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三嫁董祀
“大人,我覺得蔡文姬已經沒什麼用了,而且把她留在這裏也不方便,還是想辦法把她打發走吧!”有權臣說。
曹操想了想,點了點頭,“她一個二嫁的女子,又到了中年,離開這裏肯定不好生活,看來得給她找一處安度餘生的地方。”
這時那個權臣眼睛一轉,說:“不是讓她的同鄉董祀照顧她一年多了嘛,應該也熟悉了,那董祀的妻子死了好些年了。”
“可董祀傻大個一個,她可是才女蔡文姬,瘦死的駱駝還比馬大呢?”曹操說。
那權臣不屑道,“您都說她是二嫁了,而且又紅顏已衰,好的看不上她,差的她肯定也看不上,董祀這種的正好。”
曹操想了想,還是點頭同意了。
“要不,讓蔡珪先去試試口風?”權臣問。
曹操卻說:“不不不……”
“我委婉的向她提出來了她便沒有機會拒絕,畢竟我對她有恩。”曹操說。
權臣明白了,於是便去遊說董祀去了。
就這樣,沒有任何用處的蔡文姬被嫁給了董祀,這場婚姻是曹操單方面宣佈的,董祀和蔡文姬沒有拒絕的權利。
蔡文姬知道自己逃不掉這個宿命,只得提前和董祀說清楚。
“曹大人的意思你應該懂,他只是覺得我沒用了,找個地方安置我而已。
當然,我也知道你對我無意,你也不用煩惱,婚後我們分開過。”蔡文姬對董祀說。
董祀安靜的聽着,點了點頭。
“我想曹公也是為了你好,你放心,我也不會為難你的。”董祀說。
由於董祀還在曹操手下做事,所以蔡文姬還沒有等來時機離開董祀。
她想着,或許讓董祀帶她離開曹操,最好走遠一點,這樣,她便可以離開董祀,回到自己日思夜想的那個地方。
婚禮很簡單,也很粗糙,家裏除了林夕,沒請其他人,曹操倒是過來坐了一會兒,但也並沒有多熱鬧。
婚後二人接觸的也少,各自做着自己的事。
剛開始,董祀對蔡文姬沒什麼感覺,只是在慢慢相處中,才發現蔡文姬的好,於是對她也漸漸在意起來。
蔡文姬遠坐在桌前,手中捧着一卷古籍,偶爾眉頭緊鎖,沒一會兒又舒展開來。
她總是和林夕相談甚歡,而對於董祀則冷淡得多。
而董祀,有時候為了刷存在感則守在蔡文姬一旁,默默地為她整理書籍,不時遞上一杯熱茶。
兩人雖未言語,但從董祀的眼神間能看得出來有討好之意。
“天色已晚,今夜還這樣操勞過急,人畢竟非神,你又不是男人,那麼用功做什麼。”
董祀總是在蔡文姬的雷區蹦達,因此蔡文姬並不理會他。
他們的生活,很少有什麼轟轟烈烈的事情發生,更多的是平淡如水的日常。
林夕照顧着蔡文姬的飲食起居,承擔著家中的瑣碎事務,而董祀偶爾也會為她準備她最愛的食物。
可惜蔡文姬的心再也不會打開了,董祀碰了許多壁也漸漸厭倦蔡文姬的冷漠,因此也不再獻殷勤。
每當夜深人靜時,林夕和蔡文姬會坐在窗前,共同欣賞着夜空中的明月,雖然言語不多,但
每一個眼神交匯,都已經足夠共勉彼此。
此時林夕的心境也發生了很多變化,蔡文姬這個夢魘似乎讓她又重新活了一次,喜怒哀樂,悲歡離合,人生苦短,和夢無異。
所以,她為什麼想要回去呢?她忘記了什麼?又在為什麼而執念?
林夕突然有些迷茫了。
……
林夕早就將當初埋葬的那筆錢財挖了出來,打算找個機會帶着蔡文姬逃離這裏。
去左賢王那裏也好,她們倆獨自隱居也好,總之能逃離就是了。
此事一直沒有什麼機會實現,直到董祀犯了事才迎來新的轉機。
因為董祀失職,犯了重罪,曹操不得不將他斬首示眾,而蔡文姬感念董祀這些年的照顧,她們之間雖然沒有情分,但此番救他也權當還恩了。
所以她在大雪天,穿着破爛的衣服,不梳妝也不穿鞋,去曹府求曹操放董祀一馬。
天氣寒冷,蔡文姬跪在外面,身影孤單,面容憔悴,這不堪的樣子哪裏還是當初的才女。
“曹公,董祀的夫人在外求見。”有人向曹操說道。
今日曹府賓客眾多,曹操也道:“大家還不知道這位董祀的婦人吧?她就是蔡伯喈之女蔡文姬,今天也讓各位見見她。”
蔡文姬被人帶進來,蓬着頭,赤着腳,她叩頭請罪,看起來非常辛酸悲涼。
眾人見她這個樣子紛紛感慨,昔日眾星捧月的書香門第才女,如今竟落魄成了這樣,如何不令人感嘆?
“求大人饒他一命!”蔡文姬央求道。
曹操漫不經心的喝着酒,放下酒杯,有些為難的說:“不是我不通情達理,董祀他犯的是死罪,跟着我曹操的人都知道,我向來軍法嚴明,又如何網開一面?”
蔡文姬哭着說:“大人就當可憐可憐我這個婦道人家吧?也看在父親的面上,饒他一次。”
曹操又開口道:“判決的文書已經送出去了,可能已經來不及了。”
蔡文姬說:“您馬廄里有上萬匹駿馬,還有數不清的猛士,只要您想,便不會晚。”
“曹大人若是饒他這一次,文姬感激不盡,願意默寫父親留下來的史書典籍,雖不能一一記住,但四五百篇也是能寫出來的。”她的語氣有些着急。
曹操聽后這才命人去追迴文書,饒了董祀的性命。
救出董祀,蔡文姬便被安排在一處安靜之地,每天默寫古書典籍,而董祀,經過這次磨難,似乎對蔡文姬生出了別樣的情感。
以前待她是出於同情,是表面上的關懷,如今待她,是真心實意。
蔡文姬整日默寫這些,生活不免乏味,她總愛想起過往,覺得自己這一生實在是可悲又可憐。
她想着想着,不免又開始傷感起來,於是歷史上着名的《胡笳十八拍》和《悲憤詩》橫空出世,不過,為了迎合曹操,她將對匈奴的感情深深的埋了起來。
《胡笳十八拍》敘述了蔡文姬在戰亂中被擄、在胡地思鄉、忍痛別子歸漢的悲慘遭遇,裏面描述了她身為女子卻無能為力改變這一切的複雜心情。
蔡文姬將它創編成曲子,邊唱邊彈,當時聽過此曲的人無不黯然神傷,這首曲子一度流行到了匈奴。
還有《悲憤詩》,真實地再現了漢末動亂的社會面貌和廣大人民的悲慘遭遇,字字是血,句句是淚,也是她自己悲慘遭遇的真實寫照。
這兩首詩一出,蔡文姬的名聲再次聞名天下,曹操更是親自前來查看她默寫古書典籍的進程情況。
蔡文姬早就看開了,她從未在乎過自己的名聲,她只知道自己經歷的這一切,在他人看來不過是個茶餘飯後的故事而已。
完成對曹操的承諾,董祀也不再是他的下屬,蔡文姬也終於有了逃離的理由,於是和林夕帶着董祀二人離開了這個地方,去到了藍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