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努力
這些都是後來很長時間的事,現在的李大牛,他的字雖然只是寫得像樣了些。
每當夜幕降臨,昏黃的燈光下,李大牛總愛坐在那張舊木桌旁,一筆一劃地勾勒着未來,彷彿每一筆都承載着他對生活的期許和對家庭的責任。
畢竟,李大牛現在的主業還是農民,那是他賴以生存的根本。
春種秋收,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與這片土地結下了不解之緣。
春天,他揮汗如雨地播種希望;夏日,他頂着烈日除草施肥;秋風起時,他又忙着收割金黃的稻穗,每一粒糧食都凝聚着他的汗水和心血。儘管日子艱辛,但每當看到家人圍坐在桌旁,享用着他親手種出的食物時,那份滿足感便足以抵消所有的疲憊。
村莊坐落在群山環抱之中,彷彿世外桃源一般,遠離了塵世的喧囂。每當夕陽西下,炊煙裊裊升起,與遠處的霧氣交織在一起,勾勒出一幅寧靜而祥和的畫卷。然而,在這份寧靜之下,卻隱藏着無數家庭對生活的掙扎與希望。
村民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用勤勞的雙手編織着屬於自己的夢想。
這天傍晚,李大牛剛從地里回來,夕陽的餘暉灑在他的身上,將他疲憊的身影拉得長長的。他的衣服早已被泥土和汗水浸透,臉上也掛着幾道泥痕,但那雙眼睛卻異常明亮,彷彿能穿透一切困難與阻礙。他推開門,一股熱氣和飯菜的香氣迎面撲來,那是家的味道,是趙欣為他準備的溫暖港灣。
“大牛,快來洗手吃飯。”趙欣的聲音從廚房裏傳來,溫柔而親切。她正站在灶台前忙碌着,手中的鏟子不停地翻炒着鍋里的土豆燉白菜,香氣四溢,讓人垂涎欲滴。她的臉上掛着淡淡的笑容,那是一種對家人無盡的關愛與呵護。
李大牛應了一聲,快步走到院子裏打了一盆水,胡亂地洗了把臉和手。儘管身體疲憊不堪,但他的心情卻異常輕鬆和愉悅。他知道,無論多晚回家,總有一盞燈為他而亮,總有一碗熱湯等着他。這種簡單而平凡的幸福,就是他最大的動力。
洗完手后,李大牛走到廚房門口,看着趙欣忙碌的身影,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輕聲說道:“欣,你辛苦了。”
趙欣回頭看了他一眼,眼神中充滿了溫柔與理解。“不辛苦,只要你和孩子們都好,我就心滿意足了。”她說著,將燉好的土豆燉白菜盛到碗裏,端到飯桌上。
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兩人享受着這頓簡單卻溫馨的晚餐。
李大牛邊吃邊和趙欣聊着家常,偶爾還會詢問小兒子今天又搗蛋了沒。
他的語氣中充滿了關切與期待,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走出這片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擁有更加美好的未來。
飯後,李大牛坐在炕上,陷入了沉思。他知道,自己作為家中的頂樑柱,必須承擔起更多的責任與壓力。但他也相信,只要心中有夢,腳下就有路。
趙欣的目光溫柔而敏銳,她總能從李大牛細微的表情變化中捕捉到他的情緒波動。今晚,當她看到李大牛推開門的那一刻,那雙平日裏充滿力量的眼睛裏似乎藏着難以言喻的沉重。她沒有立即詢問,而是默默地為他準備好飯菜,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
飯後,一家人圍坐在炕上,氣氛顯得格外溫馨,但李大牛卻顯得有些心不在焉。趙欣見狀,心中不禁生出幾分擔憂,她輕輕放下手中的針線活,目光溫柔地轉向李大牛,輕聲問道:“大牛,怎麼了?有啥煩心事嗎?”
李大牛聽到這話,身體猛地一僵,臉上的笑容瞬間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絲淡淡的愁容。他輕輕嘆了口氣,像是在努力整理着自己的思緒。
片刻后,李大牛慢慢把手伸進懷中,小心翼翼地掏出一封書信。那信封的邊緣已經有些磨損,顯然經過了無數次的摩挲和翻閱。他默默地看着信封,眼中閃爍着複雜的情感,似乎在回憶起那些遙遠而溫馨的往事。
終於,他抬起頭來,目光凝視着趙欣,手中緊緊握着那封信。他深吸一口氣,然後緩緩地把信遞到她面前,聲音低沉地說道:“欣,這是寄過來的信……”
趙欣接過信,心中湧起一股疑惑和好奇。她仔細地打量着信封,發現上面的字跡並不熟悉。她皺了皺眉,問道:“這是你母親找人代寫的信吧?之前不是說你過幾天就回家去接大丫嗎?怎麼現在又突然寫信來了呢?”
李大牛輕輕地搖了搖頭,語氣沉重地回答道:“這封信並不是我娘託人寫的,而是我的弟弟寫給我的。信上說,弟妹馬上就要生了,希望我能回去幫忙照顧一下,主要是把大丫接過來。”
趙欣聽了,不禁愣住了。她望着李大牛,眼中流露出深深的擔憂和不舍。她知道,對於李大牛來說,家人永遠都是最重要的。這次的情況雖然有些意外,但她明白,李大牛必須要回去幫助他的家人度過這個難關。
聽完信后,趙欣的眼眶微微泛紅,她抬頭看向李大牛,聲音中帶着一絲哽咽:“大丫才四歲,小二也才八個月大。當初咱們為了生計,不得不把大丫留在老家讓娘照顧。那麼小就讓她離開咱們,我還真有點捨不得。”說著,她的眼眶裏已經蓄滿了淚水,彷彿隨時都會奪眶而出。
李大牛見狀,連忙伸出手,輕輕握住趙欣的手,給予她無聲的安慰。他的心中同樣充滿了矛盾與不舍,但他知道,作為家中的長子,他必須承擔起這份責任。他沉默了片刻,然後緩緩開口:“我也捨不得大丫,她是我們的心頭肉啊。可是,咱弟家的情況你也知道,他們兩口子在外地打工,老家只有老娘一個人。大丫過去,至少能陪陪她老人家,讓她不那麼孤單。而且,大丫是咱家的閨女,咱們有責任照顧好她。無論在哪裏,她都是我們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