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都是我大明的疆土
對於伍辰皓的口無遮攔,袁天赦自然不會善罷甘休。
可他正要發難,卻見朱琳澤打量着伍辰皓,冷聲斥責:
“西方直白的說話方式並不適合東方人。
你與羅莎私下如何交流,我無意干涉,但在這會議之上,還需謹遵首輔大臣所定的禮儀規章。”
首輔大臣,所指自然是傅山。
傅山本身是個飄逸之人,可為了維護朝廷的秩序和威嚴,以及按照按照中華‘禮不可廢’的傳統,還是制定了完整的禮儀制度。
禮儀制度經過和朱琳澤的多次討論,其中變更了東明很多不合時宜的禮法,比如說:將‘站朝與跪朝’改成了‘坐朝’,見了皇帝無需五拜三叩首,只要行軍禮或作揖禮即可。
雖然禮儀制度很寬鬆,可在言行、舉止、穿着方面依然有嚴格的規定。
比如說言行。制度中就要求官員在朝廷或正式場合中,言語必須得體、恭敬,不得有輕浮、傲慢或不當的言辭。
對這些禮儀,朱琳澤雖然開始也不適應,但軍有軍規,朝廷自然也有其相應的規章法度,對這一點他倒是表示理解。
適才伍辰皓對袁崇煥之點評,朱琳澤其實部分認同,但認同與說出來是兩碼事。
首先,袁崇煥是朱琳澤的老丈人,其次他是白虎軍數位將領所敬重的長輩。
普通人家還講個臉面,你大庭廣眾地點評人家長輩的不是,這不翻臉才怪。
聽到朱琳澤發話,伍辰皓意識到了不妥,他連忙起身朝着袁天赦等人鄭重道歉:
“諸位,袁督師於危難之際挺身而出,為抵禦強敵征戰一生,對此,辰皓髮自肺腑地欽佩。
適才所言,實乃在下莽撞,萬望各位海涵。”
有容冷哼一聲不再理會。袁天赦沉默片刻,還是鐵青着臉點,給了個台階:
“下不為例!”
伍辰皓暗自吁出一口氣,他再次行了一禮,隨即看向朱琳澤:
“陛下,此次入中原作戰,末將有些想法,不知此時可否陳述?”
見朱琳澤點頭,伍辰皓清了清嗓子,朗聲說道:
“末將認為入中原之戰的關鍵不在於其他,而在於‘為民’,因我等遠渡重洋的根本目的乃是遷民。”
言罷,他移步一側,以炭筆於牆壁上懸着的白紙上書下‘為民’二字,並於其上畫一圓圈。繼而,圍繞此圈,他又拓展出諸多分支,待書寫完畢,方才繼續話題剖析道:
“而欲‘為民’,必面臨東明朝廷、糧食供應、減災防疫、陸地遷徙、跨洋遷徙這五大難題。
我等的戰略,需圍繞解決此五大難題展開。
當然,東明朝廷的問題必須率先解決,否則後續諸事亦難以施行。
而解決東明朝廷之核心,在於攻克紫禁城,迫使崇禎退位,進而掌控東明朝廷之權柄。
得此權柄,後續四大事項便可集全國之力共同辦理,而非僅依賴我等帶來之人馬。”
“不錯,我等之所以可以快速拿下新西班牙總督區,就是因為攻佔了墨西哥城,否則後續不可能那麼順利。”尼莫頷首表示認同,稍作停頓,她又微蹙柳眉,嘆息道
“然而,東明的局勢與新西班牙總督區大不相同。
墨西哥城被攻佔后,其他地區的短暫混亂及平民傷亡,我等尚可接受,但中原不可如此。
此地不僅是諸位的故鄉,也是我等的祖地。
一旦紫禁城被攻破,手握重兵的大明武將或封疆大吏定會藉著各種大義之名,形成群雄割據之態勢。
屆時,地方割據勢力與十三家反王相互交織,將使中原局勢愈發混亂,那才是中原百姓的真正劫難。”
聽完這話,場面安靜了下來,所有人都明白尼莫說得這些其實是朱琳澤的謀划,於是都不再言語,仔細聆聽。
尼莫起身,走到伍辰皓所寫的‘東明朝廷’處做了個標註,繼而接著說道:
“現今我等尚無中原的詳盡情報,故而難以擬定具體的行動計劃。
但有一點可以確定,那便是務必使崇禎禪讓皇位,唯有平穩接管東明朝廷,才是最利於百姓的做法。
故而,如何讓崇禎心悅誠服地禪讓,便成了此次戰略的關鍵。
而陛下適才提及的孫承宗孫閣老,極有可能便是這關鍵中的要素之一。”
略作思考,伍辰皓深以為然地點頭:
“參謀長所言甚是,只是如此一來,我等唯有抵達馬尼拉麵見祖天翰之後,方可再做周詳部署。”
“並非如此。”尼莫搖頭,他看向眾人說道:
“我與陛下商議的結果是,現今需將戰略拆解為幾個重大主題,這些主題涵蓋:
其一,如何促使崇禎禪讓皇位,以保朝廷平穩過渡。
其二,如何加速生產疫苗、消毒、滅鼠等防疫物資。
其三,如何迅速解決百萬災民、流民的溫飽問題。
其四,召集大量災民后,應遷往何處,又該如何安置。
其五,漢民應如何有條不紊、循序漸進地被成批送往美洲。”
聞此,袁天赦面露疑惑,問道:
“那后金建奴便不打了?王嘉胤、高迎祥等反王也置之不理?”
“並非不打。”朱琳澤擺了擺手,神色肅然地說。
“打他們,必須服務於我們的目的。
大家可以思考一下,攻打后金能如何助力我們實現上述目標?
此外,我還要提醒大家,不要只盯着東明原有的版圖。
太祖皇帝劃定的十五個‘不征之國’,都是我大明的疆土,這些也應在我們的籌劃之內。”
聽完,眾人茅塞頓開,七嘴八舌的建議起來:
“理應先攻佔呂宋島全境,彼處有若干造船廠。”
“雞籠島亦需拿下,島南土地肥沃,宜於種糧,島上有大量優質木材,可作造船之用。”
“當往香料群島一探,將葡萄牙、西班牙、尼德蘭之據點盡皆拔除,同時,尚可劫取帆船,用以改造。”
……
沉默片刻,陳雄緩緩言道:
“末將以為,應先將朝鮮國納入囊中,一則其本為我大明之藩國,為我西明接管,順理成章。
二則,據老一輩戚家軍所言,平安道北道有眾多優質鐵礦與煤礦,而南道有繁茂之草場,馬匹牛羊眾多。
最後,自朝鮮義州越過鴨綠江,進入遼東后,可直搗后金腹地。”
聽了一圈,朱琳澤心生疑惑,不禁開口問道:
“為何無人提及日本國,眾人不是最為痛恨倭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