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泰學還是太全面了
林夏這話一說出來,大家的第一反應都是——這15億到底是什麼單位?
總不能是津布巴韋幣吧?
如果是人民幣一點都不奇怪,畢竟《泰坦尼克》華夏票房首日就已經破4億了,15億這個目標看着很大,按目前的趨勢來看一周就能達成,應該不難。
不難……個頭啊,各位華夏導演們看到《泰坦尼克》票房這麼猛,都要哭了。
他們的電影,票房上個5億就謝天謝地了,林夏在這隨隨便便一天上4億,豪橫起來一點不把兄弟們當外人。
更不要說這電影的成本換算過來就20好幾個億了,他們這輩子都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
記者聽到林夏的話也愣住了,特意和她確認了一下:“這15億是……?”
“嗯,15億美元。”林夏的回答斬釘截鐵。
雖然預料到了是這個意思,記者仍然大吃一驚。
多少年沒見過這麼敢說的明星了?
現在網絡戾氣這麼重,明星的社交賬號都是團隊打理,根本不敢隨便說話,生怕手滑或者哪句感慨閑聊,被借題發揮出一堆含義。
像票房這種敏感話題,哪怕大家心裏都有個預期,但誰會這麼精確地說出來啊,萬一滑鐵盧,被打臉了怎麼辦?
而且你說就說吧,還是這麼誇張的數字,好像活在夢裏。
15億美元換算成人民幣,大概100億左右。這就很魔幻了,哪個華夏導演敢做這個夢?
就算是夢都太假了,目前華夏電影的票房紀錄還是《葯神》的46億,新鮮出爐。
有自信,並且想突破自我是好事,但突破也不是這麼個突破法吧,上來直接提個兩倍多,當是在打鬥地主最後加個倍嗎?
時飛鴻在旁邊倒是理所當然地點頭,像是根本沒有意識到林夏說了什麼誇張的豪言壯語。
她自己也是一個敢想敢說的人。
當初一窮二白,隻身闖蕩荷里活,就敢刷爆10張信用卡去拍電影,孤注一擲,現在做個區區15億的夢,不值一提。
記者看到時飛鴻贊同的表情感覺也有點麻:“時導也覺得《泰坦尼克》的全球票房會在15億以上?”
“當然,我們可是世界之王。”時飛鴻同樣斬釘截鐵。
對面的記者看着這兩個扎堆自信的人,已經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對媒體人來說,這總歸是好事吧,這話一放出去,她的文章絕對話題度拉滿。
果然,這篇報道發出之後,頓時就上了華夏的熱搜。
本來《泰坦尼克》的關注度就很高,最近天天住在熱搜上,現在林夏又來這麼一出,網友們紛紛起來討論。
這句鋒芒畢露的話倒是很符合林夏粉絲對她的想像。
她從《偶像之路》開始,她就是純粹的娛樂圈優等生,玩的就是天才人設。
從拿到華藝賽史上第一個滿分冠軍開始,他們就覺得林夏是註定改變世界的人。
而且這人還是個工作狂,但凡關注一下林夏就知道。之前還有粉絲想接機送機,最後發現,這人的行程密密麻麻,根本跟不過來。
強度黨表示適應良好,能寫出“少年自有少年狂”的人,稍微狂一點怎麼了?
這年頭,普信的人到處都是,林夏有狂的資本,為什麼還要隱藏鋒芒?
但除了粉絲,其他吃瓜群眾對這一套並不適應。
傳統的華夏審美講究謙讓,大家更願意看到雲淡風輕,不爭不搶,但是實力超強的優雅形象。
把野心表現出來只會讓人覺得扎眼,總想給她摁下去。
這番話喊出來,大家都想看看林夏究竟有什麼自信?
在音樂上你要是說點大話大家還吃,但這是電影啊,一個華人女主角,想讓全球都為你瘋狂,是不是有點太誇張了?
海外影評人前期的質疑、林夏這番豪言壯語,再加上一些有心人背後的推波助瀾,連帶着國內針對《泰坦尼克》的黑評也浮了上來,
人的本性是從眾,所有總有聰明人喜歡另闢蹊徑,提出一些新東西,顯示出他的獨立思考。
如果說錯就閉麥,在人堆里誰也記不住。如果碰巧說中了,這些事後諸葛亮們就覺得自己是掌握真理的少數人。
對影評人來說尤其如此,大家怎麼說,你也怎麼寫,沒有一點新意,不如整點大活。
他們普遍以被片方“封殺”為榮,如果不允許參加試映,那是最好的獎勵,可以向大眾充分證明自己是一個沒恰爛錢的良心媒體人。
在這些影片的評論區,看不慣林夏和《泰坦尼克》的聲音越來越多。
“她是不是被捧壞了認不清自己的定位?畢竟還是一個21歲的小姑娘。”
“粉絲天天吹國際林,這下玩不轉了吧?”
“國外首映撲成狗,國內首映當成寶,這種電影環境哪裏好的起來?”
“花那麼多錢到國外拍電影有什麼意義,為什麼不捐了啊?”
林夏的粉絲也和杠精們正式開撕,林夏加入國家隊以後,她的咖位越來越穩定,再加上和國內大多數公司都有合作,他們已經很久沒有經歷過這種場面了,甚至感覺不太適應。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年輕人普遍覺得,就和格萊美上林夏開麥直接懟人一樣,確實有點爽。
現實里每個人都在裝鴨子,面上不露聲色,腳下拚命內卷,好不容易遇到一個真性情的明星,不是挺酷的嗎?
而且對看過電影的人來說,林夏的話和普信有本質區別,《泰坦尼克》確實值得這份自信。
全球最大的投資、最震撼的實景、最真實的特效、最美的畫面、最強的表演,再加上劇本、剪輯和配樂,一把王牌從頭打到尾,他們想不出來這要怎麼輸。
“每個人不都這麼想嗎?她只是說出來了而已。”
“說這話的人真的看過《泰坦尼克》嗎?”
這條熱搜一出,林夏手機上又收到了一堆消息,來自各位朋友們。
秦欣:“《泰坦尼克》非常好看!不要理那些人,他們懂個鎚子。”
柳夢知:“這部電影絕對是這幾年最好的,除非你再拍下一部!”
謝宛白:“別擔心,我身邊的同學都挺喜歡《泰坦尼克》的,她們都好幾刷了。”
陸然:“那些媒體人是這樣的,你隨便說點什麼,他們就寫得很誇張。”
肖榆:“可惡,你怎麼連放狠話都這麼酷,大佬能不能給我們普通藍星人留點活路……”
看到這些似乎是在鼓勵她的消息,林夏有點懵,前幾天還是祝賀,怎麼現在又變了一種風向,她變成了需要安慰的可憐人?
這些朋友們在支持她的同時,語氣都很委婉,似乎在小心翼翼地保護着她的自尊心。
她算是想明白了,他們是在擔心,她突然放話,不是出於她的本意,而是被媒體惡意曲解。
林夏反應過來以後也是忍不住笑,她自信歸自信,又不是放空炮。
《泰坦尼克》現在海外票房不佳,很大原因是排片不足,而不是電影本身不行。
海外很多國家和華夏的院線發行方式不太一樣。
華夏是影院被動接受拷貝,只要逐光和幾大院線的高層談妥,他們旗下的影院都會接收到影片拷貝,然後公司統一規劃排片,再根據當地的情況微調。
在海外,尤其是北美,各家影院有非常大的自主權,母公司和他們只有資金上的合作,並不能干涉他們排片或者和片方的交易。
因為影評人的整體風評不佳,M國第一批只有546家影院和《泰坦尼克》簽約。
想和其他影院合作,只能等上映一周,出了成績之後再去談。
從她們拿到的首周數據來看,好評率和上座率都非常高,後續的接洽很順利,擴大到了兩千家電影院的上萬塊熒幕,還會進一步擴大。
現在《泰坦尼克》在IMDB的評分高達9.5分,爛番茄大眾影評新鮮度90%,一顆顆非常新鮮的洋柿子,是個好兆頭。
從評論里可以看到,外國觀眾們同樣被刀得不輕。
“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一直在哭,他們怎麼可以這麼殘忍,讓傑克和露絲分開,明明他們這麼相愛。”
“我決定了,要把婚禮選在了游輪上,電影裏的每一幅畫面都像油畫一樣漂亮。”
“這個女主角是哪國人?她還演過什麼電影嗎?她讓我完全無法移開目光。”
“我可以用一切美好的單詞去形容這部電影,本世紀最好的電影,沒有之一。”
所以林夏認為根本不需要傷感,一切都完美無缺地走在正軌上。
影評人的嗅覺很遲鈍,但商人遠比他們敏銳,逐光的法務部門已經注意到了,現在已經有了各種蹭熱度行為,比如什麼“泰坦尼克油畫風攝影”、“泰坦尼克風連衣裙”、“林夏同款手作發簪”,甚至還有了“林夏同款消防斧”……
之前規劃好的周邊,比如“大船積木”銷量都很可觀,主演都收到了一串新代言。
坦桑石、游輪旅行的價格也在悄悄上漲。
其他人覺得林夏太狂妄,她自己卻覺得15億還太保守。
她可從來不是一個安分的人。
至於失敗怎麼辦,林夏確實沒考慮過,那就這樣好了,能影響她什麼?
她都是鬼門關走過兩遭的人了,自然要痛痛快快,已經走到她這個位置上了,為什麼還要在乎別人怎麼想?
……
雖然不在乎,但不代表林夏會放任這些輿論自由發酵。
輿論是可以被操控的,並且不斷在變。97年上映的時候,觀眾一面倒地支持J&R,現在同情卡爾的倒是越來越多。
資訊時代,就連審美都可以被塑造,公關宣傳確實所向披靡。
雨天賣錢這都是低端局,晴天給白人賣美黑油,給亞洲人賣防晒霜,全方位無死角地創造消費需求才是真諦。
《泰坦尼克》的宣傳方案也很全面,尤其是線上。
既有針對文藝青年和傳統人士的高端話術,包括不限於電影的成本、質量等等,還有一堆歷史博主圍繞電影在考據。
她們做的確實很用心,很多畫面完全就是真實的歷史照片,船上的人也是真實的歷史人物。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比如歷史上的二副,從泰坦尼克最後絕地求生之後,66歲高齡又和兒子去敦刻爾克客串了一把,撈了一百多個人回來,真是個狠人。
一條大船,百樣人生,這些人的生平絕對是慢慢扒不帶重樣的。
高端局打完,再到老帥老美,小帥小美的下沉市場,各種角度可YY可帶入。
地球上利用熱點宣傳最成功應該是《消失的她》,硬是把一部普普通通的懸疑片宣傳出圈,變成了票房破30億的黑馬。
《泰坦尼克》要大女主有大女主,要愛情有愛情,就連男女對立、嫡庶神教這些奇奇怪怪的話題,也有卡爾供他們發揮,完美切合時下一切熱點。
還有各種搞笑博主的名場面模仿,連抽象市場也不放過。
靠大數據的力量,在各個人群的信息繭房裏,全方面無死角地宣傳。
就連林夏都覺得《泰坦尼克》真是太全面了。
海外也是一樣,歐洲那就偏傳統一點。至於北美兩國,一個最大愛好是炸雞薯條,另一個建國不到兩百年,古人都是穿牛仔褲長大的,根本沒有什麼傳統。
那就突出一點人設里酷的一面。
就連反華的紅脖子們都有切入點,他們的雷點就是兔子不願意乖乖做鷹醬的嬌妻,現在華夏大小姐為了M國窮小子神魂顛倒,這劇情怎麼不算一種爽點呢?
甚至宣傳部門還專門搞了個“泰學”小組,一開始自己造梗自己發,後面直接上了高速,根本不需要他們自己造梗請博主,泰學全球遍地開花,常學常新。
要藝術有藝術,要下沉能下沉。
就像蒙娜麗莎一樣,既是舉世無雙的藝術品,又是各種互聯網熱梗的常客。
至於這些被奇奇怪怪話術吸引而來,坐進電影院的觀眾,能不能看到他們想要的東西,就不關林夏的事了。
來都來了,哭一場再走唄?
藝術是藝術,宣傳是宣傳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