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姬發

第24章 姬發

一、簡介

周武王姬發,是西周王朝的開國君主,他的生平充滿了傳奇色彩。作為周文王姬昌與太姒的嫡次子,姬發不僅繼承了父親的遺志,還通過一系列的政治和軍事手段,成功地推翻了商朝的統治,建立了周朝,開啟了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新紀元。

二、人物生平

1、先周崛起與繼位

周武王姬發的出生年份雖不詳,但他的成長和崛起卻與周國的強盛緊密相連。在周文王姬昌的治理下,周國逐漸強大,形成了“天下三分,其二歸周”的局面,這為後來滅商奠定了基礎。姬昌去世后,姬發繼位,成為周武王。他繼續重用賢良,以姜太公(即姜尚)為軍師,弟弟周公旦為太宰,同時召公、畢公、康叔、丹季等良臣也各當其位,使得周國的政治蒸蒸日上。

武王繼位后,不僅對內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還對外積極爭取聯合更多的諸侯國,以壯大自己的力量。他審時度勢,為滅商做了充分的準備。為了便於進攻商都朝歌,武王在灃水東岸建立了新都鎬京(今陝西省西安市),這一戰略決策為後來的伐紂戰爭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2、孟津觀兵

周武王即位后的第二年,他率領大軍先西行至畢原(今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文王陵墓祭奠,然後轉而東行向朝歌前進。在這次行軍中,武王在中軍豎起寫有父親西伯昌名字的大木牌,自己只稱太子發,意為仍由文王任統帥。這一舉動不僅體現了武王對父親的尊敬,也顯示了他的謙遜和策略。

大軍抵達黃河南岸的孟津(今河南省孟津縣)時,有八百諸侯聞訊趕來參加。人心向周、商紂王孤立無援的形勢已形成,諸侯均力勸武王立即向朝歌進軍。然而,武王和姜尚卻認為時機還不成熟,他們擔心倉促進軍會導致失敗。因此,在軍隊渡過黃河后,武王又下令全軍返回,並以“諸位不知天命”告誡大家不要操之過急。這次滅商預演,史稱“孟津之會”或“孟津觀兵”,它不僅展示了周軍的實力,也進一步堅定了武王滅商的決心。

3、武王伐紂

孟津觀兵后,武王一面加緊練兵,一面派人去探聽殷商的動向。經過多次探聽,武王得知殷商已是“讒惡進用、忠良遠黜”,內部矛盾重重,分崩離析。他覺得征伐紂王的時機已經成熟,於是決定發動滅商戰爭。

武王即位后第四年春天,他拜姜尚為帥,發兵五萬渡過黃河東進。大軍到了盟津,八百諸侯也率兵前來助戰。武王在盟津舉行了誓師大會,向全體將士發表了被後人稱為《牧誓》的着名誓詞。他痛斥了紂王的暴政,號召將士們奮勇殺敵,為天下蒼生謀福利。

誓師典禮結束后,武王便率大軍浩浩蕩蕩地殺奔商都朝歌。一路上勢如破竹,很快便打到了離朝歌只有70里的牧野。雙方軍隊在牧野附近擺開了陣勢進行決戰。紂王雖然擁有70萬大軍,但這些軍隊中一多半是臨時武裝起來的奴隸和從東夷捉來的俘虜,他們對紂王恨之入骨,不願為他賣命。因此,兩軍剛一交鋒,奴隸們就掉轉矛頭,紛紛倒戈投降,配合周軍攻打商軍。紂王所謂的70萬大軍頃刻間土崩瓦解。

牧野戰敗后,紂王逃回朝歌,感到已沒有回天之力,便命人將宮裏珍寶都搬到鹿台,然後放起火來,自焚而亡。朝歌的百姓聞聽紂王已死,便列隊歡迎周軍入城。武王入城來到鹿台,看到紂王的屍體便連射三箭,並砍下紂王與妲己的腦袋,懸挂在宮廷外的白旗下示眾。紂王的兩個寵臣惡來、費仲也被斬首。從此,延續了600多年的殷商王朝徹底滅亡,史稱武王克殷。

關於武王伐商的史實,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的利簋可以證明。利簋又名武王征商簋,為周武王時期有司(官名)利所作的祭器,1976年出土於陝西臨潼。利簋腹內底部鑄有銘文4行32字,大意為:武王伐商,甲子日凌晨歲星正當其位,宜於徵伐;戰勝商朝八天後的辛未日,武王在當地的軍隊駐地賞“有司”利以銅,利用銅來鑄造寶器以紀念這件事。這段銘文與《尚書·牧誓》、《逸周書·世俘》等文獻的記載相吻合,證實了武王伐紂的歷史事件。

4、滅商建周與分封制

周王朝建立后,武王定都鎬京(今陝西西安西南),並追封父親姬昌為文王。為了鞏固政權和適應新形勢的需要,武王決定按功行賞,調整統治集團的內部關係,實行以周王室為中心的分封政治制度。他先後分封了姜太公、周公旦、召公奭等功臣到各地做諸侯,建立諸侯國。這些諸侯國在周王室的統治下,形成了系統而完整的管理體系。

武王的分封制不僅安撫了殷民,還興廢繼絕,把焦、祝、薊、陳、杞等封國封給有功德於人民的古代帝王的後裔,以鼓舞民心。同時,他還通過移民實邊的策略,將齊、魯、燕等國作為周在東方新的領域,以開發區域、足食足兵並牽制殷民族的後方。

武王的分封制對周朝的政治穩定和社會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它確立了周王室的統治地位,加強了中央與地方的聯繫,促進了各地的經濟文化交流。同時,分封制也為中國歷史上的封建制度奠定了基礎。

5、宗法制度與井田制度

除了分封制外,武王還實行了宗法制度和井田制度。宗法制是一種按照血統遠近區別親疏的權利繼承製度,其核心是嫡長子繼承製。這一制度在周朝得到了進一步完善和鞏固,形成了系統而完整的管理體系。它不僅區分了貴族之間的親疏關係,還確定了他們在政治、經濟和社會中的地位。

井田制度則是周朝經濟方面的一項重要制度。西周時期,道路和渠道縱橫交錯,把土地分隔成方塊,形狀像“井”字,因此稱做“井田”。井田屬周王所有,分配給庶民使用。領主不得買賣和轉讓井田,還要交一定的貢賦。這一制度確保了周王室對土地的控制權,同時也保證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和生活穩定。

武王通過宗法制度和井田制度的實施,進一步鞏固了周朝的統治基礎。這些制度不僅維護了貴族的特權地位,也保障了農民的生產和生活權益。它們共同構成了周朝社會制度的基石,為周朝的長治久安提供了有力保障。

6、禮樂天下與文化思想

周武王建立西周后,不僅注重政治、經濟和社會制度的建設,還非常重視文化思想的發展。他開創了禮樂制度,通過禮和樂來維護社會秩序和和諧。禮的部分主要對人的身份進行劃分和社會規範,最終形成等級制度;樂的部分則是基於禮的等級制度,運用音樂進行緩解社會矛盾。

武王通過禮樂制度的實施,不僅建立了等級森嚴的差異化社會,還通過音樂來化解因為禮的等級化、秩序化引起的種種對立和矛盾。這一制度不僅維護了周王室的統治地位,還促進了社會的和諧穩定和文化的繁榮發展。

武王還提倡“敬天保民”的思想,認為君主應該敬畏上天、保護民眾。這一思想體現了武王的人文關懷和民本思想,也為後來的儒家思想提供了重要的淵源。

三、主要影響

周武王姬發,作為西周王朝的開國君主,他的生平事迹與治國理念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以下,我們將從政治、經濟、文化及社會四個方面,詳細探討姬發對後世的主要影響。

1、分封制與宗法制的確立

周武王滅商后,為了鞏固政權,他實施了分封制。這一制度將王族、功臣及先代貴族分封到各地做諸侯,建立諸侯國,以此來控制新征服的地區。據史料記載,武王先後分封的有魯、齊、燕、衛、宋、晉、虢等71個諸侯國。分封制不僅加強了周王室對地方的控制,還促進了各地經濟文化的交流與融合,為後世中國的統一奠定了基礎。

與分封制相輔相成的,是宗法制的實施。宗法制是一種按照血統遠近來區別親疏的權利繼承製度,其核心是嫡長子繼承製。這一制度在周武王時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和完善,形成了系統而完整的管理體系。宗法制的實施,有效地維護了貴族間的等級秩序,防止了因權力繼承問題而引發的紛爭,為周王朝的穩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2、井田制的推行與經濟發展

在經濟方面,周武王實施了井田制。這一制度將土地劃分為方塊,形狀像“井”字,因此得名。井田屬周王所有,分配給庶民使用,領主不得買賣和轉讓井田,還要交一定的貢賦。井田制的推行,使得土地得到了合理的利用和開發,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同時,井田制也促進了農民對土地的依附和歸屬感,為後世中國的小農經濟奠定了基礎。

此外,周武王還鼓勵發展手工業和商業,促進了經濟的繁榮。他派遣使者到各地去了解民情和物產,以便更好地管理國家。這些措施都極大地推動了周朝經濟的發展,為後世中國的經濟繁榮奠定了堅實基礎。

3、禮樂制度的建立與文化傳承

周武王在文化方面也有重大貢獻。他建立了禮樂制度,將禮和樂相結合,用於維護社會秩序和穩定。禮的部分主要對人的身份進行劃分和社會規範,最終形成等級制度;樂的部分則通過音樂來緩解社會矛盾,增進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禮樂制度的建立,使得周朝的文化更加豐富多彩,也為後世中國的文化傳承提供了重要依據。

此外,周武王還重視教育,提倡“學在官府”,即政府設立學校來教育貴族子弟。這一制度使得貴族子弟能夠接受系統的教育,提高了他們的文化素養和治國能力。同時,周武王還鼓勵民間私學的發展,為後世中國的教育普及奠定了基礎。

4、社會風氣的改善與民本思想的萌芽

周武王在統治時期,注重改善社會風氣,提倡節儉和樸素。他自己以身作則,生活簡樸,不奢侈浪費。這種節儉的風氣在周朝得到了廣泛的傳播和踐行,使得周朝的社會風氣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同時,周武王還提出了“敬天保民”的思想。他認為,天命是不可抗拒的,但君主可以通過修德來順應天命,保佑民眾。這種思想體現了民本思想的萌芽,為後世中國的民本思想奠定了基礎。在周武王的統治下,周朝的社會得到了穩定和發展,民眾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

5、軍事戰略與戰術的創新

周武王在軍事上也有着卓越的才能。他繼承了周文王的軍事策略,並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創新。在牧野之戰中,周武王巧妙地運用了兵力優勢,採取了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的戰術,成功地擊敗了商軍。此外,他還注重軍事訓練,提高了軍隊的戰鬥力。這些軍事戰略與戰術的創新,為後世中國的軍事發展提供了重要借鑒。

6、對後世政治制度的影響

周武王所確立的分封制、宗法制和禮樂制度等政治制度,對後世中國的政治制度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後世各朝代在建立自己的政治制度時,都或多或少地借鑒了周朝的制度。例如,漢朝的郡縣制與封國制並存,唐朝的節度使制度,以及明清時期的內閣制等,都可以看到周朝政治制度的影子。這些制度不僅維護了各朝代的統治穩定,還促進了中國政治制度的不斷發展和完善。

7、對後世思想文化的影響

周武王所提倡的“敬天保民”思想,以及禮樂制度所蘊含的和諧理念,對後世中國的思想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後世儒家思想中的“仁政”、“民貴君輕”等觀念,都可以追溯到周武王的“敬天保民”思想。同時,禮樂制度所倡導的和諧理念,也成為了後世中國文化中的重要價值觀之一。這些思想文化的影響,使得中國在歷史長河中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傳統和民族精神。

四、軼事典故

周武王姬發的生平事迹中,除了上述的主要影響外,還有許多生動的軼事典故在民間廣為流傳。以下,我們將選取幾個典型的軼事典故進行詳細介紹。

1、駢齒望羊

史載周武王“駢齒,望羊(陽)”。駢齒即雙重牙齒,望羊則形容其視野廣闊。後人解釋這是武王滅商需要武力的象徵,多長出一重牙齒以示剛強,望陽則表示他能高瞻遠矚。這一軼事典故不僅形象地描繪了周武王的外貌特徵,還寓意着他具有非凡的武力和智慧。

2、武王封貔貅

相傳在姜子牙助武王伐紂時,一次行軍途中偶遇一隻貔貅。當時無人認識這種神秘的生物,但姜子牙覺得它長相威猛非凡,便想方設法將它收服併當作自己的坐騎。帶着貔貅打仗的姜子牙屢戰屢勝,周武王見貔貅如此驍勇神奇,便給它封了一個官號“雲”。這一軼事典故不僅增添了周武王伐紂的傳奇色彩,還體現了古人對神秘生物的敬畏和崇拜。

3、武王與臊子面

臊子面起源於周朝,相傳與周武王有關。據說在伐紂途中,周武王在岐山遇到一隻像“龍”的怪獸。殺了怪獸后,為了鼓舞士氣,他決定將怪獸肉分給每人食用。但由於人數太多,肉不夠分,便煮湯每人分喝一碗。這便是岐山臊子面的雛形。這一軼事典故不僅揭示了臊子面的起源,還體現了周武王對士兵的關懷和體貼。

4、巨橋發粟

巨橋是古橋名,位於今河北省廣宗縣。周武王滅紂后,遣南宮括散發巨橋倉的糧食來賑濟饑民,史稱“巨橋發粟”。這一舉措不僅緩解了災民的飢餓問題,還體現了周武王對民眾的關心和仁愛。巨橋發粟的事迹在後世被廣為傳頌,成為了周武王仁政的典範。

5、與白虎的奇遇

在一次狩獵過程中,姬發遇到了一隻龐大的白虎。這隻白虎眼神深邃,彷彿能洞察人心。面對這隻神秘的生物,姬發並未選擇殺戮,而是表現出了非凡的勇氣和智慧。他最終決定放過白虎,並與之和平共處。這一軼事典故不僅展現了姬發的仁慈與智慧,還寓意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願景。這一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成為了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五、後世紀念

周武王姬發作為西周王朝的開國君主,他的歷史地位和影響深遠。後世為了紀念他,建立了許多與周武王相關的紀念物和遺址。以下,我們將詳細介紹幾個典型的後世紀念。

1、周武王陵

周武王陵位於陝西省咸陽市北郊五陵原,是周武王的陵墓所在地。陵墓前有新修的水泥台階和高大的碑樓,上書“周武王陵”四個大字,為清代陝西巡撫畢沅所立。周武王陵是後人緬懷周武王的重要場所,也是研究西周歷史的重要實物資料。

2、武王廟

武王廟是祭祀周武王的地方,位於河南省淇縣。據史料記載,武王廟始建於西周時期,歷經多次修葺和擴建。廟內供奉着周武王的塑像和牌位,是人們祭祀和緬懷周武王的重要場所。武王廟不僅是歷史文化的遺產,也是當地民眾的精神寄託和文化象徵。

3、周文化廣場

周文化廣場是位於陝西省岐山縣的一個大型文化廣場,以周文化為主題,展示了周朝的歷史文化和民俗風情。廣場內設有周武王雕像、周文化展覽館等設施,是人們了解周朝歷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周文化廣場的建設,不僅促進了當地文化旅遊業的發展,還提高了人們對周朝歷史文化的認識和了解。

4、學術研究與着作

後世學者對周武王的研究和着作也是對其的一種紀念方式。許多歷史學家和學者通過深入研究周武王的歷史事迹和治國理念,撰寫了大量的學術着作和論文。這些着作不僅揭示了周武王的歷史地位和影響,還為後世提供了寶貴的歷史資料和學術參考。

5、民間傳說與故事

民間傳說與故事也是紀念周武王的一種方式。在民間,人們通過口耳相傳的方式,將周武王的事迹和故事代代相傳。這些傳說和故事不僅豐富了人們的文化生活,還使得周武王的歷史形象更加生動和鮮活。例如,前面提到的武王與白虎的奇遇、武王封貔貅等故事,都是民間對周武王的一種紀念和傳承。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華夏名人錄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華夏名人錄
上一章下一章

第24章 姬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