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攢銀子

第11章 攢銀子

鄭家的退親風波解決后,張氏一方面感嘆於女兒的聰慧和果敢,另一方面又對晏書的婚事憂心起來。

晏書重孝道,願為先父守孝三年,從大義上就已經站住了腳,那至純至孝的名聲已經傳播出去了,在婚事上頭,晏書反倒沒有那麼的憂心。

晏書現在憂心的是家族的未來,江家要想更進一步,還是要在功名上做文章。三年後書傑也不過十三歲,能否考中秀才還兩說,若是自己出嫁再帶走一部分的嫁妝,就憑家裏的幾十畝地要想支持弟弟讀書恐有些艱難。

為今之計只有多掙些銀錢,置田置地方是正理;為此晏書給自己定了個宏偉目標,三年內至少給家裏再置辦二十畝中等田,這樣家裏就有那百畝良田了。

說來歷朝歷代等級觀念都很嚴格,“士農工商”中“士”永遠是第一等,有句話是這樣說的“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可經過五代十國的動亂,人丁凋零百廢待興。自本朝宋太祖起,大力發展農業、手工業、對經商之事也不像前朝那樣輕視反而鼓勵貿易,經過百年努力才有了現在的繁盛景象。

晏書雖是舉人之女,從小在父親的教導下也讀了些聖賢書,可也知道銀錢是個好東西。只有家中銀錢充足,才能做到“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只有銀錢充足才能活的有尊嚴。

還有句俗語叫做“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晏書就準備做那取之有道之事。

這幾年因今上大修園林,偏愛奇花異石,喜愛金石書畫,凡是進獻珍寶者,均得重賞。據說杭州有個姓朱的商賈就是因為進獻了兩株珍貴的珍珠黃楊而一躍成為官身。

所謂上行下效,故而那些個達官貴人、富戶商賈之流都會花重金尋那奇花異石,想着憑藉進獻之功加官進爵。那些花不起重金的所謂文人雅士、商賈之流家中也要擺放些羅漢松等盆景,否則就要顯得庸俗了。

這兩年花草行對那些或造型別緻或少見珍稀的花草樹木的需求也多了起來,那價錢也較往年翻了一倍。

恰巧晏書自小就愛培育花草。兩年前江舉人帶着晏書爬縣裏的銀屏山,在山澗邊發現了兩株野蘭,還是比較少見的‘玉簪’品種。

這兩年通過晏書精心培育,長勢喜人。蘭花又被譽為花中君子,正是那些個文人雅士的心頭好。有詩云‘蘭生幽谷無人識,客種東軒遺我香’。

今年聽說這蘭草售賣的價錢很不錯,晏書因在孝中不便表明身份,於是戴着帷帽捧着一盆蘭草送到花草行。

因是第一次售賣,晏書還不是很懂行情,只是知道這蘭草珍貴,應該能夠賣上價格,誰知那掌柜的直接給了十兩銀子作為酬勞。

拿到銀子那一刻晏書驚呆了,十兩銀子就是兩畝上等水田,四畝中等田,沒想到這種花草的愛好也能幫着掙錢~

晏書感覺發現了一條新的掙錢之路,於是她狠狠心拿出一角銀子,買了縣裏采蝶軒最好的點心送與那花草行店裏的掌柜。

“掌柜的,我想問下,您這裏什麼樣的花草能賣的上好價錢?”

那掌柜沒想到這戴着帷帽的小姑娘又回到店裏,還送了點心給他。頓時對這小姑娘有了些好感。

“小姑娘,看你小小年紀怎麼操心起這生計之事了?你家大人呢?”

“這您就不需要多問了,我只是想知道什麼樣的花草能賣上好價錢?”

掌柜的透過帷帽看不清那晏書的臉,但從她說話的語氣里可以聽出來,她是可以當家作主的人。

“一般的花草賣不上價,只有那些個精心培育的珍貴花草才能賣上價,比如你今天送來的這蘭草,還有就是牡丹、菊花、茶花等珍稀的品種。其他的羅漢松,老梅等盆景一定要突出一個‘奇’或‘怪’的特點;若是有那珍珠黃楊就更好了,現在可是被京中的貴人們給炒到了天價。”

晏書盈盈一拜,“多謝掌柜的指點。”

掌柜的笑眯眯道:“若是有不錯的花草,記得賣與我家,我家價格公道~”

晏書謝過後,回到家裏,將賣了蘭草的銀錢拿給張氏。

張氏大吃一驚:“就這麼一盆蘭草竟然值這許多錢?”

晏書道:“蘭花為四君子之一,那掌柜的說那是一株稀有的蘭花,許多文人雅士都很喜歡。只可惜我這培育的技術還淺薄了些,否則更能賣上價錢了。母親這銀錢你收着,到時候給家裏置地。對了,我準備等小弟學裏放假的時候,領着他一起上山看看能不能再尋些不錯的花草。”

張氏說:“就你和書傑兩人上山我可不放心,萬一碰到野獸可就不好了。”

晏書安慰道:“母親放心,我們只在外圍看看,不會深入到山裏的。這幾日去郊遊踏青的人也多,青天白日的猛獸可不會跑出深山的。”

待到那日,江家姐弟早早的起了床吃了早飯,穿上舊葛衣,將那領口,褲口都綁嚴實了,腳上穿的是那耐磨的厚底鞋。張氏用那油紙包了十來張粗糧餅子和幾根醬菜準備讓姐弟二人中午在山上吃;又將晾涼的熱水裝進水囊里,連同長繩、雄黃粉、金瘡葯,還有兩個小花鋤一起放在一個小竹簍里。

一切準備妥當,晏書戴上帷帽背着竹簍領着書傑出門了。

這巢縣距離江南不足百里,是廬州府下有名的一個大縣,依山傍水、南有銀屏山、東有亞父山、太湖山三山,風景秀麗;東依焦湖,比鄰長江、四季分明,良田環繞,被稱為江州糧倉。

這次姐弟兩人去的是那銀屏山,那銀屏山有一景就是在山崖上有一株千年牡丹,每到清明穀雨時節就會含苞綻放,吸引遊人前去觀賞。

可就算現在距離清明還有一段時間,那山間小路上也能看到三三兩兩的遊人。

姐弟二人爬了一會山,書傑雖是男孩子,但畢竟年紀小些,不一會就有些累了。正好山腰有一個小亭子,是前人修建供往來行人歇腳用的。

姐弟兩人走近一看,亭子裏已經有一華服少年和一僕從在亭子裏歇腳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寒門閨秀奮鬥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寒門閨秀奮鬥史
上一章下一章

第11章 攢銀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