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三國演義》83
【曹操對龐統的連環計大為讚賞,當即就讓人去打造鐵索連環。
龐統又道,自己願意為他去說降江東豪傑,周瑜敗了,那麼劉備敗也是早晚的事情。曹操大喜,說若果真如此,會封他為三公。
龐統卻搖頭,說自己不為富貴,只是為了解救江東百姓。接着他又請求曹操,待他渡江后,切勿殺害百姓。】
三國時期的江東百姓們:這,這也是個好人啊!
【曹操當即表示自己愛民如子。】
小五:“曹老闆還真敢說這話啊!被他屠城的百姓們,地上的地下的聽見了這話不得一起罵他啊!”
曹操:……刁民安敢如此!!
三國從北逃難去南的所有人們:呸!!曹賊!!
【龐統說若是手下軍士得勝跋扈,殺人放火,屆時丞相會如何呢?
曹操讓人取來了筆墨,寫下文書蓋上大印,他向龐統保證說,若有人違令,便以此榜文正法!
龐統恭敬地收下了這榜文,對他說,自己走後,他就可以儘快發兵了,不能被周瑜察覺。】
小七:“看小鳳凰的這副做派,誰能想到他是來給曹操下套的啊!”
曹操:我真是謝謝你提醒我啊!!
龐統:小鳳凰,我啊?
劉備也點頭對諸葛亮道:“無論周瑜破曹與否,鳳雛先生此言,都為江東百姓多上了一層保障啊!”
諸葛亮道:“士元心懷天下,實乃有志之士!”
劉備又想說什麼,但看看諸葛亮又沒能說出來。
倒是諸葛亮猜到了他的想法,問:“主公可是想要龐士元?”
劉備有些猶豫:“我得先生已是大幸,但,可否?”
諸葛亮笑道:“有何不可?我這便給士元寫信,之前恐他去了別處,可如今嘛…”
之前想龐統未必願意出來,二則也是劉備那時勢力單薄,但如今天幕出現,播放了《三國演義》電視劇,進展到現在的劇情,劉豫州也馬上要成為真正的劉荊州了。自己現在再邀請龐統,他未必會拒絕了。
【龐統獻完了策,就按照說辭拜別曹操,準備渡江,去“說降江東英傑”了。
但在他準備上船前,卻被一人叫住,說黃蓋來詐降,闞澤來獻降書,你又來獻連環計,是怕八十萬曹軍殺不盡、燒不絕嗎?
來人正是徐庶。】
古人們:是哦!曹軍這戰死了那麼多人呢!
【龐統說,元直若是說破我計,江南八十一州百姓的性命就要被斷送了!
徐庶問他,那這裏的八十萬人又如何呢?同樣是芸芸眾生,何故厚此薄彼呢?】
三國百姓們:是啊!都是肉胎人身啊,哪個死了都不會復活啊!
小五:“但曹操手下的軍士之前殺別人也沒手軟過啊!就拿屠城這事來說,曹操和將軍只是下個命令,真正殺人的不正是這些軍士嗎?”
小六:“反正民比兵要無辜太多了!不過本質上還是兵不知為何當兵的緣故,要是他們能弄清這個問題,也不會相互打來打去了!”
所有時代的普通兵們:什麼意思?為什麼來軍中?
為了一口飯?為了活命?被強征來的?我們也沒得選啊!!
小七:“這個問題多少年了都沒人能搞清楚,還是近代出了教員才搞清楚的!”
古人們:這是誰?
小五:“也是,現在外國兵還弄不清這個問題呢。”
小六:“那是他們弄不清嗎?那是外國那些領導層們不想本國人搞清楚,不然世界人民早就完成大團結了!”
百姓們:真的嗎,只要弄懂了這個問題,他們就再也不用打仗了嗎?
帝王們:聽上去這並不是什麼利於他們的話啊!
小五三人隨口說完就繼續看劇了,全然不知這些話在各朝代將要掀起怎樣的風浪。
……
【徐庶對龐統說這些話,到底不是要說破他的計策,而是因為即將到來的戰火,想讓龐士元為他想一個脫身之計。】
北地軍士們:錯付了!到底是錯付了!這個徐元直,果然跟他們不是一條心!!
徐庶:我現在還是皇叔這邊的人啊,為什麼要跟北地人一條心啊!
【龐統教徐庶,你可暗中教人在營中散佈謠言,就說西涼的馬騰、韓遂謀反,正殺去許都,曹操聞言必然驚慌,到時你就自告奮勇前往守關,豈不就此脫身?】
馬騰:謠言,謠言!!
劉備&孫權:這兩個不趁着這大好的時機去偷襲許都,也是夠蠢的!
【曹操去查看鐵索的打造情況,卻聽見祭酒師勖正在檢查樂鍾,並因要求嚴苛讓人重造。曹操對他說,自己要在踏平江東前,在樓船上置酒設樂,以歌舞助軍威。自己會給他將二十首樂府歌詞,屆時要譜以古樂來唱和。】
小七:“差點忘了被建安文學支配的恐怖了!”
三國人:建安,文學?
小五:“無所謂,我已經過了全文背誦的時候了,我現在無所畏懼!”
三國其他人:什麼意思?後世人要背曹操的詩?
憑什麼!!
曹操:如此看來,後世人也不是全然不可取嘛!
今晚兩集結束后,天幕並沒有繼續,而是很快就散去了。
不少人等在那裏,可到底也沒能如願,也只好接連回去睡覺。
但對於有的人來說,這覺就沒辦法睡好了。
清朝不少跟外國人接觸,有了些許見識的能人們都忍不住開始思考,究竟戰爭的本質是什麼。
雖然西方此時也有了些變化,文藝復興也確實產生了些影響力。但這些對中原來說,還產生不了什麼影響,因為整體上來看,東方還是領先於西方的。
但西方人自己不這麼覺得,他們覺得自己可進步太多了,於是遠渡重洋來到東方,就是希望自己能夠把文明帶到這裏來。
故而與不少洋鬼子打過交道,再加上天幕後世女子時不時的話語,不少能人開始思考得更深更遠,對於西方的進步書籍也不再一味看不上。
而今晚過後,他們再重讀那些書籍,聽到傳教士等人的言論后,不禁思考得更遠、更深。
文明相碰產生的火花與變化也開始更深地影響這片古老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