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中國北方地區的鼓書暨鼓曲形式值得傳承
西河大鼓
中國北方地區的鼓書暨鼓曲形式
西河大鼓是北方地區的鼓書暨鼓曲形式,又叫“大鼓書”“西河調”“河間大鼓”等名稱,20世紀20年代定名為“西河大鼓”。普遍流行於河北境內併流傳周邊河南、山東、北京、天津和內蒙古及東北地區,一般認為起源於清代道光、咸豐年間,由藝人馬三峰所創。
表演形式是一人敲銅板和書鼓說唱,一人或多人用三弦伴奏,以帶有表演動作式的說唱講故事、塑造人物、表達情感。說唱內容以傳統段子為主,如歷史故事、歌頌英雄、訴說民間疾苦等。其唱腔簡潔有勁、婉轉優美、幽默詼諧,表演生動,韻味獨特。西河大鼓不同發展時間形成了各種不同風格流派,如形成初期有“北口”“南口”“小北口”三大流派;20世紀二三十年代還形成了北口朱(化麟)派、王(振元)派,南口李(德全)派、趙(玉峰)派;20世紀四十年形成了“郝派”;20世紀50年代形成了“馬派”等。其代表性曲目有《施公案》《呼家將》《薛家將》《劉公案》等;相繼出現了馬瑞河、朱化麟、毛賁、王再堂等代表藝人。2006年,西河大鼓第一批被列入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歷史沿革
西河大鼓,是由元朝時期的詞話為萌芽。據文獻資料記載,西河大鼓的前身是清朝中葉時期,流行於河北省中部的弦子書和木板大鼓的結合。西河大鼓的早期藝人,如保定一帶的劉傳經、趙傳璧、王路等藝人,將弦子書的小三弦伴奏、演員的自彈自唱形式與木板大鼓的自擊打簡板和書鼓說唱融為一體,形成了集鼓、板、說於一體的藝術形式,形成了西河大鼓的萌芽,成為深受群眾歡迎的一種“說書”形式,很快在冀中地區得到普及。
明朝末期時,東昌府秦良玉[a]當時處於生活生存需要,跟隨德平縣的一位民間藝人學習大鼓書後,在此基礎上,吸收了滄州大鼓和河間大鼓,進行創新。並用魯北方言說唱,融合了木板道具作為說唱的節奏,起名為“秦家門西河大鼓”。隨着時間發展,秦良玉有了追隨徒弟王德平,兩人繼而重新編創,改為“秦門王派西河大鼓”。這便是西河大鼓的形成初期。後來因西河大鼓一直流傳於魯北地區一帶,人們又將其稱為“魯北西河大鼓”。發展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成為了魯北獨具特色的曲藝形式。
1900年前後,西河大鼓傳入天津,最早到達天津的演員有焦永順、張士德、白文生、張雙來等藝人,當時的初名為“梅花調”“梨畢片”,也一度叫作“河間大鼓”或者“說書”。1911年左右,西河大鼓的初期形式越發成熟,普遍在河北省的農村地區流行,主要以“趕廟會”的表演場地流行,以中篇說唱為主。1920年左右,因在天津流傳時,發現當地已有金萬昌的梅花大鼓,為了便於區分兩個藝術形式,易縣的王鳳詠與劉寶全等西河大鼓早期名家商議,將其定名為“西河大鼓”。據說,此名稱的由來是由於當地地處子牙河、滹沱河流域,天津人習慣稱此兩河為西河和下西河,因此,將其取名為“西河大鼓”。
1930年之後,西河大鼓藝人各地交流頻繁,使其藝術形式逐漸傳播至各地,並且形成了相應的流派。如北口朱(化麟)派、王(振元)派,南口李(德全)派、趙(玉峰)派;40年代由馬增芬及其父馬連登創立的專工演唱短段的馬派,流行於華北、東北、西北、華東的部分城鎮。
藝術特徵
表演形式
西河大鼓屬於鼓曲類曲種,演員多以普通群眾打扮,身穿襯衫加外套,下穿長褲,也有少數表演者身穿旗袍或長衫。伴奏樂器為大三弦和板,演出多為廟會、居民、演員自發組織。表演時一人自擊銅板和書鼓說唱,一表演者左手拿月牙板(犁鏵[huá]片),右手以鼓鍵子叩打扁鼓,鼓板配合擊打;另有專人操三弦伴奏其唱腔簡潔蒼勁,風格似說似唱,韻味非常獨特。表演時,第一段演唱先慢后快,演唱過程中,表演者右手擊鼓一下,或者三峽,稱為“叫板”;隨後左手擊打銅板,速度分為慢、中、快三部分。彈三弦者根據敲擊銅板的快慢節奏,決定唱什麼內容的板,自己隨之彈什麼形式的弦。兩人相互配合。當代西河大鼓的表演形式按照表演場所分為四種,分別是“書館演出”“鄉檔子”“趕廟”“喪牌兒”。[3][5][7][6][8]
西河大鼓《羅成算卦》
“書館演出”,通常為三個演員,兩個演唱、一個伴奏,在普通書館每天晚上一場書,兩個小時,包含鋪墊的小段半個小時,說大書一個半小時。有時為了節約開支,也可以是兩位演員“打鐵”說書,互為伴奏,即大書演員為小段演員伴奏,半個小時過後,小段演員為大書演員伴奏。大書演員一般是三個月“一轉”(即換另一家書館),到第三個月月底,書館老闆會和演員續書,續期仍為三個月,雙方也可以長期續書。保定肅寧的王艷芬曾在北京天橋樓外樓書館說書十三年,除惡劣天氣外天天滿座;霸州的武文志在保定一個書館連說四年《回龍傳》沒封書;石家莊的翟立欣在滄州一個書館說三年《薛剛反唐》不掉座。書館的藝人業務水平交口稱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鄉檔子”,指在農閑或酷暑時節,演員去村裡說書,書資由村委會支付,演出時一般在半個月至一個月。農閑時每天兩場,下午兩點半說到四點半,晚上七點半說到九點半。演出書目主要是《王華買爹》(即《回龍傳》)《金鐲玉環記》《大衣箱》等短篇小書,內容貼近生活,多為家長里短的故事。
“趕廟”,是在各地的廟會上表演的說唱。其主要目的給廟中的神仙說書,同時也是為村中百姓說書。廟會上的說書先生,相當於神仙派下凡間使者,用來教化百姓。說書時間一般在廟會的正日子前後四天左右,也有長的達五六天,一般一天為兩場,正日子中衛三場。演唱曲目多為《檀香哭瓜》《羅成算卦》《天雷報》《劉公案》等,說書內容為勸人向善的,或者報平安的。廟會中的說書先生,到廟中時要吃餃子,走的時候要吃餃子,這是廟會中的風俗。這種表演形式在現今也較為流行。
“喪牌兒”,即在有人過世時,請演員來說書,目的是送亡人最後一程,同時也可消解守靈親人的寂寞。通常說書時間為三天,每天從晚上八點說到凌晨十二點,送死者升天即為結束,以前每場說書時長是四個小時,現在改為兩個小時一場。“喪牌兒”說書的演員不需要長篇,基本上四五段足夠。與其他三種演出方式相比,“喪牌兒”說書屬於下乘,但河北省百分之九十的演員都在說“喪牌兒”,因為白事說書的習俗比較普遍,是底層藝人的生活保障。
西河大鼓形式
說唱內容
西河大鼓唱詞的基本句式是二二三的七字句,或三三四的十字句,短段每篇唱詞約一百四五十句左右,有時根據內容需要加人了嵌字、襯字及垛。說唱語言多採用方言,說唱發音帶有魯北方言的韻味。用韻以北京十三嫩為準,一個唱段大都一韻到底。西河大鼓整體上的特點是說唱兼顧、語言通俗易懂、幽默風趣,曲調婉轉且優美,具有“咬字狠、唱音準”的特徵。其內容為歷史故事、民間傳說、寓言笑話等,主要為了反映百姓生活。現今保存的傳統書目有中長篇一百五十多篇,短篇三百七十多篇。如反映歷史人物的《楊家將》《包公案》《施公案》;有反映歷史故事的《三俠五義》《七傑小五義》;有反映新生活的《張老漢戰馬西》《計生標兵》等。
唱腔風格
西河大鼓的唱腔為板腔體,主要板式分為頭板、二板、三板等。這三種板式是西河大鼓中的基本節奏,相對應的節奏形式為慢、中、快,且三種板式有各自專用的唱腔。頭板為一眼三板,節拍為4/4拍,節奏舒緩,在表演中常用於開場部分,用於交代故事的起因,突出故事內容的場景,強調抒情的氛圍。頭版的唱腔表演主要有起腔、緊五句、慢四句等。二板為一板一眼,節拍為2/4拍,節奏速度為中速或者稍快,具有靈活多變的特點,也有人稱其為“流水板”,在西河大鼓表演中可以獨立使用,也是西河大鼓唱腔的主體板式。在整場表演中主要用於開始和中間的部分,其作用使交代故事的發展過程,敘述故事情節。二板的唱腔形式主要有上把腔、中把腔、下把腔、悲腔、反腔等。三板為有板無眼,節拍為1/4拍,速度快,節奏急促,也可稱其為“上板”。在西河大鼓的表演中主要用在高潮之的部分,其目的是表現事情的緊迫、情緒激動的內容。也有的三板包括散板,成為西河大鼓唱腔形式的有機連接。三板的唱腔行駛時主要有乍口、收板、數板等。正是西河大鼓的唱腔板式,使其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藝術形式。
藝術流派
西河大鼓根據發展時間不同,形成了各種不同的流派。如清朝末期時,正值西河大鼓的興盛時期,西河大鼓名家輩出,出現了各種風格流派。如按地域方言可以將西河大鼓分為“北口”“南口”“小北口”三大流派,北口的特點是演唱細膩,以“俏”“巧”為特色,主要代表藝人有馬三峰、王振元、朱大官等,因此,這個風格流派也可稱為“一朱二王流派”。南口的說書特點是潑辣粗狂,代表藝人有袁宗凱、馬小瘋、王殿邦等。小北口的說書特點主要是結語演唱細膩和潑辣粗狂的風格之間,具有剛柔並濟、軟中帶硬的特點,主要代表人物有馬瑞林和張永堂。
20世紀20年代末至30年代,西河大鼓進人天津后,發展迅速,進入興旺期,出現了許多着名藝人,產生了北口朱(化麟)派、王(振元)派,南口李(德全)派、趙(玉峰)派。李德全(1869—1932),原名不炳,直隸大城(今屬河北)人。原坐科弦子書,后發現西河大鼓的長處而改唱西河大鼓。他首創了二板尾腔,規範了常用曲調,從而創立了西河大鼓的“北口”,行內稱之為“李派”,其特點是“俗”,即書詞通俗,書理易解,頗受市民階層歡迎。趙玉峰(1894—1971),直隸河間(今屬河北)人。因私淑評書藝人梁殿元,結識京劇武生高福安,將評書“扣子”和京劇“身段”引入西河大鼓的演唱中,融合京、津大都市時尚,被行內譽為“趙派”。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20世紀三四十年代,相繼產生了以郝英吉及其子女(郝慶軒、郝艷霞等)所形成的“郝派”,郝英吉是“郝派”西河大鼓的創始人,曾先後師從王殿邦和馬三峰的兒子馬小峰名“馬小瘋子”),其形式兼得“南口”與“北口”的演唱要領,融會貫通,並根據自己的個人特點豐富與發展,形成了“郝派”的風格特點;新中國成立后,西河大鼓又形成了以馬增芬及其父馬連登為代表的的“馬派”,西河大鼓流派紛呈,展現出多彩多姿的藝術風格。
經典曲目
《繞口令》西河大鼓傳統曲目。短篇。花輸。屬技巧類節目。演員在十幾分鐘內流水般地演唱十幾段繞口令,給人以美的享受。六七十年代馬增芬、齊玉蘭、蔡淑珍等都擅長此段。
《打黃狼》西河大鼓傳統曲目。短篇。寫書生傅恆昌誤救白臉狼,反險遭狼害的故事。北方許多曲種如西河大鼓、河南墜子、樂亭犬鼓等均有堆曲目。取材於明小說之《中山狼傳》,長春市曲藝團齊玉蘭演唱此段聲音響亮,悠揚宛轉,深受同行和觀眾讚賞。
《春到膠林》西河大鼓新編曲目。植物學家蔡希陶,為給祖國尋找橡膠,來到西南邊睡,走遍深山密林終於發現兩棵三葉橡膠樹。經過在荒山上栽種,數年後長成一片膠林。該事迹形成作品后,獲全國優秀短篇曲藝一等獎。郝赫、郝艷芳於1980年創作,郝艷芳首演。
保護傳承
傳承價值
西河大鼓源於民間,吸收了各種民間曲藝形式的精華,以當地方言為基礎,具有比較簡單的音樂節奏,表演中獨特的地域色彩,表演純樸輕鬆,使其成為鄉土文化的傑出代表。西河大鼓在百年傳承發展的過程中,融合了平谷地區許多優秀的民歌、器樂曲目,使當地的民間音樂在西河大鼓中得以傳播。其唱詞變化多變,將歷史、天文、地理等知識傳播於鄉間,由於它的群眾性和普及性,使其具有較強社會價值。同時西河大鼓對研究當時的城市風貌、民情風俗等均具有寶貴的歷史價值。
二十世紀初西河大鼓輝煌一時,湧現了王書祥、魏炳山、李成林、鄭瑞田、武英佔等名家。但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後期以來,西河大鼓的傳承與發展出現了空前的危機,創演凋零,傳人斷檔、曲目減少。雖2006年5月20日,西河大鼓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隨之,各地加大了對該藝術的傳承保護力度。2010年,省群藝館的伍振英和河間市文化館的張領娣成為西河大鼓國家級傳承人。河間市也制定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長遠規劃,撥出專項資金,邀請西河大鼓項目傳承人為輔導老師,精心編寫印製教材,並招收適齡學員進行傳授。在保護與傳承上,做了大量工作,但面對社會的發展、審美的改變,其發展仍呈現逐漸式微的趨勢。
傳承人物
馬瑞河(清代道光年間),河北省高陽縣說唱能手名,後人稱其為“馬三峰”或“馬三風”。他幼年學唱木板大鼓,吸取前輩經驗和得到韓雲甫、韓雲亭兄弟的幫助,在木板大鼓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和改革。把木板改為了金屬的梨鏵片,使樂器伴奏更加脆亮;又將小三弦改為了大三弦,擴大了伴奏樂器的音量;吸取民歌、吸取等姊妹藝術對唱腔和唱法進行創新,並以頭板、二板、三板的板式,規範了唱腔的板式結構;還創造了“一馬三跳澗”“緊五句”“雙高”等花腔。在長期的演藝生涯中,練就了精湛的技藝、並且精通音律、會演奏多種樂器、又會演唱民歌、小戲。表演時,動作放得開、潑辣、粗狂。許多同行和晚輩弟子爭相效仿,使得這一新興的曲種逐漸成熟,馬三峰也成為了西河大鼓公認的主要創始人。
郝艷霞(1923—2003),出生於天津,曾擔任天津市曲藝家協會理事、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她自幼隨父學藝,十二歲登台為其兄郝慶軒、妹郝艷芳伴奏,后拜牛德興為師。解放后加入天津市和平區曲藝雜技團,“文革”后加入天津實驗曲藝團,晚年在北方曲校任教。郝艷霞和郝艷芳共同創造了一個新唱腔,被老藝人田起山命名為“滿山芳艷”,為西河大鼓的音樂做出了貢獻。其說書風格細膩,善於表現人物的心理變化,擅長書目二十餘部,其中長篇有《楊家將》《呼家將》《前後七國》等,小段有《大西廂》《一百單八將》,並新編新書《林海雪原》《橋隆磁》等。
郝艷芳(1925-2009),出生於河北省高陽縣,曾擔任遼寧曲藝家協會副主席,瀋陽市曲藝家協會副主席。她自幼隨父郝英吉學西河大鼓,曾在天津、大連等地巡迴演出。1949年創造了新腔“滿山芳艷”,1952年加入瀋陽民眾曲藝團,1959年轉人瀋陽曲藝團,文革後下放農村,創作新段《段元星觀星》《春到膠林》等作品。1982年,郝艷芳口述,由邱連生、宮欽科整理出版的長篇鼓書《小將呼延慶》榮獲遼寧省人民政府優秀文藝創作獎。後期,又合作出版了評書《玉面虎出山》《五虎鬧金陵》。代表性曲目有:長篇《楊家將》《呼家將》《岳飛傳》等,短段有《姚大娘捉特務》《大西廂》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馬增芬(1921—1987),出生於北京市,西河大鼓表演藝術家,被譽為獨具風格的馬派西河大鼓創始人之一。她五歲向繼父學藝,七歲得趙玉峰賞識,親自教授她許多唱段,八歲開始說書,30年代成名,曾與駱玉笙、常寶、張壽臣、劉寶全、白雲鵬等同台演出。1953年到中央廣播文工團,隨團到全國各地巡迴演出。馬增芬對西河大鼓的內容、唱腔和表演方式都進行了大量創新,還積極編創新書唱段,歌頌新人新事。晚年積極投身於從事總結演唱經驗和培養青年演員的工作。
王艷茹(1927—不詳),出生於河北省高陽縣,自幼受鼓書藝術的熏陶,十三歲在北京跳橋進行演出,1959年加入北京新藝曲藝團,1960年隨團下放到吉林省廣播說唱藝術團,1961年轉下放到四平市曲藝團。她擅長刻畫故事情節和人物情感、善於運用靈活的板式變化刻畫人物,說書風格演唱活潑、行腔自如、表情生動。代表性曲目有:長篇《呼家將》《楊家將》《回龍傳》等,短段《李三娘打水》《藍橋》《圍土山》《八里橋挑袍》《古城會》等,並編創了長篇新書《新兒女英雄傳》《烈火金剛》等,短篇新書《飛奪瀘定橋》《劉胡蘭》《楊發貴摔子》《三勇士推船》等。
段少舫(1933—2007),藝名段田玲,出生於北京市。她自幼隨父親段榮華學藝,十四歲拜師肖慶文學唱西河大鼓。從藝多年,創作並參演的書目有《呼延慶出世》《紅色戰士》《明英烈》《薛家將》《大隋唐》《破曉風雲》《紅岩》《苦菜花》《地道戰》《地下尖兵》等,以及編演了《劉英俊》《賀相魁》等十餘部英模事迹的書目,並出版評書《朱元璋演義》《呼延慶出世》等。
代表地區
吉林省是西河大鼓傳入較早的省份之一,30年代初號稱“大鼓王后”的王香桂和自成一派的趙玉峰以及劉玉海、劉相君、李金芝等,均曾在吉林省演出過。還有一些演員在吉林省安家落戶,如20世紀四五十年代經常在吉林省演出的陳長祥、王瑞蘭、黃起斌、楊香瑞、陳麗君等、以及60年代勞吉林省演出的王艷茹、蔡素貞等。在當地演唱的西河大鼓演員們,各具特色,如劉玉海擊鼓套路新穎,道白沒廢話;黃起斌常吸取京劇、京韻大鼓的曲調,幽默的笑料;陳長祥、齊玉蘭演唱對口,嚴絲合縫,滴水不漏;王瑞蘭多用花腔、花嫩,運用自如;孫林艷表演細膩,唱腔圓潤;陳麗君的貫口、俏口、唱腔運用自如等。主要作品有《楊家將》《呼家將》《薛家將》《大八義》《小八義》《大隋唐》《五代殘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