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趙匡胤燭光斧影趕緊滾開(完)
趙匡胤偏遠地區的百姓一定要顧及!沒媳婦這事動搖民心!
看着皇帝不耐煩的擺了擺手,趙普知道這事成了!
根據匹配條件,朝廷優先供應老少邊窮地區,二兩銀子一個朝廷只收運輸成本!
這事讓光棍欣喜若狂,海軍是挑了的,一個個最起碼平頭正臉眉清目秀!
這屬於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同村二丫家要二十兩銀子聘禮,這事不用考慮了!家裏老娘親直接捏着銀子去挑人了!
啥二丫八丫的能多塊肉不的!過日子經濟實惠才是硬道理!這是官家給大宋百姓的福利!
還得是官家和咱們心連心啊,這些番邦女子又沒紅眉毛綠眼睛的,這生下娃子又不顯眼,女子歸置幾年那都是好勞力!
這些女子可能是整個倭國最幸福的人了,最起碼在大宋能吃飽穿暖,在倭國蘿蔔是標配吃頓米飯就算過年了。
現在大宋百姓家裏田地充足,只要肯幹家裏吃喝穿戴是不愁的!
勤快的人家都種了大量紅薯土豆,這些玩意總吃燒心可餵豬養雞還是很棒的!基本上每家都養幾頭豬幾十隻雞!
平時雞屁股就是錢袋子,雞蛋拿去換油鹽這些生活必需品,賣糧食能賺一些銀子,家裏的豬那是大頭財產。
一年總歸能省下幾兩銀子的!
這些買了倭女的人家很快就發現賺了,這倭女脾氣忒好了,做飯養豬下地幹活,還每天跪着伺候丈夫!
沒買到的人家後悔的拍着大腿!官家這倭國羊毛薅禿了,不是還有周邊別的地方嗎!
您老人家想乾的話,俺們沒二話,跟着操刀子干就行了!
趙匡胤發現大宋的百姓變了,再也不是當初的小綿羊了!
這是一群見過世面的狼,就這大宋軍隊在家真是,打不還手,罵不還口!一個個把仁義禮智信寫在臉上了!
天知道周圍國家提到大宋,害怕的腿肚子都轉筋!
這一群餓狼希望能消停點,別在盯着別人家裏的日子了!太心碎了根本傷不起!
終於有人受不了!琉球本來就親宋,人家這次連上三封奏摺,要求歸附大宋人家地盤不要了,就要求整體搬遷大宋境內!
這必須滿足要求啊,千金買馬骨的道理趙匡胤還是懂的!
琉球國主被封為永信侯,賞賜黃金百斤,珍珠一斛,綢緞千匹,宅子一座!
琉球國主被當成娃樣子掛在了大宋朝!
這讓李煜李元昊他們是恨得牙痒痒,一樣的人俺們差哪裏了?
趙匡胤表示你們給大宋添麻煩,優待不了一點!
這波廣告打的好打的妙,打的簡直呱呱叫!
暹羅的國主聽到消息后整個人都麻了,大宋的兇殘他是如雷貫耳啊,現在邊境上如狼似虎的宋軍在那擺着呢!
就那天雷一樣的炮彈他是扛不住的,哪個人不怕死?皇帝更怕死!
榮華富貴還沒享受夠呢,打又打不過,跑又跑不了別看那些大臣喊的歡,這要是打起來他們跑的比自己這個皇帝還快!
是像英雄一樣的死去,還是像琉球國主一樣的活着呢?
暹羅國主還是很惜命的!封個侯爺自己沒有威脅之後應該能像琉球國主一樣安享晚年吧!
伸頭一刀縮頭也是一刀,暹羅國主遞上了歸附摺子。
趙匡胤在文臣的指揮下開始了他的表演,先是派去了使節安慰暹羅國主,表示大宋願意與暹羅修萬年之好。在慰問了一番。
暹羅國主自然也沒蠢的不可救藥,以為大宋是畏懼暹羅的國威不敢進攻暹羅!他可沒那麼自信!
真要是信了這個他就是個棒槌!三推三讓的把戲哪個當領導的能不會!
於是暹羅國主一封接一封言辭更加懇切的國書不停的往大宋遞過去。
終於趙匡胤見火候差不多了,“勉為其難”的同意了暹羅的請求。
這就給史官很大的發揮空間,把自己官家寫的仁義禮智信一點好像沒啥問題!雖然他自己都不信!但是為尊者隱這點職責保守他還是有的!
這一段史官記載,上拒十次,奈何暹羅誠也,無奈允之!
這猶如多米諾骨牌一樣的效應顯現出來,繼暹羅之後,呂宋,安南,蒲甘,真臘,等一些國家紛紛效仿。
不戰而屈人之兵這事一直為大宋臣民津津樂道!
這可不是藩屬國,這是真正的內附,這些地方的人全部內遷打亂了分散在大宋各地。
他們空出來的地盤由大宋移民接管,朝廷在此設立都護府!
這下子沒給大宋軍民忙到天上去,是真累啊這些都是大工程,怎麼安排人員都讓各部尚書愁的頭髮大把的往下掉。
北都有一條街都是這些曾經的國主府邸,北都百姓管這地方叫侯街。
整整二十年的時間大宋才完全消化掌握了這些土地。
趙匡胤這個時候早就退位了,做了悠哉的太上皇。
趙匡胤現在沒事就在行宮避暑納涼,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朝廷那些破事都一股腦的扔給了兒子去辦。
自己天天在園林里和太上皇後過着只羨鴛鴦不羨仙的美好小日子。
太子更不是善茬,進一步整頓朝廷大力發展民生,大宋的國力真是不可同日而語,大宋寂寞如雪,周圍剩的國家就剩一個同樣歷史的天竺。
由於喜馬拉雅山脈的阻攔大宋對那個地方暫時沒啥想法,不過新皇覺得南面大片耕地可惜了。也是可以壓縮爭取一下的。
於是天竺的土地南邊和大宋接壤的良田和深水港都歸了大宋。
天竺的人口被壓縮至北面。趙匡胤在這個朝代活到98歲才離開。
太上皇后也是罕見的高壽活到96歲!
國朝的老臣被太上皇熬死的差不多了,大宋人都說皇帝是罕見的十全老人。
太上皇用過的東西哪怕是舊襪子都有人花重金求購,能得太上皇賜字那都是傳家寶!萬金難求的東西。
太上皇的離去那是全民痛哭,這要是沒有靠譜的新皇大宋臣民覺得天都快塌了!
這是大宋最輝煌的年代,兩位英明高壽的帝王讓大宋迎來了真正的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