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為阿兄生辰賀
如是月明,如是三人,相談而笑。
好像許多年以前,卻又遠非從前。
好在,今夜亘古。
明月已升至中天,懸於正南方向,正是最高最亮的時候。
約莫已至子夜時候了。
“十五已過,是阿兄生辰了呢。”阿璀笑道。
八月十六,是阿兄的生辰。
那日問過崔寄之後,阿璀便一直記在心裏。
如今她一生中最重要的四個人的生辰,她都牢牢地記住了。
晏琛驚訝:“你竟然還記得我的生辰?”
“先前崔兄長告訴我的。”
其實便是先前沒有問過崔寄,近來這一二日宮中忙忙活活的,不止是為仲秋宴,自然還有為陛下聖壽的準備。
即便晏琛自登基以來,每逢生辰一切從簡,並不大辦,但按照慣例還是需要祭拜天地宗廟,一應儀禮也是不少的。所以單看着近來的動靜,多少也便能猜到的。
阿璀起身,朝晏琛笑道:“阿兄稍等,我有禮物送給阿兄呢。”
阿璀噔噔噔快速跑去屋內,很快便又出來,她手裏抱着厚厚一卷,看起來像是手稿,還未裝訂成冊。
晏琛崔寄二人相視,隨即又皆轉頭朝阿璀望過去,目帶疑惑神色。
“為阿兄生辰賀。”阿璀走上前來,笑着將手裏的東西遞給晏琛。
晏琛滿面帶笑,今年能尋回阿璀,已經是他最好的禮物了。
如今當阿璀真真實實站在自己跟前,為自己生辰賀,晏琛已覺得人間再無如此幸福事了。
至於阿璀所送到生辰禮,哪怕只是外頭長着的一草一木一花一葉,晏琛也是高興的。
然而當他看到阿璀手中不算薄的一疊手稿,還是覺得有些驚異。只見得手稿最上一頁以端正的漢隸寫着“農桑要術”幾個字。
“這是什麼?”晏琛接過來,問道。
“是我這些年與祖父走訪試驗所記錄。”阿璀示意他可略翻看一二,解釋道,“早先年見過天下亂世,多年戰亂以致生產凋敝,至如今農業也未曾起複,我便將自己與祖父這些年試驗記錄整編成冊,本想再花一二年時間將此書編成后,借祖父以及關家之力將之推行各地以做指導農業生產之用。”
阿璀繼續解釋道:“原本預估的此書成書時全書大約7卷,這七卷中又可包括典訓、耕墾、播種、栽桑、養蠶、瓜菜、果實、竹木、藥草、孳畜等10部分,分別敘述自古近千年以來有關農業的傳統習慣和重農言論,同時更重要的是各種百姓賴以生存的農業作物的栽培增產,家畜、家禽的飼養等技術。”
晏琛將手中書稿略翻了翻,才看了兩篇,便覺得心中大動,神色也越發凝重,他將手稿中後面幾卷遞給崔寄,讓他同看。
阿璀見他們看得認真,也不再說話,想着等他們看完,若有需要的自己再解釋。
那兩人看了許久,只是這其中記錄實在太詳盡了,單論字數也得數萬字了,哪裏是這一時半刻能看完並讀通的?
約莫一炷香之後,那兩人也只能翻看了下大概的卷章,知道其中所寫的大部分內容。
但僅僅是看到的那些皮毛,也足以讓他們震驚了。
“這手稿中內容皆是實錄?”晏琛從手稿中抬起頭,又問,“何時成書?”
阿璀眸光閃閃發亮:“原本至少還需一二年功夫的,但祖父決定入朝後,便將此事交給我了。我這幾個月空閑時多花了些時間,所以如今給阿兄看的這些,算是大致完整的書稿了,只是後續可能還有增刪,比如新造的水車以及其他一些農用的器具也想加進去。即便成書之後,還需再做校書,確保內容無半點錯誤,這樣一套下來,想來也還是再要一年或者更長久的時間的。”
“其中有半數是整理從前農桑孤本而成,餘下半數是我與祖父實地探查會親自試驗而成。”阿璀道,“不過前幾年我尚年幼,那會兒也幫不到祖父太多,所以有許多是根據祖父的手稿整理的。但祖父成稿之時多是而在旁記錄謄抄,所以也多了解。至於後來我親自實踐的那些,包括水稻等作物的增產,單單這些便需要一卷單獨記錄。所以內容便多了些,花的時間也久了些。”
“其內容詳盡已非常農書可比。”崔寄讚嘆不已,“阿璀厲害。”
阿璀雖為此書之成就十分歡喜,但對崔寄的話卻道:“不是我厲害,是數代以來的農桑先師厲害,是祖父十數年的遊歷走訪所費心力,而我所出力不過十之一二。如何能只言我之功勞?”
“只論整理成冊,阿璀所費心力也已非尋常。”晏琛卻道。
他將書稿拿在手上翻了又翻,是毫不掩飾的愛不釋手的模樣:“此書內容詳盡,只是我並不十分通於此道,一時半會兒也看不太通,且多給我些時間研究一二。”
晏琛看向阿璀,月光照在她臉上,連她點笑容也十分清透,他笑道:“多謝阿璀的賀禮,這卷手稿我且收下了。”
“阿兄喜歡就好。阿兄只管收下,我另有抄錄的,本來還不算成書,不該這時候便給阿兄的。”阿璀歡喜笑道。
晏琛瞧着她,將手裏的書稿略收拾齊整:“沒有什麼能比之更好的了。”
除了你,沒有什麼能比之更好的了。
“我身無長物,除了當初帶過來的幾箱書籍,但宮中偌大觀文殿,我的那些籍卷比之也算不得什麼來,所以除了這個,我也沒有旁的能拿得出手的東西了。”阿璀笑道。
“其實,今年能找回你,便已經是我這一生最好的禮物了。”晏琛毫不掩飾自己對阿璀的愛重,他恨不得讓阿璀知道,他將她視之骨血,他道,“但是,你的這個禮物,滿朝上下也沒人能給的出了。”
阿璀瞧着他說的話,微微笑着,也不再說話了。
晏琛將方才給崔寄看的那一半書稿接過來,與自己手上的疊放整齊,復遞給身後魏廉,讓他收好。
又對崔寄道::“回頭讓人再抄錄一份,給你送過去,你也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