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名臣名將11
時空之城主人文洛陽收到許久沒有出聲智腦“文君”的提示,新位面時空已經開啟,第四個時空之門隨時可以開啟,至於是什麼世界為未知。
文洛陽也沒有急於開啟新時空之門,而是繼續講述歷史上名臣名將,他發現華夏幾千年歷史單單從秦朝至清朝兩千多年封建社會中名臣名將多如星辰,不可能都去講,但影響深遠的歷史名臣名將還是要講述的,因為有不少是民族英雄。
而萬朝各朝代皇帝們與眾文武百官,歷代百姓們觀看光幕後仍舊猜測下一位名臣名將又是哪個朝代的人。
“這都介紹好幾個大明朝的人,不會還是明朝人吧?”
“這可不好說,似乎光幕對明朝有點偏愛了吧?”
“老朽以為未必,但也不排除這種可能。”
“你這不是廢話,說了和不說有區別嗎?”有人反駁道。
明朝太子朱標:“爹,你有沒有發現光幕介紹的大多數是咱大明朝的人?”
“怎麼了?標兒,你覺得不好嗎?”朱元璋問道。
“我總覺得哪有點不對勁,光幕反覆提及江南士紳,文官集團,還有黨爭,這東林黨是個啥玩意?”朱標說道。
“咱是不是該調整科舉方向,減少江南士紳科舉人數了?光幕透露的內容是否該查一下了?”朱元璋問朱標。
朱標:“爹,該查,從現在就該問一下時空之城主人,文國師聽他有何見解。”
時空之城內文洛陽並不知道各朝皇帝們的心思,他也不會關心這些,而是剪輯視頻再次由光幕投放於萬朝之中。
光幕:“歷史上名臣名將,大明王朝最後幾位忠臣之一,民族英雄盧向升!
盧象升字建斗,又字斗瞻,介瞻,號九台。南直隸常州府宜興縣人,明朝末年大臣,名將。
天啟二年進士,歷任戶部主事及員外郎,大名知府,大名兵備道等職。崇禎六年防備農民軍有功,此後歷任鄖陽撫治,湖廣巡撫,在湖廣地區鎮壓農民軍得到崇禎帝賞識。
於崇禎八年八月委任他經理南直隸,河南,山東,湖廣,四川軍務。后加山西,陝西稱“七省總理”,賜尚方寶劍與陝西三邊總督洪承疇分別從東南和西北兩個方向圍剿農民軍。
崇禎十年冬調任宣大總督,再次獲賜尚方寶劍防範清朝。崇禎十一年加兵部尚書銜,同年丁父憂,適逢清兵入塞他奉命入衛京師並督天下援兵,第三次獲賜尚方寶劍,期間力主對清抗戰。
與兵部尚書楊嗣昌及關寧總監高起潛不合,處處受到掣肘,被崇禎帝褫奪兵部尚書銜,以侍郎銜督師。崇禎十一年十二月他在巨鹿賈庄被清軍包圍,終因炮盡矢絕,戰死疆場,年僅三十九歲。后獲崇禎帝追贈太子太師,兵部尚書。南明弘光時追謚忠烈,清乾隆時追謚忠肅。着有《盧忠肅公集》《盧象升疏牘》。
說到這不得不講明朝後期那些奇葩操作,與宋朝士大夫共治,文武失衡,武將地位不如文官何其相似。
不僅如此,許多地方做法宋朝相似,明後期都設有監軍,可問題就出在朝中。
讓楊嗣昌這樣的主和派對兵事不懂的人當兵部尚書,讓一個心胸狹窄,狡詐小人,對兵事一竅不通宦官程起潛當監軍,瞎指揮,將帥不和豈有不敗之理。
明朝歷史上不是沒有擁有軍事才能的宦官,他們都是令敵人聞風喪膽的存在。
而程起潛又是什麼貨色,貪生怕死,陷害忠良,見死不救,盧向升殉國與程起潛脫不了關係。盧向升雖然是一介書生,卻是文武雙全,刀法凌厲,斬殺清兵,清將很多,最後力竭而亡。清軍翻開盧向升衣服時,裏面還穿着孝衣,他是守孝期間被崇禎徵召的。
明朝領兵的文官不少,盧象升本來可以與同時代的孫承宗,洪承疇,孫傳庭詞等一樣,居間籌劃督軍作戰,不必親冒矢石,衝鋒陷陣。
但盧象升是個異數,文官出身的他卻總是身先士卒,衝鋒在前,竟比武將還武將,是個不要命的主,他因此被稱為“盧閻王”。
明末有幾支着名的軍隊比如秦軍,天雄軍,白桿兵。都以戰鬥力強悍着稱,天雄軍就是盧象升手下的軍隊,天雄軍在與農民軍的戰鬥中表現亮眼,多次擊敗闖王高迎祥。
天雄軍也有缺點,一旦戰場上有人退縮會帶動一大片人,繼而引發整支軍隊的崩潰,盧象升親自統領天雄軍,他的威望足以服眾。所以天雄軍的戰鬥力能夠保證,不過缺點也在這裏。
天雄軍過於依賴盧象升個人的統帥力,一旦盧象升倒下,天雄軍就再也無法成軍。所以盧象升戰死後,天雄軍就此銷聲匿跡。
《明史》記載:盧象升戰死後,“三郡之民聞之哭失聲。”盧象升在民間的口碑確實很好。
那麼明末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追根溯源是明英宗土木堡之變後文武失衡,文官集團掌握了一切,到了萬曆時期出現類似宋朝重文輕武現象,武將地位一落千丈,武將不如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從戚繼光寫給首輔張居正的書信或奏摺中所用的言詞中不用下官卻用賤官就可以看出來。
而戚繼光死後,明朝武將中一些人看破一切,要想有地位就要有實權,養寇自重,剿而不滅,發展到擁兵自重,坐視大明滅亡,甚至如大漢奸吳三桂那樣叛國投敵,放棄山海關引清兵入關。
洪承疇防衛遼東時,由於崇禎生心多疑,又亂下旨,洪承疇兵敗被俘,最後清孝庄皇后勸降,成了繼吳三桂之後又一個叛國賊,漢奸!甚至後世還有人為其祖宗建廟,建紀念館公然為其洗白,他們在宣傳什麼不言而語,為了亡國滅種不惜顛倒黑白,公然鼓吹是洪承疇救了漢人,歷史上洪承疇對自己的同胞又幹了什麼?大漢奸吳三桂屠殺自己的同胞比韃子還兇殘。吳三桂也是千古罪人,永遠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而遺臭萬年。
大明歷史上還有一些名臣名將如曹變蛟,毛文龍,袁宗煥等人,這裏要講一下袁宗煥,在後世網友中比較多的觀點是袁宗煥是個大忽悠,什麼五年平遼,平遼幾策又錯誤的殺死皮島守將毛文龍,導致清朝再無後顧之憂,尚可喜,耿精忠之流帶着遼東水師投靠滿清,也就是清康熙口中稱自己有平定三藩之功,這三藩正是投降清朝的吳三桂,尚可喜,耿精忠這三個藩王。而袁宗煥被凌遲處死,是否功過成了明代最有爭議的人。
縱觀明朝末年,從天啟至崇禎兩朝共有五十多位名臣名將,他們在歷史評價中褒貶不一,有的人青史留名,萬古留芳,有的人臭名昭着,為此後世也有認為大明王朝應該比其它王朝有更多的機會沿續江山,可惜從明太祖制定的祖制尤其是養宗氏政策開始就為大明滅亡埋下禍根。明朝滅亡最大的蛀蟲就是皇親宗室,其次明朝是歷代官員俸祿最低的,也是明初官員貪污的重要原因,到了中後期變本加厲,崇禎時期國庫沒錢,官員富得流油,崇禎拿不出糧餉,也是明朝滅亡主要原因,經濟崩潰亡國是必然的。
明朝最後兩位名臣是孫承宗和孫傳庭,這兩位一位是民族英雄,一位明朝最後一位名臣。
孫承宗字稚繩,號愷陽,保定高陽人。中國明末大臣,民族英雄。萬曆三十二年孫承宗考中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又升中允,歷任諭德,洗馬。
明熹宗天啟元年以左庶子充日講官,進少詹事。天啟二年,拜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自請督師山海關外。汰逃將,肅軍紀,在關外四年前後收復大城,九堡四十五,練兵十一萬,拓地四百里,開屯田五千頃,歲入十五萬。
天啟五年因柳河之役失敗受魏忠賢黨排擠而求歸,崇禎二年在己巳之變中復職。於通州,山海關抵禦后金。復永平等四城,因功加太傅,辭不受。崇禎四年再出關整飭松山,錦州軍務。同年冬,明軍在大凌河之戰中失敗后他因主張修大凌河城召釁辱國喪師,而免官閑住。
崇禎十一年率家人守高陽城抗清,城破被俘自縊而死。孫承宗打造的山海關防務和關寧錦防線在此後的20餘年間,從努爾哈赤到皇太極都未能打破這道壁壘森嚴,佈防嚴密的軍事防線。較長的一段時期內山海關關門寧靜,狼煙不舉。基本穩定了京師東大門和遼西走廊的軍事形勢,其着作有《高陽集》《督師全書》等。
在這要說明一點,宦官魏忠賢,人稱九千歲,別看魏忠賢手段兇殘,但他明白自己只是朱由校身邊的一條狗,一切權力來自朱由校,是最不希望朱由校死的人,也最明白遼東戰勢需要的是錢糧,在這點上魏忠賢從不拖欠遼東糧餉。
而針對孫承宗可能以為他是東林黨人,東林黨人是一群什麼樣的人,創立者左光斗等人始於江南東林書院,早期的東林書院人也許有救國為民的想法而入朝為官完全是另一副嘴臉,內鬥不斷,不顧江山,天下百姓。明末有句話只知東林黨不認帝王之說,在這種背景下孫承宗,孫傳庭,盧向升等人也不得不與東林黨搞好關係或被逼加入。
孫傳庭字伯雅,號白谷代州振武衛人。明朝末年大臣,孫傳庭於二十七歲中進士,歷任永城知縣,商丘知縣,吏部驗封司,主事稽勛司郎中。因不滿魏忠賢專權而棄官歸鄉,賦閑近十年之久。
崇禎八年還京任職,歷任吏部驗封司郎中,順天府丞。崇禎九年調任陝西巡撫與洪承疇一起鎮壓農民起義,擒獲闖王高迎祥,消滅十五股義軍,穩定了陝西的局面。
崇禎十一年,因清兵入塞赴京勤王。在盧象升戰死後代其總督各鎮援兵,翌年升任保定總督,不久以失聰為由請求辭職,遭到崇禎帝懷疑而下獄。
崇禎十五年獲釋,任陝西三邊總督,在崇禎帝催促下出潼關進剿李自成,在郟縣之戰中敗退陝西。
崇禎十六年加督師兵部尚書銜,再次出關進剿李自成在汝州之戰中潰敗,不久后陣亡於潼關,享年五十一歲,孫傳庭死後僅五個月明朝就被李自成推翻。
因此巜明史》有“傳庭死而明亡矣。”之說,清乾隆朝贈謚忠靖。留有《白谷集》《鑒勞錄》《省罪錄》等作品傳世,後人輯為《孫忠靖公全集》。
明朝之亡,始於經濟,崇禎被後世認為昏君,是唯一一個讓後世同情的亡國之君,他是被東林黨人忽悠了,過早殺了魏忠賢,使東林黨一家獨大,朝中被文官集團完全掌控。”
光幕講到此,萬朝帝王們對文官集團進一步有了提防,而明朝時期各代皇帝也都怒火中燒,明太祖朱元璋更是暴跳如雷,冷靜一下后開始向文洛陽詢問解決之道,而文洛陽則答應適當時間與其會談,一切如文洛陽計劃的那樣進行,平行世界的大明又將如何發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