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殷若夏:三人行必有我師
好了,既然是和女兒一起學國學,那我們還是從她的名字開始吧!我女兒叫殷若夏,名字也是她媽媽起的。這個名字起得很好,我很喜歡。殷若夏的生日是公曆5月27日,正是農曆人間四月天,萬物蓬勃生長的初夏時節。“若夏”這個名字很應景,朗朗上口,一派生機勃勃的樣子,其中還包含很多深刻的含義和美好的期待。
若字的甲骨文,字形像一個人抬手梳理,把頭髮理順的樣子,所以若字的本義是“順”。《尚書·說命中》曰:“明王奉若天道,建邦設都。”古代英明的君王順從天道,建立邦國,設置都城。《春秋穀梁傳·庄公元年》曰:“不若於道者,天絕之也。”不順從自然法則的人,天會讓他們滅亡。這裏的若,都是順的意思。
現在,若多用作假借義“像、如”。初唐詩人王勃詩《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有一個非常有名的句子:“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遠居四海之內,我們仍是知心朋友,即使相隔天涯海角,我們仍然好像比鄰而居。這裏的若,就是像和如的意思。
又比如成語“呆若木雞”,意思是獃獃的好像一隻用木頭雕成的雞。現在它是一個貶義詞,用來形容一個人因恐懼、驚訝或痴傻而發愣的樣子,原來卻是一個褒義詞,典出《莊子·達生》:
周宣王姬靜是一個好大喜功的君主,他窮兵黷武,四方征伐,他的業餘愛好是觀看鬥雞。周宣王在後宮養了很多隻公雞,退朝以後就看鬥雞取樂。他希望訓練出一隻常勝不敗的鬥雞,於是把齊國的馴雞能手紀渻(sheng)子請進宮中。紀渻子選出一隻金爪彩羽的高冠大公雞,並請周宣王不要打擾他馴雞。但是周宣王性子急,只等了十天就叫人去問:“雞可以鬥了嗎?”紀渻子回答說:“不行,它還非常驕傲。”又過了十天,周宣王忍不住又叫人去問。紀渻子說:“不行,它的反應還是太快了。”再次過了十天,宣王實在等得不耐煩了,於是召來紀渻子親自過問。紀渻子回答說:“還是不行,這隻雞還會狠狠地盯着人看,脾氣還很大。”宣王疑惑不解地問:“這不正是勇猛善斗的表現嗎?”紀渻子回答說:“勇猛善斗的雞,沒有常勝不敗的。”
又過了十天,紀渻子終於對宣王說:“幾矣。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矣。”差不多了,現在這隻雞聽到其他雞的叫聲毫無反應,看上去就像木頭雕成的雞一樣。它的精神處於高度集中的狀態,別的雞見到它掉頭就跑,沒有敢跟它斗的。
我們也可以把“呆若木雞”解釋成為:呆愣愣的,比得上一隻木頭雕成的雞。這就是若字的引申義“及、到、比得上”。《論語·學而》中說:“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尚未比得上那些雖然貧困卻安樂、雖然富裕卻又守禮的人。
謝道韞名句“未若柳絮因風起”中的若字,也是“比得上”的意思。謝道韞,是東晉時期有名的才女。她是安西將軍謝奕的女兒,謝奕的弟弟就是很有名的謝安。謝道韞的丈夫名叫王凝之,王凝之的爹是大名鼎鼎的書聖王羲之。傳說謝道韞小時候,有一年冬天適逢下雪。謝安興緻大起,指着飄灑的雪花問孩子們:“白雪紛紛何所似?”這紛紛落下的白雪像什麼啊?侄兒謝朗立刻回答說:“撒鹽空中差可擬。”差不多可以比喻成在空中灑鹽。而謝道韞沉思半晌后說:“未若柳絮因風起。”她覺得謝朗空中撒鹽的比喻,比不過“柳絮因風起”。
夏這個字,很厲害。從甲骨文的字形來看,夏字是一個人的樣子,頭、發、眼、身軀和四肢一應俱全,兩隻手伸展開,顯得很強壯很有力量。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夏,中國之人也。他認為夏字的本義是雄壯威武的中國人。這裏的中國,特指中原一帶,大約在黃河中游流域,河南洛陽附近。在古代,大約從《尚書》開始,人們往往將“華夏”並稱指代中原,稱四方為“夷蠻戎狄”,即東夷、南蠻、西戎、北狄。《左傳·定公十年》記載孔子的話:“裔不謀夏,夷不亂華。”邊遠地區的東夷人不能圖謀和擾亂中原人。夏字還有高雅的意思。唐朝孔穎達在《春秋左傳正義》中有這麼一句話:“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中國是禮儀之邦,所以被稱作夏。夏又指稱一年中的第二個季度,也就是夏季。《尚書·洪範》中說:日月之行,則有冬有夏。因為日月的運行,也就有了冬季夏季一年四季。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是夏朝,第二個奴隸制王朝則是殷朝。這麼解讀下來,殷若夏這個名字,是不是很有那麼點意思?
還有更有意思的。
從甲骨文來看,若,是一個梳頭的人;夏,是一個雄壯的人;殷,則是一個跳舞的人。寓意我們的殷若夏小朋友儀態端莊,勇敢堅強,而且多才多藝。三人為眾,寓意我們的殷若夏小朋友開朗活潑,朋友多多。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寓意我們的殷若夏小朋友謙虛好學,勤學好問。
其實,我們對殷若夏小朋友的期待真沒這麼多。我們只希望她永遠健健康康,快快樂樂,生機勃勃,幸福平安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