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集資
邱知縣點點頭,正要繼續指點江山,忽然又猛的頓住,凝眉道:“侯掌營,小官怎麼感覺被您誆進瓮中了呢?”
“邱知縣是個聰明人,還是個有才幹的,聰明而又有才幹的人總是不甘寂寞的,要不然你之前也不會跑來我侯家求助了……”侯俊鋮並沒有否認:“許多事,滿清不願做也沒能力去做,但在紅營這裏卻是必須要做的事,邱知縣在銀錢之事上這般才幹,難道願意一輩子做個傀儡,或者有才不能施展的小官?”
邱知縣知道侯俊鋮在給他畫餅,但心中卻也有些觸動,沉默了一陣,問道:“侯掌營,您和紅營能信得過小官?”
“紅營沒什麼信任不信任的,老百姓信任,我們就信任!”侯俊鋮微笑着搖了搖頭:“至於我,老實說,你這樣聰明又野心勃勃的傢伙,我怎麼敢信任呢?但信任不信任都沒關係,紅營需要你,你也需要紅營,我們之間有互相合作的空間,這就足夠了。”
邱知縣聽到侯俊鋮這番話,心裏反倒安心了不少,問道:“發行錢鈔、放貸商貿,這些事涉及到紅營的根本,侯掌營想來是不會讓小官來管的,侯掌營想讓小官做些什麼?”
“也不是不讓你管,邱知縣入個股,平日裏見到做的不好的提些意見還是可以的…….”侯俊鋮笑着搖了搖頭:“這些事我已經和亭林先生商議好了,他會理財嘛,就先讓他做着這商號的掌柜,但亭林先生畢竟不是商家出身,又要管着學堂的事,年紀也大了,許多時候恐怕會有些疏忽,邱知縣得幫上一把。”
“其次,要辦商號發貸款、搞商貿都需要本金,要發行錢鈔也需要準備金,需要備上一筆好大的錢,咱們現在抄掠的這些錢糧得分成好幾個攤子使用,湊個第一期的本金和準備金還算勉強,但總不能全都靠搶掠來維持商號運作。”
“所以還是得想些辦法拉人入股,一上一下,下面就是發動百姓參股,上面嘛則是拉官紳入股,船山先生、亭林先生、南雷先生那些支持我們的官紳……”侯俊鋮朝着吉安方向一指:“還有江西本地的達官貴人們,江南湖南畢竟遙遠,運來金銀也風險太大,江西本地豪商巨賈若是肯出錢出銀,自然方便許多。”
“而且,他們參了紅營商號的股,自然不會眼睜睜看着紅營窮死餓死,免得賠得血本無歸,咱們日後進了吉安等地,恢復商貿也方便許多……”侯俊鋮收回手,呵呵笑道:“這商號得掛在邱知縣你的名下,畢竟你是官面上的人物,去吉安等地拜會上官豪族的時候順便討些金銀回來,合情合理。”
“確實是合情合理,只是……”邱知縣面露難色:“小官一個無權無勢的小小縣令,想要勸動那些豪商巨富、上官大員…….怕是連他們的門都進不去,”
“事在人為,我也不奢望一下子就有一堆豪商巨賈來支持咱們,能取一點算一點罷了……”侯俊鋮淡淡的笑着,他確實沒有指望過邱知縣能發揮什麼作用,給他這個任務,只是為了給邱知縣找些事做,免得這個聰明有才幹的傢伙自己胡搞,聰明反被聰明誤的事迹,自古不缺。
當然,邱知縣若是真能拉來許多豪商巨賈來參股,那就是個意外之喜了,不過既然是意外,侯俊鋮就沒抱什麼希望:“紅營所能依靠的,永遠是老百姓們,紅營能夠信任的,同樣也只有老百姓,這商號辦不辦得起來,還得看百姓們的態度!”
幾日後,劉老六揣着手走在新修的路上,向著家裏而去,除了他之外,還有三四個鄉親跟他一起,拖着一輛板車,車上坐着嘰嘰喳喳興奮不已的幾個幼童。
他們這些佃戶以前終日操勞,半輩子離不開田地和村口幾步,即便是農閑時間也得想辦法給趙家當短工賺錢還租還貸,如今分了田地,每日幫着砍竹子送竹子還能賺一份口糧,家裏有了餘糧,農閑時間就真的閑了下來,兒子一天到晚忙得不着家,婆娘又去了吉安城學習,想造娃都找不到人,讓他好不習慣。
一路回了村裡,村子裏頭卻是空無一人,劉老六有些好奇,與幾個同行的鄉親對視一眼,往自己家裏走去,正見着自己的鄰居抱着大包小包迎面走來,趕忙抓着他詢問。
“你還不知道?剛剛有工作隊來了村裡,說紅營的菩薩們在城裏辦了個商號!”那村民訝異的看了劉老六一眼:“工作隊的人說,那商號辦起來就是為俺們服務的,所以俺們這些百姓就是商號的東家,商號發股份,只要有錢有糧的都可以去入股,銀子、銅錢、糧食什麼的都可以買股份。”
“商號?做買賣的還是放貸的?”劉老六很是好奇,扯着那鄰居不放手:“商號這東西俺倒是聽說過,趙老爺那樣的人才辦得起,俺們這些農人佃戶,怎麼還能當東家了?”
“你愛信不信,莫攔着俺!”那鄰居甩開劉老六的手,掂了掂自己抱着的包裹,全是叮噹作響的聲音:“俺反正是把家裏能摳出來的銅錢統統找出來了,工作隊的人說這次商號只放了二十萬股,去得晚了可就搶不到了!”
說著,那鄰居拔腿便跑,劉老六看着他離去的身影,滿臉都是疑惑,回了家,看着院子裏堆的糧食發了一陣呆,一拍大腿:“反正也吃不完,與其放這裏爛掉,不如去城裏看看。”
劉老六齣了門,正見之前跟他一起回來的鄉親拖着板車載着兩袋糧食往村口去,趕忙上前去商議着,將自己家的糧食也搬了上去,他兒子去了工作隊、入了夜校,早晚都不在家裏吃,婆娘去了婦女會有了口糧領,自己又幫忙砍竹送竹,也有一份口糧,餘糧多的很,裝滿了一板車。
劉老六便扶着板車向著永寧縣城而去,一路上只見一群群的村民帶着大包小包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不由得嘆了一聲:“嘿!在永寧縣活了這麼久,還從沒見過這麼多人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