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陳情

第一百七十四章 陳情

“微臣獨孤策參見吾皇萬歲!”

太極殿內,獨孤策跪倒在御階之下,大禮參拜。

竇母的棺槨已經回返老家安葬,按照禮制,獨孤凌雲將守孝三年,獨孤盛作為長房長孫也要在老家守孝半年,獨孤策則在葬禮結束之後,就被李世民詔回了長安

李靖的大軍早在獨孤策離開長安后的第二天就還朝了,北伐的將士享受到的是莫大的尊榮,那一日,長安城內萬人空巷,人們守在渭水河畔,只為看一眼為大唐立下這蓋世奇功的英雄。

李承乾出城十里迎候,李世民也在承天門前親迎,這莫大的恩典,大唐立國以來,還從未有人享受過。

但,美中不足的是,偏偏少了此次北伐最大的功臣獨孤策。

李世民最不能容忍的就是這種美中不足,所以,竇母的葬禮剛剛結束,他便降詔,召獨孤策回返長安。

獨孤策原本還想要在老家為竇母守孝一個月,可接着了聖旨,也只能連夜回返。

“愛卿平身!”

“謝陛下!”

獨孤策起身,垂手而立。

李世民看着獨孤策,心中雖然甚喜,卻也不免帶着幾分憂鬱。

獨孤策才十六歲啊!

他十六歲的時候,還在隋都大興嬉戲玩樂,可獨孤策卻在十六歲的年紀,就率領區區數千人滅亡了草原上最強大的突厥汗國。

“獨孤愛卿,此番北伐,愛卿居功至偉~~~~~~~~~”

李世民在說著場面話,當他說道“該如何封賞,以酬卿家之功”的時候,獨孤策突然跪倒在地。

“陛下!微臣有一道奏疏,要呈陛下御覽!”

李世民一怔,他正琢磨着該怎麼封賞獨孤策呢,誰知道,獨孤策突然要上什麼奏疏。

“奏疏!?好!王德,呈上來!”

王德一路小跑着下了御階,取了獨孤策的奏疏,轉呈給李世民。

李世民展開一看,不禁愣住了,半晌才道:“獨孤愛卿,你~~~~~竟要辭官!”

隨着李世民的一句話,滿朝文武也不禁發出了一聲驚呼。

“啟稟陛下!微臣祖母仙逝,微臣痛不欲生,只恨祖母在時,不能床前侍奉湯藥,而今祖母已去,微臣五內俱焚,心亂如麻,懇請陛下恩准,微臣願辭去一切官職,為祖母守孝一年!”

獨孤策竟然要自請辭官,在長安為祖母守孝,這突如其來的一道奏疏,讓李世民也措手不及,朝中的文武百官更是驚嘆連連。

任誰都知道,獨孤策此番立下這等蓋世奇功,加官進爵那是必然的,正是前程遠大的時候,獨孤策卻要辭去一切官職,只為給竇母盡孝。

這人莫不是傻了嗎!?獨孤策低着頭,也不言語,或許別人都以為他瘋了,可是他很清楚,這個時候,退一步才是最好的選擇。

至於加官進爵,獨孤策現在怕的就是加官進爵,他如今已然是國公尊位了,再進一步,那可就是異姓王了!

但是,那可能嗎!?

縱然李世民願意給他這個天大的恩德,可問題是,獨孤策敢要嗎?

大唐不是沒有過異姓王,但是那兩個異姓王,現如今怎樣了?李淵在位時,被封為燕王的羅藝,隋末之時,也曾是一方豪傑,眼見中原大亂,擁兵自重,自領幽州總管,當時宇文化及、竇建德、高開道等人均曾派出使節前往幽州招降羅藝。

羅藝非但不從,還殺了宇文化及的使者,為煬帝發喪,李淵攻佔長安,建立大唐后,羅藝決定率部眾歸順李淵。

恰值張道源奉李淵之命撫慰山東,羅藝乃奉表長安,以幽州、漁陽、上谷等郡都降唐。

武德元年,李淵任命羅藝為幽州總管,其戰將薛萬均、薛萬徹也分別被封為上柱國和車騎將軍。

竇建德在攻克冀州后,兵勢強盛,遂統領十萬兵馬攻打幽州,羅藝率兵迎戰,薛萬均認為竇建德兵馬強壯,人數又多,宜用羸兵背城阻水為陣,趁敵人渡河時,發動進攻。

羅藝聽取了薛萬均的建議,使萬均帶數百騎兵埋伏在幽州城旁,俟機衝鋒。果然,竇建德的部眾渡河攻城,剛渡部分人馬,薛萬均即帶領騎兵對竇軍進行攻擊,大敗對方。

竇軍潰敗,不能接近城牆。於是,分兵數路,攻打霍堡、雍奴等縣。羅藝又遣兵襲擊,雙方軍隊對峙一百多天,竇建德見無法攻取幽州,只得退兵,返回樂壽。

武德三年,李淵下召封羅藝為燕王,賜姓李氏,從此,羅藝改名為李藝,為大唐立下赫赫戰功。

武德五年,當時還是秦王的李世民攻打劉黑闥,羅藝帶兵數萬,在徐河攻破劉黑闥弟劉十善的軍隊,俘獲和斬首的共有八千人。

幾個月之後,劉黑闥二次起兵,羅藝再次奉詔討伐,李淵命太子李建成總統諸軍征討劉黑闥,不久劉黑闥戰敗被俘斬殺,羅藝與太子李建成在洺州會師。

在羅藝協助唐擊敗劉黑闥后,羅藝請求入朝,李淵盛情接待了羅藝,拜他為左翊衛大將軍。

羅藝自以功高位重,便目無他人,自從和太子李建成相識后,他被李建成拉攏,結為黨羽。

李世民的親信曾至其營,羅藝無故毆打他們,李淵因他是屬吏大怒,很長時間才釋懷,待他像以前一樣。

當時突厥屢次成為侵擾的禍患,因羅藝一向有威名,被北夷害怕,李淵便令羅藝憑本官身份帶領天節官兵鎮守涇州。

武德九年,李世民即皇帝位后大封功臣,拜羅藝為開府儀同三司,食實封一千二百戶,但羅藝因為曾得罪過李世民,內心恐懼不安,便圖謀反叛。

貞觀元年,羅藝假稱奉密敕,麾兵入朝,途中趁勢佔據了豳州,李世民命令長孫無忌與尉遲敬德率兵討伐羅藝。

朝廷大軍還沒抵達,趙慈皓便與統軍楊岌謀議誅除羅藝,事情泄露,趙慈皓被抓住。楊岌當時在城外發覺有變化,匆忙帶兵攻打羅藝。羅藝大敗,拋棄妻子兒女,帶領數百名騎兵逃奔突厥。

到了寧州邊界,經過烏氏驛站時,跟隨的人逐漸逃散,其左右斬殺羅藝,把他的首級送到了京師。

朝廷在市集懸首示眾,並恢復了其本姓羅氏,羅藝之弟羅壽當時任利州都督,也被誅殺。

自此,大唐立國之後的第一位異姓王就此身死族滅,如果說,羅藝的死,還是因為他太能作的話,那麼另外一位異姓王杜伏威的死,就稱得上冤枉了。

杜伏威在隋末之時,也曾是一方豪強,勢力遍佈江淮,武德五年,李世民率部平定竇建德余部劉黑闥和徐圓朗,徐圓朗的地盤與杜伏威接壤,李世民借攻擊徐圓朗之機,陳兵杜伏威境上耀武揚威。

當此之時,隋末蜂起的各路反王大多已經煙消雲散,梁師都、高開道、徐圓朗之輩或僻處邊疆,或滅亡在即,唯一還能對李唐構成威脅的就是杜伏威了。

杜伏威自然明白李世民的用意,心中十分不安,擔心成為李唐下一個進攻目標。為免嫌疑,杜索性上書李淵,請求入朝。李淵收到報告后自然高興,批准杜伏威入朝,於是杜伏威將江淮軍交給義子王雄誕,自己帶了少數親信到長安朝見李淵。

杜伏威的主動獻忠心讓李淵很是滿意,同時也是為了在天下人面前做個樣子,李淵加封杜為吳王,太子太保,位在齊王元吉之上。

當時在長安受到軟禁的還有一個人,那就是當年的吳國皇帝李子通,李子通看到杜伏威羈縻於長安,料想江淮軍沒了首領,江淮的局勢一定不穩,自己正可趁此良機回去混水摸魚,集合舊部東山再起。

李子通此人待下寬厚,能得士卒之心,如果讓他逃回去,也許真能東山再起。可惜的是李子通逃到藍田關時不幸被守關士兵發現,束手就擒后又被押回長安,李淵這次沒再手下留情,給了李子通與李密相同的下場。

果然如李子通所料,杜伏威離開后,江淮軍出了大亂子。當年創立江淮軍時,最高領袖是杜伏威和輔公祏兩個人,二人自幼為友,長大后又共同起義打天下,號稱刎頸之交,輔比杜年長,杜就稱輔為兄,軍中稱輔公佑為“輔伯”,輔的地位與杜相當。

但隨着勢力的壯大,在權力的引誘下兩人的友誼終於出現了裂痕,杜伏威認為輔公祏的地位過高影響了他的領導權,因此杜奪了輔的兵權,只讓他擔任位高而無權的僕射一職。

輔公祏對此心中不平,於是借口與故友左遊仙學神仙術,主動退出權力之爭,平時不理政務。

杜伏威臨去長安時,將政務交給輔公祏,而將軍務交給了自己的心腹義子王雄誕,同時秘令王監視輔。

輔公祏畢竟不是甘心雌伏的人,杜伏威一走,他就和左遊仙密謀發動兵變。輔公祏唯一的障礙就是王雄誕,王是杜伏威的義子和最寵愛的大將,絕對忠於杜伏威,手握江淮軍軍權,不除掉他兵變就不可能成功。

輔公祏於是使出反間計,偽造了杜伏威的筆跡寫信給王雄誕,信中無緣無故地責備王有貳心。王雄誕在戰場上是有勇有謀的良將,但講到政治.鬥爭就不是對手了,收信后王非常傷心,就此託病在家不再沾手軍務,大概是想以實際行動向杜證明自己的忠心耿耿絕無貳心。

王雄誕的行為正中輔公祏下懷,就勢接管了江淮軍,又偽造了杜伏威密令,說在長安受到虐待,要輔公祏起兵造反。

以輔公祏在江淮軍中的號召力,加上又有杜伏威的密令,兵變非常順利,江淮軍於武德六年宣佈脫離李唐重新獨立,輔公祏自稱皇帝,國號宋,以左遊仙為兵部尚書。

直到輔公祏派人到王雄誕家中勸王歸順,王才終於明白自己上當受騙,但大勢已去,已無法阻止。

王雄誕盡忠於杜伏威,嚴詞拒絕了輔公祏的勸降,被輔公祏殺害。

自己的舊部造反,杜伏威在長安的日子自然可以想像,歷史中倒也沒有記載李淵是否因此而怪罪或處分杜伏威,但寄人籬下如坐針氈的滋味恐怕是免不了的。

武德七年,杜伏威在長安暴卒,死因不明。據《新唐書》記載是杜伏威好長生藥,誤服雲母中毒而死,只怕中毒是有的,但如何中的毒就很難說了。

唐軍以趙郡王李孝恭為帥,李靖、李勣、闞陵為將對輔公祏發起總攻,這個闞陵也是杜伏威的義子,與王雄誕並稱雙雄,杜伏威入朝時與杜同去長安,因而逃過輔公祏的兵變。

闞陵在江淮軍中以勇武著稱,平時負責軍紀,有違反者無論親疏一律法辦,因此在江淮軍內威望極高。

兩軍對壘時,闞陵直接衝過去,摘掉頭盔向對方大喝,“汝不識我邪?何敢來戰!”江淮軍軍心散亂,甚至有就此投降的。

唐軍兵強將勇,輔公祏連吃敗仗,終於在武德七年三月投降,隨後被處以死刑。大概是不甘心一個人上路,輔公祏向唐軍主帥李孝恭揭發杜伏威才是謀反主謀,有密令為證,就是這回來的闞陵也是謀反中人。

正好此前李孝恭在沒收反賊家產時把杜伏威和闞陵的私產一併沒收了,闞陵為此和李孝恭吵了一架,李孝恭趁此良機,就以謀反罪將闞陵處死,可憐闞陵被捕前還以為自己破輔公祏有功等着論功行賞呢。

李孝恭隨即稟報李淵,說發現杜伏威才是謀反的幕後主謀,人證物證俱全,於是李淵動手剝奪了杜伏威的官職爵位並籍沒其家眷。

貞觀元年,李世民即位,知道杜伏威和闞陵慘遭誣陷,為二人平反恢複名譽,以國公之禮下葬杜伏威。

身後哀榮是有了,可是命都丟了,哀榮有個屁用!李世民是難得的盛世明君,尤其是對待功臣的態度,更是為後人讚許,可是卻也和華夏歷史上眾多的帝王一樣,難免會對功臣心生猜忌,這都是難免的。

但凡帝王,誰不想着自家的江山社稷綿延萬代,倘若一個臣子真的到了功高難封的地步,任何一個帝王都不會放心。

歷史上,就連李靖都要靠着自污保全自身,更何況是獨孤策,他小小年紀,就立下了這等蓋世奇功,李世民若是不加以封賞,難免會寒了臣民的心,可是要封的話,該怎麼封,難到真的封獨孤策一個異姓王?

哪怕李世民願意給,獨孤策也是堅決不會要的,所謂的異姓封王,雖然是難得的榮耀,可是卻也離死不遠了。

與其讓李世民為難,自此對他產生忌憚,倒不如獨孤策主動一些,趁着竇母亡故的機會,抽身而去,非但解決了李世民的難題,還能給君王留下一個單薄名利的印象,何樂而不為。

李世民看着獨孤策,他方才的確是感到了為難,獨孤策立下的功勞太大了,大到了他這個帝王都不知道該如何封賞的程度。

可是如今看着獨孤策自請辭官,李世民反倒是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了!准奏!?豈不是明擺着告訴天下人,自己這個皇帝容不得功臣,要過河拆橋。

不準!?又該怎麼封賞獨孤策?“卿家何必如此,按照禮制,你非獨孤氏一門的長房嫡支,無需丁憂守制!”

獨孤策豈能聽不出李世民的弦外之音,皇帝這是要給自己找台階下呢,既然如此,他為何不主動奉上,想着連連叩首,道:“陛下!微臣自知此行魯莽,可還望陛下念在微臣一片純孝之心,准臣所請,祖母在時,對微臣呵護備至,祖母病卧在床,微臣本該夙興夜寐,侍奉湯藥,以盡孝道,可自古忠孝不能兩全,微臣為國盡忠,於孝道難免有所虧欠,每每思之,內心不安,今祖母已去,微臣唯有自請守孝,以全孝道,還望陛下恩准!”

獨孤策說著,直接脫掉了頭上的官帽,放在了大殿之上,拜伏於地,泣不成聲。

李世民看着也不禁心生感傷,極為獨孤策的孝,也為獨孤策的忠。

作為千古明君,李世民自然是個聰明人,他知道,獨孤策自請辭官,並非所說的那麼簡單,只是為了給竇母盡孝。

封無可封!

這才是獨孤策要自請辭官的主要原因,他是在為了自己這個皇帝解圍呢!想到此處,李世民也不禁長嘆一聲,難到他這個皇帝當真就是個不能容物的!?

李世民真的很想降旨奪情,可最終還是大唐的江山社稷壓倒了私人情感,嘆息一聲,道:“傳旨,徐國公,冠軍大將軍,太子詹事,少府監丞獨孤策,北伐突厥,陣斬賊酋頡利,克建奇功,朕甚佳之,特加徐國公獨孤策封邑三千戶,賞金萬斤,彩緞千匹,徐國公爵位世襲五代而不降。”

李世民雖然沒說出“准奏”,事實上已經是默許了,獨孤策聞言,也暗暗鬆了口氣,連忙叩謝:“微臣獨孤策叩謝陛下天恩!”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唐夢紅樓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大唐夢紅樓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四章 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