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後世繁榮與美食
天幕的畫面繼續流轉。
沿着北京中軸線,緩緩飛過恢宏壯麗佔地七十二萬平方米,所有公民都可購票參觀的故宮。
再到經歷過侵略者掠奪焚燒的圓明園和頤和園。
為了警醒世人和銘記歷史,圓明園跟頤和園部分地點仍保留着被侵略破壞的遺迹,成為國恥紀念地。
乾隆瞪着眼睛,不敢相信道:
“1860年10月18日,京城被外國聯軍燒殺搶掠損失無計!?外國夷狄怎敢!?我大清為何沒能禦敵於國外!?
等等,朕貌似聽過那英國使節說過的什麼耶和華紀年法,後世莫非用的就是這個紀年法?和珅你還記得他們說的是哪一年嗎?”
那時主持接待使節團的正是和珅,他也幸好記得這個紀年。
“回陛下,奴才貌似記得他們說今夕是1793年。”
乾隆更加憤怒了。
“那豈不是說那般國恥六十多年後就會發生?
才六十多年,我大清的百萬雄師哪去了?我大清的朝堂到底發生了什麼?”
乾隆聯想起了火器。
他知曉火器的威力和殺傷效率。
在他眼裏外國人國小人稀,根本組建不起什麼大軍,他們若能侵略大清,唯有靠火器優勢。
“火器!還有六十多年,朕一定要我大清也全部配備火器,一定要有禦敵於外的能力!”
說到這,乾隆又是一陣憂愁。
漢人的人口數量實在太多,一旦火器推廣開來,便會有傾覆大清的隱患。
這也是清朝明知火器的巨大優勢,卻仍然封鎖不肯讓漢人掌握火器的原因。
可是如果大清固步自封的後果,是必然會被外國侵略以至亡國,那麼研發火器仍然是唯一選擇。
隱約間,乾隆也預感到了大清滅亡或許真的是不可避免的了……
有關北京的畫面結束了。
接下來還有位於長江三角洲上尤為繁華富裕的上海。
只用了短短四十年便發展成如今這般國際大都市的深圳。
全年生產總值達到三萬億的廣州。
別名山城的重慶,城市建設尤為魔幻,地勢落差使得建築層疊依靠,難以分清所處平地還是高樓。
位於四川盆地平原,美食文化尤為豐富的成都。
四季如春氣候宜人的雲南昆明。
稱為冰雪之城的哈爾濱。
呼和浩特的草原。
海濱之城三亞。
大美新疆的烏魯木齊。
保留或重建了中國古城建築的長安和洛陽,夜景燈光下是那般絢麗迷人……
李世民痴痴地看着後世的長安和洛陽,喃喃道:
“我大唐的長安和洛陽,如此燦爛繁華……”
……
宋徽宗趙佶自語道:
“後世繁華不僅限於京城,居然還有這麼多地方同樣如此繁華?
而且地形地域轉變如此之大,後世疆域定然遼闊。
我大宋縮緊開支,勤儉持國特設封樁庫,厲兵秣馬兩次起大軍北徵收復燕雲都未能競功。
千年後的後世,可是已經收復燕雲十六州和西夏了?北方的金遼會不會也納入了我華夏?”
天幕漸漸將側重轉向各地繁華夜市。
淄博街頭烤得滋滋冒油的肉串。
長沙一盆一盆往桌上端的小龍蝦,還有解膩的涼粉和冰鎮酸梅湯。
川渝地區麻辣咸香的紅油火鍋。
老北京的冰糖葫蘆。
開封城裏的燒雞和桂花釀。
廣東的高湯打邊爐和豬腳飯。
青島的蛤蜊、魷魚、紅燒大蝦。
蘭州的牛肉麵……
伏羲、黃帝、大禹,這些遠古時期的華夏先祖們,在他們的時代因為生產力低下,吃飽飯和人口增長還很困難。
這些極為豐富且異常誘人的美食,比天文數字貨幣帶給他們的視覺衝擊更為直接,也更為強烈。
嬴政看着諸多饞人的美食,也感嘆道:
“後世之人的飲食如此豐富,麵食、海產、甜食,每樣都是如此誘人,就連平民百姓吃肉好像都能當做吃飯一樣尋常。
只是他們的髮飾服裝變化太大了,街市上只能看到少許人穿得是我華夏傳承的服飾,倒是那個大唐不夜城裏的百姓,穿的多數還與我們相近。
後世人應當都能看出來,還是我華夏的服飾端莊好看,不知是圖方便,還是圖簡單衣服更廉價。”
……
元末。
朱元璋擦拭了一下眼眶:“這元朝治下,想我漢人忍飢挨餓,衣不蔽體,我半生遊歷四方,見過多少困苦百姓遊離失所,人相食這等慘絕之事又見過多少……”
……
清末。
繼鴉片戰爭,英國以林則徐的虎門銷煙為借口,派兵侵入廣東封鎖珠江以及其它出海口,腐朽不堪的清朝落敗后,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
不僅割讓香港,賠償巨額的戰爭賠款,並且被迫放開貿易限制,巨量的鴉片和西方資本席捲全國。
這些賠款和戰爭失敗帶來的損失,最終轉嫁到了百姓們的身上,沉重的賦稅和更為嚴重的剝削,讓本就困苦的百姓漸漸淪落到家破人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而當廣大的,食不果腹的清末百姓,仰頭看着天幕中眾多豐盛的美食,還有後世人幸福安定的生活環境時,心中的悲苦和渴望化作淚水,流落滿面。
……
城市和美食領略完,天幕開始轉向後世的出行方式。
小到普通人開的兩輪電動車、小轎車,大到公共交通的公交車、地鐵、高鐵,乃至飛機。
速度、形態、動力來源,每一樣都讓古人們驚奇。
尤其是龐大的鋼鐵巨獸飛機,居然能夠搭載着眾多乘客在天上飛行,更是讓他們無法理解。
嬴政:“這些比戰馬和戰車還要快得多,承載人數和貨物數量也要多得多的器物,究竟是如何動起來的?
若是我大秦有這等神器相助,這天下再大,我大秦兵馬都能不日可達,哪還有我大秦打不贏的仗?哪還有外族能靠騎兵優勢趁隙犯邊?”
嬴政身後的蒙恬說道:
“陛下所言極是,不過看樣子這些乘具都需要在特定的道路上才能馳騁。
卻也由此可見,我大秦不惜耗費民力修建馳道是對的,後世這般大肆建造道路和乘具,定然也有提高運兵速度和統籌全國的用意在其中。”
……
藉著高鐵的極速行駛,天幕的畫面漸漸從城市轉變到農田村莊。
大片金黃規整的稻田賞心悅目,沉甸甸的稻穗壓彎了莖桿,給人滿是豐收在即的喜悅。
全自動的水稻收割機一路翁鳴而過吞噬着水稻,經過複雜的機械運作,被吞噬的水稻直接完成收割、脫粒、打包、碎草還田。
如水流般不絕而下的稻穀落入編織袋,又一次帶給古人強烈的震驚。
水稻雖然自古以來就有種植,但是五穀裏面一開始並沒有稻,後來成為主糧,種植面積完全勝過其它作物的時期是從唐朝開始的。
所以唐朝之前古人們雖然也會驚訝於後世水稻的產量,但唐朝之後的朝代對此的感受更為直觀。
明朝,應天府。
從貧苦中發跡的朱元璋,深刻體會百姓的困苦和糧食產量對於百姓而言就是一切。
即便當了皇帝,也仍沒有忘記他們明朝的水稻普遍掛多少穗,一畝又能產多少糧。
“這,這稻子單株居然有如此多的穀粒!?那畝產又該有多少?
我大明一畝上田一季產稻僅有兩石,不過三百多斤,這稻穗比我大明的水稻稻穗多了數倍,一畝產糧豈不是得有大幾百斤,乃至上千斤?
若是我大明的百姓都能換種如此稻子,我天下百姓哪裏還會被飢貧困擾?
這後世能有如此繁華富強,定是因為這稻子才打下的基礎!”
朱元璋向天大聲喊道:
“上蒼,既然你告知我們後世會經歷諸多苦難,大明會被那狗日的清取代,那一定是看不得我大明被滅。
只要賜我們這稻種,或者是弄出這種稻子的辦法,我大明起誓,一定順應上蒼的意,定然不會讓歷史重演!大明絕不會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