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遭瘟的韓某人
大宋治平二年三月十三日,桓王趙策英一行人終於回到闊別近兩年的汴京城。
北城門口,韓明特意帶着一幫韓黨官員出城迎接。
至於守舊派那邊,現在估計已經看清楚英宗皇帝到底是站在哪一邊的了。
為此好不容易被呂寶臣安撫下來的這幫舊派,直接就擺開陣勢,要和韓明等新派官員,鑼對鑼鼓對鼓的好好做一局。
可惜韓某人不當人,直接讓桓王等人借巡鹽之際,把這幫守舊派的根子給撅了。
面對此時偷偷摸摸完成清丈土地任務的韓明一夥,就算是韓章、曾明仲、張昇這些支持他的大相公們,都是有些氣的不行。
畢竟接下來配套實施的‘一條鞭法’政策,算是動了整個大宋統治階級。
這些文臣士人、鄉紳地主,可都是所謂的‘偷稅漏稅’的大戶。
以前仗着隱瞞戶籍人口土地等招數,外加皇權不下縣的行政管理,他們這幫人可是瞞着朝廷兼并了大量土地,還不用上稅。
這讓古代封建王朝到了中後期,基本都面臨財政枯竭的現象。
隨後就是各種變着法的攤派地方收取苛捐雜稅,以致底層百姓生活困頓,時間一長,釀成民怨,就會衍生出大量造反叛亂之說。
韓明這一手狠啊!可謂打蛇打七寸,讓這些大地主階級完全懵了。
“一條鞭法?好一個一條鞭法,竟然要合併稅收,這不是直接斷了所有人的財路?!”
“這個韓靜遠是不是忘記了自己的出身,他韓家在大宋也是首屈一指的文人世家,底下的土地人口資源只多不少!!!”
“想要用我們的土地稅收充實國庫財政,哪有那麼便宜的事兒!”
“必須要讓朝廷和官家看到我們的態度,否則豈不是讓這個叛徒和那些泥腿子騎在我們頭上胡作非為了?!”
“韓侯這次過分了!完全就是為了自己的名聲不顧大宋子民的生存!”
“對!咱們要參他!”
“若是不行,我等集體告老還鄉——!”
“。。。。。。”
東京府某一處的宅院裏,匯聚着不少老少官員,看情況,多數都是朝廷在京五品官員。
他們言語間對於韓明的和整個新派都是滿滿的厭惡和反感,恨不得生吞對方!
而在宅院陰暗角落,一道黑影仔細觀察一番,將在場之人的名字和樣貌記下后,一個飛身縮進旁邊門戶,然後輕鬆找到路離開此地。
不消一刻鐘功夫,接待完桓王一行人的韓明趕回了侯府,進到書房的第一時間就是取出永曾帶來的消息。
“侯爺如晤,末將......”
韓明翻閱着手中洋洋洒洒的書信,不由得嘴角勾起一絲冷笑。
“看來有些人已經坐不住,想要聯合起來參本侯?!”
韓明嗤笑一聲,把信件拍在桌子上,身後的永曾立馬神色一動,有些驚訝的看着自家侯爺。
“那就給他們添一把大火,助助聲勢。”
“永曾,把介甫等人收攏的‘官紳一體當差納糧’的意見拿出來,本侯要給他們來個刺激的!”
韓明嘴角帶着一絲壞笑,讓永曾不由得打了個冷顫。
三月十七日,在預備了一番后,英宗皇帝特地召開了一次朝會,意在討論一下在全國開展改革變法的議題。
桓王趙策英主動將新編《治平年魚鱗冊》進獻英宗皇帝,結果引發了朝廷官員一片嘩然。
隨後在司馬君實無奈和無能為力眼神之下,諫官唐介、趙拚二人聯袂而出。
“陛下,臣等參樞密副使、參知政事、安陽侯韓明居心不良,意圖不軌,未經朝廷旨意,私自假傳‘清丈全國土地’命令。”
“陛下,小韓相公對內結黨營私,擅權專政;對外私自挑起第二次宋夏之戰,可謂用心險惡。”
“為肅整綱紀,請陛下嚴查韓侯,以儆效尤——!”
唐介和趙拚的話瞬間引起朝廷的喧嘩,同時也引起不少人的共鳴。
“陛下,唐大人與趙大人所言甚是,韓侯居功自傲,肆意妄為,有違為臣之道,當嚴懲以正朝綱!”
“陛下,臣附議!”
“陛下,臣附議!”
“陛下,......”
“。。。。。。”
群臣激憤,洶湧澎湃,這一下,韓明似乎成為了眾矢之的。
上首的英宗皇帝眯縫着雙眼,揣着雙手一聲不吭的看着發言的官員。
而文武官員之首的韓章、曾明仲、張昇、歐陽文忠、桓王趙策英、顧廷燁、沈從興等人都面面相覷,不由得看向一言不發的韓明。
結果發現這小子和上首的官家同樣的神情動作,不由得氣笑了。
看到韓明無動於衷,這可把唐介、趙拚二人氣壞了,更加兇猛的數落韓某人的罪過。
半晌過後,發現官家沒有跟着應和,所有官員的都愣在原地,有些奇怪的瞅了兩眼面無表情的英宗皇帝。
“韓侯,台諫兩院參你的這些,你有何話可說。”
英宗皇帝才不在乎這些官員的參奏,無非就是“虱多不癢,債多不愁”。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陛下,臣覺得,當此時,應該迅速落實‘一條鞭法’的各項內容。”
“同時臣這裏還整理了一份‘官紳一體當差納糧’,大致內容為:官員地主也必須繳納賦稅。”
“即應廢除官員、地主免稅的特權。”
“先仁宗皇帝執政四十餘年以來,如今國家財政出現危機,稅收收入有限。”
“皆因固有的社會階層中,考取功名者免徭役賦稅的制度,官員地主一類真正富有的人卻不需上交多少賦稅。”
“如此一來,不但使財政負擔落在窮苦百姓身上,而且造成國庫空虛。”
“因此臣以為當出台此政策優化稅收結構,使社會富有階級承擔更多的稅收責任。”
韓明從官袍袖口裏掏出了一份文書呈遞而上,而他的話讓有些喧鬧的朝堂瞬間變得鴉雀無聲。
隨後朝廷之上徹底炸了鍋,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看着這個年輕人,再也壓抑不住內心的恐懼大罵出聲!
“韓侯這是何意?我等乃是詢問為何私自假傳命令,而不是提問關於改革變法之事。”
“小韓相公這是避重就輕嗎?!”
“韓大人!!!不當人子也——!”
“韓靜遠——!你個遭了瘟的——!這是準備把大家都推進深淵嗎?!”
“官紳一體當差納糧?!這是妖法邪術,不是正道之法,此等改革變法,無異於將大宋毀於你手——!”
“陛下——!萬萬不可觀閱此等妖邪之書,此乃禍國殃民之言——!”
“陛下三思啊——!韓明這是禍亂朝政,將陛下和百官置於何地啊!”
“。。。。。。”
群情振奮,比起之前參奏的時候還要給力。
這幫大臣被韓明的這一手給嚇得連拿玉笏的力氣都沒了,一種名為‘滅頂之災’的東西不斷盤桓在他們的頭頂。
納稅?!
這是這幫大臣這輩子都沒聽過的東西,憑啥要他們納稅?!
本來清丈土地后的一條鞭法就讓他們少搜刮和剝削了不少利益,現在還要他們納稅,這不是要老命嗎?!
總之,再韓某人這一手之下,基本再也沒有多少人選擇參奏他了。
現在要的就是乾死韓明這廝,才能緩解內心的恐懼。
而在英宗皇帝、韓章等人眼裏,韓明這一手‘已讀亂回’也把他們嚇得夠嗆。
雖然群臣不再參奏他了,但是更加洶湧的浪潮拍向了對方。
“看樣子韓某人的話有點沒解釋清楚,引得大家有些誤會了?!”
韓明嘴角壓抑不住的勾了起來,讓唐介等人心裏一沉。
完犢子了,不會又讓這小子套進去了吧?!
“韓侯莫要在朝堂之上言語玩笑,有何話儘管說來。”
英宗皇帝現在都被韓明這一手搞怕了,讓官紳納稅,這可是千年以來,所有王朝都沒有做過的事情,這樣明晃晃的讓韓明拿出來,這不是要引起大亂嗎?!
“陛下,所謂官紳一體當差納糧,最大的功效在於對紳衿有所節制,對不法紳衿有所打擊。”
“同時有效調節紳衿、平民、大宋官府三者關係,使得三者間的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緩和。”
“保護官府和平民的正當權利,維護大宋的有效統治!”
“然而這些並不是與他們為敵,有的地方官為得百姓稱譽,故意摧折鄉紳,但是鄉紳或者是父祖,或者是本人為國效勞,這樣的簪纓之族,不能故意壓抑他們。”
“對士紳應分別情況,區別對待:品行端方的,應當加以敬禮,以為四民之表率,一定程度少收稅或不收稅;”
“有一般過愆的,則勸誡之,令他改正,正常收稅;對那些不肯改過的,就應當以法懲處,加大徵稅。”
“以此來節制他們的不法行為,推動士紳階級的精神道德建設,緩解與平民的衝突,保證朝野的穩定!!!”
韓明的一番話出口,所有人都陷入沉默,他們都在思考這項政策的可行性。
結果發現這尼瑪不就是給他老韓家做準備嗎?!
他韓家一系,不說前朝,就是從本朝開始,又是開國元勛,又是治理地方,保境安民,數代以來,借勢品行端方,從不欺壓平民。
甚至時時回饋鄉里,捐款賑災,總之就是有道德的簪纓之家、書香世家,更是在安陽一帶出了名的好。
這要是按照韓某人的意思,他家可以少納稅或者不納稅。
而旁的人家,凡是有欺壓百姓、擅自壓迫剝削百姓,就得往死里納稅,這不是要老命了嗎?!
唐介回頭一看,發現不少家世清白,祖上有德的官員都在思索,不由得心裏一沉。
尼瑪!這是被分解拉攏了!!!
這幫人肯定覺得韓明這一手還行,畢竟能夠不納稅或者少納稅,這不就代表自家的道德水平嗎?!
古代文人就好這一口,就算是裝的,也能讓人感覺到自家品德優良。
如此一來,這幫士紳官員為了在民間有個好口碑,勢必會善待和拉攏平民,不敢過多壓榨。
一方面士紳官員之家省下稅款,一方面給老百姓創造了較為安穩的生活,同時也有效增加了國庫稅收。
一箭三雕!!!
韓明這一招,在眾人看來,堪稱神來之筆,一下子解決了大部分社會問題。
英宗皇帝嘴角含笑,望着器宇軒昂的青年,不由的心裏點頭讚歎。
“真不愧是我漢家麒麟子!”
而在韓明這裏,他只覺得幸好有前世‘營銷’的理念打抵,也幸好古人吃道德綁架這一套,要不然今天這事,可不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