投契。要不要遣人去問下武婕妤是否知道?”

“她的母親出身弘農楊氏,她與吳王妃能攀上關係也不奇怪,”長孫穎近乎於本能的說道,“不必麻煩她了,武婕妤的人情可不好欠。”

“你們這麼看着我做什麼?”長孫穎一抬頭,看着她們都奇怪的看着自己,心虛的問了了一句,暗想難道自己說錯了什麼話。

“昭儀不知道吳王妃的出身,卻知曉武婕妤的出身,”纖雲看了一眼長孫穎,然後飛快的垂下了眼,“所以奴婢們略微吃驚了些而已。”

相比較武婕妤這種不起眼的人,哪怕吳王妃再低調,身份也比她高,所以正常人打聽消息都是從大到小的。

“哦,我以前聽人提起過武婕妤的父親,所以,所以略有所知而已。”長孫穎隨口搪塞着,心裏頭卻道自己的大意。

武媚娘的家世,在後代被人們翻來覆去的研究掉了個底兒,別說父母了,就是姐妹侄子也都一清二楚,但是在這個時代而言,她不過是個小人物。武士彠活着都不算什麼人物,如今已經死去十幾年,更不會為人所知了。

長孫穎在心裏頭告誡自己千萬可不能再犯這種錯誤了,然後就丟下這個話題,匆匆的回宮。

**吳王歸京的一系列慶祝過去了之後,京城裏才安靜不久,便又到了晉陽公主出府兼入道的典禮,才沉寂下來的京城也就熱鬧了起來。公主入道不僅儀式盛大,而且當時祭祀用的東西都會發給百姓,其中不乏金銀器以及綾羅綢緞,這些都是可以當做錢用的東西,所以百姓們對此的熱情可以遠遠超過與其它了。

不過這場儀式對於長孫穎等人來說,不過也就是多了個可以遛彎的機會而已。皇帝不能出席,皇后也不好駕臨,兩人都只發了聖旨和懿旨來,剩下的就交由四妃帶着一些人跟外命婦們到場,為公主長臉了。

長孫穎得了李治的欽點,縱然蕭淑妃不願意,也不得不帶她出門。等到了場上,長孫穎也沒有礙蕭淑妃的眼,自己找了個安靜的地方站着,然後眼睛在人群中搜尋。

她今日是主動跟李治要求來的,而來了,也主要是為了找一個人。

“你在這兒替我佔着,等有人喊我,就說我內急。”等瞅准目標之後,長孫穎拉了劉綉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守着,然後毫不猶豫的溜了。

“唉,昭儀你,”劉綉冷不丁被她拉到這裏,慌張的想要叫住她,可一張口就看到周圍的人都朝着這邊兒望,頓時就縮着脖子乖乖站住了,不敢再聲張引起不必要的關注。

**長孫穎拉着長孫沖一路急行,直到找到一處無人的地方,才推着他走了進去,急急忙忙的問道,“大哥,最近家中可有事發生?”

她與着長孫家的人不親,就算是有事情想問,長孫家也未必願意告訴她,或許還會誤導她,所以長孫穎想知道長孫家跟楊家又什麼過節,以及長孫家最近有沒有什麼不對勁兒的,就只能問長孫沖。

可偏偏長孫沖入道了,不會進宮,整天跟着人談玄論道,她想找人也沒辦法找,只能找到這個時機。

晉陽公主的入道儀式規模宏大,道門中人盡出,皆為她祝福,長孫沖既然入了道門,也未能免俗,有很大的幾率出現,所以長孫穎從剛才就在找他,這會兒果然讓他找着了,她看着眾人都在望高台上的晉陽公主,便直接把哥哥拉到後面來講話。

“事情?”長孫沖聽得一頭霧水,“你是指什麼事?”

“不同尋常的事。”長孫穎也不好說是覺得李治會對長孫家下手,只能顧左右而言他,“我在宮內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只聽着吳王進京,父親位置受到了影響,有些擔心。”

“原來是這件事啊。沒什麼可擔心的啊。”長孫沖很不以為意的說道,“父親可是皇帝的舅舅,又位列人臣,吳王這種程度的人怎麼可能懂得了他的根基,就是吳王司空的位置,還是父親因為要編書,所以特意主動請辭讓給他的。”

“哦,”長孫穎聽了這話,心裏頭悶悶的,也不好多說什麼,只能撫着胸口問起了另外一件事,“那咱們跟楊家,有沒有什麼仇怨?”

“楊家?弘農楊氏?”長孫沖本能的就皺了眉,“他們家都沒什麼人出仕了,還能有什麼仇怨。”

因為李家跟楊家原本就是親戚,所以李氏當權后,縱然是砍了隋煬帝,卻也不可能對剩下的楊家人追究,況且公主都入了他後宮,他還能說什麼,所以各方權衡之下,卻是以着朝廷缺人為由,對着楊氏故舊一併重用。

不過儘管如此,卻也不能說李家人一點都不擔心楊家復辟,之前的厚待只是做個寬厚的樣子而已,等着後面李氏立足了根基,朝廷上人才濟濟了后,便開始逐步的消除楊家的影響,所以楊家無論是任官的人數還是在官職上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一時可能不覺得,但是綜合兩朝來看,就會發現現在高層幾乎已經沒有楊氏說話的餘地了。

長孫無忌大權在握,能跟他有衝突的人總是差不多一個重量級的,像是楊家這種舊世家,想要跟他有仇還有難度呢。

“當真沒有?”長孫穎看着長孫沖,有些難過的說道,“哥哥你就好好想想嘛,這個對我很重要。”

“楊氏,楊氏,我想想,”長孫沖見着長孫穎態度很急迫,便也不自覺的就嚴肅了起來,自己在那裏走來走去的走了好一會兒后,這才敲了敲頭,“說到這個,好像也是有件事情,不過,這個也很難說。”

“什麼?”長孫穎聽着長孫沖這麼一說,立馬豎起了耳朵。

“這是一件舊事了。我自己在這卷宗里看到過一些,然後因為意見不同,還去問過父親,但是卻讓父親罵了回來。我也是那時起開始無心為官的。”長孫沖想起那些往事,皺了皺眉,看得出來並不是愉快的回憶,但卻也跟長孫穎講了出來。

這件事情發生在幾時年前了,彼時長孫無忌剛奉命編好了貞觀律,便出現了一樁謀反案,而這這樁謀反案的行使人,便是楊氏的一支。

當時案件審判的很快,因為來告發的人正是楊氏的奴婢,細節一應俱全,官軍按照他所供述,很快就找到了罪證,但是最終的定罪卻遭遇了麻煩,那便是來告發的人,是個奴婢。而按照長孫無忌新編著的貞觀律,奴婢告主,是不具有法律效率的,所以這個人的口供是無效的,大理寺和刑部不能判定楊氏有罪,也無法將罪首問斬。

實際上當時,楊氏是否被冤枉,該不該問斬,都在朝中引起了極大的議論。皇帝也十分頭疼,便向長孫無忌諮詢意見,畢竟他才是法律的專家。結果最後長孫無忌給出了的結論卻是“殺。”

長孫無忌當時的立場跟簡單,不管楊氏是否謀反,不管他家奴婢是否誣告,這都是個殺雞儆猴的好機會。當時皇帝正殺兄奪位,底下非議者頗多,蠢蠢欲動的人也不少,着實需要一件事情來“殺雞儆猴!”

楊氏便是他挑中的那隻雞。

有長孫無忌做決斷,改過了卷宗,將着奴婢改為十年前已經自贖為良民,這樣他的口供就具有了效力,那一支楊氏很快就被問斬,而其他不安分的人在見識了皇帝的鐵腕之後,都乖乖的噤聲。皇帝站穩了腳跟,這才慢慢開始用禮賢下士,虛懷若谷來刷自己的好感度和名聲值。

長孫沖長大時,這件案子已經過去很多年了,早已被人遺忘。當時長孫無忌很為自己編纂的貞觀律感到自豪,所以在長孫沖對着史書無興趣之後,便教他律法,而長孫沖也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在着父親的書房看到了這個案件的原件。他按照律法上的條條框框來套,發現楊氏罪不至死,可卻又記得小時候看楊氏問斬的畫面,便去大理寺調出了卷宗,結果就發現了其中的貓膩。

“我曾經拿着這件事去問過父親,結果父親並不認錯,還說律法就是為了維護國家安定而被制定出來的,那他自然也可以因為需要而修改。”長孫沖搖搖頭,“可我認為這是不一樣的。如果我們制定了法律,連自己都不能遵守,還要它做什麼?如果隨便就因為自己的利益而篡改,那法又有何存在的意義?”

“我那個時候認識到,所有的一切不過只來源於皇帝的一句話,所以我們制定的法律條文,背下的條款都是笑話,便沒有興趣再做這個了。”長孫沖看着長孫穎,“我不知道其他人怎麼想,但是在我心目中,我們唯一能與楊家結仇的,大約也就只有這件事吧。”

“那造反的那支楊族怎麼樣了?”長孫穎聽着長孫沖的這番描述,只覺得心頭一緊。

“都死光了吧。因為當時說只誅首惡,不問其它,所以案件並沒有被擴大,楊氏的其它旁支並未受到牽連,因此也沒有人反對,所以這事情就這麼悄無聲息的結束了。到現在估計知道的人都不多。”長孫沖撓了撓頭,然後不解的看着長孫穎,“你問這些事,究竟是想要做什麼?”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唐宮日常生活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唐宮日常生活
上一章下一章

176舊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