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擊壤歌

第9章 擊壤歌

《三皇五帝之堯帝傳奇》第九章:擊壤歌

田園風光里的隱憂

在堯帝的治下,天下一片祥和。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田野里的莊稼綠油油的,風一吹,就像綠色的波浪在翻滾。農民們在田間辛勤勞作,一個個曬得黝黑,但臉上都洋溢着滿足的笑容。

堯帝呢,這日決定微服出巡,他帶着幾個親信,穿着樸素的衣服,就像普通的路人一樣走在鄉間小道上。他們看到一位老農,那老農正拿着鋤頭在翻地,動作嫻熟又有力,每一下都像是在和大地親密擁抱。堯帝走上前去,笑着打招呼:“老丈,您這地種得可真好啊!”老農抬起頭,抹了一把額頭的汗水,瞅了堯帝一眼說:“那是,咱這都是祖上傳下來的手藝,種不好地,那不是丟祖宗的臉嘛。”

堯帝又問:“老丈,您覺得現在的日子怎麼樣?”老農哈哈大笑起來:“陛下聖明啊,現在這日子,可比以前好多啦。咱不愁吃不愁穿,每天在這地里忙活,可帶勁了。不像以前,不是洪水就是戰亂,那日子過得,就像在苦水裏泡着似的。”堯帝聽了,心裏美滋滋的,覺得自己這些年的努力沒白費。

奇怪的老頭與神秘歌謠

可就在堯帝準備離開的時候,在田邊的一棵大樹下,他看到了一個更老的老頭。這老頭白髮蒼蒼,鬍子都快拖到地上了,正坐在那裏玩一種奇怪的遊戲。他把一根木棍插在土裏,然後拿另一根木棍去擊打它,嘴裏還念念有詞。堯帝好奇極了,走過去問:“老丈,您這是在玩什麼呢?”老頭看了堯帝一眼,也不回答,繼續玩自己的。

堯帝不死心,又問:“老丈,您嘴裏念叨的是什麼呀?聽起來挺有趣的。”老頭這才慢悠悠地說:“哼,你這年輕人,啥都不知道。這是我們這裏的遊戲,叫擊壤。我唱的這是擊壤歌。”堯帝來了興緻:“擊壤歌?老丈,您能給我說說這歌是啥意思嗎?”老頭白了堯帝一眼,彷彿在看一個無知的孩童:“這歌啊,就是我們老百姓的生活寫照。你聽好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

堯帝一聽,心裏“咯噔”一下。他本來以為百姓都對他感恩戴德呢,可這老頭的歌里,怎麼好像沒把他這個帝王當回事兒呢?堯帝有點鬱悶,就問:“老丈,難道您覺得我這個帝王對你們沒有一點用處嗎?”老頭撇撇嘴:“你這小夥子,別太把自己當回事兒。我們老百姓靠自己的雙手勞作,自己打井喝水,自己種地吃飯,和你有啥關係?”堯帝的親信們一聽,都很生氣,覺得這老頭太不知好歹了。可堯帝卻若有所思,他覺得這裏面肯定有他沒理解的東西。

朝堂上的討論與分歧

堯帝回到王宮后,立刻召集大臣們開會。他把在田間聽到擊壤歌的事情說了一遍,大臣們一聽,都炸開了鍋。有的大臣憤怒地說:“陛下,那老頭太狂妄了,竟然不把陛下的功績放在眼裏,應該把他抓起來。”有的大臣則說:“陛下,這可能只是個例,大部分百姓還是對陛下感恩戴德的。”還有的大臣沉思片刻后說:“陛下,臣覺得這擊壤歌也許反映了我們治理國家的一些問題,我們是不是有些地方沒有關注到百姓的真實想法呢?”

堯帝聽了大家的話,擺擺手說:“各位愛卿,先別激動。本帝覺得這擊壤歌值得我們深思。我們不能只看到表面的繁榮,也許百姓們還有一些我們不知道的需求。”於是,大臣們開始了激烈的討論。有的大臣認為應該加強對百姓的教化,讓他們明白帝王的重要性;有的大臣則建議繼續改善民生,讓百姓切實感受到帝王的恩澤。

堯帝的自我反思與深入民間

堯帝沒有輕易下決定,他決定再次深入民間,去了解更多百姓的想法。他不再是簡單地走走過場,而是真正地和百姓們一起生活。他在一個小村莊裏住了下來,和村民們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幫着村民們挑水、砍柴、種地,村民們一開始都不知道他是堯帝,只覺得這個新來的小夥子很勤快。

在和村民們一起生活的過程中,堯帝發現了很多問題。比如,村裏的灌溉設施不太完善,遇到乾旱的時候,莊稼就會受災;還有,村裏的孩子們沒有合適的地方讀書學習,只能在田間地頭玩耍。堯帝意識到,雖然國家在大的方面發展得不錯,但在這些細節上,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

改進措施與百姓的反應

堯帝回到王宮后,立刻下令改善這些問題。他讓大臣們組織人力物力,去各地修繕灌溉設施;還讓有學問的人到各個村莊去開辦學堂,教孩子們讀書識字。百姓們看到這些變化,都很高興。那個唱擊壤歌的老頭也聽說了這些事,他心裏有些愧疚,覺得自己之前可能對堯帝有些誤解。

有一天,堯帝又來到了那個村莊,老頭主動找到了堯帝。他對堯帝深深一揖:“陛下,老臣之前多有冒犯,請陛下恕罪。陛下為百姓做了這麼多實事,老臣真是感激不盡。”堯帝笑着扶起老頭:“老丈,您不用道歉。您的擊壤歌讓本帝明白了很多道理,我們帝王只有不斷地為百姓做事,才能真正得到百姓的認可。”

擊壤歌的新意義與傳頌

從那以後,擊壤歌並沒有消失,反而有了新的意義。百姓們在勞作的時候,還是會唱這首歌,但不再是對帝王權力的漠視,而是一種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嚮往,同時也提醒着帝王要時刻關注民生。這首歌在民間越傳越廣,甚至傳到了其他部落。其他部落的人聽了這首歌,都對堯帝的治理之道讚嘆不已,紛紛派人來學習。

堯帝也把擊壤歌當作一種警示,他經常對大臣們說:“我們要時刻記住,百姓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我們做得不好,百姓就會覺得我們可有可無。”在堯帝的努力下,國家越來越繁榮,百姓的生活也越來越好,而擊壤歌也成為了那個時代獨特的文化符號,被後人傳頌,見證着堯帝與百姓之間那一段特殊的故事。

豐富多彩的擊壤比賽

隨着擊壤歌的廣泛流傳,民間興起了一股擊壤熱潮。孩子們在空曠的草地上玩擊壤,大人們也在農閑的時候聚在一起舉行擊壤比賽。這擊壤比賽啊,花樣可多了。有的是比誰擊壤的距離遠,參賽者們站在同一條線上,像投標槍一樣把手中的木棍扔出去擊打壤木,那壤木被打得飛出去老遠,周圍的人就歡呼起來。有的是比準頭,在遠處放一個小陶罐,看誰能用壤棍準確地擊中,擊中的人就像英雄一樣被大家簇擁着。

各個村莊之間還會舉行擊壤大賽,就像現在的運動會一樣熱鬧。比賽那天,附近村莊的人都趕來觀看。女人們穿着漂亮的衣服,帶着自家做的小吃,在賽場邊嘰嘰喳喳地議論着。小夥子們則摩拳擦掌,準備在賽場上一展身手。堯帝也聽說了這擊壤大賽,他帶着大臣們喬裝打扮后也來湊個熱鬧。

在賽場上,堯帝看到一個年輕的小夥子特別厲害,每次都能準確地擊中目標。堯帝就走過去問:“小夥子,你這擊壤的本事是跟誰學的呀?”小夥子得意地說:“陛下,這擊壤的本事啊,是我爺爺教我的。我爺爺說了,這擊壤可不光是遊戲,還能鍛煉我們的眼力和臂力呢,以後種地幹活都更有勁兒。”堯帝笑着點點頭:“說得好啊,這擊壤還真是個好活動。”

擊壤與文化融合

擊壤還和其他文化元素融合在了一起。有個村子裏的老秀才,他把擊壤歌改編成了一個故事,講給村裏的孩子們聽。故事裏有一個神奇的擊壤少年,他用擊壤的本事打敗了山裏的妖怪,保護了村莊。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對擊壤更是充滿了熱愛。還有一些民間藝人,他們把擊壤的動作編成了舞蹈,在節日的時候表演。那舞蹈的動作剛勁有力,又帶着幾分質樸,觀眾們看了都拍手叫好。

不僅如此,擊壤還影響到了民間的藝術創作。一些工匠把擊壤的場景雕刻在陶器上,那些陶器上的小人栩栩如生,有的在準備擊壤,有的在歡呼勝利,成為了珍貴的藝術品。還有畫師把擊壤畫在牆壁上,讓每一個經過的人都能感受到那種歡樂的氛圍。

擊壤與社交的奇妙聯繫

擊壤在民間社交中也佔據了重要的地位。小夥子們要是想追求心儀的姑娘,就會在姑娘面前展示自己高超的擊壤技術。要是姑娘對小夥子也有好感,就會親手做一個漂亮的壤棍送給小夥子。有個叫阿花的姑娘,長得漂亮又心靈手巧。村裏有好幾個小夥子都喜歡她,他們都在阿花面前努力地表現自己的擊壤本事。阿花看着這些小夥子,心裏偷偷笑着。最後,她把自己精心製作的壤棍送給了一個叫大牛的憨厚小夥子,因為大牛雖然不太會說話,但他的擊壤技術是最紮實的,而且為人善良。

大人們之間呢,通過擊壤比賽也增進了彼此的友誼。以前有矛盾的兩個村子,因為一起參加擊壤大賽,在比賽中相互切磋、相互幫助,最後化解了矛盾,還結成了友好的鄰村。擊壤就像一條無形的紐帶,把百姓們緊緊地聯繫在一起。

堯帝對擊壤文化的推廣

堯帝看到擊壤文化如此受歡迎,他決定進一步推廣。他讓宮廷的樂師把擊壤歌改編成更優美的樂曲,在宮廷宴會和祭祀等重要場合演奏。大臣們一開始還不太理解,覺得這擊壤歌太“土氣”,不適合在這些高雅的場合演奏。堯帝卻說:“這擊壤歌是百姓智慧的結晶,我們要讓它在更高的地方發光。”

果然,當擊壤歌的樂曲在宮廷宴會上響起時,那質樸又充滿活力的旋律打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外國的使者們聽了,也對堯帝的國家文化讚嘆不已。堯帝還在各地建立了擊壤文化廣場,裏面有各種擊壤的設施和展示擊壤文化的壁畫,供百姓們休閑娛樂和了解擊壤文化。

擊壤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隨着時間的推移,擊壤文化在堯帝的精心培育下不斷傳承和發展。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在擊壤遊戲中成長,他們在擊壤歌的陪伴下懂得了勞動的價值和生活的美好。擊壤文化也逐漸傳播到了更廣闊的地域,和其他地區的文化相互交融,演變出了更多豐富多彩的形式。

堯帝看着這一切,心中充滿了欣慰。他知道,這擊壤文化已經成為了國家的瑰寶,它將永遠流淌在民族的血液中,成為人們心中永恆的記憶,訴說著那個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時代。而他自己,也因為與擊壤文化的這段特殊緣分,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更加璀璨的光輝。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趣談老祖宗那些事兒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趣談老祖宗那些事兒
上一章下一章

第9章 擊壤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