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

第51章 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

二月初八這天卯時,也就是早上五點,各營同時響起急促而尖銳的緊急集合哨聲。

朱植掏出沈庄送他的機械錶計時。

張石一營首先在十分鐘之內列隊完畢,其他三營也在十二到十五分鐘之內列隊完畢。

受前一天演講成功的啟發,朱植走到隊伍前面,準備就這次野營拉練再作一次動員。

後世的年輕人們都喜歡打雞血。

你看那歷史上推翻滿清的七十二烈士,率先在京城廣場上抵制巴黎和約的學生,最先長徵到達陝北的三千老虎軍,不都是年輕人嘛!

當然,那搞傳銷坑爹、坑老婆、坑老鄉的,被創業導師忽悠得底褲當了拿來投資的,為了出名,脫光了走秀、當網紅、陪睡的,也都是年輕人!

只要雞血夠,大家都會當賭徒。無論是非對錯,年輕人總是會給你幹得轟轟烈烈。

但朱植選擇的是前者,決定先效仿後來的少年國際師,用這批娃娃成立一個少年遼東師。

他覺得,方向不對,必定南轅北轍。民智不可欺,民力也不可濫用。

等四支隊伍集合完畢,朱植開始給比他還大幾歲的娃娃們打上一針濃縮的雞血:“大家記住,洪武二十二年二月十五日,是本王十二周歲生日。本王準備在萊州城過生日。誰想成為本王麾下的勇士,必須在這一天太陽落山之前到達萊州城。”

緊接着,隨着遼王一聲令下“出發”,這六千多人馬竟頭也不回地朝着萊州城方向前進。

十名老兵作為尖刀班騎馬在前開路,設置路標,規勸行人避讓,其餘將士百人一旗,十人一火把,一律步行。

一時之間車轔轔、馬蕭蕭,人人弓箭別在腰。

遼王要求,每天卯時也就是五點鐘必須起床出發,辰時也就是七點必須用完早飯,稍事休息再出發,到午時必須走完六十里,才能吃午飯。下午未時也就是一點鐘出發走完六十里才能吃晚飯。起床、吃飯、睡覺均以銅哨為令。

一路上自是號令嚴明,令行禁止,秋毫無犯。

明代一里比現代一里略長,一天下來一百二十里的路程相當後世的一百三十里。按照這個速度推算,到達萊州本來只需要六天半的時間。

考慮到中間可能會颳風下雨,遇河架橋渡船,朱植給了新兵們八天的時間。

但是,遼王還是小看了這些新兵。

他們個頭不大,卻有着農村人自小練就的一雙鐵腳板,一天兩頓米飯,尚能走百里,何況現在一天吃三頓,到了晚上遼王還專門安排老兵給大家燒水燙腳哩!幾乎每天都是按規定的速度向東推進。

一路無雨,也沒有那麼多廢話。

到了二月十三傍晚,居然已有百餘新兵提前兩日率先到達萊州城外。

萊州知府和衛指揮使得知遼王殿下在後面,連忙西迎五十里迎接遼王乘馬入城。

萊州知府和衛指揮使其實早已接到了遼王將從萊州渡海之國的消息。

先是正月二十以來,駙馬都尉郭鎮率領一幫隨從,從濟南府一路向北,逢牛便買,逢騾便購。

農具、種子、海鹽……象小山似地堆積在萊州碼頭旁邊,幾乎把濟南府以北各縣的物價抬高了一半,耕牛和騾子的價格甚至翻了一倍。

接着,又有欽差帶着聖旨和一眾禮品在萊州候着。

原來老朱在寧貴妃的提醒下,發現兒子還沒過十二周歲生日就之國了,內心也覺得十分的虧欠,差人帶着寧貴妃精心挑選的生日禮物快馬趕到萊州衛候着。

到了二月十二日,安陸侯吳傑又帶領三艘大船靠在了萊州碼頭邊,告知當地父母官們,遼王殿下將親率大軍在此中轉渡海之國遼東。

萊州父母官也是竭盡所能,騰挪營房,挖灶搭鍋,準備食材,以盡地主之誼。

讓萊州父母官沒想到的是,自己西迎五十里,那遼王卻不領情,堅持就地休息一晚后,才和士兵們共同入城。

二月十四日中午,朱植和一千五百多人共同步行到達萊州城,郭鎮和三個老社長已在此等候多時。

朱植對這四人慰勉一番,問了問物資採購情況,知道耕牛已經採購兩千頭,其他農具、種子基本辦齊,只是騾子實在緊張,只採購了四百來頭。

等到日落時分,又有三千五百多人陸續到達了萊州城。

萊州府下轄五縣,城池並不是太大,是南糧北運和南兵北調的重要中轉港口,同時兼顧防禦倭寇的重要職能,是一所高度軍事化的城市,緊靠萊州灣,港府衛合一。

遼王軍隊一到,萊州城一時人喊馬嘶,好不熱鬧。

到了晚上,海邊天氣格外陰冷潮濕。

朱植也不等待後面八百多的後進分子,就讓楊文、張石、平安各自整頓隊伍,再三申明“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后才整齊入城,盡量借有房子的地方暫住。

隨後,他又讓平安留營值守,安排食宿,自己帶着楊文、郭鎮、張石等一干大將來到萊州知府衙門,先見了京城來的太監,收了生日禮物,又和萊州文武要員見了面,相互寒暄客氣一番。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萊州文武對這支突然到來的娃娃軍的表現倒是十分佩服的,訓練有素、令行禁止、秋毫無犯,很有兵樣。

但是,要說是眼前這個十二歲不到的娃娃就能把六千娃娃訓練得如此地步,又不免讓人懷疑,恐怕是沙場宿將楊文將軍的功勞。

如果看這小王爺安排行軍、宿營從容淡定、神態自若的樣,好像又可以信那麼幾分……

不一會,知府請遼王就坐,準備開席,為遼王接風。

朱植卻推辭說:“謝了啊,本王答應過兄弟們,要回去和他們同吃同住。”

前來作陪的萊州衛指揮使李威和指揮同知白忠一下子就不高興了,吹鬍子、瞪眼睛道:“皇帝陛下口口聲聲說我色目人願為臣民,與華夏之人無異,遼王殿下卻連吃飯都不願意和我等坐在一起。這不是瞧不起我們色目人么!”

朱植仔細一看,這才發現這二位將軍竟是藍眼睛、卷頭髮的歸化色目人,也就是回回。

後世對信仰回教的民族分得很細,但是時下對信回教的民眾並沒有細分,只要外表看起來像西域人士,又信回教,一律稱為回回。

明朝對回回也是禮遇有加,軍中多有回回士兵,徐達在山海關練兵,常遇春進軍北平時,都專門修建了供回回們做禮拜的清真寺。

老朱甚至以豬與皇姓同音,禁食豬肉,其實是為了籠絡軍中大量的回回士兵,為大明徵戰。

從後世來的遼王更知道官兵一致重要,民族團結重要,場面上的事也很重要,特別是以後還要經常經過這裏,轉送物資、人員,難免要麻煩人家,畢竟是人抬人高嘛。

想到這裏,他猛地打了自己一嘴巴,連忙作揖告罪,然後很有氣場地一手牽了李威,一手牽了白忠徑直入席。

觥籌交錯間,賓主盡歡,言歸於好。

次日,也就是遼王朱植十二歲生日這於上午,董興又帶領三艘大船駛進了萊州灣。平易也帶着最後八百名新兵也連滾帶爬地趕到了萊州城。

朱植心裏已經放棄了這八百名新兵,但還是讓平易將他們單獨編入補充營。

遼東現在最缺人了,這八百人如果屯墾起來,搞不好就會發展起一個小鎮,甚至是小城。

萊州城內已經是擁擠不堪。

幸虧楊文和張石等人已經提前準備好了幾天的乾糧,迅速帶上四千二百人擠上六條大船,跨海北上。

中午,朱植以慶祝自己生日為由,宴請萊州文武要員,又提出了暫借五條兩、三千料大船的請求。

李威和白忠很是豪爽,滿口答應,下午就幫忙遼王找到了三艘從天津衛返回的運糧船。

朱大能很快又帶領近兩千人和部分物資上船去了遼東。朱植和郭鎮繼續留在萊州尋找渡海船隻,順便等等張信他們。

又過了一天,張信終於駕着馬車帶着兩位神仙妹妹姍姍來遲。

朱植正忙得一頭包,也懶得說他們。

看樣子,這幾個貨沿途沒少公費旅遊,超出規劃路線旅遊!

到了中午的時候,李威和白忠又幫忙聯繫了八條運糧船。

只是這最後要運的主要是畜牲。畜牲運輸不比人員,既佔地方,又要吃喝拉撒,偏那騾子又是爆脾氣。

遼王只好讓人將牛騾混裝,每兩頭騾子中間站頭牛,這樣八條船也只能勉強運走四百頭騾子和四百頭牛。

那兩個小丫頭這幾日也是玩瘋了,想繼續看看這海邊風景,又嫌裝畜牲的船臭,堅決不上船。

朱植只好安排郭鎮、張信還有那三個社長,留守搞好后運工作,繼續採購海鹽、牛羊等物資,自己先帶着畜牲們啟航了。

他這臭屁王爺可不怕臭味。

臨走之前,朱植讓郭鎮和張信在萊州城南門外掛了兩個高大尚的牌子,西邊牌子叫“遼東屯墾招募處”,要求一人報名,全家遷移,不分農戶、漁民、羊倌、馬童,遼王府一律提供衣食住行,生計之便。

這個招牌很受歡迎,傍晚就招到了七十來戶人家,其中大部分是被那張信忽悠來的兗州農戶。

萊州城南門東邊掛的牌子,叫“書生投筆從戎處”,報名的只有幾個在歷年科考中名落孫山的窮秀才。

這些人實在是沒有考試的本錢了,準備到遼東半工半讀,先掙點錢養活自己再說。

剛剛趕到萊州的魯王府工匠們也來了,見居然沒有人接收自己,又攘着要回去。

張信一看,趕緊把大家帶到書生投筆從戎處,保證大家到了待遇不低於小旗,這些工匠才安下心來。

食鹽採購最為十分順利。前幾天的告示貼出去后,附近的鹽民灶戶很快送貨上門,湊足所需之數。

牛羊的採購稍微麻煩一些,張信也有辦法,大不了多給農戶二文錢,讓他們幫着趕到到萊州城。

三、四天後,前面的船又從陸陸續續回來,郭鎮和張信這才把後面買到的耕牛、羊群和海鹽陸續送上船,然後收了招牌,帶着最後一批人員、物資,駛往遼東。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去大明扶貧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去大明扶貧
上一章下一章

第51章 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