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對戰
晉王摸了摸她的頭,說道:“我皮糙肉厚,早就習慣了。”
“那我夫唱婦隨,也皮糙肉厚。”顧卿言順勢說道。
晉王笑着撫了撫她的臉頰。
兩人說了一會話,便睡去。
夜晚風大,吹得營帳嗚嗚作響,顧卿言睡得並不沉。
第二日天還未亮,她便隨着晉王一同醒來。
起身收拾后,簡單用了飯,拔營繼續南下。
顧卿言沒有暴露身份,還是作男子裝扮,跟在晉王身旁。
總結昨晚的“教訓”,她和王三又改進了一下裝束。
將面色塗得灰突突的,肩膀處又墊了東西。
幾番折騰下來,倒還真有點男子的樣子。
“王爺,這下您可放心了。”
顧卿言一臉得意,向晉王展示改裝的陳果。
晉王搖搖頭。
本王擔心的是你會被別人識破身份嗎?
他不願掃她的興,接着她的話說道:“阿言這番用心,我自然放心……許多。”
南下氣候比京都和暖,日日艷陽高照,倒是別有一番風景。
顧卿言顧不上欣賞,每日跟着隊伍,曉行夜宿。
她日日騎馬,每晚渾身似散架一般,又不敢讓晉王知道,生怕拖累他。
晉王又何嘗看不出來。
每晚讓人備了熱水,為她泡腳解乏,又讓王三辛苦些,為她推拿,松解筋骨。
“對不住啊……”顧卿言一臉歉意,有些怪自己太過嬌弱。
晉王掃了她一眼,又是心疼,又是生氣。
他只不說話,卻還是在得閑時,親自為她捏肩。
如此行軍,直行了一個月,才到南境邊城。
早有先行軍通報,城門大開,迎晉王入城,大軍則在城外紮營。
入了城,守城太守上前拜見晉王。
太守向晉王彙報了戰況。
“王爺,南楚大將軍王惇所向披靡,已經先後奪了我們兩座城池……”
“所向披靡?”晉王斂眸。
太守自知失言,忙下跪告罪:
“下官失言,望王爺恕罪。”
晉王輕啟薄唇:“起來吧。”
如今,他率二十萬大軍支援,對抗南楚,勝算極大。
晉王說道:“沉住性子,此戰必勝。”
並傳令下去,將士一旦攻下南楚城池,不得侵擾百姓,違反軍令者,斬立決。
晉王治下嚴謹,將士們早就熟悉軍令。
唯獨邊城守軍不服。
“那南蠻子殺我百姓,辱我朝婦女,我們何不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晉王反問道:“若是那般,我們與畜生何異?”
百姓無罪,攻城容易,守城難。
便是贏了戰役,如何叫南楚百姓歸順大蕭,安撫民心是必然。
軍令如山。
晉王議事時,周身一股極強的威壓,再加上他聲名在外。
守軍不敢違抗,只下跪行禮:
“晉王殿下所言極是,是下官們衝動了。”
是夜,竟颳起一陣北風。
真是老天相助。
晉王命左將軍帶五千精兵,夜襲南楚營帳,趁着風勢,燒了敵人糧草。
南面火光衝天,大蕭國將士們見此情景,大聲歡呼:“晉王千歲!”
此舉極大的鼓舞了將士們的士氣。
到了半夜,晉王又命右將軍率一萬精兵,繞道包抄敵營,廝殺了一陣,又急急退兵。
南楚大將軍王惇摸不清他的戰術,一時氣極。
“這晉王狡詐,誓要取下他首級!”
晉王卻是勝券在握,沖將士們說道:
“驕兵必敗。”
第二日一早,南楚在陣前叫罵引戰,守城軍主將自請出戰迎敵。
晉王允了,便站在城樓觀戰。
顧卿言在他身後,看到兩方將士在陣前廝殺。
這種場景,她看得膽戰心驚。
自古以來,戰爭都是上位者的遊戲,苦的卻是士兵、百姓。
在戰爭中,又哪裏有贏家呢?
兩敗俱傷是必然。
想到這裏,顧卿言抬頭望向晉王。
只見他雙眸注視着戰場,下頜線繃緊,臉上看不出表情。
這樣的戰爭,他經歷了不下百場,早已習慣。
此戰也並非趕盡殺絕,只想挫一挫南楚的銳氣,以便日後納降。
若能減少士兵傷亡,晉王可以接受和談。
只是自此之後,再無南楚,而大蕭的版圖,又多了一塊。
城樓下,兩位將軍戰了幾十回合,晉王便命人鳴金收兵。
太守不解,問道:“王爺為何突然收兵?”
晉王說道:“我們已然佔了上風,王惇有勇無謀,此時收兵,他定會氣急敗壞,自亂陣腳。”
顧卿言不懂兵法,但是站在他身後,看他運籌帷幄的樣子,只覺得晉王周身閃着光彩。
戰役持續了三個月。
小戰無數,大戰三次。
晉王一敗二勝,南楚死傷無數。
期間,晉王提出歸允,南楚不服,誓要一戰到底。
一個月後,南楚支撐不住。
派使臣和談,願交出城池十五座,歸順大蕭國。
晉王冷笑:“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如此出爾反爾之舉,大蕭國不願與其共處。
這便拔軍南下,直搗南楚京都,殺進皇宮,擒了皇帝並皇族一百餘人,押往京中。
晉王退兵,便命邊境首領駐紮南楚皇宮,日後由陛下定奪。
他特地囑咐,士兵不得殘害南楚百姓。
文武百官凡有投降者,一律優待。
眾人領命,恭送晉王。
太守欲在府上,設宴款待晉王。
晉王原本不允,但是看到身後的小人兒眼睛發亮,只能應允。
席間,觥籌交錯,眾人不解,為何晉王不理旁人,卻頻頻夾菜給身旁的小侍衛?
“這一頓,吃得可好?”
夜間,晉王摸着顧卿言渾圓的小肚子,“明知故問”道。
顧卿言笑着說:“夫君,甚好,只是比起咱們府上的廚子,感覺還是差了些。”
南方飲食清淡,可顧卿言偏喜麻辣。
晉王點了一下她的鼻尖:“小饞貓。”
第二日,晉王留下副將並一萬精兵,監管南楚秩序。
他押上戰俘,帶着其餘兵士,拔營趕往京都。
回程路上,晉王特地備了馬車,與顧卿言同乘。
若是按照劇情,晉王該在回京路上遇刺。
果不其然,行到半路,兩岸高山,出來幾十位死士,便朝着馬車射去。
那馬車登時如刺蝟一般,插滿了箭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