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心思
姜沈氏不想讓姜令沅失望,努力回想。
好一會兒她說道:“我對航海圖的確沒有印象,但是我記得我十三歲那一年母親出海回來,我和姜縫一起回去,他去了母親的書房,出來的時候手中就拿着一樣東西,我當時問了是什麼,他搪塞過去了,後來母親問過我誰去了她的書房,我幫着隱瞞了。”
如今回想起來姜沈氏真的好狠,其實那時候姜家就已經對他們家圖謀不軌了,她卻傻乎乎的沒有發現。
姜家想吃絕戶沒有吃成,所以那些年才會那麼折磨她,偏偏那個時候的她真的魔怔了,姜然連這些都沒有看明白了。
姜沈氏的情緒有些大,姜令沅急忙說道:“你也不必太自責,那些事兒都已經過去了,那張航海圖對外婆來說也不是很大的問題,都是有備份的,姜家得到的航海圖也沒有辦法,這麼多年他們不也是沒有出海的本事,如今反倒是因為這個遭了報應,也是咎由自取了。”
姜沈氏聽了這話才平靜下來,她問到:“這一次姜家?”
姜令沅如實告知:“姜家不過是徐閣老黨羽最外圍的一環,應該不會喪命,不過罷官是一定的了,說不定還要流放。”
總而言之雖然死不了,但是下場也不會很好。
姜沈氏目光有些複雜,如今她也說不明白是什麼感覺,當然,她沒有想要救姜家的想法。
姜令沅想了想,說道:“以後我們和姜家就沒有任何關係了,橋歸橋路歸路,你也不用想姜家的事兒。”
“嗯。”
姜沈氏輕輕點頭。
又陪了姜沈氏一會兒,姜令沅就去女學了,其實她也嘗試勸說姜沈氏不要一直在佛堂這裏,可以走出來看看,姜沈氏只是笑着不說話,姜令沅就知道她根本沒有將勸說放在心上。
無奈的同時也就只能想其他的辦法。
走在園子中看到了雖然是深秋,各種花兒仍然開得好,就對園子的管事說道:“每日都搬幾盆好送到她那裏去,或者插瓶的也可以,不要重樣了。”
這可是要比勸說姜沈氏走出來容易太多了,管事鬆了一口氣急忙答應下來:“奶奶放心,奴婢一定會做好的。”
姜令沅隨意的點點頭就坐上了馬車回到了女學,如今也已經知道了那航海圖的來歷,雖然不確定,但是姜令沅想那姜家差不多就是這麼得到的,這些年也只隱忍不發,也就那個心機深沉的姜老太太能做好了,只是姜老太太到底眼界還是太窄了,自以為找了一個可靠的後盾,卻是沒有想到那後盾終歸是不夠厚實。
如今那航海圖已經更改是已經被傳播出去了,姜令沅想着的是能不能趁機做些什麼,只是這個想法還是不夠成熟,她不好去找豫國公說,倒是可以和陸昀商量着來。
不過這個想法剛剛冒出來就來不及繼續往下想了,因為她去了女學后才知道那迎接突厥使團的儀式竟然有三天,第一天倒是沒有女學的什麼事兒,但是第二天比試就開始了。
如今知道了真相后姜令沅就明白那比試也不過就是突厥的一個噱頭而已,想踩着女學來展示他們的貴女。
那些人突厥是想着成為大越一直朝臣的妾室,若是讓女學的姑娘去比試的話反倒是折辱了女學的姑娘,這不是姜令沅想要看到的。
所以姜令沅準備換一種方式。
她想了想,還是先去了永平大長公主那裏,然後準備和永平大長公主一起去見太后,她想着總不能所有的事兒都讓永平大長公主的頂在前面的,有些事兒還是要她主動站出來的。
永平大長公主那裏自然也知道了突厥的事兒了,被姜令沅一提醒,她說道:“的確,如今那群腌臢人不用我們女學的學生出場,本身就沒有什麼正經心思,我們差點就上了當!”
姜令沅說道:“要是直接說不比試的話,她們恐怕還會說我們是怕了,不如女學的姑娘們還是展示才藝,但不和突厥比試!”
姜令沅一開始就覺得有些彆扭,突厥的貴女們怎麼敢開口說比試,現在想來本身就是一個陰謀,只是當時忽略過去了,以為突厥是準備藉此來減少進貢,如今也就是蘇游全盤托出,所以他們才知道這突厥所求更大呢!
如今也算是來得及。
永平大長公主考慮了一番后說道:“你顧慮的也有道理,這件事就不要麻煩皇上了,我們去見太后。”
至於說皇后,姜令沅和永平大長公主都一致忽略過去了,如今的皇后真的已經是手中沒有了任何權利了,基本上被架空了,還要小心翼翼的活着。
至於說太后,和皇上雖然不是親生的,但是太后識時務,也按住了自己的娘家不給皇上添麻煩,所以應該有的體面太后這裏還是有的。
太后聽說永平大長公主和姜令沅一起過來了就知道是為了女學的事兒了。
當初女學她抱着不參與也不阻止的態度,是真沒有想過女學會成長到現在這個樣子,要知道這不過只過了短短的兩三個月啊!
太后看問題很深遠,知道這女學以後還真能成為京城女子的標杆,她隱隱都已經有些後悔當初為什麼不參與其中呢,如今,永平大長公主和姜令沅過來,她就知道這是一個很好的時機,並不想錯過了。
太后立刻讓永平大長公主和姜令沅都進來了,永平大長公主在太後面前不用下跪的,但是姜令沅可不行,自然按照全套的利益來。
太后立刻就讓姜令沅起來了,態度極為和藹可親,笑呵呵的說道:“姜大人是女子中的典範,在哀家面前不必如此客氣,只管和平常一樣就是。”
這些不過都是一些客套話,姜令沅聽着還是一副很恭敬的樣子。
太後轉頭問永平大長公主:“永平,今兒你帶着姜大人一起過來,可是為了女學的事兒?哀家若是能幫忙的話一定義不容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