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宴請
秋天養生湯也是不能少的,排骨加蔥姜焯水,撈出洗凈放入燉盅,加入帶皮的雪梨,蓮藕和紅棗,這樣燉煮出以來的蓮藕雪梨豬骨湯清涼下火,補脾養肺。
其他的食材有老夫人在一旁幫忙指揮,紀知歲沒有插手。
她還很貼心的為人準備了百合雪梨茶,臨近夜晚,皇帝便從皇宮裏來到了鎮國公府。
因着是貴客,裴家人早早準備好在外面迎接這位貴客。
等新帝到來時,裴憶安帶着家人問安后,幾人便進入府中。
紀知歲在後面偷偷瞧着這位新帝,身穿白色常服,袖口處綉着金線祥雲,腰間朱紅白雲腰帶,氣質逼人帶上威嚴。
她只偷偷看了一眼后將目光移開,並不引人注意,原本這位便是新帝。
在新帝的應許下,裴家眾人落座,在桌最主位的便是新帝,兩邊分別是裴憶安和裴老夫人,其他人則是依次落座。
而後就是婢女將那些個準備好的東西端上桌,飯菜的香味陣陣飄來,溢滿整個房間。
獨屬於食物美味撲鼻的香味讓人食指大動。
新帝好奇的看着擺放在桌上的美食,有些他是知曉的,可有些食材的搭配卻是叫他都有些驚奇。
婢女先是在杯中倒好茶水,新帝和裴憶安喝茶之際,他才發覺這杯茶水中暗藏玄機。
茶水入口,口腔中那種燥意被撫平,梨子的香甜,百合的清香,渾然天成,感覺身體舒暢。
開始動筷后,桌面佳肴的美味也讓他大為讚賞。
新帝內心不禁感嘆,看來自己還真沒白來,這胃口得到了極大滿足。
入秋後,他的食慾並不高,可今在鎮國公府,卻是吃了不少,身體還沒有多少負擔。
他自然也不會吝嗇誇讚,還給裴府,特別是紀知歲賞賜了不少東西。
就是有些可惜,身為皇帝沒法子天天去臣子家蹭飯,聽說裴家的這位娘子會在京城開食肆,他倒是開始期待起來。
也怪不得就連裴憶安也會栽了,這樣厲害的廚藝抓住一個男人的胃,再抓住男人的心那不是妥妥的。
新帝的賞賜嘩啦啦如流水般,紀知歲看着房間中的珠寶綢緞,眼睛彎彎如天天的彎月般,燦爛奪目。
裴家的管家權還落在紀知歲身上,只是裴府現在多了不少僕從,裴老夫人也會在一旁幫忙。
皇帝給的那些賞賜都被紀知歲放在了庫房中,不開心的時候,光是看着這些寶物和賞賜,都讓人心情舒暢。
裴憶安見紀知歲這副財迷的小模樣,面上也不禁揚起淺笑,他將一本賬本和地契放在了紀知歲面前。
紀知歲接過後,發現那些是裴家的各式鋪子的莊子,數量還不少。
這些東西還沒動她拒絕,裴憶安搶先一步開口道:“你且收着,何況,我給娘子錢財是應該的,到時候發的俸祿也要麻煩娘子幫我保管。”
這是自己的財產,本就應該是她的。
他很喜歡自己的東西放在歲娘手上,不分你我的感覺,好似這樣兩人的關係會更加親密。
於是,紀知歲離自己是富婆的夢想更近了。
京城雖然大,可消息傳播卻是極快的。
很快,新帝親自派人去迎接裴家人回京的消息,還有晚上去裴家的消息不脛而走,不少人都在這其中嗅到不少信息。
新帝如此看重裴家,還有個鎮國公府的名頭,以後這裴家只怕是前途不可限量。
如今這個風向,不少貴族世家開始朝裴家遞送着要交好的橄欖枝,同人交好總是沒有壞處的。
有些個想攀交情的,想到了鎮國公的那位夫人,出自紀家,說不定能夠從紀家入手。
可鎮國公一家都回來好幾天,一點去拜見紀家的意思都沒有,又讓不少人歇下了心思,對於之前換親那件事,眾人略有耳聞。
這交好沒交上,反倒是平添厭惡可就不划算。
裴老夫人看着桌面上推着各種請帖和邀約,不禁捏了捏眉心,總不好一直都推拒,在這個圈子裏,總是需要同夫人小姐們交際的,卻卻也不能夠隨意答應。
挑來選去,在裴老夫人和裴氏的商量下,選定了大理寺卿孫家的秋日宴。
這次的秋日宴,也是裴家人流放后在京中圈子的第一次露面,其重要程度可不容小噓。
自是要打扮得光鮮亮麗的,不能讓人小瞧了去。
這一大早,裴家就熱鬧了起來,紀知歲也早早被丫鬟婆子拉起來梳妝打扮,只見銅鏡中那明媚皓齒,嬌艷欲滴的美人懶懶打了個哈欠。
紀知歲最近也沒有閑着,每天都很忙,也怪顧不得其他事情,裴家人沒有體現,她也忘記了自己進京城中還有一個“家”。
安哥給自己的那間鋪子她正着手讓人裝修着,沒多久,百味酒樓應該就能問世,希望這一切都能順利。
銅鏡中丫鬟正在幫自己挽髮髻,裴氏則正在一旁幫自己挑選着珠寶首飾對比着,後面還有不少丫鬟候命。
如此這般慎重的打扮,倒是讓紀知歲夢回新婚那天,很快她臉上的表情又嚴肅板了起來,她可是個很正經的人,怎麼可能會想這些亂七八糟,有的沒的呢。
在丫鬟婆子的巧手和裴氏在一旁的指導下,紀知歲也已經梳妝打扮完成。
只見她一身藍色的翠煙衫羅裙,三千青絲綰起一個鬆鬆的雲髻,腰間綁着墨色宮滌,斜斜插着一隻白玉步搖,流蘇隨意的落下,多了幾分艷麗,肩若削成腰若約素,蘭身姿娉婷。
裴氏對着人連連點着頭頭,“歲娘真好看,你這樣絕對能夠艷壓群芳!”
自己兒子還真有福氣,娶了個媳婦能幹又漂亮,是他上輩子修來的福氣。
她可知道,背地裏可有不少人嚼舌根,一個個的,就只知道胡說八道也不怕攔嘴巴,明明裴家有歲娘才是他們的幸運好么!
裴氏誇讚完,其他個丫鬟婆子的好話也和不要錢似的。
這些誇獎的話,紀知歲聽了也不免有些耳熱。
裴老夫人,裴氏,裴二嫂,紀知歲四人上了馬車,開始去往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