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人事調整,70後上位
人事任用方面經過綜合考量,任命:
內閣首輔袁可立,出生於1562年,萬曆17年(1589年)進士
內閣次輔孫承宗,出生於1563年,萬曆32年(1604年)進士
內閣輔臣徐光啟,出生於1562年,萬曆32年(1604年)進士
內閣輔臣朱燮元,出生於1566年,萬曆20年(1592年)進士
內閣輔臣陳於廷,出生於1566年,萬曆23年(1595年)進士
內閣輔臣鄭以偉,出生於1570年,萬曆23年(1595年)進士
朱燮元分管都察院,徐光啟分管戶部,陳於廷分管吏部,鄭以偉分管禮部。
吏部尚書何如寵,出生於1569年,萬曆26年(1598年)進士
吏部侍郎薛國用,出生於1573年,萬曆26年(1598年)進士
吏部侍郎吳宗達,出生於1575年,萬曆32年(1604年)進士
戶部尚書畢自嚴,出生於1569年,萬曆20年(1592年)進士
戶部侍郎南居益,出生於1566年,萬曆29年(1601年)進士
戶部侍郎張至發,出生於1573年,萬曆29年(1601年)進士
禮部尚書鄭三俊,出生於1574年,萬曆26年(1598年)進士
禮部侍郎楊鶴,出生於1568年,萬曆32年(1604年)進士
禮部侍郎程國祥,出生於1580年,萬曆32年(1604年)進士
都察院院長黃士俊,出生於1570年,萬曆35年狀元
都察院副院長楊漣,出生於1572年,萬曆35年(1607年)進士
都察院副院長李標,出生於1583年,萬曆35年(1607年)進士
都察司司長左光斗,出生於1575年,萬曆35年(1607年)進士
信訪司司長袁化中,出生於1577年,萬曆35年(1607年)進士
宗人司司長顧大章,出生於1576年,萬曆35年(1607年)進士
北京市市長李邦華,出生於1574年,萬曆32年(1604年)進士
天津市市長鹿善繼,出生於1575年,萬曆41年(1613年)進士
上海市市長文球,出生於1587年,萬曆41年(1613年)進士
香江市市長呂維祺,出生於1587年,萬曆41年(1613年)進士
海南省省長陸夢龍,出生於1574年,萬曆38年(1610年)進士
台灣省省長錢士升,出生於1581年,萬曆44年(1616年)狀元
遼東省省長周永春,出生於1573年,萬曆29年(1601年)進士
河北省省長蔡國用,出生於1579年,萬曆38年(1610年)進士
河南省省長吳甡,出生於1589年,萬曆41年(1613年)進士
山東省省長朱大典,出生於1581年,萬曆44年(1616年)進士
山西省省長侯恂,出生於1590年,萬曆44年(1616年)進士
陝西省省長韓爌,出生於1566年,萬曆20年(1592年)進士
甘寧省省長王應熊,出生於1589年,萬曆41年(1613年)進士
四川省省長傅宗龍,出生於1566年,萬曆23年(1595年)進士
雲南省省長吳用先,出生於1565年,萬曆20年(1592年)進士
貴州省省長袁應泰,出生於1583年,萬曆38年(1610年)進士
廣西省省長戴君恩,出生於1570年,萬曆41年(1613年)進士
湖北省省長方孔炤,出生於1590年,萬曆44年(1616年)進士
湖南省省長孔貞運,出生於1574年,萬曆47年(1619年)進士
江西省省長劉鴻訓,出生於1565年,萬曆41年(1613年)進士
江蘇省省長范景文,出生於1570年,萬曆23年(1595年)進士
安徽省省長崔景榮,出生於1565年,萬曆11年(1583年)進士
浙江省省長焦源溥,出生於1582年,萬曆41年(1613年)進士
廣東省省長方震孺,出生於1585年,萬曆41年(1613年)進士
福建省省長熊文燦,出生於1580年,萬曆35年(1607年)進士
張福臻、沈猶龍、黃尊素、賀逢聖、范復粹、玄默、姚明恭、蔡懋德、邵捷春、吳阿衡、楊文岳繼續在新錦衣衛總部工作。
現任吏部侍郎薛國用,歷史上,天啟元年剛剛接任遼東經略就突然病逝。
關於薛國用死因,眾說紛紜,有被陷害冤殺的說法。而其墓中出土石碑殘片,上有“素健,無恙,忽構……”幾字,即本來身體非常健康,但突然間就……。
當時朝局雲譎波詭,黨爭紛起,泰昌皇帝尚且死的不明不白,何況大臣。堂堂一方諸侯、封疆大吏,剛剛上任就離奇病逝,死因絕對詭異。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一世,薛國用被調離遼東險地,朝堂和軍隊被整肅,薛國用被陷害或者憂心國事積勞成疾,已經不復存在。
薛國用已經接種天花疫苗,今年生了一場小病,但吃了阿司匹林、黃連素,很快就好了,到現在生龍活虎,精力旺盛。也不知道是不是阿司匹林、黃連素的作用,還是歷史上是被暗害的。總之薛國用的命運被完全改變,得以為國效力。
63歲的何宗彥、62歲的成基命、62歲的李起元、69歲的陳策、65歲的戚金、66歲的陳實功等50多位老臣主動提出退休讓賢。
朱由校留用65歲的戚金、66歲的陳實功等幾人為顧問,其它所有人一律批准,並安排內閣舉行了隆重的歡送宴會,讓一幫老臣很是感動。
天啟元年11月初8。
大明的行政改革、新政以及新任命的官員正式宣佈,《中華時報》《內參》同時昭告天下,大明的行政改革、新政以及新任命的官員塵埃落定。各項政策開始全面執行落實。
各地新任命官員正式走馬上任。調整、裁撤的官吏全部到吏部、新錦衣衛報到,接受考核和甄別審查。一時間,有人歡喜有人憂。
通過大調整,朱由校成功掌控了舊官僚體系的上層建築,距離徹底掌控基層政權,指日可待。但也不會一帆風順,肯定會血雨腥風,人頭滾滾。朱由校也做好了地主官僚階級起兵反叛的準備。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天啟元年臘月初8。
隨着年節的臨近,北京城愈發得熱鬧起來。市井街道上,早已經張燈結綵,人滿為患。挑着扁擔得小販們遊街串巷得叫賣着,希望能夠趁着人多,多賺一點散碎銀子,也好來日為家中妻兒換上一身衣裳。
800多國子監監生、翰林院學士以及一批士子,集體到承天門示威,打破了北京城欣欣向榮的繁華。
學生士子們打出清君側的口號,給天啟皇帝身邊的大臣們安上了諂媚皇帝、誤導天子、禍亂朝綱的罪名,強烈要求嚴懲這些奸臣、佞臣。
學生士子們一副大義凜然、忠心為國的樣子,迷惑了不少人。
國子監是古代最高學府和教育管理機構,分南北兩監,各設在南京與北京。
明代國子監學生通稱監生,依其來源分為四類,一是會試落榜的舉人,稱為舉監;二是地方官學選拔的優秀生員,稱為貢監;三是一定級別以上的官員及功臣後代,稱為蔭監;四是繳納錢物而買到的監生資格,稱為例監。
永樂時期,南京國子監監生達9900多人,盛況空前。當時朝鮮、日本、琉球、暹羅等國,不斷派留學生到南京國子監學習。正德以後,國子監的監生數量逐漸減少,南京國子監有1000人左右,北京國子監2000人左右。
國子監的主要課程是儒家的《四書》、《五經》,兼習《性理大全》、御制《大誥》、漢代劉向的《說苑》、書法、數學、射箭等。還有學生修習外語課程的,朱棣在國子監培養了200多名翻譯。
監生學習三年後,用積分制的辦法計算學習成績,由初級升入中級,由中級升為高級。一年之內積滿八分的算及格,給予出身。不滿八分者繼續學習。監生修學年限為四年,考試及格后,分配到政府實習吏事,稱為歷事監生。
歷事監生到外地參加清理田賦和修治水利工程,實習期一年,經過所在實習部門考核成績優良后報吏部候補敘用,差的回監重修。歷事制與科舉緊密結合,彌補了儒生不習吏事的缺陷,使國子監成為科舉取士的重要場所。
國子監學生的待遇比較優厚,朝廷不僅給予衣食,而且免去家庭兩個軍徭人役,有家庭的,每月還發給約70斤大米的補貼。讀書時間長的還有探親假。國子監紀律嚴明,如有違紀,輕則杖責,重則充軍或殺頭示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