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初見后妃
雖然蘇圓圓內心深處對於這些繁文縟節並不十分熱衷,甚至還有些許厭煩,但她明白這其中的利害關係。蘇圓圓可不想讓別人因為這個取笑她、取笑蘇家,她不給旁人這個取笑的機會。所以該學的東西她一樣不落,不僅懂而且做得不錯,是下苦功夫練過的。
此時此刻,屋內的宮妃們無一不在暗暗打量着蘇圓圓。只見她面若桃花,眉似遠黛,眼波流轉間顧盼生輝;一頭烏黑亮麗的秀髮挽成精緻的髮髻,上面點綴着珠翠步搖,更襯得她嬌俏動人。尤其是那白皙如雪的肌膚,細膩光滑宛如剝了個殼的雞蛋,竟毫無瑕疵可言,彷彿輕輕一碰便能掐出水來。
其實蘇圓圓的容貌,並非什麼絕色,但勝在她皮膚白皙、膚質好,就會讓人一眼看上去有驚艷的感覺。
眾人心中不禁暗自驚嘆,誰能想到這樣一位如此好樣貌的女子,竟是出身於鄉野,農女出身呢!再看她舉手投足之間盡顯大家閨秀風範,禮儀周全毫無疏漏之處,更是令人刮目相看。
長得好就罷了,這禮儀方面竟然也挑不出一點錯來。
有的妃子在心中吶喊:“這蘇家不是農家出身,毫無背景可言,並沒有什麼根基底蘊嘛!竟然能養出這般氣度的女兒。”
而此時的蘇圓圓面色卻是不動聲色,她看似平靜如水,但實則將在場眾人的表情都盡收眼底。她恭敬地向著高座之上的皇后輕聲說道:“娘娘,臣女心中一直十分感激皇上和皇後娘娘您對臣女的賞賜。因路途實在太過遙遠,臣女始終未能前來當面謝恩,多謝皇上和皇後娘娘的體恤,未曾怪罪臣女。”
皇后聽聞此言,臉上露出了和藹可親的笑容,微微頷首說道:“這麼遠的路,哪是說來就能來的。而且,聖上也已經言明了,南和縣主不必親自進京謝恩。”
蘇圓圓語氣愈發恭敬地道:“這是皇上和娘娘體恤。”說著,她輕輕抬眼示意了一下守候在門外,手捧着諸多禮品的公公,接着向皇後繼續說道:“娘娘,臣女此番帶來了一些薄禮,想要獻給皇後娘娘以及各宮娘娘們,還望娘娘們笑納。”
皇后心想此女是個會來事的,滿意的點了點頭道:“南和縣主客氣了,那我們就收下了。”
蘇圓圓道:“都是應該的,也不是什麼貴重的東西,娘娘們不嫌棄就好。”
蘇圓圓本想精心準備一些護膚品,她本就是做這個買賣的,也方便。然而轉念一想,如果有人心懷不軌,在這些護膚品里動手腳,故意添加有害物質來誣陷自己,被牽扯其中也是麻煩。所以,最後便沒有送任何護膚的東西。
送的是一些南方的布料、綉品、首飾等,除了這些常規的禮物,蘇圓圓還準備了香露。
蘇圓圓謹慎的對皇後娘娘道:“娘娘,臣女準備的禮物中有香露,臣女不知娘娘們使用這些的規矩。宮中的娘娘嬌貴,皇後娘娘讓御醫看過禮物,覺得妥當后再看娘娘們是否要用吧!”
皇後娘娘何等聰慧之人,一聽便知道蘇圓圓的心思,她這是不想送禮給自己送出麻煩來。
皇后想着給蘇圓圓這個順水人情,便微笑着點頭應道::“好,那就依你所言,讓御醫來瞧瞧吧!”說罷,皇後轉頭看向身旁伺候的宮女,吩咐道:“快去請位御醫過來,好好給縣主送來的香露查驗一下。”稍作停頓,皇後接着補充道:“既然已經勞煩御醫跑一趟了,乾脆將其他禮品也一併查驗了吧!這樣,娘娘們用着放心,縣主也能安心。”
皇後身側的宮女聞言趕忙躬身應諾:“是,娘娘,請您稍候片刻,奴婢這就去安排。”隨後,這名宮女邁着輕盈的步伐離去,按照皇后的旨意去安排請御醫前來檢驗蘇圓圓所獻的禮物。
皇后這麼安排,讓蘇圓圓少了惹麻煩的風險,蘇圓圓在心裏默默記下了皇后的這個人情。
接下來,一群風姿綽約的女子們便開始在皇后的宮殿內閑談起來。對於後宮中的種種情況,蘇圓圓其實還是略知一二的。畢竟來到京都生活,他們蘇家又怎會毫無準備的貿然行事呢!事實上,蘇安東早就將宮廷之中的大致情形打探清楚。
這后宮裏比較冒頭,得皇上重視的,也就是皇后、賢妃、德妃、淑妃、容妃這麼幾位。
當下母儀天下的皇後娘娘,並非皇上的髮妻原配,而是皇上的繼妻。
皇上的原配夫人早已香消玉殞,皇上登基后,追封其為皇后。先皇后給皇上留下了一位公主,公主已經出嫁。先皇后也是誕下過皇子的,只不過沒養住,孩子夭折了。
如今的這位正宮皇后,則是在先皇還健在的時候,特意為皇上精心挑選出來的繼室。皇上登基以後,順理成章地被冊封成為六宮之主的皇后。
皇后的年齡要比皇上小上許多,剛滿三十歲的她風華正茂,看上去不僅雍容華貴,還十分的年輕,看着也就二十齣頭的樣子。
皇后更是出身名門望族,家世顯赫。皇後生有嫡子,排行第七,七皇子今年剛剛十歲。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賢妃,是皇上身邊的老人了,是皇長子的生母。因為跟了皇上身邊伺候多年,又是皇長子的生母,在皇上面前有幾分臉面。皇長子今年已經二十三歲,已經娶妻生子了。
賢妃仗着自己是皇長子的生母,有些自視甚高,處事比較張揚。在蘇圓圓看來,這位可能有點蠢。
德妃,也是皇上身邊的老人了,亦是皇二子的親生母親。而如今,皇二子已然年滿二十二歲,不僅早已成家立室,更是膝下兒女雙全。
蘇圓圓得到的消息,這位德妃配的上“德”這個封號,據說是一位賢良淑德之人,其為人和善,處世態度隨和可親,從不與人爭強鬥勝,在宮中的口碑極佳。
淑妃,是五皇子的生母。五皇子現今十八歲,正值青春年少,還未成婚。
這位淑妃果真如傳言所說,長的很是貌美,容顏瑰麗。儘管年近三十五歲,卻仍舊風姿綽約、光彩照人。據說,淑妃在皇上身邊這麼多年,始終深得聖寵。即便後來皇上身邊有新的嬪妃湧現,淑妃在後宮之中仍能保有一席之地。
淑妃出自沒落衰敗的伯府,其娘家勢力微弱,本已經沒什麼可依仗的了。然而,自皇上登基以後,那伯府竟得以重振旗鼓,再度崛起。由此足見,這位淑妃絕非等閑之輩。
據說,淑妃所出五皇子很是聰明伶俐,很得朝臣們的喜歡。根據蘇安東得到的信息來看,這對母子是很有野心的。
容妃則是皇上登基后選秀進宮的,是個二十三四歲的年輕女子,長相艷麗,是現階段後宮最受寵的妃子。
容妃生有皇九子,皇九子不過才四歲,還看不出什麼。
蘇圓圓看着後宮的這些女人,在心中感慨:還真是一副花團錦簇的樣子呢!不過,也不過是表面的和諧罷了。這利益在,就會有紛爭。妃子眾多,而皇上只有一個,想要從中獲取利益,怎麼可能不爭。
聊着聊着,賢妃把話題扯到蘇圓圓的身上,詢問道:“縣主是不是只有一位哥哥,你父親是只有你和哥哥兩個孩子?”
蘇圓圓面上乖巧的回道:“回娘娘,我父親是只有一兒一女。”
賢妃狀做關心的道:“那你父親的孩子是少了些。你父親不是也才四十多歲嘛!你母親應該為你父親納妾,延綿子嗣才是。”
賢妃的這話,讓蘇圓圓只想翻白眼,蘇圓圓在心中瘋狂吐槽:“死女人,關你什麼事!多管閑事,煩人的很。”
蘇圓圓面上控制着自己的情緒道:“娘娘,臣女家中有家規。家規規定家中男子不可納妾,除非四十無子方可納妾。家規不可違背,我母親若是給我父親納了妾,我祖母會打斷我父親腿的。”
蘇圓圓並未撒謊,蘇老太太早在幾年前便定下了這條家規。蘇安東還用這條家規拒絕過給他送妾的人,後來幾乎整個靖南洲的官員都知道了蘇家的這條家規。原因無他,是蘇安東有意宣揚開的。
賢妃聽了這話,便也不好再說蘇安東納妾的事情,人家有家規在,就是皇上也是遵守祖宗規定的。
賢妃轉而把苗頭轉向了蘇圓圓,道:“縣主也老大不小了,怎地還不成婚。你這麼大年齡不成婚,家中的長輩都急壞了吧!”
蘇圓圓在心裏有翻了大大的白眼,心道:這賢妃真是咸吃蘿蔔淡操心,煩人的很。
蘇圓圓控制着自己的面容,得體的回道:“勞娘娘費心了,我父母開心的很,他們巴不得我能在家裏多待幾年,多陪陪他們呢!我父親說了,我就是不嫁人一直待在他們身邊也是好的,就是待在家裏一輩子他也是養的起的。只要我開心,愛怎樣怎樣。”
蘇圓圓也算是用軟和話把賢妃的話堵了回去。
賢妃之所以說這些,是有自己的小心思在的,她有心想讓大皇子納蘇圓圓為側室。
賢妃心裏是瞧不上蘇圓圓的出身的,覺得這丫頭農家出身,配不上自己的兒子,自己兒子可是皇子,金尊玉貴的人物。但是賢妃又想拉攏蘇安東,想着皇上看中蘇安東,若是蘇安東站在自己兒子一邊也是一份助力。
而想讓蘇安東站在自己兒子的一邊,娶蘇圓圓就是最好的方法。這蘇安東女兒都嫁給大皇子了,那必然就得幫着大皇子了。而且,蘇圓圓這位南和縣主在民間的名聲實在是好,很得民心。自己兒子若是娶了她,那些民心不就是自己兒子的了。
這就是既瞧不上蘇圓圓,又想從蘇圓圓身上得到好,着實是噁心的很。
賢妃見正面突擊不成,便轉變了策略,一副為蘇圓圓好的樣子道:“縣主年齡尚輕,還不知道婚姻大事的重要性,這女孩子家總歸是要嫁人的。縣主應該早日為自己的將來打算,謀划謀划自己的親事。”
淑妃見賢妃的那個樣子,便猜到了她的想法,遂在一旁接話道:“怎麼?賢妃這麼關心此事,這是有了人選推薦給縣主嗎?”
淑妃心想:賢妃你個蠢貨,蘇安東是皇上要重用的人,南和縣主又有那樣的好名聲在,皇上是不會想讓她的女兒嫁給皇子,助長皇子們的野心的。若是在皇上年老時,是有這個可能,為兒子們鋪路。但皇上現在正值壯年,現階段皇上是不希望皇子們的權利和名聲太大。淑妃又一想,賢妃蠢些也好,自己的對手蠢,對自己還是有利的。
蘇圓圓心道不好,我可不能讓賢妃把人選說出來,這說出來了以後不僅尷尬,還要想言語推辭。這不管推辭的得不得當,這個賢妃都不高興,牽扯起來煩人的很。
蘇圓圓趕忙接話便道:“謝謝娘娘們對臣女的關心,不過我現在並不想嫁人。得皇上聖旨,已經允我婚嫁自由了,想來我就是不嫁人,也沒人敢說什麼的。”
蘇圓圓是故意這麼說的,就是故意拿皇上壓一下賢妃。蘇圓圓的潛台詞就是:皇上都不管我婚嫁的事,你憑什麼管我。
此時,皇后聽蘇圓圓提起了皇上,便也在一旁道:“是啊!皇上說了,准許縣主婚嫁自由,對於婚姻之事縣主想怎樣便怎樣。在這事上,皇上會做縣主的靠山。想來有皇上在,旁人也是不敢說什麼的,大家不必為縣主擔憂。”
蘇圓圓趕忙接話道:“娘娘說的對,有皇上在,想必旁人也不敢說什麼,娘娘們不必為我擔憂。”
皇后現在想的很明白,自己兒子還小,還無法與那些年長的兄長一爭高下。皇后現在就想着她要跟皇上一條心,跟皇上站在同一戰線上。皇上看重誰她便看重誰;皇上護着誰,她便護着誰;皇上討厭誰,她便討厭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