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火盆土坑烤爺太

第113章 火盆土坑烤爺太

進入九月中旬,張信接連給朱植報告了兩件事情。

“王爺,沈家前往印度採購烏茲鋼的船隻終於回來了。”

“現在回來幹什麼?仗都打完了。如果這鋼材回來早一點,說不定打制的倭刀會趕上前面的東征北伐,朱大能的先鋒有了倭刀,也不可能會在撫順關全軍覆沒。”

“誰說得准呢?蒙古人或者女真人萬一又要炸刺兒呢?”

“先放到倉庫吧。現在回來,倒像是大年三十逮了只兔子,有他無他都能過年。”

“王爺,濮玙帶着朝廷給的三萬新兵從山東也渡海來了。”

“這時候來幹什麼?這完全是三萬張要吃白飯的嘴,白吃我遼東的糧食。”

“這倒不一定。好歹能幫我們干幾個月的活,加快運河開挖的進度。”

北地入冬早,天氣越來越冷。

聲色犬馬幾天後,遼王開始一本正經地考慮新的問題。

他對張信說道:“還有兩個月,這地面就會因為完全凍住不好開挖。現在一萬多農閑移民,再加上這三萬新兵,只要合理利用時間,安排好人力,兩個月也可以完成不小的運河工程量。這可是管長遠的大事,你要親自抓。”

張信答道:“領導放心,我一定親自抓,只要人力充足,保證明年完成這條運河。到時候完不成任務,你挖個坑把我給埋了。”

朱植對着張信滿意地笑了笑,又透露了自己的一些新想法:“張鎮長,我計劃明年慢慢向瀋陽那邊發展。只要我們把這條運河開好了,就能將廣寧城和盤山出海口及瀋陽連接起來,既方便物資從盤山方向直接入海,方便向瀋陽、開原一帶轉運人員、物資,也可以把遼澤的水給排出去,開墾出更多的水田。”

大明時期的遼河走向和後世完全不一樣,離廣寧城很遠,也不從盤山一帶入海,而是從瀋陽以西的地方一路向南,經蓋州以西入海。

而廣寧和遼河之間兩百里,一到雨季,因為排水不暢,便會成為一片澤國,史稱大遼澤,曾經是隋朝軍隊遠征高句麗的墳墓。

以前,遼王缺兵少馬,可以將遼澤作為天然防禦工事。

但是現在,這工事慢慢變得礙事了,妨礙了遼王以瀋陽為中心經營遼東的戰略轉移計劃,妨礙了遼西和遼東一體化進程。

所以他要慢慢新手毀掉這個天然的軍事防禦工事。

他計劃,在年初開挖的灌溉溝渠和運河的基礎上,將廣寧城新修的運河,一直向東南挖到盤山,就近打通入海口,然後再折向東北,接通遼河。

但是,隨着氣溫降得比所有人預期的都快,遼王又給張信安排了一項更為緊迫的任務:火盆土炕烤爺太。

後世東北有十大怪的民俗,其實好多都是因為東北環境惡劣、經濟太過落後,留下來的產物。

比如,“嘎拉哈姑娘愛”,實際上說東北小孩子沒有玩具,只能拿大人們吃剩下的牛羊髂骨當玩具。

“捉妖降魔神仙舞”,那是因為缺少醫生,只能靠巫醫神漢跳大神來盡量維繫生命的長度。

“不吃鮮菜吃酸菜”,那是因為東北過於苦寒,老百姓不會種大棚,沒得新鮮蔬菜吃。

“吉祥喜慶粘豆包”,那是因為東北沒有大米吃,只能把那小米和豆類等雜糧磨碎了攪和攪和,做成粘豆包,吃得津津有味。

遼王之國第一年,就直接消滅了四大怪。

工匠們抽空做的玩具多了去,誰還玩那腥不拉幾的動物骨頭?有了醫院,誰還去找巫醫神漢跳大神?隨着大棚的推廣,誰還天天吃那酸菜燉粉條?至於現在的主食,除了大米,就是白面,雜糧先放一邊準備應急用吧。

但是還有與東北寒冷天氣相伴而生的幾種怪現象也開始產生了。

比如,“窗戶紙糊在外”,就像廣寧城現在這樣,沒有玻璃,能有紙糊窗戶已經算是不錯了。

還有“百褶皮鞋腳上踹”,是因為遼東棉花、棉布緊缺,老百姓只能就地取材,用蒲?編成的鞋子過冬,凍傷腳的不在少數。

遼王目前最擔心的還是“火盆土炕烤爺太”這一怪。東北實在太冷了,如果不做好過冬準備,真會凍死人的。

他對張信說:“現在冷,估計到了立冬後會更冷。一定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讓移民們多建土炕,最好造些取暖鍋爐來,實現集中供暖。蒯富他們現在造鍋爐已經非常熟練了,應該難度不大。”

張信答道:“婉君早就在督促蒯富他們着手研究這些東西了。供暖鍋爐好造,但是供暖水管不好造,各種連接彎頭、閥門和龍頭開關更不好造。只是他們一會兒要應付東征,生產軍火,一會兒要應付農忙生產農機、農具,再加上沒有生產經驗,進程一直時斷時續。”

遼王問道:“一點進展也沒有嗎?”

張信答道:“也不能說沒有進展。他們到現在只造了一套只夠兩個小美女自己洗澡澡的小鍋爐樣品。閥門、開關等零部件沒有現成的樣品可以參照,還在慢慢摸索。這水管沒有龍頭閥門控制,只能用木塞子堵住,不僅用起來麻煩,而且那水用的還沒有漏的多。”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遼王知道,閥門和龍頭看小實大,又沒有後世的設備,工藝確實複雜。

但是他還是板著臉說:“你告訴婉君,還是那句話,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總比困難多。爭取兩個月內至少讓工匠們都住上暖氣房。否則,我讓工匠們都擠到她屋裏去。”

張信又說道:“依現在的技術,全部實現集中供暖還不現實。除了讓老百姓自己動手,造些取暖的土炕外,我估計還要整點酒。這天寒地凍的,酒可是好東西。小酒一喝,啥也不冷了。王府剛好也可以征點酒水稅,來一個收入二次分配。”

遼王說道:“好吧,你就想辦法再從內地進點酒。”

張信又提醒道:“我的王爺啊,你咋忘了?你當時在黃石村扶貧時,不就幫助他們搞了一個釀酒項目嗎?咱們不正是喝那徐德釀的酒,才翻車掉溝裏頭,然後就整這兒來了嗎?”

遼王一拍腦門:“瞅我這記性,還真忘了!可是這農墾才第一年,糧食也不太多,釀酒費糧食啊?”

張信又道:“那徐德對釀酒是老有經驗的,這幾天一直在讓我給你提一嘴,用高粱釀酒口感最好。廣寧城來的後期移民也是種了不少高粱的。現在有了幾千畝胡蘿蔔,馬都不吃高粱了,但用來釀酒是最好不過的。”

見遼王開始點頭,張信接着忽悠:“你再瞅瞅,遼東的米酒都是沈家從江南進來的,度數低,沒勁。就這,遼東的軍民卻喝得甘之如飴。遼東的酒市場潛力極大,隨着遼東進一步開發,老百姓進一步富起來,那對酒的消費需求也是噌噌地往上升。”

遼王這時也豁然開朗,不過還是有點擔心:“這樣一來,還是要請兩個美女幫忙,造點釀酒設備。最近給她倆壓的擔子有點多,估計兩人有點煩。”

張信見遼王同意了,連忙說道:“你放心,這個我負責去做婉清和婉君的工作,好歹我當過她們的司機,得還這份人情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去大明扶貧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去大明扶貧
上一章下一章

第113章 火盆土坑烤爺太

%