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老宅的傳說
慧賢在嫁入王家老宅后,偶爾空閑丈夫、婆婆和小姑也會給她講述一些家中事情,一來二去她對王家老宅的來龍去脈也有了進一步詳細的了解。
據傳王家祖上世世代代都是勤勞善良的農民。幾代人一直靠自食其力生活在這個貧窮的小山村裡。
到了王德祿這代,趕上大旱之年。只有他和哥哥王德福弟兄二人僥倖生存下來。
他倆一直靠種地和賣炭相依為命。
每當農閑時,勤勞善良的弟弟王德祿總是天不亮就起身,趕毛驢到十幾裡外的煤窯去馱炭,趕天明再馱到城裏賣掉,順便換回些日常用品。
老實厚道的他,天天如此辛勤奔波,從不因錢與人發生爭執。買炭的人家,給多給少從不會與人計較。
有時看到老翁,老婦來買炭,他還會主動幫買家把碳搬到院裏或屋裏。
每年秋收忙完地里的活兒后,他總是風雪無阻,天天趕毛驢往返在城裏鄉間的山路上。
哥哥王德福也總是天天早起去拾糞,為來年的耕種做着準備。
有一天,老二王德碌賣了炭冒着風雪回家,突然發現路邊圈縮着一個全身襤褸,滿頭銀髮的老大娘。
他彎身下去,摸了摸老人的鼻子,還有絲絲熱氣。
便將老人扶上驢背,馱着老人回了家。
大哥趕緊熬了碗薑湯,老二端着碗,輕輕地將溫熱的薑湯慢慢喂到老人嘴裏。
老人家緩緩睜開了眼睛,望着眼前的兩個小夥子,不解地問道:“這是在哪兒?我怎麼會在屋裏?”
“大娘,這是我家。我弟弟在路上看你昏倒了,就用驢馱你回來了。”
老大誠懇地回答。大娘含着眼淚,嘆了口氣。
輕聲說:“唉,我已是孤身一人了,今年家鄉又遇到旱災,顆粒無收,只得逃荒岀來討飯,這,幾天了水米未進,本想在荒郊野外睡過去就算了…”
老人家斷斷續續講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
原來,她老家在徐縣城關,那年,她五歲的兒子在門囗玩耍,突然不見了人影。
全家人四處尋找,始終無結果。後來人們猜測,可能是被人販子拐走了。
孩子的父親忍飢挨餓到處尋找兒子,幾年也沒打聽到一點音訊,他自己不幸餓死在了路上。
今年,遭了旱災,地里顆粒無收,她自己只能拖着個病身子,一邊討飯,一邊繼續想尋找兒子的下落…
經過弟兄二人悉心照料,老人家虛弱的身體漸漸好轉。老人家也是個勤快的人,身子骨剛稍好些,便幫着弟兄兩人收拾起家務來。
弟兄二人幹活回家,進門便吃到了熱騰騰的飯菜,而且屋裏屋外都收拾的乾乾淨淨。一種家庭的溫暖便會油然而生。
老大對老人說:“大娘,你身體不太好,先住下來,養好身體再慢慢問詢你兒的下落吧。”
老二也接著說:“這年頭亂鬨哄的,沒有方向,四處亂撞也不是辦法。你如不嫌棄,就把我倆當兒子吧。”
大娘望着憨厚,實在的弟兄二人和他倆衣服上補丁的粗針大線。
心想,這好心腸的弟兄二人也真需要有個人照料照料了。
在弟兄二人的誠懇挽留下,老人便留了下來,幫助弟兄倆人洗衣做飯,料理家務。
弟兄二人也像對待自已親生母親一樣孝敬老人家。
一家三囗勤勞且和睦度日,雖然日子不寬裕,卻也一直其樂融融。
隔年冬天,老二依舊每天去城裏賣炭。
一天,他照例天沒亮就起身去馱碳,走到半路聽到有人在樑上喊:“王德祿,王德祿上這兒來馱炭吧。”
他以為是鄰村馱炭的同伴在喊,便在山腳下馬上回應:“來了,來了!”
他順着喊聲,趕着毛驢很快爬上了山樑。
到了樑上,卻看到四外無人,只放着一堆炭塊。
他想,可能是鄰村的三狗子等不及他,自己先走了吧。
他開始裝碳,總感覺今天的碳塊比以往重了很多。
費了很大勁的他,終於把碳裝到筐子裏,卻不忘把炭錢壓在石頭下面。
等到把毛驢趕回家,雞才叫頭遍。聽到院裏的聲音,他哥趕忙披衣下床,幫着把馱筐抬下驢背。
哥哥邊添草料餵驢,邊看着滿頭大汗的弟弟說:“你再躺會兒吧,天還早着咧,等天亮再進城吧。”
到天快亮時,老人家起床做飯,突然發現院裏金光一片。她趕忙叫醒兄弟二人,一起來到院裏。
原來光亮在馱筐內,碳塊變成了亮晶晶的金元寶…三人不知所措,同時跪倒在地,向天叩拜!
老人家激動地滿眼含淚說:“天爺呀,你終於開眼了,讓好人有好報了。”
老大邊叩頭,邊說道:“關老爺,你顯靈了,我們要為你修建廟宇,年年月月供奉你!”
老二叩了三個頭:“起身摸着元寶說,今天發財了,是你財神爺給的獎賞。我們做人,不會忘了自己的本份。”
不久,在王家莊村南樑上有了座老爺廟,裏面供奉了財神關老爺。
王家發達后,把原來的小院翻蓋整修並擴建成東西兩處宅院。
原來住的土窯洞,安了個小門,做了屋中后窖。並留下遺言給後人,不到萬不得已,任何人不可打開后窖小門!
從此,王家蓋房買地,娶妻生子,供後代讀書,基本有了較富裕的生活保障。
雖然生活開始富裕了,但他們始終延續着勤勞善良,誠實寬厚的家風。
據說在清朝時期,還曾經岀過個縣令。
雖然說縣太爺只是個芝麻綠豆官,但在山村野舍,也算是罕見之喜了。
傳說的真實性,無法考證,但勤勞,善良的本份卻代代傳承。
關老爺,給王家帶來過財富,但也阻擋不了時代變遷帶來的災難。畢竟,他老人家生前也有過走麥城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