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癲癇發現原因以及緊急治療方法和注意事項

第52章 癲癇發現原因以及緊急治療方法和注意事項

癲癇發作前的徵兆多樣。

部分患者會有軀體感覺先兆,比如肢體出現麻木感或者針刺感;還有的會有視覺先兆,像看到閃光、黑點等;也可能出現聽覺先兆,如聽到不存在的鈴聲、嗡嗡聲。

另外,有些患者會產生嗅覺先兆,例如聞到燒焦味、刺鼻的化學藥品味等異常氣味。情緒上也可能出現變化,如焦慮、不安、壓抑或者易激惹等。

還有部分患者會有頭暈、上腹部不適的感覺,或者是產生似曾相識的錯覺。不過,也有患者沒有任何徵兆直接發作。

癲癇發作前的徵兆是在癲癇發作之前出現的一些跡象。這些跡象比較輕微,如軀體感覺異常(肢體麻木、刺痛)、視覺異常(閃光、黑點)、聽覺異常(聽到不存在的聲音)、嗅覺異常(聞到怪味)、情緒變化(焦慮、易激惹)、頭暈或腹部不適等,它們可以看作是發作的預警信號,提醒患者可能即將發作。

癲癇發作的癥狀主要是大腦神經元異常放電后引起的一系列表現。比較典型的是全身強直-陣攣發作,患者會突然意識喪失、跌倒在地,隨後全身肌肉強直收縮,頭後仰、雙上肢屈曲強直、雙下肢伸性強直,可能伴有呼吸暫停、面色青紫,接着陣攣期,全身肌肉有節律地抽動,口吐白沫,還可能會咬傷舌頭、小便失禁。部分性發作時,患者可能只有局部肢體抽搐、感覺異常或者短暫的意識障礙等。簡單來說,發作癥狀比發作前徵兆要嚴重得多,而且是疾病發作當時的主要表現。

當癲癇發作時,以下是一些急救措施:

首先,要保持冷靜,不要驚慌。讓患者側躺,這樣可以防止口中分泌物或嘔吐物堵塞呼吸道而導致窒息。如果患者處於站立位或坐位,要輕柔地幫助其順勢躺倒。

其次,要鬆開患者的領帶、腰帶等束縛物,便於患者呼吸順暢。同時,把周圍可能對患者造成傷害的物品移開,比如尖銳的物體、熱的東西。

一般情況下,不要強行按壓患者的肢體,因為可能會導致患者骨折或脫臼。如果抽搐持續時間超過5分鐘或者患者頻繁發作,要立即呼叫急救人員。

有癲癇病史的患者在日常護理中要注意多個方面。

在生活習慣上,要保持規律作息,避免熬夜和過度勞累,保證充足的睡眠。同時,要盡量避免情緒的大幅波動,如焦慮、緊張、憤怒等,保持情緒的穩定。

在飲食方面,要均衡營養,避免過飢或過飽,減少辛辣、刺激性食物和酒精的攝入,這些可能會誘發癲癇發作。

患者服藥必須嚴格遵循醫囑,不能自行增減藥量或停葯。家屬可以幫助患者記錄發作情況,包括發作時間、癥狀等,這有助於醫生調整治療方案。

此外,患者進行體育活動時要謹慎,避免參加如登山、游泳、駕駛等高危活動,防止在活動過程中發作而發生意外。

早餐

-燕麥粥:燕麥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B族等,加水煮成粥。

-水煮蛋:提供優質蛋白質。

-小番茄:富含維生素C和番茄紅素。

午餐

-糙米飯:糙米相較於白米含有更多的膳食纖維和維生素。

-清蒸魚:優質蛋白質來源,且容易消化。

-清炒時蔬(如西蘭花、胡蘿蔔、木耳):西蘭花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胡蘿蔔有豐富的胡蘿蔔素,木耳能促進腸道蠕動。

晚餐

-紅薯:富含膳食纖維、澱粉等。

-蝦仁炒西葫蘆:蝦仁是高蛋白食物,西葫蘆含有多種維生素。

-涼拌菠菜:菠菜含鐵和葉酸等營養成分。

加餐(可在兩餐之間)

-酸奶:富含蛋白質和鈣,有助於消化。

-堅果(如杏仁、腰果,少量):含不飽和脂肪酸和微量元素,但要注意控制量,因為堅果熱量較高。

癲癇患者日常飲食有以下注意事項。

首先要保證營養均衡,攝入足夠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的新鮮蔬菜和水果,像菠菜、橙子等。也要適量攝入優質蛋白質,例如瘦肉、魚類、豆類等。

其次,要避免食用可能誘發癲癇發作的食物。應減少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攝入,如辣椒、芥末等,這些食物可能刺激大腦神經。還要避免飲酒和含有咖啡因的飲品,如咖啡、濃茶等,因為酒精和咖啡因可能會影響大腦神經元的興奮性,增加癲癇發作的風險。

另外,要注意飲食規律,避免過飢或過飽,盡量保持少食多餐的良好飲食習慣。

大多數水果癲癇患者都可以食用,但有一些需要注意。

比如荔枝,大量食用可能會引起低血糖,而低血糖可能誘發癲癇發作。榴槤是一種高熱量、高糖的水果,過量食用可能會影響血糖水平,間接對病情產生不利影響。另外,一些容易引起過敏的水果,如果患者對其過敏,食用后可能會引起過敏反應,導致身體出現應激狀態,從而有可能誘發癲癇發作,像芒果,部分人食用後會出現口唇腫脹、皮疹等過敏現象。

癲癇發作癥狀

一、全面性發作

(一)強直-陣攣發作

強直-陣攣發作是癲癇全面性發作中較為典型且常見的類型。發作初期,患者會突然喪失意識,常伴有一聲大叫,然後摔倒在地。緊接着進入強直期,全身骨骼肌持續性收縮,肌肉呈現強直狀態。頭後仰,雙眼上翻,上肢內收前旋,下肢伸直,牙關緊閉,呼吸肌也參與強直收縮,可導致呼吸暫停,面色由正常逐漸轉為青紫。強直期持續數秒至數十秒不等,一般不超過1分鐘。

之後進入陣攣期,全身肌肉有節律地收縮與鬆弛,陣攣頻率逐漸減慢,鬆弛期逐漸延長。陣攣幅度逐漸增大,可從輕微的抽動發展到劇烈的全身抖動,同時伴有口吐白沫,可能會因咀嚼肌收縮而咬傷舌頭,還會出現大小便失禁。陣攣期持續約1-3分鐘。發作後期,患者的陣攣停止,呼吸逐漸恢復正常,面色也由青紫轉為紅潤。患者隨後進入昏睡狀態,意識逐漸恢復,但蘇醒后常伴有頭痛、全身酸痛、乏力等癥狀,對發作過程不能回憶。

(二)失神發作

1.典型失神發作

典型失神發作主要見於兒童和青少年。發作時患者突然停止正在進行的活動,如正在說話時突然中斷,手中的物品掉落,眼神發獃,對外界刺激沒有反應。發作過程中患者的意識完全喪失,但一般不會摔倒,持續時間很短,通常為5-20秒。發作結束後患者可立即恢復原來的活動,沒有明顯的發作后狀態,每天可發作數次甚至數百次。在發作時可伴有輕微的陣攣、自動症(如舔唇、吞咽等)、失張力(頭部或肢體突然下垂)等表現,但這些表現相對較輕。

2.不典型失神發作

不典型失神發作的起始和終止都比典型失神發作緩慢。意識障礙的程度也相對較輕,發作持續時間較長,可能超過20秒,甚至可達數分鐘。這種發作常伴有明顯的肌張力改變,如肌肉鬆弛或部分肌肉張力增高。不典型失神發作多發生於有瀰漫性腦損害的患者,尤其是伴有智力障礙的兒童。

(三)肌陣攣發作

肌陣攣發作表現為肌肉快速、短暫、觸電樣收縮,可累及全身肌肉,也可局限於某一肌群,如上肢、頸部、面部等。如果是全身肌陣攣發作,患者可能會突然向前或向後傾倒。如果是局部肌陣攣,比如上肢肌陣攣,會表現為手臂突然快速抽動,手中物品可能被甩出。發作可單個出現,也可快速連續發作,多在清晨醒來或入睡時發生,也可因聲音、光線等刺激誘發。

(四)陣攣性發作

陣攣性發作僅表現為全身重複性陣攣性抽搐,沒有強直期。發作時患者的雙側肢體呈節律性抽動,頻率逐漸減慢,幅度逐漸增大,可伴有意識喪失。發作持續時間較短,一般為1-2分鐘,發作后可出現短暫的昏睡或意識模糊狀態。

(五)強直性發作

強直性發作表現為全身或部分肌肉強烈持續的強直性收縮,可使肢體固定在某種緊張的姿勢。如頸部和軀幹強直性伸展,頭後仰,雙眼上翻,牙關緊閉;上肢伸直上舉,下肢伸直,常伴有面色蒼白或潮紅、瞳孔散大等。發作持續時間一般為5-20秒,多不超過1分鐘。發作可影響呼吸肌,導致呼吸暫停,發作後患者意識模糊或昏睡。

(六)失張力發作

失張力發作時患者全身或部分肌肉突然張力喪失,不能維持原有的姿勢。如果是全身失張力發作,患者可突然倒地,像一個“破布娃娃”一樣,表現為鬆軟無力;如果是局部失張力,可表現為頭下垂、肢體下垂等。發作持續時間較短,一般為1-2秒,可伴有短暫的意識喪失,發作後患者可立即恢復正常活動。

二、部分性發作

(一)單純部分性發作

1.運動性發作

-局灶性運動性發作:發作時表現為身體某一局部的不自主抽動,常見於一側眼瞼、口角、手指或足趾,也可涉及一側面部或肢體。抽動可從局部開始,逐漸擴展至同側其他部位,稱為傑克遜發作。例如,發作從手指開始,逐漸蔓延到手腕、前臂、上臂,甚至面部,但不伴有意識障礙。發作持續時間較短,數秒至數分鐘不等。

-旋轉性發作:患者以身體某一部位為中心,如頭部或眼球,向一側作快速旋轉動作,可伴有肢體的扭轉。發作時患者意識清楚,但無法控制自己的動作。

-姿勢性發作:發作時患者會出現某種特殊的姿勢,如一側上肢外展,肘部半屈,頭向同側扭轉,眼睛注視着該側手部。這種姿勢通常較為刻板,持續時間較短。

2.感覺性發作

-軀體感覺性發作:表現為身體某一部位的麻木、刺痛、觸電感等感覺異常。這種感覺可以是局限於一處,如手指的麻木感,也可以逐漸擴散,如從手部向上蔓延到上肢。發作可單獨出現,也可在發作后出現局部肌肉的抽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視覺性發作:患者可出現簡單視幻覺,如閃光、亮點、暗點、黑蒙等,也可能看到複雜的視覺形象,如人物、場景等。視覺發作的部位通常與大腦枕葉病變有關,發作時患者意識清楚,可描述所看到的景象。

-聽覺性發作:表現為聽到簡單或複雜的聲音,如嗡嗡聲、鈴聲、音樂聲、講話聲等。聽覺發作常提示大腦顳葉病變,患者在發作時可能會四處尋找聲音來源,但意識不受影響。

-嗅覺性發作:患者突然聞到難聞的氣味,如燒焦味、腐臭味、刺鼻的化學氣味等,這種嗅覺異常往往是發作性的,沒有外界相應的氣味來源,多與顳葉內側病變有關。

-味覺性發作:患者感覺到口中有特殊的味道,如苦味、酸味、鹹味等,發作短暫,可伴有流口水等表現。

3.自主神經性發作

表現為發作性的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常見的癥狀包括上腹部不適、噁心、嘔吐、面色蒼白或潮紅、出汗、瞳孔散大、心率加快或減慢、小便失禁等。這些癥狀可單獨出現,也可組合出現,發作持續時間不等,一般沒有意識障礙,但如果發作嚴重,可伴有意識改變。

4.精神性發作

-記憶障礙發作:患者可出現對熟悉事物的陌生感(似曾相識感)或對陌生事物的熟悉感(舊事如新感)。這種記憶障礙發作短暫,可伴有輕微的意識模糊。

-情感障礙發作:表現為突然的情感變化,如恐懼、焦慮、憤怒、愉快、憂鬱等,情感發作與周圍環境不相稱,患者可能會在沒有明顯誘因的情況下突然大哭或大笑。

-錯覺發作:患者可產生各種錯覺,如視物變大或變小(視物顯大症或視物顯小症)、距離感改變、物體形狀改變等,也可能出現時間錯覺,感覺時間過得過快或過慢。

-複雜幻覺發作:患者可出現複雜的幻覺,如聽到有人在和自己說話、看到複雜的場景並感覺自己參與其中等,這種幻覺具有一定的故事性和情節,可伴有意識模糊。

(二)複雜部分性發作

複雜部分性發作常伴有意識障礙,發作起始可以是單純部分性發作,隨後出現意識障礙,也可以一開始就有意識障礙。發作時患者可表現出一些自動症,即患者在意識模糊的狀態下出現一些看似有目的,但實際上沒有真正意圖的行為。常見的自動症表現如下:

1.口咽自動症:患者會出現不自主的咀嚼、舔唇、吞咽、咂嘴等動作,好像在吃東西或品嘗味道。

2.手部自動症:患者雙手會有一些無目的的動作,如摸索、搓手、解紐扣、拉衣服等。

3.行走自動症:患者突然站起來,開始無目的地行走,甚至奔跑,但行走路線往往是不規則的,可撞到周圍的物體,對周圍環境沒有正常的感知。

4.言語自動症:患者會發出一些簡單的聲音,如哼哼聲、呼喊名字等,或者說出一些無意義的詞語、短語,甚至是唱歌等。

複雜部分性發作持續時間一般為1-3分鐘,發作後患者對發作過程不能完全回憶,常伴有意識模糊、頭痛、嗜睡等發作后狀態。

三、癲癇持續狀態

癲癇持續狀態是一種嚴重的癲癇發作形式,是指癲癇連續發作之間意識尚未完全恢復又頻繁再發,或發作持續30分鐘以上不自行停止。癲癇持續狀態可分為全面性發作持續狀態和部分性發作持續狀態,其中全面性強直-陣攣發作持續狀態最為危險。

在全面性強直-陣攣發作持續狀態時,患者持續處於強直-陣攣發作狀態,肌肉持續強烈收縮和抖動,可導致嚴重的代謝紊亂,如高熱、酸中毒、低血糖、電解質紊亂等。長時間的發作會引起腦缺氧、腦水腫,進一步加重腦損害,可導致患者昏迷、呼吸循環衰竭,甚至死亡。患者在發作過程中還可能出現心律失常、肺部感染等併發症。部分性發作持續狀態也可導致局部腦功能受損,如長時間的局灶性運動性發作持續狀態可引起肢體癱瘓(Todd麻痹)等。

總之,癲癇發作癥狀多樣,不同類型的發作有其各自的特點,準確識別這些癥狀對於癲癇的診斷、治療和患者的護理都至關重要。了解癲癇發作的癥狀可以幫助患者家屬和周圍人在發作時採取正確的急救措施,減少發作對患者造成的傷害。同時,醫生也可以根據發作癥狀來判斷癲癇的類型和定位病灶,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

癲癇全面性發作是大腦神經元異常同步放電導致的,涉及雙側大腦半球。主要發病原因如下:

遺傳因素

-許多癲癇綜合征與遺傳有關。例如,兒童失神癲癇具有明顯的遺傳傾向,相關基因的突變會使神經元的興奮性和抑制性平衡被打破。正常情況下,大腦內的興奮性神經遞質(如谷氨酸)和抑制性神經遞質(如γ-氨基丁酸)相互作用,維持神經元的正常活動。而這些基因異常可能影響神經遞質的合成、釋放、攝取或代謝過程。像某些基因缺陷會導致γ-氨基丁酸受體功能下降,使抑制作用減弱,大腦神經元更容易產生同步異常放電,從而引發全面性癲癇發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腦部結構異常

-先天性腦部發育異常:在胚胎髮育過程中,如果出現問題,就可能導致大腦結構異常。如無腦回畸形,這種情況下大腦皮質的分層和摺疊出現障礙,神經元的正常遷移和組織構建受到影響。神經元不能形成正常的神經環路,使得神經電活動容易紊亂,進而增加全面性發作的風險。

-腦腫瘤:無論是良性還是惡性腦腫瘤,都會佔據大腦空間,壓迫周圍組織。腫瘤周圍的腦組織會出現水腫、缺血、缺氧等情況。例如,膠質細胞瘤周圍的神經元會因為血供改變、代謝廢物堆積等因素,導致細胞膜穩定性下降,離子通道功能異常,從而引起神經元異常放電,引發全面性發作。

-腦血管疾病:腦血管畸形是引起癲癇全面性發作的一個因素。當腦血管畸形時,如動靜脈畸形,血液分流會導致周圍腦組織灌注不足,局部腦組織缺氧。同時,畸形血管破裂出血會引起腦部炎症反應,刺激神經元,使神經元的興奮性增加,最終導致大腦神經元異常放電。

腦部感染

-腦炎:病毒、細菌、真菌等病原體感染大腦實質引起腦炎。例如,單純皰疹病毒腦炎,病毒入侵大腦後,會在神經元內複製並擴散,直接損傷神經元。同時,機體的免疫反應會釋放炎症介質,這些炎症介質會幹擾神經元的正常功能,改變神經細胞膜的電位,使神經元更容易產生異常放電,引發全面性發作。

-腦膜炎:主要是感染引起的軟腦膜炎症。炎症可以擴散到大腦皮質,引起大腦皮質神經元的炎症反應。如結核性腦膜炎,結核菌在腦膜上形成結核結節,炎症滲出物會刺激大腦皮質,使神經元的興奮性增高,導致癲癇全面性發作。

代謝紊亂

-低血糖:大腦正常運轉需要足夠的能量供應,葡萄糖是大腦的主要能量來源。當血糖過低時,大腦神經元的能量代謝受到影響。神經元的細胞膜功能依賴於能量來維持離子泵的正常運轉,低血糖會導致離子泵功能障礙,如鈉-鉀泵不能正常工作,使細胞內外離子濃度失衡,神經元細胞膜電位發生改變,從而引發異常放電,導致全面性癲癇發作。

-低血鈣:鈣在神經元的興奮性調節中起着關鍵作用。當血鈣水平過低時,細胞膜的穩定性下降。因為鈣可以抑制神經元的興奮性,低血鈣會使神經元的興奮性增加。例如,甲狀旁腺功能減退患者,由於甲狀旁腺激素分泌不足,血鈣降低,會增加癲癇全面性發作的可能性。

-尿毒症:尿毒症患者體內的代謝廢物不能有效排出,會在體內蓄積。這些毒素會影響大腦的代謝環境,干擾神經元的正常功能。例如,尿素、肌酐等毒素會改變神經細胞膜的通透性,影響神經遞質的代謝,進而引發大腦神經元異常放電,導致癲癇全面性發作。

腦部結構異常引發癲癇全面性發作主要涉及大腦正常生理功能的破壞,使神經元的電活動失去正常的調控,從而產生異常同步放電。

先天性腦部發育異常

-神經元遷移異常:在大腦發育過程中,神經元需要從神經生髮區遷移到它們在大腦皮質中的特定位置,以形成正常的神經網絡。如果出現神經元遷移障礙,如無腦回畸形或多腦回畸形,神經元就不能正確地排列和連接。這會導致神經環路的異常,使興奮信號不能被正常地傳遞和抑制。例如,在正常大腦中,從額葉皮質發出的抑制性神經纖維可以調節顳葉皮質神經元的活動,但在神經元遷移異常的情況下,這些纖維可能無法正確投射,使得顳葉神經元容易過度興奮,進而引發大腦雙側半球的神經元同步異常放電,導致癲癇全面性發作。

-皮質發育不良:大腦皮質的正常分層和細胞構築對於神經信號的處理至關重要。當皮質發育不良時,皮質中的神經元形態、大小和分佈可能出現異常。比如,在局灶性皮質發育不良中,存在異常的神經元類型,如巨大神經元或形態怪異的神經元。這些異常神經元可能具有異常的電生理特性,它們的細胞膜上離子通道的表達或功能可能與正常神經元不同。這種差異會導致神經元的興奮性和自發性放電頻率改變,容易產生異常的電活動,並通過異常的神經連接擴散到雙側大腦半球,引起全面性發作。

腦腫瘤

-機械壓迫和血供改變:腦腫瘤在生長過程中會對周圍腦組織產生機械壓迫。這種壓迫會導致周圍神經元變形,破壞其正常的細胞結構。同時,腫瘤會影響局部的血液循環,造成腫瘤周圍組織缺血、缺氧。例如,當腫瘤壓迫腦血管時,血管狹窄,血液供應減少,神經元無法獲得足夠的氧氣和營養物質。缺氧會使神經元的能量代謝從有氧代謝轉變為無氧代謝,產生大量乳酸,導致細胞內酸中毒。酸中毒會影響神經元細胞膜上的離子通道,如使鈉-鉀離子通道的活性改變,細胞內外離子濃度失衡,引起神經元去極化,增加神經元的興奮性。當這些異常興奮的神經元達到一定數量,並通過神經纖維或神經遞質相互影響時,就可能引發雙側大腦半球的神經元同步放電,導致癲癇全面性發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腫瘤分泌物質的影響:某些腦腫瘤會分泌一些生物活性物質,如腫瘤相關的生長因子或神經遞質類似物。這些物質可以直接作用於神經元,改變它們的生理狀態。例如,一些神經膠質瘤會分泌谷氨酸,谷氨酸是大腦中主要的興奮性神經遞質。過量的谷氨酸會過度刺激神經元上的谷氨酸受體,導致大量的鈉離子和鈣離子內流,使神經元持續去極化,興奮性持續增高。這種異常興奮狀態可以在大腦內擴散,引起雙側大腦半球的神經元同步異常放電,引發癲癇全面性發作。

腦血管疾病

-缺血缺氧:腦血管疾病如腦梗死或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會導致局部腦組織缺血缺氧。在缺血缺氧的早期,神經元會出現能量代謝障礙,如線粒體功能受損,ATP生成減少。ATP減少會使鈉-鉀離子泵功能障礙,導致細胞內鈉離子堆積,神經元去極化。同時,缺氧會使神經元內的鈣離子超載,因為鈣離子通道在缺氧時可能異常開放,而且細胞內的鈣泵也不能正常工作將鈣離子排出。鈣離子超載會激活一系列的酶,如蛋白酶、磷脂酶等,這些酶會破壞神經元的細胞膜和細胞骨架,使神經元的興奮性和自發性放電增加。當這些異常興奮的神經元通過神經纖維和神經遞質與其他腦區的神經元相互作用時,就可能引發雙側大腦半球的神經元同步異常放電,導致癲癇全面性發作。

-出血后的炎症反應:腦血管破裂出血后,血液中的成分如血紅蛋白、鐵離子等會引發炎症反應。這些物質會激活小膠質細胞和星形膠質細胞,它們會釋放大量的炎症介質,如白細胞介素-1β、腫瘤壞死因子-α等。炎症介質會改變神經元細胞膜的性質,使神經元的興奮性增加。同時,出血后的腦組織修復過程中會形成瘢痕組織,瘢痕組織中的神經纖維可能會出現異常連接,形成異常的神經環路。這些異常環路會導致神經電活動的紊亂,容易引發雙側大腦半球的神經元同步異常放電,導致癲癇全面性發作。

癲癇持續狀態:持續時間相關的深入解析

一、癲癇持續狀態的定義與時間界定

癲癇持續狀態(statusepilepticus,SE)是一種嚴重的癲癇發作類型,其經典定義為癲癇連續發作之間意識尚未完全恢復又頻繁再發,或發作持續30分鐘以上不自行停止。這一定義中的時間因素至關重要,30分鐘的界限是基於對癲癇發作嚴重程度和潛在危害的長期臨床觀察與研究得出的。

從生理學角度來看,癲癇發作是大腦神經元異常放電的結果。當這種異常放電持續時間過長,就會對大腦產生一系列不良影響。在正常情況下,大腦具有複雜的自我調節機制來維持神經元的穩定活動。然而,一旦癲癇發作超過一定時間,這些調節機制就會被破壞,進而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導致腦功能的嚴重損害。

二、不同類型癲癇持續狀態的持續時間特點

(一)全面性強直-陣攣發作持續狀態

1.初期短時間發作與累積效應

全面性強直-陣攣發作持續狀態往往開始時可能是一次普通的強直-陣攣發作,但由於某種原因,發作未能終止。在最初的幾分鐘內,患者的身體處於強烈的肌肉收縮和抽搐狀態。強直期時,全身骨骼肌持續收縮,呼吸肌的收縮可能導致呼吸暫停,這一階段通常持續數秒至數十秒。隨着進入陣攣期,肌肉有節律地抽動,這一過程可能持續1-3分鐘。如果在這個階段發作沒有停止,後續就會逐漸發展成持續狀態。在最初的幾次短時間發作中,雖然大腦已經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但由於時間較短,身體的代償機制還能在一定程度上維持內環境穩定。

2.30分鐘及以上的嚴重階段

當發作持續超過30分鐘時,情況急劇惡化。長時間的肌肉強烈收縮和抽搐會導致身體代謝率大幅增加。患者體溫迅速升高,可能出現高熱,這進一步加重了大腦的代謝負擔和神經元的損傷。持續的肌肉收縮還會引起肌紅蛋白釋放增加,可能導致急性腎功能損傷。同時,大腦由於長時間處於異常放電狀態,神經元持續去極化,能量消耗殆盡。大量的興奮性神經遞質在突觸間隙積聚,如谷氨酸,它會過度刺激神經元,導致神經元進一步受損。這種持續狀態如果不及時終止,可導致不可逆的腦損傷,甚至危及生命。

3.長時間持續發作的案例與危害

在一些極端案例中,全面性強直-陣攣發作持續狀態可能持續數小時。曾經有報道,一位患者由於未得到及時救治,發作持續了近2個小時。在這個過程中,患者不僅出現了嚴重的腦水腫,而且心臟、肺部等重要器官功能也受到了極大影響。腦水腫使顱內壓升高,壓迫周圍腦組織,進一步破壞了腦的血液循環和神經功能。肺部由於患者長時間抽搐,呼吸不暢,出現了吸入性肺炎,這又加重了身體的缺氧狀態,形成惡性循環,最終導致患者陷入深度昏迷,即使經過後續積極治療,也遺留了嚴重的神經系統後遺症。

(二)複雜部分性發作持續狀態

1.發作持續時間的多樣性

複雜部分性發作持續狀態的持續時間表現出較大的多樣性。一般來說,其發作時間往往比全面性強直-陣攣發作持續狀態短,但也可能持續較長時間而導致嚴重後果。這類發作開始時可能表現為短暫的意識障礙和自動症,如患者出現無目的的咀嚼、摸索等動作,每次發作可能持續1-3分鐘。如果發作頻繁且意識未能恢復,就可能逐漸發展成持續狀態。

2.對腦功能的漸進性損害

在持續發作過程中,由於發作起源於大腦的局部區域(通常是顳葉或額葉等),該區域的神經元持續異常放電。隨着時間的延長,異常放電會逐漸擴散到周圍腦區。例如,起源於顳葉內側的複雜部分性發作持續狀態,可能會逐漸影響到顳葉外側、額葉底部等相關腦區。這種擴散會導致局部腦功能的進行性損害,患者可能出現語言障礙、記憶障礙等。而且,長時間的發作還可能引發全身性的代謝紊亂,儘管程度可能不如全面性強直-陣攣發作持續狀態嚴重,但仍然會對身體產生不良影響,如電解質失衡、血糖異常等。

3.持續時間與預后的關係

研究表明,複雜部分性發作持續狀態如果持續時間較短,如在30分鐘以內得到有效控制,患者的預后相對較好,腦功能恢復的可能性較大。但如果持續時間超過30分鐘,尤其是超過1小時,腦損傷的風險顯着增加。患者可能出現長期的認知功能下降、癲癇發作頻率增加等不良後果。例如,一項長期隨訪研究發現,發作持續時間超過1小時的複雜部分性發作持續狀態患者,在後續的幾年內,有近30%出現了明顯的智力減退,癲癇發作控制難度也增大。

(三)部分性發作持續狀態(如局灶性運動性發作持續狀態)

1.局灶性運動性發作持續狀態的時間進程

局灶性運動性發作持續狀態表現為身體某一局部肌肉的持續性抽搐。這種抽搐可能從一個小的肌肉群開始,如手指或口角,然後逐漸擴展到臨近的肌肉。發作初期,抽搐可能相對較輕,持續時間較短,可能在數分鐘內反覆出現短暫的抽搐。但如果發作持續,肌肉抽搐的強度和範圍可能會增加。與全面性發作不同,它的發作局限於身體的某一局部,但隨着時間的推移,也可能對整個大腦產生影響。

2.持續時間對局部和全身的影響

當局灶性運動性發作持續狀態持續時間延長時,首先受到影響的是局部的肌肉和神經。長時間的肌肉抽搐會導致肌肉疲勞、損傷,甚至可能引起局部肌肉的永久性攣縮。在神經系統方面,持續的異常放電會影響局部神經的營養供應和代謝,導致神經纖維的變性。同時,這種局部的持續發作也可能通過神經傳導通路和神經遞質的作用,逐漸影響到大腦的其他區域,引發全身性的代謝變化。例如,長時間的發作可能導致血液中乳酸水平升高,這與肌肉的無氧代謝增加有關,進而影響全身的酸鹼平衡。而且,如果持續時間超過一定限度,也可能引起意識障礙,發展成全身性的癲癇發作,對大腦造成更廣泛的損害。

3.不同持續時間的臨床案例與後果

在臨床實踐中,有些局灶性運動性發作持續狀態患者發作持續10-20分鐘,可能僅表現為局部肌肉的輕微疼痛和短暫的乏力。但如果發作持續超過30分鐘,就可能出現局部肌肉明顯腫脹、疼痛加劇,患者可能出現煩躁不安等全身性表現。有病例顯示,一位患者局灶性運動性發作持續了近1個小時,不僅局部上肢肌肉嚴重攣縮,而且出現了短暫的意識喪失,後續經過康復治療,局部肌肉功能也未能完全恢復,還遺留了癲癇發作的隱患。

三、影響癲癇持續狀態持續時間的因素

(一)病因差異

1.腦部結構性病變的影響

如果癲癇持續狀態是由腦部腫瘤、腦血管畸形等結構性病變引起的,持續時間可能會受到病變性質和位置的影響。例如,位於大腦深部的腫瘤,如丘腦部位的腫瘤,引發的癲癇持續狀態可能更難控制,持續時間可能較長。這是因為腫瘤周圍的腦組織受到長期的壓迫和刺激,神經纖維的破壞和局部微環境的改變更為複雜。而且,手術切除這類腫瘤的難度較大,在未得到有效治療之前,癲癇持續狀態可能會反覆出現且持續時間延長。相比之下,一些淺表的、邊界清晰的腦部病變引起的癲癇持續狀態,在針對病變進行處理后,發作可能更容易得到控制,持續時間相對較短。

2.代謝性因素的作用

由代謝紊亂如低血糖、低血鈣等引起的癲癇持續狀態,其持續時間與代謝紊亂的嚴重程度和糾正速度有關。如果低血糖持續時間長且未得到及時糾正,大腦神經元持續處於能量缺乏狀態,癲癇持續狀態就會持續。例如,在一些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島素過量導致低血糖引發癲癇持續狀態的情況下,如果不能迅速補充葡萄糖,發作可能會持續很長時間。而對於低血鈣引起的情況,血鈣水平恢復正常的速度決定了癲癇持續狀態的持續時間。如果能及時補鈣,調整血鈣濃度,發作往往可以較快終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3.感染性因素的影響

腦部感染如腦炎、腦膜炎等引發的癲癇持續狀態,持續時間取決於感染的病原體類型、感染的嚴重程度以及治療效果。例如,病毒性腦炎引起的癲癇持續狀態,若病毒毒力強、感染範圍廣,大腦神經元受到的損害就嚴重,癲癇持續狀態持續時間可能較長。而且,如果抗病毒治療不及時或效果不佳,炎症持續存在,就會不斷刺激神經元,使發作持續。而對於一些輕度的細菌性腦膜炎,在及時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療后,炎症得到控制,癲癇持續狀態也能較快緩解。

(二)治療干預的及時性與有效性

1.急救措施的作用

在癲癇持續狀態發作初期,及時正確的急救措施對於縮短髮作持續時間至關重要。如果周圍人能在患者發作時讓其側卧,防止誤吸,並保護頭部等,可減少併發症的發生,為後續治療爭取時間。例如,當患者在公共場合發作時,若有人能迅速採取這些措施,避免患者因摔倒受傷或窒息,在急救人員到達之前保持患者生命體征相對穩定,可降低癲癇持續狀態進一步惡化的可能性。同時,現場若有簡易的急救藥物,如地西泮直腸給葯等,在合適的劑量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發作,縮短持續時間。

2.藥物治療的選擇與效果

藥物治療是控制癲癇持續狀態的關鍵。選擇合適的抗癲癇藥物和給葯途徑對於終止發作起着決定性作用。例如,對於全面性強直-陣攣發作持續狀態,靜脈注射苯二氮?類藥物如地西泮是常用的急救方法。如果藥物劑量合適、給葯速度準確,能夠迅速抑制大腦神經元的異常放電,終止發作。但如果藥物選擇不當或劑量不足,可能無法有效控制發作,導致持續時間延長。而且,不同患者對藥物的反應存在差異,有些患者可能對某種藥物耐受性高,需要調整劑量或更換藥物才能有效控制癲癇持續狀態,這都會影響發作的持續時間。

3.後續綜合治療的影響

在控制癲癇持續狀態的急性發作后,後續的綜合治療對於防止再次發作和縮短整個發作周期也非常重要。包括對病因的進一步診斷和治療,如對於腦部腫瘤患者進行手術或放療、化療,對於代謝紊亂患者調整飲食和補充相應物質等。如果後續治療不及時或不完善,癲癇可能再次發作,導致癲癇持續狀態的總持續時間延長,影響患者的預后。

(三)患者個體差異

1.年齡因素

不同年齡的患者癲癇持續狀態的持續時間可能不同。兒童患者由於大腦發育尚未成熟,神經元的興奮性和抑制性平衡相對不穩定,癲癇持續狀態一旦發生,可能更容易擴散和持續。例如,兒童失神癲癇持續狀態可能會因為兒童大腦的特殊生理特點而持續時間較長。而且,兒童的身體代償能力相對較弱,長時間發作可能導致更嚴重的代謝紊亂和腦損傷。相比之下,成年患者在發作初期可能通過自身的調節機制在一定程度上抵抗發作的惡化,但如果存在其他基礎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也會影響發作持續時間。老年患者由於身體機能下降,大腦存在退行性變化,如腦萎縮等,癲癇持續狀態的持續時間可能會因腦組織結構和功能的改變而延長,同時對藥物的耐受性也可能降低。

2.身體基礎狀況

患者的身體基礎狀況對癲癇持續狀態持續時間有很大影響。例如,一個體質較好、沒有其他基礎疾病的年輕患者,在癲癇持續狀態發作時,身體可能能夠更好地耐受發作帶來的代謝變化和應激反應。而對於一個患有慢性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肝腎功能不全等的患者,癲癇持續狀態發作可能會加重這些基礎疾病,同時基礎疾病也會影響藥物的代謝和排泄,從而影響抗癲癇治療的效果,使發作持續時間延長。此外,患者的營養狀況也很關鍵,如果患者長期營養不良,身體缺乏必要的營養物質來維持神經元的正常功能和身體的代謝平衡,癲癇持續狀態可能更容易持續。

3.癲癇病史與發作頻率

有長期癲癇病史且發作頻率高的患者,在發生癲癇持續狀態時,其持續時間可能與初發癲癇持續狀態的患者不同。長期癲癇發作可能導致大腦神經元已經存在一定程度的損傷和重塑,神經環路發生了改變。這些患者在癲癇持續狀態發作時,異常放電的模式可能更複雜,大腦對發作的調節能力更差。例如,一些難治性癲癇患者,他們的癲癇持續狀態往往更難控制,持續時間更長,而且每次發作都會進一步加重大腦的損害,形成惡性循環,增加後續治療的難度和再次發作的風險。

總之,癲癇持續狀態的持續時間是一個複雜的問題,涉及多種因素的相互作用。深入了解這些因素對於準確診斷、及時治療和改善患者預后具有重要意義。在臨床實踐中,需要綜合考慮患者的具體情況,採取針對性的措施來儘快終止發作,減少癲癇持續狀態對患者身體和大腦的損害。

癲癇患者在生活中有多方面的禁忌:

一、飲食禁忌

-刺激性食物

-辛辣食物:辣椒、花椒、芥末等辛辣食物可能會刺激大腦神經,誘發癲癇發作。這些食物中的辣椒素等成分會使身體產生灼熱感,可能干擾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導致神經元興奮性異常。

-過鹹食物:高鹽飲食會使人體攝入過多的鈉離子,從而加重腎臟負擔,可能影響體內電解質平衡。體內鈉離子濃度過高可能會對神經元的正常電活動產生影響,增加癲癇發作的風險。

-興奮性飲品

-咖啡和濃茶:咖啡中含有咖啡因,濃茶中含有茶鹼,它們都屬於中樞神經系統興奮劑。這些成分能夠刺激大腦皮質,使大腦神經元興奮性增高,容易誘發癲癇發作。

-酒精:酒精進入人體後會迅速被吸收進入血液,對大腦產生多種影響。它可能影響神經遞質的平衡,抑制大腦中的抑制性神經遞質(如γ-氨基丁酸),同時增強興奮性神經遞質(如谷氨酸)的作用,使大腦神經元的興奮性失去控制,從而誘發癲癇。

-可能引起過敏的食物:如果患者對某些食物過敏,如海鮮、牛奶、雞蛋等,食用后可能引起過敏反應。過敏反應會導致身體釋放組胺等炎性介質,引起身體的應激狀態,可能會誘發癲癇發作。而且過敏反應還可能引起呼吸道、消化道等不適癥狀,如呼吸困難、腹痛、腹瀉等,間接影響患者的身體狀態和癲癇病情。

二、生活習慣禁忌

-過度勞累和熬夜

-長時間的體力或腦力勞動、熬夜等情況會使身體疲勞,大腦得不到充分休息。大腦在疲勞狀態下,神經元的穩定性會下降,正常的神經調節功能可能受到影響。這會使大腦更容易產生異常放電,從而誘發癲癇發作。保持規律的作息,保證每天足夠的睡眠時間,有利於大腦功能的恢復和神經元的穩定。

-情緒劇烈波動

-過度興奮或緊張:情緒過度興奮時,大腦會釋放腎上腺素等激素,這些激素會影響大腦的血液循環和神經遞質的釋放。例如,在觀看激烈的體育比賽、玩刺激的遊樂設施等情況下,大腦處於高度興奮狀態,神經元興奮性增加,容易誘發癲癇。同樣,過度緊張、焦慮、恐懼等情緒也會對大腦產生不良影響,增加癲癇發作的幾率。

-情緒抑鬱或憤怒:長時間處於抑鬱或憤怒情緒中,會影響人體的神經-內分泌系統。例如,憤怒時體內的應激激素水平升高,這些激素會幹擾大腦神經元的正常代謝和電活動,使癲癇發作的風險上升。

-長時間看電視、玩電子遊戲

-電視屏幕和電子遊戲的閃爍畫面、強烈的光線變化以及高分貝的聲音等,可能會對大腦產生刺激。尤其是一些含有快速閃爍畫面或強光的遊戲或視頻場景,可能會引起大腦神經元的異常興奮,誘發癲癇發作。而且長時間盯着屏幕,眼睛疲勞的同時大腦也處於緊張狀態,增加了癲癇發作的可能性。

三、運動禁忌

-高風險運動

-游泳:癲癇患者在游泳時,如果突然發作,很容易發生溺水事故。因為發作時患者會失去意識,身體無法正常控制,在水中會面臨生命危險。

-登山:登山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各種複雜的地形和危險情況。如果癲癇發作,患者可能會摔倒,導致嚴重的摔傷,如骨折、顱腦損傷等。而且在山上救援相對困難,會增加意外發生的風險。

-騎自行車:癲癇患者在馬路上騎自行車時發作,可能會摔倒在機動車道等危險區域,引發交通事故,造成身體傷害。

-過度劇烈的運動

-像馬拉松、激烈的球類比賽等過度劇烈的運動,會使身體疲勞過度,心跳加速,血壓升高。這種身體的過度應激狀態可能會誘發癲癇發作。而且劇烈運動後身體的代謝變化較大,也可能對大腦的神經調節產生不利影響。

四、用藥禁忌

-自行增減藥量或停葯

-抗癲癇藥物需要嚴格按照醫囑服用。自行減少藥量可能會使藥物不能有效控制癲癇發作,導致發作頻率增加。而自行停葯可能會引起癲癇持續狀態,這是一種非常危險的情況,會對大腦造成嚴重損害。因為抗癲癇藥物是通過調節大腦神經元的興奮性來發揮作用的,突然改變藥物劑量會破壞大腦已經建立的相對穩定的神經調節狀態。

-同時服用相互作用的藥物

-有些藥物與抗癲癇藥物同時服用可能會產生相互作用。例如,某些抗生素(如紅霉素)可能會影響抗癲癇藥物(如卡馬西平)的代謝,使抗癲癇藥物在體內的濃度升高或降低。濃度升高可能會增加藥物的副作用,濃度降低則可能無法有效控制癲癇發作。所以在服用其他藥物時,患者應該諮詢醫生,避免藥物之間的不良相互作用。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健康小知識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健康小知識
上一章下一章

第52章 癲癇發現原因以及緊急治療方法和注意事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