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9.第279章 一村之長
第279章一村之長
“諸葛村長好!”
“諸葛村長好!”
面對着村民們親切的問好,諸葛亮嘴角始終縈繞不斷的微笑。
見慣了田澤治下的國家大事,隨手就是幾十萬人的工程、幾百萬人的安置,卻不曾想真正參與政務,卻是先干起了村長之職。
這種感覺,不算壞,很奇妙!
蛇無頭不行,各學派都很清楚這一道理,因此即使是暫管村落,依舊從五人之中提拔一人作為村長。
雖然儒家安排的人員中諸葛亮資歷最淺,但是能力這種東西,不是靠着年齡能夠論斷的。
諸葛亮在某些方面的能力,或許比不上這些儒家宿老,但勝在全能。
雖然看起來還有些稚嫩,但一身氣質本能的令當地村民信服無比,而且因為年齡原因,還多了份親近。
行走於各家房舍之間,諸葛亮終於走完了最後一戶人家。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尤其是作為村子的管理者,對村子的掌握和了解至關重要。
因此在每天的政務處理完畢之後,諸葛亮都會到各戶人家坐一坐,尤其是一些較為特殊的人家。
“孔明,今日的收穫如何?”
見諸葛亮返回村社,正在備課的鄭玄之子鄭明問道。
“最後幾家貧困戶也已經商量妥當了,明天跟着我們一起去上工。”諸葛亮微笑道。
親自經手了幾日底層的事務后,諸葛亮不僅沒有覺得枯燥,反而感到受益頗豐。
村子裏有大學問啊!
很多角度是站在全局無法察覺到的,在法與情之間進行權衡,諸多的利益糾葛、錯綜關係,即使是諸葛亮也不禁感嘆。
解決這些懶漢,可並不容易。
“村中扶貧,關鍵還在於扶志啊!”鄭明放下手中的書卷,不禁感慨道。
在田澤治下,基本沒有餓死的人,這一條底線被田澤死死的拉緊,但卻依舊有貧困的人。
在田澤治下如今盛世方興的高速發展時期,想要暴富或許還有些難度,但只要賣力,基本還是能夠得到對應的收穫的。
這些村中的貧困戶,多半不是能力不行,而是品性問題,志窮。
有的像是寄生蟲一樣纏着家裏人,有的則是生性懶惰,各種情況不一而足。
當然,他們中的大多數其實也能勉強自食其力,不那麼嚴重,真正嚴重的已經被抓去挖礦了。
但他們的存在,對於村子而言,依舊是一塊毒瘤。
“來,咱們閑言少敘,開個短會,弄完后儘早安歇,養精蓄銳方為要。畢竟,可還有着十來天呢。”諸葛亮來到屋中的方桌旁,隨手擺好凳子。
五人圍坐一團,各自拿出了自己的冊子。
自進入村落後,他們什麼都沒帶,只有一身白衣、一桿筆和一本手冊而已,村子裏的房屋、物品和糧食都不缺。幾乎算是赤條條的來,不給任何伺機作弊的機會。
“夢溪村的土地頗為肥沃,這幾日正值春耕,大多數種植糧食以確保實現自給自足,少部分種植一些大豆等經濟作物。”
“此外,在一些相對不適宜居住的地方,我們也種植了一些高粱之類的作物,最大化的利用土地,進度還算不錯,再需五日應該就能完成所有的播種。”
“村口的小溪水道這兩日我組織幾十個村民稍稍進行了修整,並多引了幾道渠水,修建了幾座簡易的水車。”
“後續的規劃也已做好,還可以再完善,預計還需要七八天。”
“再加上改良了一些農耕用具,指導村民耕種之法,順利的話,今年村子的糧產應該能較往年提高兩成以上。”負責農事的陳銘說道。
“注意考慮一下今年的氣候異常,最好多造兩處天然的水庫,有備無患……”諸葛亮建議道。
“村子西側的土坡相對較緩,有着一片不小的草地,暫時我們沒有多餘的人手去開墾,但卻適宜放牧。”
“我帶着村民們從鎮上買了些家畜和牛羊,除了在村民家中各自小規模的進行飼養雞鴨彘等家畜外,正在籌劃準備規模的養殖一些牛羊。”
“村口的小溪,我和陳銘溝通后尋了一處窪地,弄了一處適宜養魚的小湖,這段時間我們從小溪中捕撈的魚蝦,除了部分用於自己食用外,大部分都投入了小湖之中。”
“此外,這段時間我帶着幾十個村民去山中打獵,收穫也還算可以。”負責漁獵養殖的李程說道。
“魚蝦種植規模不要太大,畢竟不方便運輸,周圍村落只怕日後也不少從事此等行業的……”諸葛亮提醒道。
“昨日,又有三十二名村婦通過了我的紡織考核,此外還有二十七名木匠、十三名鐵匠……”
“另外,我發現夢溪村南側的一處山腳下陶土質量不錯。鎮裏面的陶瓷價格不低,而且缺口不小,可以考慮發展陶瓷業。”張承說道。
“這個可以考慮,這兩天最好安排幾個村民去周邊的村落逛逛,看看其他村有沒有想要發展陶瓷業的,條件如何。”諸葛亮說道。
……
雖然是簡短的小會,但也開了大半個時辰。
五個“大材小用”的村官相互之間為彼此的工作查漏補缺,並對接下來的工作進行籌劃,需要協作的地方進行商量。
直到接近亥時,方才停歇。
準備歇息的鄭明拖着疲憊的身軀來到了床上,看着窗邊皎潔的月光,不禁感嘆:“當真是知易行難啊!”
“本以為自己乃是一國之才,卻不曾想治理區區一個村落,也有這麼多事。”
諸葛亮坐在桌案之上,手中的筆片刻未停。
“田使君曾經說過,想將任何一件事做到極致都極為艱難。真想將一村治理的好,難度並不小。”
“若是我們只想做一個合格的村吏,按部就班的完成工作就可以了。但想要加快村子的發展,就要考慮的太多太多。”
“村子要想發展,一在資源,二在人才,三在風氣,四在產業貿易。”
“尤其是在如今我們都在競爭的情況下,既要對村民們負責、求穩,又要儘力的謀求發展,自然須得付出大量的精力。”
“世間萬物,皆循平衡之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