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忠義堂
大名府渴望實現蓬勃發展,而梁山亦有着相同的目標,然而二者所採用的發展方式卻大相逕庭。大名府追求的是通過建設性手段來推動城市繁榮,致力於各類基礎設施的興建與完善;而梁山則側重於掠奪資源,以此快速積累財富與實力。大名府期盼社會秩序穩定,百姓安居樂業;梁山則期望能夠獲得名正言順的地位,擺脫草寇之名。
當曾頭市的眾人驚覺梁山再度與大名府產生衝突時,他們心中暗自揣測:晁蓋已然逝去,如今新上任的宋江應當是個通情達理之人。畢竟大家所求無非就是各自的領地罷了,彼此心照不宣地各過各的安穩日子豈不美哉?這便是曾頭市眾人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於是乎,他們便以自身的思維去衡量梁山的意圖,認為梁山或許也會開始專心經營自家的那座山頭。
就在這樣的心理驅使之下,曾升結束了他在二龍山的行程,重新返回了曾頭市。至此,曾頭市的人們再次沉浸於那種飲酒作樂、大塊吃肉、勤奮練武以及縱情聲色的簡單生活之中。每日裏,街頭巷尾都瀰漫著濃烈的酒氣和喧囂聲,男人們袒露着粗壯的臂膀,揮舞着手中的兵器,汗水四濺,口中不時發出陣陣吆喝。女人們則身着艷麗的衣裳,嬌笑嫣然,穿梭於人群之間。整個曾頭市彷彿陷入了一片紙醉金迷的氛圍之中。
再看梁山眾人,自回梁山,首務便是為晁蓋報仇,因宋江欲穩坐寨主之位,對元老幫的態度亦有所忌憚,否則梁山恐有散夥之虞。而盧俊義的加入,使梁山攻打曾頭市的條件一應俱全。遂於一風高夜黑之夜,宋江率軍突襲曾頭市,將曾頭市主要人員悉數誅殺。值得一提的是,在此役中扈三娘的小溫侯呂方表現搶眼,或因新得美人,心境暢快,所謂一通百通,身輕如燕。此前在梁山眾人心中,呂方與那所謂的賽仁貴郭盛,皆被視為花架子,眾好漢皆以為他們僅是呂布和薛仁貴的狂熱粉絲罷了。然在攻打曾頭市時,呂方卻證明了自己。在與曾塗的交鋒中,三十回合之前,尚能抵禦。三十回合之後,戟法漸亂,只得招架躲閃。
別看呂方只和曾塗鬥了三十個回合,曾塗是誰?:曾家五虎中的老大,年富力強,是?史文恭最得意的徒弟,擅長使用點鋼槍,能斗三十個回合已經是很不錯的戰績了。至於郭盛因為呂方的原因,水漲船高大家也不再笑話他了。
而隨着戰鬥的繼續,老大?曾塗被花榮射死了;老二?曾密天賦很高雖然力大無窮,但練功常懈怠,被?朱仝一刀戳死;老三?曾索?,被解珍的鋼叉戳死;老四?曾魁與?林沖大戰二十回合后被亂軍馬踏死;而曾弄最看好的老五?曾升?,天資聰穎,擅長使用飛刀,但因年幼戰力有限,最終被砍頭。
至於梁山是怎麼打贏曾頭市的,還是那句話梁山這群人這面戰場不怎麼樣,但是搞人還真有一套,在戰爭前期,主打的就是出其不意,有了盧俊義這個大殺器再加上有心算無心,使得曾頭市立馬落入了下風,而等到在爭戰中期,曾弄見連折二子,決定與梁山講和。史文恭已有八分懼怯,也有求和之意。宋江假意同意,與曾頭市約定各自派人為質。吳用派李逵、時遷等五人前往。史文恭看出有詐,告知曾弄,結果被李逵“揪住便打”。然而曾弄一心講和,不聽史文恭之言,便同意了宋江交還馬匹、交出郁保四並且賠款的要求,派曾升將郁保四送往宋江寨中。
宋江見了曾升,稱必須要將照夜玉獅子馬也一併交還。史文恭表示除非宋江退兵,否則絕不同意。這時,宋江得知相助曾頭市的青州、凌州軍馬正在前來,便與吳用商議對策。吳用分兵守御完畢后,將曾升扣押,而後暗中策反郁保四,讓他假作逃回曾頭市,引誘史文恭前來劫寨。
史文恭果然中計,親自帶兵劫寨,卻中了吳用的“番犬伏窩”之計。梁山軍在郁保四、時遷等人的裏應外合下,已經攻破曾頭市。曾弄自縊,曾魁、曾密、蘇定陣亡,大量曾頭市軍馬掉入史文恭先前掘好的陷坑。
可以說如果不是曾弄膽怯了,在和梁山繼續戰鬥,結局可能還不一樣,但是這些對於李艾來說都是一件好事,畢竟梁山幫李艾拔掉了曾頭市這個不聽話的集鎮,而不用李艾親自動手,畢竟曾頭市是屬於朝廷任命的衛所,後面還有秦太師的勢力,這事情不方便李艾出手。
而梁山那面則認為,現在在梁山的勢力範圍由原來的梁山、曾頭市、三山聯盟,變成現在的大名府、梁山、三山聯盟而已。而知道內情的關勝卻沒有說什麼,他現在已經給自己留好了後路,自從大名府的時候看到了李艾展示的實力,他就知道梁山想在李艾的圍剿下生存下來,那是不可能的。現在李艾之所以沒怎麼搭理他們,那是因為李艾要發展,李艾的眼睛裏面根本就沒有梁山這種賊寇。所以關勝現在給自己的後路就是或加入三山聯盟,或直接加入大名府。只不過在這之前要體現自己的價值。
再說梁山,盧俊義抓住史文恭之後,將其交給了宋江,宋江則是殺了史文恭從此接手了整個梁山,宋江接手梁山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梁山上面的聚義廳改為忠義堂。並削減元老幫的勢力,在排座位的時候元老幫的位置都比較靠後也能看得出來。
而梁山在攻打曾頭市的時候,得到了大批物資以及馬匹,梁山的聲望,可謂是又上了一個台階。由於梁山也需要消化曾頭市的所得,故此梁山也要休養生息。而宋江為了均衡各方面的勢力,在梁山開始排了座次,於是梁山108將就誕生了,雖然在征討三山聯盟和攻打大名府的時候死去了一些小頭目,但是這些都不重要,只能怪死去的兄弟命薄,再說這死去的都是些小角色,再補上就好了,就連梁山的老大,晁蓋不也是死了也就死了嗎?
而梁山的戰略也能從聚義廳到忠義堂的改變看得出來,梁山的戰略方針從原來的占上為王變成詔安,而這個戰略方針確實得到了梁山大多數人的同意,至於不同意的這些人,有兄弟情作為枷鎖,已經不重要了。至於如何招安實施還要他們自己去想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