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國際棉花價格翻倍,愛要不要
老范心頭一顫。
他突然有種感覺,這李長生絕對絕對的不一般。
之前他就想過,李長生跟研究院之間的關係,不像李長生說得那麼簡單。
但研究院一直都很神秘,李長生也大大小小的事都說要去問研究院,老范也沒有多想。
剛剛李長生那令人發寒的笑容,老范福至心靈,他感覺自己猜測應該是沒錯了。
李長生絕對不是研究院在大街上隨便找的一個人。
眼前這個年輕人,很可能就是研究院的內部員工!
不然的話,他李長生的底氣哪兒來的。
從趙家村到省里,李長生從來都是一副雲淡風輕的神情,哪怕是被老外截了貨,他也是從容不迫的從老外那兒弄來了襪機方面的最新科技。
這可不是隨隨便便有點錢就能做到的。
他和秦如虎也算是有點小錢了,但他們就沒這種底氣和膽魄。
“相關的細節,你和秦爺處理,楊百年的事我就懶得摻和了,我不想為了個小癟三浪費太多時間。”李長生說著,給了老范一份大通道建設相關的複印件。
文件用大信封裝好的。
“現在不要打開看,龍哥說,楊百年不光是對制衣廠的工程感興趣,還對周邊的土地很感興趣,準備低價收購。
你覺得你頂不住的時候,再看文件。
與楊百年相關的事,哪怕是他叫來省里的靠山,你也可以全權處理,實在是覺得處理不了,再找我。”李長生道。
老范鄭重的接過文件,對李長生的敬畏又多了三分。
這李長生絕對是研究院的內部人員!
李長生並不知道自己在老范心中是這麼個輪廓,不過知道了也不會去解釋。
老范算是他的下線,在下面的人心中保持一些神秘感,能幫助上位者更好的保持威信。
有威信才能更輕易的調動下屬。
於他而言,誤打誤撞的,也算是一種好事。
棉花還有兩三天才成熟,李長生打算在這兩天解決一下省供銷的棉花存貨,也好好陪陪老婆孩子。
正好前些日子,果果和蘭蘭她們吵着想去抓魚,當時他允諾了去上次抓魚的地方,那邊順便可以采樹莓。
結果被傅瀅瀅給打亂了節奏。
這兩天正好可以帶小朋友們去玩一玩。
等新一批棉花成熟后,就有的忙了。
現在賣貨與之前不同。
目前而言,銷售渠道已經到了一個瓶頸,還需要更大的渠道。
他也得參與其中。
不光是為了快些開啟七級好物欄,現在他這邊已經算是走向了國際,得趕緊成長起來,才能好好保護自己和家人。
而這一切的根本,就是賣貨!
瘋狂的種菜,瘋狂的賣菜!
打定了主意,李長生準備先去一趟杭城,先把省供銷的庫存分配好。
坐上車,李長生出發去省供銷。
楊百年沒想到人人吹得厲害上天的研究院是這麼個慫貨。
他只是叫人堵了一下醫院,研究院就怕了。
這樣一來,那周邊的土地,甚至那山林,他都能順利拿下!
楊百年看過地圖了。
那廠子的位置真是好得離譜。
廠子周邊的土地連着山林,要是全部開發出來,完全可以連通大塘鎮。
他想賭一個機會。
賭大塘鎮起飛。
要是大塘鎮成功的話,那這山林土地的價格,勢必暴漲!
就算大塘鎮飛不了,那珠縣以後撤縣換市,土地也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他招來公司的人,讓那些鬧事的混混加大力度。
楊百年在為了土地努力時,浙省各地與棉花生意有關的老闆,也在奔波。
研究院出產的棉花,就堆在省供銷社倉庫里。
研究院一天不鬆口,誰也不敢私自做主往外運棉花。
結果省供銷之前說一兩天就能有消息,可現在是一天又一天,他們實在是頂不住了。
已經有三分之一的廠子放假的放假,關機器的關機器。
甚至有一部分人都翹首以盼。
盼什麼?
盼阿美莉卡那邊開放出口。
果然,阿美莉卡的消息很快就傳來了,比研究院還快。
但不是什麼好消息,反倒是晴天霹靂。
阿美莉卡放話了,出口棉花價格提高了1400刀一噸。
消息傳到了珠縣,各個老闆手都僵直了,一個個臉色煞白。
棉花價格之前是2塊5一斤,一噸5000塊,美金匯率是3.7左右。
算下來,一噸的價格就是1350刀。
現在一噸要提高1400!
這等於是翻倍了!
原材料翻倍,那可不是售價翻倍這麼簡單。
很多下游的廠子,都是從牙縫裏擠出來的利潤。
這價格一翻倍,勢必上很多沒什麼資金的廠子被資金卡住,從而吃不上這碗飯。
有廠子倒閉,那大廠子的人手就會不夠,得加班,或者延長交貨期。
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最終到消費者手裏,價格可能是之前三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甚至,偷工減料,以次充好。
整個行業會遭受到很大的衝擊。
一時間,哀鴻遍野。
“阿美莉卡趁火打劫啊,這太過分了!今年這生意怕是做不成了,我老爹傳下來的小廠子要倒閉了,唉。”
“這樣別說利潤了,真的活不下去的。”
“人家才不考慮你活不活得下去,就是拿起鐮刀準備收割了!”
“媽的……這價格太嚇人了,省供銷的棉花不會也這樣漲價吧。”
“這不是打算活活把人給逼死嘛!”
“這價格就是婆娑國的人命填起來的,人家的棉花好好的,結果被棉鈴蟲吃了。
阿美莉卡是真壞啊。
要不說,婆娑國那邊的棉農都活不下去了呢,這伸頭也是一刀,縮頭也是一刀,沒有活路了!”
抱怨歸抱怨,老闆們也都不可能坐以待斃。
一個廠子,基本上是幾代人的心血和家產,不可能眼看着它倒閉。
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廠老闆們再不濟,還是有一些經濟實力的。
加上聽說研究院那棉花的數據已經給了農科院了,兩三年後,農科院就能解決棉花的問題。
不說完全解決,但不至於像現在這樣做無米之炊。
為了應對這樣糟糕的年份,大家只能把自己的家底都拿出來保全廠子了。
所以明面上,大家都在抱怨。
其實一散開,全跑到杭城來找外貿商去進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