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八頁。“甲二、正宗分。”
印度的大祖師馬鳴菩薩把整個大乘佛法的修學分成兩個次第:第一個是生滅門的修學;第二個是真如門的修學。
我們剛開始修學的時候,是從生滅門下手。生滅的意思是說:你在修學的時候那個心是生滅的、變化的。也就是說,我們剛開始是依止一種攀緣的心來修學,所以它產生的相貌是對立的。比如說我們用善心來對治噁心;比如說我們今天產生了貪愛,那麼我們就攀緣不凈觀來對治我們的貪愛心;我們產生了瞋恚,就用攀緣慈悲的心、慈悲的相貌來對治我們的瞋恚。剛開始的修學是生滅的、對立的。
這樣的修學有兩個問題。第一就是我們的功德很難圓滿。因為我們都在做局部的修學,很難掌握整個內心的整體,我們總是覺得疲於應付:把這個地方修好了,那個地方又出問題了;把這個地方補好了,那個地方又破一個洞。因為我們沒辦法作一個整體的轉變,所以功德很難圓滿。第二個,我們功德很難持久。因為你這個攀緣心,只要外面的因緣一變化,你就產生障礙,所以很容易被破壞。總之,初學的人在修學佛法時有兩個問題點:第一個,功德很難圓滿;第二個,功德很難持久。所以馬鳴菩薩要我們提升,從生滅門的修學開始進入到真如門。
真如門的特色,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心帶回家。你剛開始不要急着修學,你先找到你的本來面目,把你那一念不生不滅的清凈的本性先找到。就是你不能再用攀緣心了,你要找到你的常住真心——我們講“隨緣不變”那個“不變”的體性,先找出來。從這一念清凈的本性發動,從空出假,觀察這一切法是如夢如幻的,再從隨緣當中去對治;對治以後,最後再會歸到我們的本性——稱性起修,全修在性;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這個真如門的基本思考,就是說我們的生命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把你內心的功德開展出來。它完全是向內觀察的。
我們舉個例子。你為什麼要去對治貪愛的煩惱呢?因為我們本性沒有貪愛,我們本性是清凈的。你的本性沒有貪愛,這個貪愛的煩惱是你自己捏造出來的,所以你應該舍掉。本性沒有貪愛,它不稱合本性。為什麼我們要修布施呢?因為我們本身的本性就具足布施的特性,所以我們應該把它顯發出來。它的思考是借外境來修心,整個修學就是開發你內心本具的六波羅蜜的功德。所以它整個修學是不向外追求的,它只是假借外境來修你這一念的清凈本性。所以我們講“稱性起修,全修在性”,這就是本經告訴我們的首楞嚴王三昧的法門。當我們這樣的一個真如門的修學開始啟動以後,我們發覺我們的修學是全面性的修學,不是局部的;功德是圓滿的,而且是不容易破壞的。
甲二、正宗分。分六:乙一、顯如來藏妙真如性圓三諦理。乙二、示不生滅為本修因妙三觀門。乙三、明正助行所成伏斷圓三德位。乙四、結成經名以彰圓體圓宗圓用。乙五、借破戒惡法為問端而廣示七趣差別。乙六、借無聞比丘為語端而備明五陰魔境。
我們看本經的正宗分。
這個地方有六科:
一、顯如來藏妙真如性圓三諦理。
二、示不生滅為本修因妙三觀門。
三、明正助行所成伏斷圓三德位。
四、結成經名以彰圓體圓宗圓用。
五、借破戒惡法為問端而廣示七趣差別。
六、借無聞比丘為語端而備明五陰魔境。
乙一、顯如來藏妙真如性圓三諦理。分二:丙一、正明理性。丙二、廣破余疑。
丙一、正明理性。分四︰丁一、當機悔請。丁二、大眾願聞。丁三、如來答示。丁四、大眾圓悟。
我們先看第一科,“顯如來藏妙真如性圓三諦理”。
這個標題我們解釋一下。
“顯”就是開顯,開顯如來藏性。
“如”就是表示我們內心當中有這種不變的體性,叫作“如”。不管你的外境怎麼變,它永遠是不變的。你前生是一個螞蟻,它也是清凈本然;你今生是個人,它還是清凈本然。你不管造什麼業,它永遠都是清凈本然。這叫作“如”。
我們這一念心有“來”的作用,它有隨緣的作用。你用人天的五戒十善的業去熏你這一念心,它現出人天果報;你用殺盜淫妄的業去熏你這一念心,它顯現三惡道的果報。所以它有這個“來”,有隨緣的作用。
我們這一念心不但具足了不變之體,又具足了隨緣之用,叫作“藏”,就是含藏“不變”跟“隨緣”兩種道理。
這個道理是“妙真如性”的,是微妙而不可思議的真實道理。這個道理的確不容易了知。我們這一念心有不變之體跟隨緣之用。這個道理是微妙的。
這個道理當中有三種諦理,有三種道理。我們前面說過,第一個真諦理是不變,俗諦理是隨緣,中諦理就是兩個之間的平衡。在第一大科先講不變跟隨緣這兩種道理,我們分兩科:一,正明理性;二,廣破余疑。
我們先看正明理性,先說明真如的理性。
這個“正明理性”,本經當中是分兩大段。首先發明不變之體。經文的七處破妄、十番顯見,都是在顯不變的理體。後面的會四科、融七大,在顯隨緣之作用。所以《楞嚴經》的修學,它是先成就不變,再成就隨緣,以不變應萬變。所以你要先找到不變的體,非常重要。如果你找不到不變的體,就永遠在生滅的攀緣心中活動,永遠不能了生死。
丁一、當機悔請
好,我們看第一科。這當中有四科,第一科“當機悔請”。我們看經文:
阿難見佛,頂禮悲泣。恨無始來,一向多聞,未全道力。殷勤啟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便。
我們前面講到,阿難尊者在自恣那一天去托缽,結果遇到摩登伽女的災難,文殊菩薩持楞嚴咒把他救回來。救回來以後,阿難尊者做了兩件重要的事情:第一個是心中悲悔,他感到非常地悲痛悔恨;第二個啟請大教,正式地向佛陀來啟請首楞嚴王三昧的大教。
我們先看第一段,“阿難見佛,頂禮悲泣”。
阿難尊者被文殊菩薩救回來以後,看到佛陀,他先頂禮佛陀,感恩佛陀的救護。佛陀要是這個時候不持楞嚴咒去救他,他可能就要“將毀戒體”了,所以他對佛陀感恩。其次他的內心感到非常的“悲泣”,非常的悲痛悔恨。恨無始劫來,他的內心的修學,只是一向多聞而未全道力。
我們知道阿難尊者是佛陀的侍者,此時他已做了十二年的侍者。佛陀到處講經,阿難尊者就在旁邊聽着,所以說“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難心”。但是他聽了那麼多道理,遇到摩登伽女那個邪咒障礙他的時候,他還是心隨境轉,作不了主。為什麼呢?因為他的修學只是一種聽聞,他只是假借耳根來聽聞法義,而沒有對這個道理產生一種內心的觀照,他沒用這個道理來觀照他的清凈本性,找到他的家,所以叫“未全道力”。因為只有聽聞而沒有產生智慧的觀照,所以才會遭到摩登伽女的障礙。
這就說明以攀緣心來修學的一個問題點,就是你如果是在風平浪靜的時候,在一個如法的僧團,什麼事都沒有;但是當你遇到了災難、遇到魔要障礙你的時候,你就受不了了。因為你心中沒有“家”來保護你,所以外境一旦刺激你,你就控制不住了。就是他還沒有找到那個清凈的本體。這個地方是個問題。
這個是阿難尊者回來以後,對自己一路十二年修學的一個反省。
第二個,他正式向佛陀來請求開示。他很至誠懇切地啟請佛陀開示十方如來之所以能夠成就無上菩提的最初方便。
無上菩提是一個果,成就這個果有三種因:
首先,“奢摩他”。奢摩他翻成中文叫作止,他要能夠止息妄想。這個地方,蕅益大師說是一種空觀的智慧,以空觀來止息我們心中“有所得”的妄想。
“三摩地”,翻成中文叫作等持,也就是說他能夠平等地執持一切的萬法在一念心中。這個地方等於是一個假觀,他從一念的清凈不變的本體再看出去的時候,就能夠看到一切法是如夢如幻的。所以他不為這一切法所動,而他能夠掌控一切法。我們剛開始是被外境控制,這個時候他開始控制外境了。為什麼呢?因為他找到了本體,從本體當中看出去的時候,一切法是如夢如幻的。這個時候他能夠執持一切的萬法在心中,叫三摩地,假觀。
“禪那”,這個禪那就是中觀,翻成中文叫靜慮,一種空假不二的中道的智慧。
這三觀是成就無上菩提的最重要的基礎。修學三觀,他必須有一個最初的方便。我們講,道理是修觀的方便,依教起觀嘛。圓三諦理——最初方便就是講到不變隨緣、隨緣不變的這三種諦理。
對這段經文蕅益大師提出一個觀念,說是阿難尊者反省自己“一向多聞,未全道力”。很多的祖師就責難阿難尊者的多聞。但是蕅益大師他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說,問題不在“一向多聞”,多聞是入道的因緣,問題的關鍵在“未全道力”。我們修習止觀,一定要依止多聞產生正見;依止正見才生起止觀。所以說“依教起觀”。
六祖大師說,從大乘的角度,“只問明心見性,不問禪定解脫”,如果沒有明心見性,嚴格來說你沒有資格談修行,你還是在生滅法中活動,你內心當中還是一團糟的。你把這個地方處理完了,另外一個地方照樣出問題。你只能夠作一個局部的對治,你不能夠在內心當中作返妄歸真的整體的改變。做不到!因為你沒有找到內心的本體。所以找到你心中的家,是一個關鍵。
這時阿難尊者請示佛陀,我怎麼樣找到我的家呢?就提出這個問題。
丁二、大眾願聞
我們看第二段的“大眾願聞”。看經文:
於時復有恆沙菩薩,及諸十方大阿羅漢,辟支佛等,俱願樂聞。退坐默然,承受聖旨。
阿難尊者請示佛陀修學空假中三觀內心的依止,所謂的常住真心,這個時候與會的大眾“俱願樂聞”。
與會的大眾還有誰呢?還有從十方來的恆沙菩薩。我們前面說過,這些恆沙菩薩都是來請教佛陀、都是來聽法的。還有這些十方的大阿羅漢、辟支佛。阿羅漢就是我們前面說的千二百五十個常隨眾,還有這些辟支佛“等”。這個“等”包括了波斯匿王、長者、居士,當初供僧的這些居士們,這個時候都回到了只桓精舍。
阿難尊者來啟請首楞嚴王大教的時候,他們內心當中有一個共同的心情,就是“俱願樂聞”,都是以歡喜好樂的心來聽聞。這種心情,在《華嚴經》作一個譬喻說:“如病憶良藥,如飢念美食;我等亦如是,願聞甘露法。”這個時候,大家的心情就像一個重病的人來追求良藥、一個饑渴的人追求美食。阿難尊者啟請完以後,就退回自己的座位,坐在那個地方保持默然,來納受佛陀的說法。
這一段等於是說明阿難尊者從摩登伽女那個地方回來以後的狀態。他自己感到非常的悲悔,也正式向佛陀請法。因為阿難尊者的請法,就使令佛陀能夠有因緣開顯以下的整個教法。
丁三、如來答示。分二:戊一、就事以顯理。戊二、明性本具相。
我們看丁三的“如來答示”。
這當中有兩段:戊一,就事以顯理;戊二,明性本具相。我們先看第一段,“就事以顯理”。
戊一、就事以顯理。分二︰己一、逐破妄執密顯真心。己二、顯示妙理兼破余妄。
這個“理”就是我們說的“如來藏妙真如性圓三諦理”,就是我們心中的家。那種清凈的本性叫作理體,因為它不變,所以叫理。那我們這個理體在哪裏呢?就在這個事相、就在我們這個五蘊的身心世界當中,就在我們這個生滅變化的五蘊身心世界當中去開顯我們的本性。我們講“就路還家”,就着這個生滅的路當中,找到我們真實的家。叫“就事顯理”。
這當中有兩段:一,逐破妄執密顯真心;二,顯示妙理兼破余妄。第一段是七處破妄,第二段是十番顯見。先講破妄,再講顯真。
己一、逐破妄執密顯真心。分三︰庚一、征其發心本因。庚二、示以常心直道。庚三、廣破七番妄計。
庚一、征其發心本因。分二︰辛一、如來問。辛二、阿難答。
我們看己一,“逐破妄執密顯真心”。
這個地方有三段:第一段,征其發心本因;二,示以常心直道;三,廣破七番妄計。
首先我們看庚一的“征其發心本因”。
佛陀在開顯楞嚴大教之前,他做一件事,他問阿難尊者出家最初的發心因緣。這個地方有一個問跟答。
辛一、如來問
先看如來的問。我們看經文:
佛告阿難,汝我同氣,情均天倫。當初發心,於我法中見何勝相,頓舍世間深重恩愛?
這個時候,阿難尊者哭得很悲痛,哭完以後就坐在位置上,請佛陀開示。但是佛陀並沒有馬上開示,佛陀問阿難尊者一個問題。問問題之前,他跟阿難尊者先攀世俗的感情。他說:阿難尊者,你跟我不是普通的關係。你我同氣——這個“氣”就是同一個家族。我們兩個的關係非同小可,不但是同一個家族,而且在世俗的情感、在世俗的倫常方面,還是“均”(均就是同一個輩分),都是堂兄弟,都同一個輩分。
這個地方的經文是很不尋常的。佛陀在經典當中很少跟自己的弟子們攀世俗感情,但這個地方佛陀跟阿難尊者說,我們兩個的關係是一個家族的關係,而且是一個天倫的同輩關係,就明顯地跟阿難尊者談談世俗的感情。道理何在呢?
古德說:因為這個時候阿難尊者受到了這麼大的災難,可以說是他出家以來最大的災難,所以他心中的打擊、悲痛可想而知。這個時候佛陀必須用世俗的感情來安慰他,使令他能夠心平氣和,才能夠去領受以下的大法。尤其佛陀以後要開始破斥阿難的妄心,他如果心靜不下來,他根本受不了。所以佛陀這個時候就用世俗的感情來安慰阿難尊者。是這個道理。
佛陀說,我們兩個是同一個家族,在人情的天倫上又是堂兄弟,是同輩。你當初在發心出家的時候,你一定在我的佛法當中,用你的眼睛看到一種很特別的相貌,你一定感受到很特殊的功德相,才會讓你下這麼大的決心,來舍掉世間的恩跟愛。這個恩指的是父母之恩;愛呢,愛莫大於妻子之愛。你能夠捨棄世俗的父母之恩、妻子之愛。意思是說阿難尊者是白飯王的兒子,也是一個王子,所以他能夠享受世俗五欲的快樂,而且他能夠得到父母的寵愛、妻子的恩愛。他這個時候會放棄世俗安樂的果報相狀而追求出家,一定是看到一個更好的相狀,才會產生這麼大的決心,才能夠產生這麼大的取捨。這個時候佛陀就提出一個問題來問阿難尊者,說:一定是在三寶的因緣當中,有一個地方特別地吸引你,讓你感動,所以你才會出家的。這是佛陀提出的問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辛二、阿難答
【第五講圖1,評論區查收】
我們看阿難尊者對這樣的問題怎麼回答。回答當中有兩段:第一個是“依相發心”;第二個,“相生之由”。
先說明他依止這個殊勝的相狀而發心。我們看經文:
阿難白佛:我見如來三十二相,勝妙殊絕,形體映徹,猶如琉璃。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愛所生。
阿難尊者這個時候就很坦誠地回答佛陀說:是的,我當初的出家決定不是一時的衝動,我的確是看到一種很殊勝的功德相。我看到佛陀從頭頂的無見頂相,乃至於腳掌的平滿相,這三十二相是非常的殊勝微妙而無法加以形容。“勝妙殊絕”是指它的形狀。而且這個三十二相,它的本質上是“形體映徹”。它的體質映徹,就像鏡子一樣,能夠放出種種清凈的光明。講一個譬喻,就像世俗的琉璃寶,它不但是形狀特別的美妙,還能夠放大光明。我當初的出家就是看到佛陀有這麼一個美好的相狀,所以我看到這個相狀以後就產生一個想法,我就經常思惟說:哎呀,這個殊勝的相狀,絕對不是世俗的雜染的愛欲所產生的。
這個地方就是阿難尊者剛開始來到三寶出家的第一個發心。蕅益大師說,擒賊要擒王,要治病先知病相,先把阿難尊者的攀緣心調出來,然後再破斥它。
再看第二段,“相生之由”。
何以故?欲氣粗濁,腥臊交遘,膿血雜亂,不能發生勝凈妙明,紫金光聚。是以渴仰,從佛剃落。
阿難尊者說,為什麼這三十二相不是欲愛所生呢?因為欲愛產生的這種精氣,是非常粗鄙污濁的。如此粗濁的氣,會創造一種腥膻的、父精母血的相互交流;依止父精母血產生的結果,是一個不幹凈的、膿血雜亂的果報體。因為它因地不清凈,因地是一種貪愛的煩惱的躁動,所以造成了這種膿血不清凈的果報。一種不清凈的欲愛的心,一定不可能產生如此殊勝而微妙的紫金光聚。這個“聚”就是色身。不可能產生佛陀您這麼一個清凈光明的色身。因為貪愛的煩惱是雜染的,所以它不可能產生這麼一個乾淨的色身。
我這樣思惟以後,就非常仰慕佛陀這三十二相,所以就出家修學,我也希望能夠通過出家修學而得到一個這樣的相狀。
這個地方蕅益大師有很多的發揮。我們簡單地說一下。
這個攀緣心,其實從這個地方阿難尊者已經透出了消息,說:誒,我為什麼出家呢?原因很簡單:因為我看到佛陀出家修行以後,佛陀的相狀改變了。您以前在家做太子的時候不是這個相狀;您現在出家成道以後,您再回來王宮,哎呀,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放大光明!他看到這樣的相狀,產生感受——我們這一念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會產生一個影像,由影像而產生一個感受。從經文當中可見阿難尊者的感受是一種快樂的感受、歡喜的感受。有感受就產生想法,這以下說他的想法:這個相狀絕對不是世俗的欲愛所生,一定是清凈的戒定慧所成就。
這樣的想法、這樣的感受有什麼缺點呢?因為你這個想法,最初的根源是從相狀而來的,由相引生感受,由感受產生想法,由想法推動你的出家,所以你整個出家的想法都是因為有三十二相的關係。當佛陀的相狀改變的時候,你就麻煩了。當佛陀有一天變老了、變醜了,甚至於佛陀死亡了,他的三十二相消失了(因為它是有為法),那你的想法是不是也改變了呢?因為你當初的想法是由感受來的,感受是由外境來的,外境是生滅的,你的心也就跟着生滅了。所以你這個發心是很脆弱的,隨時可以被破壞。《金剛經》說:“若以相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因為你用相狀來求佛陀的功德,用音聲,這都是生滅法。
我們修學的心有兩種情況,蕅益大師說:第一個,這個心是外面給你的。你的心接觸了外境,產生髮心:誒,我為什麼要修學?我看到三寶的形相非常的清凈莊嚴,所以我願意來皈依三寶。如果是這樣,你這個皈依三寶的心不會持久,因為你看到三寶的相狀很清凈莊嚴,萬一三寶的形象被破壞了,你就不修行了。所以你的心,如果它最初產生的時候是外面來的,外境刺激你,你才有的。那這個就是生滅心。
第二個,你為什麼修行?因為我的內心當中具足跟佛一樣的功德,因為我有清凈的本性,我修行跟外面沒有關係,我是要開顯我的真如本性。所以當你在修行的時候,這一念心是從裏面生起來的,這個心誰都不能破壞,魔王拿你一點辦法都沒有。《印光大師文鈔》就有這樣的開示。
有人問印光大師說:印光大師,你一生弘揚凈土法門,你到底看到多少感應的事情?多少人因為念佛的關係有感應、消業障?有多少人你真的親眼看到他往生凈土?——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
印光大師說:即便全世界的人念佛都沒有感應,全世界的人念佛都沒有往生凈土,我照樣念佛,我照樣求生凈土,跟外境沒有關係。不生滅心!
他這種心,第一,功德圓滿;第二,不受外境所破壞。這個心就是常住真心,我們後來七處破妄、十番辨見,講了三卷,就是把它找出來。
我講實在話,你現在如果不能在生滅變化當中找到一個不變的清凈本性,你找不到那個心,你就很難修行了,因為你那個妄想的心動得很厲害,稍微有一點八風一吹你就動。所以,佛陀要破他的妄之前,先把他的妄想逼出來:你當初為什麼修行?你看,一逼就逼出來——我看到佛陀的相狀而修行——緣外境而產生的心。這是先把病相找出來,佛陀後面會開始破斥。
庚二、示以常心直道。分二︰辛一、點示常心。辛二、勸修直道。
辛一、點示常心
我們看“庚二、示以常心直道”。
【第五講圖2,評論區查收】
佛陀在破之前,先講要以真常的心來修直心之道,先把這個觀念講一講。這當中有兩段:第一個,點示常心;第二個,勸修直道。
我們先看第一段,“點示常心”。看經文:
佛言:善哉阿難!汝等當知,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凈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
這個地方有兩段:第一段先講我們是怎麼生起妄心的,因為我們迷失了真心,所以才有妄心。當我們迷失了光明的時候,黑暗就出現了。
佛陀說:“善哉阿難!”這個“善哉”就很奇怪了,因為佛陀到最後是要破他的,為什麼叫善哉呢?善哉有肯定的意思,就是說,阿難尊者你說的很對啊。其實這個地方“善哉”的意思,有安慰,也有讚歎。安慰的意思就是說,阿難尊者你畢竟是剛出家沒多久,身為一個初學者,一開始依止攀緣心是可以理解的。
我們不要一開始說攀緣心不好,因為每個人剛開始都是依止攀緣心。你看我們一定要眼睛看到佛像才能拜佛;一定要把整個外面的環境弄得很乾凈、很寂靜才有心念佛。我們剛開始修行的心是不能離開外境的幫助的,剛開始不可以。所以身為一個初學者,他緣殊勝的相來修行,這個是很合理的。我們不能說他錯,只能夠說他不圓滿。所以佛陀要提升阿難尊者的修學層次之前,先讚歎他說:不錯!雖然你剛開始的時候依止生滅心,依止對立的思考,捨棄了世俗的愛,而追求一個更好的愛——以愛來舍愛,以一個殊勝的相狀來舍掉另外一個相狀。雖然剛開始不圓滿,但是這個也不妨是一個初學的方便。所以佛陀基本上對一個初學者是讚歎的,說善哉阿難,因為你至少能夠知道善惡的因果相狀。
但是佛陀下一段就進一步開示了。他說:你應該更進一步了解一個道理,一切眾生,在六道輪迴當中,他的生命是生死相續的。
我們的生命是有來生的,這個很重要。我們一般人很容易忘掉我們還有來生,因為我們被現在的因緣搞得團團轉。講實在話,如果一個人沒有來生,那事情就很單純了,那你不要修行。如果我們死掉以後,“人死如燈滅”,修行幹什麼呢?可怕的是,我們死掉以後事情還沒結束,還創造另外一個生命,所以我們必須要面對這個問題,就是生死是相續的。因為煩惱產生業力,業力創造一個果報,這個果報又創造一個五蘊的身心;然後我們的心攀緣這個五蘊身心的時候,又產生另外一個煩惱,又造業,又得一個五蘊身心……就像車輪子一樣,輾轉相續,沒有停止的時候。
為什麼產生這樣的生死相續的果報?因為我們不知道,我們內心當中有一個“常住真心性凈明體”。這個常住、真心,我們先解釋常住跟真心。常住的意思就是不生不滅的意思,它沒有生滅相;真心是指它不隨外境而變化,是指它不增不減,就是從生到滅的中間,它沒有變化相,叫真心。這樣的一個常住真心,它的體性是性凈之體,是性明之體。這個“凈”,指的是它的空觀所成就的不變的體;這個“明”,指它的隨緣的作用。它有不變跟隨緣兩種體性,這是常住真心。也就是說,我們今天之所以會生死流轉,因為我們沒有很認真地去觀照,去安住在常住真心。
那麼怎樣的結果呢?我們再看第二段,用諸妄想。這是關鍵點。
我們今天生死的根源,就是我們的心沒有安住在清凈的光明的本體,而安住在妄想。這個妄想重點在“此想不真”,不真就是它變化,所以才有這種流轉的果報。這個地方我們解釋一下。
“用諸妄想”。妄想的產生我們前面說過,是從外面來的,真心是從裏面生起的。妄想是說我們有一個境,由境當中產生感受,由這個感受產生想法。比如說我們今天看到了財富,你看到財富以後會產生一個感受、會產生一個想法。有些人看到財富的想法是:誒,我應該把財富跟這些貧窮人分享——產生一個布施的想法,這個人以後會有富貴的果報。有些人看到財富以後,說:這個財富我應該自己受用——慳貪的想法,以後就是貧窮。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我們再舉一個例子。比如說我們遇到了事情。有些人遇到事情,遇到了逆境的刺激,他產生的想法就是瞋心,脾氣就發作起來。這個人果報會比較醜陋。有些人遇到事情的時候他會產生一個慈悲、寬恕、包容的想法。那他以後的果報會比較莊嚴。
所以,想法會決定我們造業。你生起正面的想法就容易造善業,你生起一個負面的想法就容易造惡業。但是不管你造善造惡,它的關鍵點就是“此想不真”,它是變化的,所以就產生了生死流轉。
我們不能夠說妄想不好,因為你剛開始修學也是依止妄想。只是說我們剛開始要先生起一個好的妄想,產生一個布施的妄想、持戒的妄想、忍辱的妄想。但是當我們想要了生脫死的時候,要破那個最後的生死關頭的時候,那就要用常住真心了。你心要進入常住真心,否則你沒辦法破除妄想。
這個地方等於是先把我們生命的兩種根本標出來:一個是涅盤安樂的根本,這是常住真心;一個是生死輪迴的根本,所謂的妄想。
佛法的道理是講諸法因緣生,也就是說每一件事情會出現,一定有它的道理,一定有它的原因,事出必有因。為什麼我們的生命會出現生死輪迴?為什麼文殊菩薩就沒有生死輪迴?為什麼?這絕對不是上帝的意思。因為我們習慣性用妄想在思考事情,文殊菩薩用常住真心在思考事情,“根本”不一樣嘛!什麼叫“根本”?後面會解釋。
佛陀問阿難尊者說:你知道什麼叫根本嗎?你用沙去煮飯,你用沙放到電鍋裏面去煮,煮了三個小時,這個叫作什麼?這叫作熱沙。你不可能煮成飯,因為飯的根本是米。你沒有找到米,你一輩子就不可能煮成飯。意思就是說,你沒有找到常住真心,你就用你這個妄想的心,隨着外境這樣動——遇到好的因緣你就開始學佛,遇到不好的因緣你就放逸。你一輩子不可能成就無上菩提,因為你依止的是妄想,你的根本是妄想。一個虛妄的根本不可能創造一個真實的功德,就好像說你今天用的是沙,你一輩子煮不出飯。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