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政策轉向

第二百一十三章 政策轉向

隨着英軍的撤軍,英布雙方展開了第一次以和談為目的的接觸,布爾人開出的條件是獲得完全獨立以及吞併納塔爾北部地區,這樣的獅子大開口式的要價英國人自然不會同意;不過英方表示在滿足一定條件的情況下,可以考慮給於布爾人獨立的地位。這個一定條件主要指,布爾人將約翰內斯堡割讓給英國,同時允許英國從布隆方丹修建一條連接約翰內斯堡和比勒陀利亞的鐵路線,並且鐵路兩側十公里範圍內為英國的領地。

第一次談判,雙方都不急於達成協議,只是進行了彼此的試探,好弄明白雙方所求為何。

接下來,英軍集中主力部隊在奧蘭治境內兩次挫敗朱伯特主力的進攻,後者損失一千餘人,被迫撤出奧蘭治,全軍退守德蘭士瓦。

此戰結束,朱伯特力主降低要價,力爭和英國人達成和平,因為他覺得這樣耗下去,會對布爾人更為不利,倒不如利用眼前較為有利的戰局,謀求一個可以接受的和平條件。

不過,克魯格總統堅定的主張繼續作戰,直到英國人全盤接受布爾人提出的條件。他認為,既然得到了德國人的支持,那麼布爾人基本立於不敗之地,若不能利用這一千載難逢的良機,徹底解決國家未來的發展問題,那麼一旦失去了現在的機會,以後再想和英國人討價還價可就更加艱難了。

梅克爾代表德國政府表達了希望兩國共同尋求和平的願望,不過。他同時也向布爾政府承諾,德國支持布爾人對英國提出的任何條件,如果英國政府一意孤行,想要戰鬥到底,那麼在關鍵時刻德國政府將會正式和布爾人站在一起,對英宣戰。

得到了梅克爾的正式承諾,克魯格的底氣更足了,所以毫不猶豫的拒絕了朱伯特等人關於主動提出求和的建議。

1902年10月份,為了在國際上進一步孤立英國,德國外交部開始根據威廉的要求。運作修改國際航海條約的會議。為了限制英國的海上霸權,德國、美國、法國等主要大國,以及荷蘭、瑞典等歐洲航運業發達的二流強國都極力希望獲得公海航行的自由——這是英國一直以來所反對的。

關於皇家海軍有無權力在公海上檢查中立國商船的問題,美國和英國在拿破崙戰爭期間進行了長期較量。並最終導致了1812年的美英戰爭。

不過。在皇家海軍統治全世界海洋的情況下。是沒有道理可講的,所謂公理在艦炮的射程之內便是當時的現實。

德國的建議迅速獲得了美國和法國的積極回應,同時。兩國的民間主要是貿易界和航運界積極贊成在世界範圍內實現公海航行的自由。

德國的這一外交舉動徹底激怒了英國人敏感的神經,但是在“公海自由”問題上,德國不僅獲得了法美兩國政府,而且得到了兩國民間的支持,英國如採取“槍打出頭鳥”的策略,那麼一旦戰爭爆發,國際輿論勢必站在德國一邊。

可是,如果以沉默來回應德國的挑釁,就顯得英國政府太軟弱可期了,畢竟德國還有後續手段,比如各國聯合以貿易禁運來強迫英國加入條約等等。

在海牙召開的第一次修約會議上,雖然各國沒有對英國做出任何強硬的表態,而只是進行了委婉的建議,不過這些建議在貝爾福聽來都格外刺耳。在皇家海軍稱霸世界的一百年來,還從未有哪個國家對英國提出這種建議,美國人雖然為此和英國開戰,但是美國政府所做的只不過是維護美國商人的利益,而非為所有的中立國出頭。

在外部壓力劇增的同時,國內的輿論壓力也驟然增加,一方面英軍在南非戰場進展緩慢,另一方面,英國的霸權地位受到以德國為首的其他強國的公然挑釁,這使得英國的各路政治力量紛紛發聲,對政府施加影響。

首先,自由黨內要求儘快結束布爾戰爭的呼聲開始高漲,其次,保守黨內要求和“罪魁”德國進行徹底清算的鷹派輿論也變得強烈。

貝爾福自己是處於兩派的中間,即不同意無條件結束布爾戰爭,也不想馬上和德國開戰。

如果沒有德國孤島公海航行條約的事情,那麼貝爾福在保守黨內的支持度是不成問題的,但是隨着德國越來越成為保守黨鷹派力量的眼中釘,人們開始抱怨貝爾福對德國的軟弱態度,並更加傾向力主對德開戰的張伯倫出任保守黨黨魁。

國際和國內的紛亂局面不僅考驗內閣、首相、同時也更加考驗國王愛德華五世的智慧。

“德國謀求世界霸權的野心不會改變,所以,我們無論如何都無法避免和德國人的戰爭,現在的妥協只能推遲戰爭的爆發而無法徹底避免戰爭的到來。而越是推遲戰爭的爆發就越是對我們不利,因為德國鋼產量的增長大大高於我國。”愛德華國王特意將貝爾福召到溫莎宮,討論對德政策。

“可是,現在對德國開戰,我們就如同一個巨人對付一隻貓,根本無從下手。德國的國際貿易雖然增長迅速但是和我們比起來還是相差很大,而且戰爭爆發后,德國商品可以通過荷蘭、奧地利乃至法國的商船幫助運輸,在近岸封鎖十分困難的情況下,我們無法對德國實現有效的攻擊。但是德國在西南非洲的力量卻可以用來聯合布爾人對我們形成很大的威脅,我們的陸軍連布爾人的打不過,難道還指望他們去打敗德國人嗎?”貝爾福十分為難的說道。

“此外,戰爭爆發后,德國人還可以封鎖曼德海峽,屆時我們和印度的航線將處在德國襲擊艦隊的重重攻擊之下。他們在維爾沃斯灣的海軍基地一出門便可以抓住我們的商船。”

“我們和德國不一樣,我們是島國,航運被阻斷的後果是非常可怕的。”

……

貝爾福的一番苦口婆心的勸說並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愛德華皺着眉,臉色十分難看,待貝爾福說完后,他深吸一口氣道:“儘管我們有許多困難,但是我們別無選擇,除非甘願放棄我們現有的地位。您說呢?”

“可是,對德開戰就能保住我們現有的地位嗎?即使我們打敗德國人,可我們還能繼續打敗法國人和美國人嗎?即使對后兩者予以妥協,可是妥協到某種地步也就等於自己主動放棄了自身的地位。而這樣做和與德國妥協又有什麼不同呢?”

“這不是因為德國人開出的條件太高了嗎?我們對葡萄牙的承諾總要有個交代。”

“如果這種交代是以和某個大國的戰爭為代價,那麼我寧可放棄履行這個承諾。”貝爾福強硬的回答道。

“好吧,首先。我現在需要你有個主意,無論對德開戰還是德妥協,都要早日決定才后,如果這樣拖下去,帝國在國際和國內問題上會越發被動,您說呢?”愛德華國王溫和的說道。

“陛下說的是,的確要迅速拿出一個方案,事情不能在這樣拖下去了。”貝爾福低着頭說道。

十一月初,保守黨自由派著名外交官格雷接替金伯利出任英國外長,這一信號表明貝爾福在國內的鷹派和鴿派兩方勢力中,最終選擇了和後者合作以確保內閣在議會獲得多數的支持。不過,這也導致了保守黨的徹底分裂,以至於自貝爾福之後的二十年間,保守黨再也未能問鼎唐寧街十號的大門。(未完待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1890德意志霸權之路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1890德意志霸權之路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三章 政策轉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