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青年才俊的實力
王謙的聲音中透露出堅定的信念。
蘇詡轉過身來,目光中流露出讚許,“王侍讀,有你這樣的青年才俊。
大秦的未來定會更加光明。
明日我會詳細說明我的計劃。”
次日,王謙準時抵達蘇詡的府邸。
他被引入書房,蘇詡已在案前等候,桌上攤開着幾卷竹簡,顯然是早已準備好的資料。
“王侍讀,請坐。”蘇詡微笑招呼,待王謙落座后,親自為他斟了一杯茶。
“多謝蘇大人。”
王謙心中感激,端起茶盞抿了一口,隨即問道,“不知蘇大人今日所言之計劃,究竟為何?”
蘇詡凝重地點了點頭,將一份竹簡推到王謙面前。
“這是我近期一直在思考的政見,關於如何重振朝綱,興旺大秦。”
王謙展開竹簡瀏覽,只見上麵條理分明地列出數條建議。
從基層官員的選拔任用,到民生經濟的調整,一一詳盡分析。
他不禁讚歎道:“這些建議若能付諸實踐,必定會對國家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是啊,但這需要諸如你我這樣的有志之士同心協力,才能逐步推動。”蘇詡語氣堅定。
王謙思索片刻,提出疑問:“但尚書令一職畢竟高位,蘇大人您同時面對的阻力也不小,尤其是守舊派那邊...”
“所以我才需要你的幫助。”
蘇詡看向王謙,目光中充滿期待,“年輕人的力量不可小覷,你們的聲音足以直達天聽。”
王謙鄭重其事地點頭,“我會在翰林院多多組織研討,集思廣益,爭取讓更多人認同您的理念。”
“太好了!”蘇詡欣慰道,“我已提筆擬好了奏章,待時機成熟,希望得到你的支持。”
兩人就未來的動向交換了意見,彼此間的默契愈發深入。
此時,書房外傳來一陣輕輕的敲門聲。
“進來。”蘇詡應聲道。
門輕輕推開,是蘇詡的侍從送來了一封密函。
蘇詡接過,解開封蠟,略一瀏覽,眉頭微蹙。
“出什麼事了嗎?”王謙關切地問。
“是陛下召我即刻入宮。”
蘇詡將密函遞給王謙,只見上面寫着幾行字:“速入宮面君,商議國事。”
王謙讀罷也不由得神情一肅,“看來,宮中局勢也有變動。”
“無妨,這正是我們發揮作用的機會。”
蘇詡站起身,整了整衣冠,“王侍讀,今日就到此為止,我們保持聯繫,齊心協力。”
王謙點頭,“蘇大人,我會隨時關注事態發展。”
二人走至門口,蘇詡目送王謙離開,然後匆匆跨上馬車,直奔皇城。
一路上,蘇詡心中權衡利弊,思緒萬千。
他料想這次召見定非尋常,或許與自己近日的言論有關。
然而,無論如何。
他都不會退縮,因為這是他心中堅持的信念。
大殿之內,輝煌莊嚴。蘇詡被引導至殿中,只見皇帝端坐在龍椅上,神色莫測。
“蘇卿。”
皇帝抬首,看向蘇詡,聲音中帶着些許威嚴,“聽聞你有一套施政方略?”
“回稟陛下,確有一些淺見。”
蘇詡沉聲答道,隨後將自己的建議條分縷析地陳述。
皇帝微微頷首,“你的想法甚合朕意,不過,此次召你前來,乃因朝中有些不和諧的聲音,朕意欲聽聽你的看法。”
蘇詡略一沉吟,心中已然明了幾分,“陛下所指,莫不是朝中的頑固派系?”
皇帝目光炯亮,示意蘇詡繼續說下去。
“臣認為,任何改革都需順應潮流,不拘一格。
若一味拘泥於舊制,恐大秦難有大發展。”蘇詡語氣篤定。
“好!”皇帝撫掌稱讚,臉上浮現出欣慰的笑容,“蘇卿果然是國之棟樑。”
正待進一步討論時,忽有內侍來報:“東宮儲君求見。”
蘇詡和皇帝對視一眼,皆略顯訝異。
“讓太子進來。”皇帝說道。
片刻后,太子闊步走入大殿,向皇帝和蘇詡行禮。
“父皇,蘇大人。”他的神情雖有些緊張,但目光清澈。
“何事如此匆忙?”皇帝問道。
太子直言道:“兒臣有件事想與蘇大人商議。”
皇帝微微眯眼,“哦?那正好,蘇卿亦在此,有什麼事,不妨直言。”
太子看向蘇詡,神情坦誠,“蘇大人,上次您在殿上的發言,讓兒臣深受啟發。
兒臣也想為國家獻上一份微薄之力,不知可否請教?”
蘇詡心中微感意外,但很快露出欣慰的笑容,“太子殿下有心為國,實乃百姓之福,臣自當效犬馬之勞。”
三人就在大殿中展開了一場熱烈的討論,氣氛融洽。
直到傍晚,殿外暮色四合。
蘇詡才辭別皇帝與太子,步出皇宮。
踏上歸途時,他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暖流。
而與此同時,王謙則在書房中奮筆疾書,將白日的討論心得記錄下來。
他隱約預感,這一頁篇章,或將是未來大秦歷史中重要的一筆。
數日後,王謙收到了來自蘇詡的新消息。
在信中,蘇詡提到與太子的合作進展順利,並邀他再次前往商議進一步的行動方案。
王謙見信后,心中燃起新的動力。
他立刻整理行裝,準備再次拜訪蘇詡。
夜幕降臨,星光璀璨。
王謙在心中暗暗期許:明日,又將是一個全新的開始。
“王侍讀,您來得真及時。”蘇詡在府邸門口迎接道,神情中難掩喜悅。
“蘇大人,是有什麼新的進展嗎?”王謙急切地問。
“正是,太子殿下已有意願協助我們的計劃。”蘇詡邀請王謙入內,邊走邊說。
兩人進入書房,窗外皓月當空。
他們坐定后,開始了新一輪的激烈討論。
“太子殿下打算如何實施改革?”王謙問道。
“殿下希望從根本上改善吏治,尤其是加大對地方官員的考核力度。”蘇詡詳細解釋。
王謙點點頭,若有所思,“這樣一來,可以從根源處規範官員行為,這一步走得很穩健。”
“沒錯。”蘇詡贊同道,“不過,我們也要考慮到可能出現的反對聲音...”
王謙笑了,“那正是我們存在的意義,協助化解這些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