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反腐與封王
第254章反腐與封王
黃藥師一下就聽明白了郭靖的意思,“陛下的意思是像蒙古那樣行分封之舉?”
蒙古的分封制度與周天子的分封制相同都有着開拓的意味,而後面中原歷代王朝的分封演變成了宗室內亂,大家自相殘殺,西漢有七國王之亂,西晉也同樣有八王之亂,不同程度的對國家造成了極大傷害。
郭靖思考的分封制便是借鑒蒙古與西周,只對外,不對內,王室成員分封邊關,開拓進取,免得宗室成為朝廷的財政負擔,況且,這些宗王在外也是增強郭家皇室的實力,免得內部傾軋。
“不錯,歷代以來國家耕地有限,戶口卻在一直增長,再加上土地兼并愈演愈烈,百年後貧者幾乎沒有立錐之地,釀成民亂。”
“宗王開拓進取,也是為朝廷減壓,分流人口。”說著郭靖命人打開案上的地圖。“丞相你看,朕命人暗中繪製了蒙古地圖,他們佔據的土地數倍於我大周,能養活多少人?”
“開拓之事,國家不能出面,反倒是宗王能擔當起重任,免得國朝被拖入戰爭泥潭。”
黃藥師走上前,凝視地圖,瞳孔不可抑制的放大了,在這張地圖上,蒙古的版圖橫跨數萬里,而大周也只存在一隅之地,還沒有蒙古版圖三分之一大。
這讓震驚異常,天下之大遠超他的想像,中原未來若只是故步自封,未來的變局會遠遠超出他們的想像。
他看着西方的海岸,慨然道,“原來,成吉思汗竟然已經打到那麼遠了。”
郭靖點點頭,指着地圖上標註的字眼道,“西域那些國度很多國家我們的史書都未曾記載過,數百年前與大唐爭鋒的吐蕃和阿拉伯帝國皆已消失,波斯也為蒙古擊潰,昔年的貴霜,安息等國早已湮滅在歷史當中。”
“奧地利,法蘭西,匈牙利等國的字眼從未在史書上出現,千年來的漢朝已經出現了絲綢之路,但我們卻從未想着去看一看絲綢之路的盡頭。”
“西征這一遭,讓朕看到了一個個不一樣的國都,他們有不同的文化習俗,但在我看來,遠遠不如我漢家子民。”
“這些版圖之外尚有廣袤的土地沒有被蒙古拿下,往北是蒙古的天下,但是往南,尚有大片空餘,比如大越等國,這些地方在數百年間反反覆復,山高路遠難以征服,若是以宗王鎮壓,百年後又是一片漢家領土,這與開疆拓土也沒什麼區別。”
黃藥師還在消化郭靖的話,良久之後長吐一口氣,“陛下所言甚是,宗王外放,鎮守地方,不必消耗國家財政,又能開拓進取,堪稱是一舉兩得之法。”
“只是,若宗王因此坐大,興兵造反,恐怕有割據之嫌。”
郭靖洒然一笑,不以為意,“中原沃土千里,更有千萬百姓,若真的為宗王覆滅,那也是他們應得的,要相信後人的智慧。”
肉都爛在一鍋當中,有什麼好怕的。
後世的朱元璋也是這樣想的,只不過宗王當中出了一個朱棣,自從皇帝制度建立以來,藩王造反推翻中央朝廷的有此僅有一家,因此,他建立的藩王體系被朱棣直接拆了,造就了大明朝臃腫的宗室,給明朝財政帶來了極大負擔。
其實,朱元璋死後就算是朱標沒死,他也絕對會着手削藩,一大票手握重兵的藩王在北地,哪個皇帝心裏不掂量掂量。
可若是將封王放在南方邊境之地,用不着沐王府,朱家子孫對外開拓,也威脅不到中央皇權,可惜,錯過了就是錯過了,最有可能開拓的大明朝直接被腰斬了。
“微臣淺見,還望陛下見諒。”
“無妨。”郭靖隨意的擺擺手,並不放在心上。
……
接下來的半個月裏,郭靖不斷召見朝臣,了解朝政,同時,鷹衛也不斷把探查的消息上報,使得郭靖很快融入了朝廷的環境。
無論如何,他是開國君主,手下還有一幫老臣坐在重臣位置上,即便是他離開了四年多,回來之後也能輕易地掌控朝政。
甘露殿之上,郭靖坐在帝位上,神色冰冷,將一沓官員貪污腐敗,草菅人命的證據丟在諸多高官眼前。
“查,大理寺,御史台,鷹衛三方一起查,前宋思怎麼被滅的,你們心裏都清楚,天下才安穩了幾天,你們就忘了之前的苦日子,都看看吧!”
大理寺等衙門的官員當場被嚇得跪倒在地,雷霆雨露俱是君恩,郭靖回來對朝局有變動大家都有心理準備,但沒想到上來就掀起大案。
反腐倡廉在任何朝代都是政治正確,即便上位者有意放縱也不會明說,顯然天下承平四年,出了不少碩鼠。
裴安道撿起案上的證據慢慢看起來,越看心裏越驚訝,作為總理財政的三司長官,他知道官場上有人貪污,但沒想到竟然會有這麼多。
面對皇帝如刀子一樣的眼神,他心中一顫,連忙請罪,“臣等有罪,還請陛下息怒!”
眾人見他神色不對,紛紛拿起桌上的證據看了起來。
“什麼,王安是去年才中的進士,短短一年就貪了五千兩銀子?”
“李選是神武元年的進士,在地方官聲極好,怎麼也貪了這麼多?陛下,此事是不是有蹊蹺?”
……
看着上面林林總總的證據,朝臣們一時間難以置信。
然而,接下來的一語令他們神色再變。
“是不是,查了再說,你們說的不算,各個衙門上交賬簿名冊,供三司以及大理寺等衙門清查,鷹衛執行,另外,鷹衛再開詔獄,單獨關押這些衙門,把他們跟那些刑犯分開。”
一股霸道的威勢撲面而來,他們甚至從郭靖的聲音里感受到了濃重的殺氣。
見皇帝鐵了心要辦案,諸多重臣也只能答應。
當天下午,鷹衛配合宮中禁軍封鎖了各個衙門,三司與各個衙門交叉審查,神武一朝的反腐大案就此拉開序幕。從那天之後,每隔幾天,洛陽西市的菜市口被殺的人頭滾滾,每天朝廷的巡查欽差都會到地方州郡巡視拿人。
在郭靖這裏,沒有什麼法外開恩,沒有什麼與士大夫共治天下,更別說不殺士大夫,對他而言,沒什麼人是能殺的,沒有什麼官是不能砍的。
沒辦法,官員體系的漏洞本身就大,必須得有皇帝來平衡查缺補漏,在這方面,皇帝天然站在官員對立面,而官員們更不可能用什麼道義來規勸。
至於祖宗成法,不好意思,他郭靖就是祖宗,他郭靖就是成法。
貪污的官員被砍頭抄家之後,郭靖還命人將其貪污的事迹刻在碑文上立在貢院之外,以警示科考的士子,此可謂殺人誅心,一旦查出來,不僅自己名聲臭了,更累及家族。
一時間,朝野風氣大變,上行下效,地方官員也收斂了許多。
如此,持續了幾個月,這場反腐大案才拉開序幕,洛陽西市的菜市口已經砍下了上千顆人頭,數萬名家眷被流放邊關。
紫宸殿上,郭靖站在丹陛上對下面的郭承平道,“平兒,現在你可明白了?”
郭承平把頭壓得很低,“孩兒明白了。”
見狀,郭靖笑了,“不,你不明白,隨我來吧。”說完,他走下丹陛,拉起郭承平的手來到宮殿外的寬闊場地,在這裏可以看到底下的數百級台階。
“治國從嚴從寬都不可,一張一弛,文武之道,國家百廢俱興,這幾年你苦心支撐大局,朕都明白,但你要知道官官相護這個道理。”
“御史台,大理寺是官員監察機構,指望他們自己去查自己,根本不可能,官員貪腐可大可小,但風氣一旦變了,不是那麼輕易就能扭轉過來,上行下效,那將是國不將國。”
郭承平面貌與郭靖十分神似,只是少了歷練的風霜,看起來依然有些青澀,“可是父皇,此次殺戮太甚,各州郡官員空了一成有餘,甚至有些地方的衙門都空了。”
“矯枉必須過正,亂世需用重典,不要擔心下面的官員會對朝廷離心離德,這世上三條腿的蛤蟆難找,但想當官的人數不勝數,我郭靖不是趙禎,我大周更不是大宋,這是國家發展必須經歷的路,只有剜掉爛肉才能輕裝前行。”
郭承平想了想,又接着道,“父皇,嚴苛刑罰治標不治本,歷代以來,貪腐根本禁絕不了,這隻能管得了一時,卻管不了一世。”
郭靖眼裏露出欣慰之色,“是啊,管不了一世,但管不了就不做了嗎?有考成法在,朝廷可減少庸官在職,但貪官卻是在挖國家的根基,吏治敗壞由此而起。”
“未來朝廷要改革,必須先改革吏治,大周遠不到安穩的時候,朕是開國君主,有些事只有朕才能做,剩下的就交給你和後世之君了。”
“兒臣明白!”
……
不久后,有官員進言諸位皇子年長,應當分封爵位,壯大宗室,彰顯皇室尊貴。
郭靖欣然應允,將分封之事公之於眾,一下子掀起了軒然大波,百年以來,朝廷分封皇室大多都是虛封,把皇室當成豬養,所謂的兵權,財權都是不存在的。
可郭靖來這麼一手,要實封王侯,實在令諸多官員不解,但隨着丞相,三司以及樞密使等重臣表達了支持,封王之事得以推行下來。
除了郭承安這個嫡次子以及不滿十八歲的皇子之外,其餘的皇子都被分封了爵位,而他們的封地就在昔年的大越以及南蠻化外之地。
這次封王之舉也斬斷了那些豪族的推手,即便郭承平早早的被立為太子,可那些成年皇子的母族依然在暗地裏窺視太子之位,如此一來,皇位傳承也就此落下帷幕。
很快,封王的消息在洛陽傳開,就連底層的百姓也好奇為什麼朝廷把皇子丟到那些蠻夷之地,那些讀書人更是紛紛撰文談論。
此時的後宮更是不得安寧,郭靖的那些妃子紛紛登門哭訴,不願意讓她們的子嗣分封到那化外之地,只是,郭靖鐵了心要推行此事,那些后妃根本動搖不了他的心神。
而在這個時候,郭靖則是在宮中陪伴華箏,成吉思汗的離世給她帶來了極大的打擊,甚至讓郭靖也一度感到感傷,在他心目中除了老師之外,成吉思汗也是他人生道路上的領路人之一。
他以前是郭靖眼裏的追趕目標,他稱帝之後也同樣是,而現在,這個目標隕落了,但他留下的蒙古版圖和開拓的精神依然令他獲益良多。
……
時光荏荏,神武六年悄然而至,方開春,蒙古的使者便抵達洛陽。
郭靖親自在朝會上接見了蒙古使者,與蒙古結成了聯盟,雙方互通商路,友好共處,在這使者團之中,窩闊台的親信也送了信過來,話里話外都是拉攏之意。
事實上,郭靖不把自己當成是蒙古人,但在蒙古人的眼裏,他這個駙馬爺也是黃金家族的成員,只是顯得另類一些罷了。
畢竟在蒙古建立之初,他立下了汗馬功勞,後面更是在滅金之戰中出力良多,西征之戰更是大放異彩,令漢騎揚名宇內,而他還有一個更有分量的身份,那便是蒙古四王子拖雷的安達。
拖雷是蒙古諸王當中勢力最大的,可若是加上郭靖,兩兄弟合力,足以橫掃剩下的蒙古宗王,面對這樣的組合,窩闊台自然要拉攏。
可以說,只要搞定了拖雷兩人,他的汗位就坐穩了。
郭靖看到信也只是笑了笑,寫了封回信給他讓人帶回去,當初西征的內亂之事他到現在還沒琢磨清楚,而據探子來報,哈拉和林的政局依然不穩定,堪稱是波雲詭譎。
雙方結盟之後,郭靖將盟約宣告天下,上至王公貴族,下至販夫走卒對此議論紛紛,比之前封王的動靜還大。
蒙古的實力太強,身處卧榻之側,有無燕雲屏障,北方面臨沉重的軍事壓力,盟約一成,雙方通商共處,北地的百姓們總算能鬆口氣,不用擔心草原人隨時打進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