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收宛城、破嶢關

第19章 收宛城、破嶢關

劉邦在陳留休整了三個月,招兵買馬,擴大勢力。休整完畢,一聲令下,率軍往西行進。

這天,劉邦部隊就來到了輾轅關。

輾轅關是出洛陽的八關之一,位於偃師與登封、鞏義交界處的轘(huán)轅山上,地理位置極其重要。

為此,秦二世把守關口的重要任務,交給了虎賁將軍楊熊。

你說奇怪不奇怪?楊熊平時打仗很有一套,要不也不會榮升為虎賁將軍。

自從碰到劉邦后,他就支楞不起來了。

上一個月,秦二世讓他攔截劉邦的部隊,他和劉邦交手多次,每次都以失敗告終。

這次在輾轅關阻止劉邦西進,楊熊心說,可不能再讓這傢伙得逞了,否則無法向上邊交待。

楊熊志在必得。

劉邦率軍逼近,楊熊嚴陣以待,這真是仇人相見分外眼紅。

楊熊心說,今個咱就比個高低!兩廂擺開陣勢,但見劉邦軍隊旌旗獵獵,人頭攢動。

劉邦把手一揮,隊形隨他的手勢變幻。

楊熊不管三七二十一,拍馬舞刀率人馬就沖了過來。雙方一交手,劉邦發現楊熊本事大增。

原來近一段時間楊熊沒幹別的,就只琢磨如何打敗劉邦這件事。

劉邦觀敵撩陣看得明白,心中嘆道:“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楊熊在歷史上並不算出名,他有個弟弟叫楊喜,雖然功夫不咋地,卻被封了侯爺,楊氏後人都以楊喜為榮。

先劇透一下,楊喜是楊熊的弟弟,是秦軍一名小士兵。

楚漢戰爭時,楊喜成了項羽的貼身侍衛(騎都尉),項羽被韓信打敗自刎烏江時,楊喜正好在項羽身邊。

劉邦為殺項羽,曾許諾誰殺了項羽將被封侯。

在官位誘惑下,看到剛倒下的項羽,有五個人去爭搶項羽的屍體。

五個人你爭我奪,楊喜心生一計,一刀砍下了項羽一條大腿。

其他四人把項羽屍體分解回去領賞去了。

劉邦沒有食言,封楊喜為赤泉侯。

看到了吧?這就是運氣,項羽死後成全了五個人,五個人都被劉邦封了侯。

楊喜積下了陰德,其曾孫楊敞做到了丞相,楊氏家族逐漸興旺發達。

楊喜就是弘農楊氏的創始人,隋文帝楊堅、隋煬帝楊廣聲稱是弘農楊氏出身。

反觀楊熊,功夫了得,卻遇到了剋星劉邦。

天意讓楊熊接連失敗,最終楊熊被秦二世斬殺,這都是后話。

這人走得就是運氣,是上天堂還是下地獄,關鍵時候就差一步。

言歸正傳,楊熊像天神附體,劉邦軍隊打不過秦軍,紛紛敗下陣來。

就在危機時刻,斜刺里衝出來一支隊伍,一下子把楊熊的部隊截成了兩段。

劉邦心中大喜,也顧不得想救兵來自何方,大手一揮,率軍往回打。

兩邊夾擊楊熊的部隊,楊熊不支,帶着殘兵敗將逃走了。

這是哪路人馬來得這麼及時呢?

劉邦正在納悶,只見一匹白馬馱着一人飛奔而來,來人滾鞍落馬撲身便拜。

劉邦圓睜雙目仔細觀瞧,“哎呀!好兄弟,原來是你?”

誰呀?非旁人,乃韓國司徒(丞相)張良。

“兄弟,快快請起,大帳一敘。”

劉邦忙扶起張良。

張良和劉邦在眾人眼前,彼此上下級相稱,私下裏二人以兄弟相稱。

不知大家還記得否?劉邦和張良初次相識,是在劉邦三打豐縣時。

當時劉邦向項梁借兵,在留縣二人相遇。

後來張良向項梁懇請恢復韓國地盤,項梁答應,派兵打下原來的韓地。

張良擁立韓成為韓王,韓成拜張良為司徒。

韓國是秦滅六國中最後一個復國的。

打下來的韓地,交給了韓王成和張良管理,結果韓國實力太弱,陸續又被秦軍奪去。

韓王成和張良就在附近開始打游擊。

前幾天,張良聽說沛公要過輾轅關,於是帶部隊來投沛公。

結果趕上沛公和楊熊決戰。

這正是來得早不如來得巧,張良助劉邦打跑了楊熊,二人這才有了第二次相見。

且不表沛公和張良有說不完的話,單說那劉邦投桃報李,反過來幫助張良把失地復奪了過來。

韓王成又有了家,自然喜不自禁,一個勁地感謝劉邦。

這時劉邦開言道:“韓王,咱們一家人不說兩家話,可有一事很難開口。”

韓成忙道:“沛公客氣啥?有事直說無妨”。

“我想借用張良一段時間,讓他幫着我西征不知可否?”

韓成心裏一百個不願意,但是口上又不能說。劉邦對自己有恩,於情於理都無法拒絕。

韓成靈機一動,半開玩笑道:“沛公入關中后,一定把張良還給我,哈哈……”

就這樣,張良打點行裝,跟隨劉邦隊伍西進而去~~~

劉邦聽說項羽帶部隊往河南這邊趕了過來,心中着急,想馬上出函谷關進入關中。

張良忙勸阻道:“大王不可操之過急,越是靠近關中越危險,切忌走周文的老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一句話勾起了劉邦的回憶。

想那陳勝起義時,周文急功冒進,結果孤軍深入,兵敗被章邯斬殺。

“依先生之計……”

“大王,為今之計應該先攻下南陽郡,招兵買馬壯大隊伍,為進入關中打基礎。”

張良道。

劉邦點頭稱是,然後採取張良之計,轉攻南陽郡。

……

書說簡短,南陽郡守呂齮(yǐ)被劉邦打敗,帶着殘兵敗將退守到了宛城。

劉邦急着趕路,準備繼續向西挺進。

此時張良勸阻道:“沛公放棄宛城是錯誤的決定,你細想,一旦進入陝西境內,

前有秦軍把守,後有宛城追兵,兩頭夾擊,後果將不堪設想。”

劉邦一琢磨,是這個理,不鞏固後方只顧往前沖,這和狗熊掰棒子有什麼區別?

到頭來還不是兩手空。

劉邦採取張良計策,把旗幟換成秦軍的旗幟,趁呂齮放鬆警惕,迅速包圍了宛城。

當時呂齮還在睡覺,他認為劉邦已經開拔西進,可以高枕無憂矣!

於是放心睡了個好覺。

還在做夢,劉邦耍了個回馬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包圍了宛城。

呂齮發現已晚,長嘆一聲,我命休矣!

罷、罷、罷!生而何歡,死而何懼?三十年後我呂齮又是一條好漢。

想到此,呂齮抽劍要自殺。

就在危機時刻,只聽有人喊了一聲:

“主公,切莫尋死,還不到死的時候。”

話落人到,郡守一看,是自己的門客陳恢。

春秋戰國或者秦末這些門客,相當於主人的謀士,薪水都由主人出。

呂齮平時很器重陳恢,知道他有才能。

陳恢長揖到底,勸郡守不要着急尋短見,說他能說服劉邦化干戈為玉帛。

呂齮說等他的好消息。

說實話,誰不知道好死不如賴活着呢?

安頓好主人,陳恢登上城頭,坐在筐里,讓士兵順城牆放了下去。

這邊劉邦的士兵,馬上把陳恢帶去見劉邦。

陳恢見到劉邦,做了自我介紹,然後開始發揮他的說客功夫。

大概意思是:沛公你攻宛城,將損失慘重,呂郡守決心挺大,誓與城池共存亡。

你看陳恢上來先嚇唬劉邦一頓。

然後陳恢話風一轉,說如何勸降呂齮收復宛城,那麼沛公有三利,

劉邦問:“哪三利?”

以利減少傷亡,保存西進的實力。

二利沒有後顧之憂,還讓呂齮管理南陽郡,沛公可放心大膽進入關中之地。

三利沛公收復其他城池。

陳恢說南陽郡下轄十幾個城池,如果南陽郡歸降了沛公,還有賞賜,

並且百姓安寧,接下來將沒有人拚死抵抗,南陽郡起到一個示範作用。

有這三利,沛公何樂不為呢?

劉邦大喜,對陳恢長揖到底。

“還請先生再跑一趟,傳我的命令,封南陽郡守呂齮為殷侯,賜先生食邑千戶。”

陳恢謝過。

宛城收復,劉邦從張良計,發佈安民告示:

“所有將士們聽命,不許傷害百姓,不許濫殺無辜!”

這種方針政策,為劉邦進咸陽后,立下“約法三章”打下了基礎。

陳恢為主人謀得爵位,南陽郡兵不血刃歸到了劉邦麾下,其他城池紛紛效仿。

招降南陽郡,為劉邦西進掃清了障礙,其後方根據地算是穩了。

……

劉邦收復南陽郡的同時,聽說項羽打到了開封,猜測項羽的作戰路線是,拿下開封后直接往西打,從函谷關進入關中。

最初劉邦也想從函谷關進入到關中,等打下輾轅關后,張良勸說劉邦要穩固後方根據地,

這才往南打,收復了南陽郡。

如今聽說項羽往函谷關這邊進發,他怕和項羽軍隊相遇發生衝突,

於是選擇從南陽一直往南走,從武關進入到關中。

劉邦這樣選擇是正確的。

函谷關是進入咸陽的東大門,有秦國重兵把守,劉邦“避重就輕”,

一來可以避免和項羽硬碰硬,二來有南陽郡做後盾,進可攻,退可守,無後顧之憂~

話說劉邦、張良率軍來到了武關。

武關是從東南進入關中的重要關口,是秦國“四塞”之一,秦楚咽喉要道。

位於陝西省商洛市丹鳳縣東南部。春秋時期建關,當時名叫“少習關”,戰國時期改為“武關”。

武關守將沒想到劉邦來得這麼快,倉皇應戰,結果被劉邦軍隊打敗。

守關將領逃走,剩下這些士兵成了俘虜。

劉邦發令,守關士兵想留下的歡迎加入隊伍,不想留的,發給路費可以馬上回家。

劉邦可不像項羽那樣坑殺士卒,這正應了“仁者得天下”的道理。

過了武關,下一關是嶢關。

嶢關的故址就在今西安市藍田縣城南,因靠近嶢山而得名。

它是關中平原通往南陽盆地的交通要隘。

說實話,劉邦過武關有僥倖成份,打了武關守將一個措手不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信息很快就傳到了嶢關,趙高害怕有失,往嶢關這裏增兵派將,嶢關固若金湯。

劉邦想硬打硬衝過去,張良搖搖頭道:

“過了嶢關,咸陽城就在眼前,沛公你想最後一道關卡,能不被秦二世重視嗎?對於這種情況,只能智取不可硬攻。”

“先生,如何智取?”

劉邦着急問。

“沛公,我有一計,您先派一將領,帶5萬人馬駐紮在關外密林里,

帶足五日口糧,故作二十萬疑兵。然後沛公親率餘下部隊,關前討敵罵陣。”

說到這,張良故意停頓了下來。

“先生快講,然後呢?”

劉邦催促道。

“然後,讓周勃帶一隊人馬繞過嶢關,在藍田附近埋伏下來,

沛公命酈食其和陸賈二人,多帶金銀細軟去賄賂那嶢關守將,

我聽說那守將本是咸陽城南一操刀賣肉小販之子,其父重金賄賂趙高,謀得這一官職……”

不得不說張良不打無準備之仗,提前就謀划好了。

在過武關的時候,張良就派密探前往咸陽打聽清楚了。

酈食其就不用我介紹了,號稱高陽酒徒,秦末漢初着名的說客辯士,能把死人說活的牛叉人物。

陸賈也是那時候的說客、辯士,在劉邦攻打胡陵,方與的時候,

陸賈以幕僚賓客的身份追隨劉邦,以能言善辯出使遊說各路諸侯為能事,

深得劉邦賞識,被譽為“嘴鑲金邊的”說客。

長話短說,張良讓這兩位頂級大忽悠去賄賂說服嶢關守將。

二人果然不辱使命,鼓動三寸不爛之舌,許以高官封侯,加上金光燦燦的誘人之物,焉能不得手?

一般人不出三個回合就會被拿下。

嶢關守將一直在尋找回本的機會,他爹日夜操刀賣肉,想回本要等二十年,

現在黃金就放在眼前,老爹撅屁股干一輩子都得不到。

一邊是黃金誘惑,一邊是重兵圍逼。

嶢關守將心想,硬拚死路一條,劉邦率領至少有三十萬大軍,自己滿打滿算5000人馬,這仗無法打。

管他呢,先收下黃金再說。嶢關守將在雙重作用下動了心,不到兩個回合就繳械投降了。

表示要跟着沛公打咸陽,跟着沛公享盡榮華富貴。

廢話不多說,黃金你拿去,關口你打開,咱們兩好各一好。

雙方約定好了打開關口時間,隨後酈食其和陸賈告辭而去。

聽完兩位大忽悠的彙報,劉邦剛要收兵回營。張良急忙制止道:

“沛公,你覺得嶢關守將真心要投降嗎?收下黃金並不代表他真心投降,這是他使得緩兵之計,

再說守將要投降,手下的士兵未必投降,到時候還是打不開關口。”

劉邦聽罷恍然大悟,他馬上明白了張良意思。

“嶢關守將給我們使緩兵之計,我們何不來一個將計就計?

不等他們回過神來發起進攻!”

劉邦說完望着張良。

張良笑笑不住地點頭,“沛公所言極是”。

張良心中暗贊沛公軍事了得。

到了晚上,人銜草、馬銜環,劉邦、張良要夜襲嶢關。

嶢關守將做夢都沒想到對面的軍隊會來這麼一手,慌忙披掛上馬迎戰,雙方混戰在了一起。

一直打到了天亮,守將不敵劉邦軍隊的凌厲攻擊,不得不帶着一隊人馬棄關逃跑,

逃到藍田附近,被早已埋伏在此的周勃人馬消滅,嶢關落入沛公手上。

可惜那萬兩黃金沒捂熱,又重新回到了沛公手上。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漢朝興衰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漢朝興衰史
上一章下一章

第19章 收宛城、破嶢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