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八娘
程文應,這位蘇東坡的外祖父,以其獨到的眼光,在人群中一眼便相中了蘇家那位桀驁不馴、才華橫溢的老三——蘇洵。於是,十九歲的蘇洵,帶着滿腔抱負與不羈,迎娶了程家的掌上明珠。這場婚姻,不僅是兩大家族的強強聯合,更是情感與理想的雙重交響。
程家千金,自幼生長在金絲銀線編織的夢幻之中,卻甘願踏入蘇家的簡樸小院,以一顆溫婉之心,敬愛公婆,勤勉持家。面對外界對她為何不向娘家求助的疑問,她輕啟朱唇,道出了令人動容的心聲:“父母之愛,深如大海,若我開口,定得相助。然則,此舉恐損夫君之名,使其蒙受‘靠妻家’之譏,吾又怎忍見此?”此言一出,世人皆嘆其賢良淑德,更敬其深明大義。
而那時的蘇洵,正值青年,滿腔熱血卻未得施展,被世人視為憤世嫉俗的青年才俊。程氏夫人的陪伴與支持,如同暗夜中的燈火,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讓他在逆境中更加堅韌不拔。這段跨越門第的愛情,成為了後人口中傳唱的佳話,證明了真愛與理解,足以跨越一切障礙,共赴風雨兼程的人生旅途。
在那片被想像力織就的天地間,蘇洵的足跡彷彿是風中的詩篇,他自詡為“漫遊學者”,遊走在山川湖海間,每一次遠行都是對未知世界的勇敢探索,儘管在外人眼中,這更像是一場場“不羈的流浪”。程夫人,這位溫婉而堅韌的靈魂,望着丈夫那似乎永遠填不滿的好奇之心,心中雖有萬般憂慮,卻化作一汪溫柔的深潭,未曾泛起半絲漣漪。
直到那年的春風,似乎帶着幾分不同的氣息,二十七歲的蘇洵在遊歷的疲憊中,感受到了歲月無聲的催促。加之家族中捷報頻傳,幾位親友榮耀加身,進士之名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他心中的某個角落。
他終於在月光下的庭院裏,對程夫人吐露了心聲:“我恍然發覺,書卷之中亦有浩瀚宇宙,只是我已虛度二十七載,不知是否還能追回那逝去的時光?再者,若我潛心向學,這家中瑣事,又該託付於誰?”言罷,他嘴角掛着一絲自嘲,彷彿是在提醒自己,過往的歲月里,他並未過多涉足家務之事。
程夫人聞言,眼眸中閃爍着堅定與溫柔的光芒,她輕啟朱唇,聲音如春風化雨:“夫君但去追逐夢想,家中之事,自有我替你守護。你盡可放心,去追尋那屬於你的星辰大海。”
於是,為了支持丈夫的求學之路,程夫人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她將自己珍藏的首飾與珍玩一一變賣,那些承載着過往回憶的物件,化作了沉甸甸的銀兩,成為了蘇家新生的基石。在眉山城最繁華的紗縠行,她在首富老爹的街對面,開設了一家絲綢商鋪,彷彿是在向世人宣告,她不僅是一位賢妻良母,更是一位敢於挑戰命運的巾幗英雄。
或許是繼承了家族中那份獨特的商業智慧,又或許是得到了首富老爹的默默支持,程夫人的絲綢生意迅速崛起,如同春日裏綻放的花朵,絢爛而奪目。短短數年,蘇家便因這份意外的財富而躋身眉山城的名門望族,一座花園式的宅邸在紗縠行附近拔地而起,成為了城中人人稱羨的所在。
而在這段傳奇中,程夫人不僅是蘇家的經濟支柱,更是孩子們精神上的燈塔。她以超凡的智慧和深邃的見解,培育出了蘇軾、蘇轍這樣的文學巨匠。她常對孩子們說:“讀書不僅為功名,更為明理立志,願你們能成為國家之棟樑,民族之驕傲。”她又以范滂之母自喻,鼓勵孩子們勇於擔當,無畏犧牲,那份母愛的深沉與偉大,讓每一個聽過她教誨的人都為之動容。
在蘇程兩家因“親上加親”的傳統更加緊密相連之時,程夫人的名字,早已成為了眉山城中流傳的一段佳話,她是蘇家的脊樑,是孩子們心中的女神,更是那個時代,獨立、智慧、堅韌女性形象的璀璨代表。在遙遠的古蜀之地,眉山雲霧繚繞,藏匿着一段被時光輕撫卻又難以忘卻的傳奇。
蘇洵的掌上明珠,八娘,猶如晨露中初綻的薔薇,去年以一種不為人知的絢爛,嫁入了程府,成為了程浚之子程正輔的妻。
這程浚,非同小可,乃是程家之虎,更是在天聖五年,緊隨蘇洵二哥蘇渙的腳步,金榜題名,躍上龍門。據傳,這背後有着程文應的妙手佈局,使得程浚得以衣錦還鄉,於青神縣掌舵一方,這等在籍地為官的榮耀,在蜀中猶如觸犯天條,卻偏偏在程家手中化作了現實,其權勢之盛,一時無兩。
然而,這樁婚姻,在外人眼中是兩家名門望族的聯姻佳話,實則暗流涌動,透着“娶婦就低”的微妙意味。在世家大族的聯姻遊戲中,常言道“嫁女攀高枝,娶婦求溫順”,但八娘的故事,卻像是一曲逆流而上的悲歌。
八娘,這位本應被世界溫柔以待的女子,卻在程家的深宅大院中,遭遇了難以言喻的苦難。她的舅舅程浚,外界眼中的鐵血縣令,私下裏卻沉迷聲色犬馬,嗜賭成性;而舅母宋氏,更是以一己之力,編織了一張無形的網,將八娘緊緊束縛,連同程家的其他家眷,都成了這網中的冷漠看客。程正輔,八娘的夫君,面對這一切,選擇了沉默與逃避,任由愛妻在絕望中沉淪。
終於,那朵初綻的薔薇在無盡的折磨中凋零,年僅十八,香消玉殞。關於她的死,史筆雖未細繪,但那份被剝奪的母愛、被忽視的病痛、被飢餓折磨的日夜,足以讓人心痛如絞。她的孩子,也被無情奪走,彷彿連最後的溫情也要被剝奪殆盡。
蘇洵,這位文壇巨匠,得知愛女遭遇,心如刀絞,怒火中燒,兩大家族因此結下了不解之仇,從此形同陌路。時光荏苒,至和二年,蘇氏族人為了緬懷先祖,決定重修族譜,於祖墳西南筑起了一座莊嚴的蘇氏族譜亭,並以石刻銘記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